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和输血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细胞ABO血型以外的不规则抗体是引起输血不良反应、新生儿溶血病、血型鉴定困难及疑难配型等的主要原因,患者常由于输血和妊娠产生免疫抗体,导致输血不良反应和输血相关疾病的发生。因此,在输血前进行患者血清中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对于保障输血安全、避免输血反应非常重要。2003年11月~2005年12月笔者对2268例有输血史及妊娠史而需要输血的住院患者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和鉴定,结果检出抗体阳性17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输血医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血型不规则抗体对输血安全和输血疗效所产生的影响,其不仅干扰ABO血型的鉴定,还可引起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和输注无效[1]。因此,对有输血史、妊娠史及短时间内需要反复输血患者常规做不规则抗体筛查,可以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以下是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6 875例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临床上多次输血患者体内产生不规则抗体的情况及输血解决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4月,本院住院患者中符合输血至少2次以上,且第1次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为阴性,之后至少有1次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并与库存至少20单位同型献血者血液交叉配血,部分或全部不相合的患者9名,并对此9名患者进行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及进一步抗体鉴定等多种血型血清学试验,确定抗体类型并结合临床病史,给与适合血液输注。结果随着患者输血量和输血次数的增加,患者体内出现不规则抗体的机率增大、抗体类型也越为复杂,致使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困难,寻找相合血液输注的机率越小。结论对有输血史及妊娠史的患者应常规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时发现有临床意义的抗体,确保临床用血及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交叉配血患者不规则抗体(IA)筛查阳性结果的分布特征。方法 选择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于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和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交叉配血的7 54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IA筛查,并对筛查阳性患者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统计交叉配血患者IA筛查阳性情况,分析IA筛查阳性患者的分布特征及IA阳性患者的特异性鉴定情况。结果 7 545例患者中有59例IA筛查阳性,阳性率为0.78%。女性、输血频次≥3次、有妊娠史的患者IA筛查阳性率高于男性、输血频次<3次、无妊娠史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患者的IA筛查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体鉴定结果显示,59例IA筛查阳性患者中Rh血型系统38例(64.41%),其次为MNS血型系统16例(27.12%),Lewis血型系统3例(5.08%),P血型系统2例(3.39%)。结论 交叉配血患者体内IA的产生与妊娠史、输血史及性别有关,且Rh血型系统是IA的主要类型,交叉配血患者进行IA筛查与鉴定,可避免输入含有抗体对应抗原的血液,提高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方法用强生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对2011年5~12月的输血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标本进一步做抗体鉴定,同时查阅2006年1月至2011年4月的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及患者相关信息。结果 48 480例输血申请者中,不规则抗体阳性297例,阳性率为0.61%。结论不规则抗体筛查能有效降低或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保证输血安全,尤其对输血史和妊娠史患者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输血前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结果,探讨不规则抗体特异性分布及其在不同病种的分布规律。方法:选择2009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在本院拟输血的患者,采用微柱凝胶法对受血者进行血浆中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并对筛查阳性标本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44194例患者中不规则抗体阳性者137例,阳性率为0.31%,其中男性33例,占被研究男性的0.18%;女性104例,占被研究女性的0.40%,性别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5.38,P0.05);在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患者中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129例,无输血史或妊娠史的8例;在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的患者中抗体特异性分布主要为Rh血型系统54例(39.42%),MNS血型系统37例(27.01%),Lewis血型系统30例(21.90%);以病种计,在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患者中肿瘤最多,占5.96‰,其次是消化道出血和慢性肾衰竭,分别占3.28‰和3.19‰,各病种间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9.33,P0.05)。结论: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是必要的,能发现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特别对肿瘤患者,多次输血及多次妊娠史患者可以提前预警,以保证这些患者的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临床输血前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对于输血安全的重要性。方法对该院2008年9月到2011年3月8 442例输血前标本进行ABO血型鉴定、RH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和用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 442患者标本中外科6 276例(75%)。有3 291例只进行了输血前检查而没有输血,占53%。外科用血占全院用血量的58.4%。检出RHD阴性24例(0.23%)。检出不规则抗体阳性18例(0.21%)。结论输血科对每一例标本进行ABO血型鉴定、RH血型鉴定、抗体筛查是输血安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8.
胡斌  赖俊浩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5):6088-6088
不规则抗体是指ABO血型抗体以外的血型抗体,抗体筛查试验是确保患者输血安全的一项重要手段.通过抗体筛选可以避免含有弱抗体的受血者输入含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而受到免疫刺激甚至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不规则抗体则是引起迟发型免疫反应的主要原因.共检测2008-03-2010-10我院有妊娠史及输血史住院患者6 753例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结果检出抗体阳性24例, 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输血或妊娠对交叉配血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标本1000例,以初次输血且无妊娠史的标本为对照,均用微柱凝胶法做血型鉴定、交叉配血、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抗体鉴定,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标本正反定型不一致率、交叉配血不合率和不规则抗体阳性率,分析影响交叉配血结果的原因。结果输血或妊娠组的交叉配血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血型鉴定正反不一致的比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输血或妊娠组的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提示输血或妊娠影响交叉配血的主要原因是患者体内存在不规则血型抗体。结论输血或妊娠可能刺激机体产生不规则抗体,输血前应做不规则抗体筛查并根据抗体鉴定的结果选择无相应抗原的血液输注,以保证输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受血者血清的不规则抗体筛查与输血安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发现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 ,避免因ABO以外的血型不合引起的输血反应 ,保证患者用血安全。方法采用微柱凝胶过滤和离心技术、利用免疫化学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的原理 ,对有输血史、妊娠史而需输血的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和鉴定。结果不规则抗体的阳性率为 1 % ,而阳性抗体中Rh抗 D8 33% ,抗 E、抗 c占 33 33% ,其它系统 33 33% ,自身抗体 2 5 %。结论不规则抗体是血型免疫抗体中最主要抗体 ,而Rh系统抗体最常见 ,但Rh血型系统D抗原阳性 ,其它抗原阴性者输血不可忽视 ,各级医院应坚持受血者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和鉴定 ,规范配血方法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输血前血型鉴定及抗体筛查对输血安全的影响情况。方法将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的5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ABO血型、RH血型鉴定,并进行抗体筛查,详细统计并分析血型鉴定及抗体筛查效果。结果500例患者中外科患者占比为22.4%,输血前进行了相关检查,但是检查后并未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为43.2%,A型患者23.8%,B型患者21.8%,AB型患者21.4%,O型患者21.6%;RhD阴性的检出率为0.4%,不规则抗体检测为阳性的占比为0.47%。结论输血前血型鉴定以及抗体筛查的实施能够帮助临床治疗医生全面掌握患者血型状况,根据检查结果制定适合的方案,确保输血及治疗的安全性,确保医学治疗水平的提升,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各类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避免不良护患关系的发展,提升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临床输血实践中,血型鉴定、抗体筛查、交叉配血是输血前试验的"三道保险",是临床安全有效输血的保障[1]。在临床交叉配血试验中常发生配血不合的情况,患者因妊娠史、输血史等体内存在同种不规则抗体,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产生自身抗体,血型鉴定错误,血清蛋白紊乱以及药物因素等均可导致配血不合。特别是长期反复输血患者,体内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分布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检测技术对6 352例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鉴定。结果在6 352例患者中检出红细胞同种不规则抗体阳性者62例(男27例,女35例),阳性率0.97%。有输血史和(或)妊娠史者54例,其中Rh血型系统不规则抗体43例(含抗-E抗体34例),MNSS系统7例,Lewis系统2例,Kidd系统2例,P系统2例,Diego系统1例,无特异性5例。Rh血型系统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均有输血史和(或)妊娠史。结论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中女性占多数,大多曾经有输血史和(或)妊娠史,以Rh血型系统抗体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4.
不规则抗体筛查与输血安全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红细胞ABO血型以外的不规则抗体是引起输血不良反应、新生儿溶血病、血型鉴定困难及疑难配血(型)等的主要原因。患者常由于输血和妊娠产生免疫抗体,导致输血不良反应和输血相关疾病的发生。因此,在输血前对受血者进行血清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保障输血安全,避免输血反应非常重要。笔者于2004-07~2006-11对9 518例输血前标本进行了抗体筛查和特异性鉴定,结果检出抗体阳性32例,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2004-07~2006-11本院手术及需输血治疗的住院患者。1.2试剂抗-A、抗-B、抗-D血型定型试剂、ABO、R hD血型定型试剂卡(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患者输血前Rh血型抗原(C、c、D、E、e)鉴定,有条件地配合性输血,解决患者因不完全抗体导致的配血和输血难题。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2月有输血史、妊娠史、需要多次输血及血型抗体筛查阳性或Rh(D)阴性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Rh血型抗原鉴定、不完全抗体筛查。选择Rh血型抗原相同或高频高原(D、E、C)相合的血液相容性输注。结果 3 547例患者Rh血型抗原检出12种表型,以CCDee(40.18%)和CcDEe(34.96%)表型居多,其次为CcDee(7.87%)、ccDEE(6.71%)、Cc DEE(4.17%)、cc DEe(3.58%)表型,少见ccdEe(0.03%)表型。不完全抗体检测阳性180例,其中抗-D 23例、抗-E 56例、抗-C 44例、抗-c28例、抗-e 20例,有9例患者同时存在2种Rh系统的抗体。结论患者输血前应常规鉴定Rh血型抗原,尽量选择Rh血型抗原配合的红细胞制品输注,以免产生Rh抗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预防或/和降低临床无效输血的发生。方法评估本院2011年6月-2012年1月的1 500名患者的输血效果,对其中发生输血无效的患者,应用增强检测方法:降低抗体筛查细胞浓度,增加待检血清与抗体筛查细胞比例,应用增强剂,增加抗球蛋白法孵育时间,采用吸收/放散法检测作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鉴定检测。结果未作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鉴定前,本院的输血无效率为9.80%(147/500);经血型不规则抗体鉴定检测,147名输血无效患者中有37人的血清中检测到不规则抗体,其中17名患者再次输血时给与相配合的红细胞输注,未发生无效输血。结论血型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和鉴定有助于预防和降低红细胞输注无效。  相似文献   

17.
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是引起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困难的主要原因。尽管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凡交叉配血不合时,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输血的患者需作不规则抗体筛选,甚至不规则抗体筛查的相关文献报道也较多,但仍有一些医院血库输血前检测不规范,一些临床医生对此不够重视。现将本院在配血过程中发现的抗E抗体致配血困难的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输血前检测中对抗-Mur进行血型血清学特异性鉴定,分析其在输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盐水法与微柱凝胶法分别筛查和鉴定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采用吸收放散试验鉴定抗体特异性,并检测抗体的Ig类型。结果 6例患者血清中均检出抗-Mur。结论闽南地区抗-Mur出现频率较高,抗-Mur常规抗体筛查检测、Miltenberger系列表型筛查可为输血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急、慢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的原因,进一步提高安全输血意识。方法对2011年2例发生急性及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患者标本,采用免疫血清学方法进行了血型鉴定,抗体筛选及鉴定。结果 2例血液标本中分别检出具有血型同种特异性抗体:抗-JKa、抗-E和抗-c。结论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试验不能仅局限于入院后第1次输血前抗体筛查为阴性结果,还应严格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进行规范操作,同时提示,不能忽视加强输血科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以及专业技能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输血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分布规律与其临床输血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对本院2007年1月~2011年6月间21 418名(次)输血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鉴定。结果在21 418名(次)输血患者中检出红细胞血型同种不规则抗体阳性53例,阳性率0.25%,分别为抗-D 4例,抗-E24例,抗-c 6例,抗-C 2例,抗-cE 8例,抗-Mur4例,抗-M 2例,抗-Lea1例,抗-P1 2例。其中男21例、女32例,有输血史和/或妊娠史检出48例,明显高于无输血史和/或妊娠史者(5例)。结论 Rh血型系统抗体特别是抗-E是目前临床最常见、最有意义的红细胞血型同种不规则抗体,且几乎都出现在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