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邵欣  李峥  蔡虻  刘庚 《护理管理杂志》2010,10(3):164-166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出院后1个月及3个月时自我护理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北京市某心血管病专科医院住院治疗的1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其护理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①在出院后1个月时职业状况、收入水平、社会支持、自我概念、抑郁和心力衰竭知识与自我护理行为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在出院后3个月时职业状况、收入水平、社会支持、自我概念和心力衰竭知识与自我护理行为之间存在相关关系;②在出院后1个月时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的因素按照影响作用由大到小依次是:社会支持、自我概念、抑郁,对自我护理行为变异的解释度为23.70%;在出院后3个月时,其影响因素按照影响作用由大到小依次是:社会支持、自我概念,对自我护理行为变异的解释度为20.50%。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以提高其自我护理行为。社会支持等影响因素对自我护理行为总变异的解释度较低,建议在此基础上再扩大影响因素的范围,进一步广泛深入开展可干预因素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院外护理指导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再次入院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院外护理指导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再次入院率的影响.[方法]出院心力衰竭患者135例分为对照组(72例)和实验组(63例),对照组在出院时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出院后通过卡片、交流与沟通、电话随访等方法,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合理休息、避免诱因、心理护理、基础护理、自我监测.比较两组间左室射血分数(EF)和再次住院率.[结果]现察组较对照组射血分数增加,再次住院率降低(P<0.05).[结论]院外护理指导能帮助心力衰竭患者了解心力衰竭自我护理的相关知识,改善心功能,降低再次住院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消化性溃疡出血诱因调查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我们采用问卷对155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进行了调查,并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出血的主要因素与服用某些药物,饮食不当,吸烟,精神因素等有关。本文强调从积极预防诱发因素入手,从护理的角度提出了应注意的六个问题,如正确用药,饮食调理,戒烟戒酒,加强心理护理指导,坚持正规服药疗程并制订详细的出院护理计划。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低钠血症的防治和护理方法。方法:测定64例老年人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钠离子浓度,根据血钠降低的程度采取相应的补钠措施和护理措施。结果:通过适当的补钠措施,本组患者中54例低钠血症患者的心功能明显改善,5例无效,自动出院2例,死亡3例。结论:老年人心力衰竭患者,尤其是长期应用利尿剂患者,应动态检测血清钠离子浓度,若血钠偏低,应适当补充钠盐,预防低钠血症发生。若已发生低钠血症,应及时补充钠盐,并做好临床护理,有利于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家庭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缓解期出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8例。随机分为家庭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同步针对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实施家庭护理干预。结果家庭护理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在躯体、心理、情绪及总体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次数。  相似文献   

6.
熊甜  李节  徐嘉琦 《护理研究》2014,(12):1433-1435
[目的]探讨出院老年病人居家用药失误的发生率、种类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老年抑郁量表和用药失误调查表,对1 167例出院老年病人进行调查。[结果]老年病人居家用药失误的发生率40.4%,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居住地、有否照顾者、用药数目、抑郁程度。[结论]应加强老年人从出院到家庭的延续护理,针对用药失误的影响因素施加干预,改善居家老年人的用药失误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心血管科病区符合研究条件的108例CHF出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实验组出院后实施延伸护理1年,包括定期电话和上门随访,提供药疗护理、饮食护理、康复锻炼和督导自我护理等。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出院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在出院后第3,6个月及1年的遵医行为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并比较2组患者出院时、1年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结果2组患者在服药、饮食、定期复诊等方面依从性比较无显著差异,但在自测尿量、体质量、记录自我症状、体征及按要求运动等依从性方面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延伸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在功能性生活指数、幸福度、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延伸护理可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并提高老年CHF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低钠血症的防治和护理方法.方法:测定64例老年人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钠离子浓度,根据血钠降低的程度采取相应的补钠措施和护理措施.结果:通过适当的补钠措施,本组患者中54例低钠血症患者的心功能明显改善,5例无效,自动出院2例,死亡3例.结论:老年人心力衰竭患者,尤其是长期应用利尿剂患者,应动态检测血清钠离子浓度,若血钠偏低,应适当补充钠盐,预防低钠血症发生.若已发生低钠血症,应及时补充钠盐,并做好临床护理,有利于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45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试验组,给予护理干预;以同期收治的4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比较两组不良生活方式改变及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 试验组在低盐饮食、低脂饮食、合理休息并锻炼、戒烟及戒酒等方面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随访6个月,试验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依次性和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延伸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心血管科病区符合研究条件的108例CHF出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实验组出院后实施延伸护理1年,包括定期电话和上门随访,提供药疗护理、饮食护理、康复锻炼和督导自我护理等.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出院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在出院后第3,6个月及1年的遵医行为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并比较2组患者出院时、1年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2组患者在服药、饮食、定期复诊等方面依从性比较无显著差异,但在白测尿量、体质量、记录自我症状、体征及按要求运动等依从性方面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延伸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在功能性生活指数、幸福度、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延伸护理可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并提高老年CHF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老年人便秘原因及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原因主要包括生理性老化、不良生活习惯、精神心理因素及药物因素,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排便指导、活动指导、心理护理、饮食调节及中医护理技术。认为有效解除老年人便秘问题且预防远期便秘发生,应优先选择非入侵性、非药物的措施,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2.
老年糖尿病30例颈椎手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颈椎手术前后护理。方法对30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糖尿病知识教育,观察病情,呼吸、体位护理、饮食指导、预防感染、手术前后训练等。结果 1例因严重心力衰竭死亡,其余均痊愈出院,无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颈椎手术后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56例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及护理程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指导心理护理、饮食干预、药物指导、运动干预、减少诱因、出院指导等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生活质量测评表(QOL)在护理干预前和干预3周后对两组进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显著性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评分下降,生活质量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在改进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方式,改善其生活质量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社区护理在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力衰竭)治疗策略的改变、患者对疾病参与治疗积极性的提高以及心力衰竭的病程长、加重因素多等原因,医院以外的社区护理通过对出院患者的教育、跟踪护理等方面的干预在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方面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现将我院2003年1月以来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社区护理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报告了46例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强调住院期间,护士应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并做好出院指导对该病的治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活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护理方法。方法遵医嘱使用新活索治疗心衰的同时,给予全面的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等,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做好出院指导。结果本组患者心力衰竭症状得到及时控制,均好转出院。结论合理有效的药物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是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洪贵英  黄丰 《现代护理》2003,9(7):515-515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期间的饮食指导与减少便秘发生的方法。方法 根据病人不同的心理障碍与饮食习惯,实施心理疏导与平衡饮食。结果 本组36例病人只有2例发生便秘,发生率为5.55%,无发生心律失常和心功能衰竭,均痊愈出院。结论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期间进行饮食指导及心理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人口老龄化日益突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关注,它有许多影响因素;离退休、生理功能减退、知识缺乏等,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延伸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并治疗出院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出院健康教育;治疗组的患者在出院后进行为期1年的延伸护理,包括上门随访、为患者提供饮食指导、运动指导以及药物指导等.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饮食、用药以及定期复诊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而自测体重与尿量、记录自我体征与症状以及按要求运动等依从性方面治疗组患者则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在幸福度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必要的延伸护理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遵医嘱行为,更加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吉首市城区土、苗、汉民族老年人对社区护理的需求、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老年人开展社区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法对1220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疾病护理、疾病预防和健康健进三个方面(12个项目)社区护理的需求,并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十五个背景因素与护理需求的关系。【结果】上述三个方面的需求分别为77.7%、86.3%、73.5%,平均79.2%。社区老年人对需求的影响因素是:民族、年龄、文化程度等。【结论】土、苗、汉民族老年人时社区护理需求量大.且汉族与土、苗族老年人护理需求存在差异。针对不同民族老年人应及时开展社区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