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对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相关临床研究进行分析,为临床规范操作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生物医学期刊(CMJD)数据库中有关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文献(优选时间节点为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1日)。对灌肠体位、灌肠液温度、肛管插入深度、灌肠药液的量、灌肠液保留时间、灌肠器具的改良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同时探讨子午流注理论在灌肠操作中的应用。结果:肛管插入深度25~30 cm、灌肠器具为改良一次性输液型灌肠器的研究较为多见;灌肠液温度40℃、灌肠液保留6 h以上、灌肠量为100 mL应作为具体操作规范;左侧卧位、臀部抬高仍被临床广泛应用,但是子午流注理论在灌肠操作中的应用研究极少。结论:传统的中药灌肠操作基本可以满足临床需求,今后应进行子午流注理论融入灌肠操作的研究,以增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子午流注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子午流注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灌肠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结肠透析并中药保留灌肠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分别用结肠透析配合中药保留灌肠及相应的专科护理70例肾衰病人和一般治疗护理(对照组)50例肾衰病人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 1年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1.4%,对照组总有效率6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结肠透析并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配合相应的专科护理疗效明显高于一般治疗护理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运用传统中医学理论的"子午流注学说",针对冠心病病例的病情变化与时辰的关系进行择时护理,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将90例冠心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进行择时护理)和对照组(进行随机护理),对2种护理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种护理方法在冠心病的发作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在传统中医学理论的"子午流注学说"指导下,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能提高冠心病患者治疗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重要保留灌肠治疗中的护理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70例通过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慢性肾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中药保留灌肠的临床效果以及护理过程。结果 70例患者中,经重要保留灌肠治疗后,达到临床显效患者共38例,显效比例54.29%,达到有效标准患者20例,有效比例28.57%,总有效率为82.86%,无效患者共12例,无效比例为17.14%。上述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肠透析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是安全有效的。在结肠透析过程中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现察结肠透析中药保留灌肠及相应护理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采用结肠透析、中药保留灌肠及相应护理疗法治疗.结果 30例经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减轻或消失,多项指标不同程度下降.结论 上述方法联合应用是早中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结肠透析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结肠透析中药保留灌肠及相应护理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采用结肠透析、中药保留灌肠及相应护理疗法治疗.结果:30例经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减轻或消失,多项指标不同程度下降.结论:上述方法联合应用是早中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们使用肾衰方(由大黄等五味中药及碳酸氢钠等二种西药组成),以大便球做灌肠器低位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33例,对照组以中药辨证施治及西医对症处理。用Mitc(?)方法分析对慢性肾衰病程进展的影响,并从临床角度探讨中药治疗慢性肾衰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肾衰方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 对4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中药滴注保留灌肠综合治疗并给予护理干预。结果 48例患者中有效率为81.25%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肾衰方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子午流注学说干支理论应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子午流注学说是根据气血运行周期选取不同时间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干支不仅是作为推演的工具存在于子午流注系统中,而且还起着加强子午流注系统本身及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重要作用.现对干支理论应用于子午流注学说的价值进行了探讨,目的是通过分析,挖掘子午流注学说的合理内涵,为应用于临床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药保留灌肠纠正慢性肾衰2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中药保留灌肠与西药包醛氧淀粉治疗慢性肾衰患者的疗效差别。方法将5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和中药灌肠组25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0%,对照组4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自拟中药内服配合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疗效护理体会.方法 对68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中药内服和中药保留灌肠液治疗.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为94.11%.结论 内服中药结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可起到 "内外"结合治疗的作用,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较好方法.在临床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沈广春 《中外医疗》2009,28(30):146-146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及相应护理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及相应护理疗法治疗。结果15例经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减轻或消失,多项指标不同程度下降。结论上述方法联合应用是早中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一中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杨杰  苏秀文 《吉林医学》2011,(30):6367-6367
目的:探讨肾衰宁颗粒与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13例,治疗组行肾衰宁颗粒治疗,对照组行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统计两组患者的实际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18例,无效7例;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6例,无效4例。结论:肾衰宁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实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探讨子午流注择时中药穴位贴敷配合中药封包防治糖尿病足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60例。观察组在每天6:00进行中药穴位贴敷、8:00进行中药封包,对照组中药穴位贴敷及中药封包的取穴、方法、疗程与观察组相同,但不择时,按常规时间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腹胀指数、排便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子午流注择时中药穴位贴敷配合中药封包能有效预防糖尿病足患者便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结肠透析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30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结肠透析中药保留灌肠及相应护理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采用结肠透析、中药保留灌肠及相应护理疗法治疗。结果30例经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减轻或消失,多项指标不同程度下降。结论上述方法联合应用是早中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结肠透析中药保留灌肠及相应的心理护理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符合标准的该病患者36例采用结肠透析中药保留灌肠及相应的心理护理治疗.结果 36例经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减轻,多项指标如尿素氮、肌酐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显效20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66%.结论 上述方法 联合应用是早中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药足浴配合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治疗中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用中药足浴结合传统中药保留灌肠方法治疗,对照组单纯用中药保留灌肠方法。结果:两组肾功能均有改善,但治疗组肌酐、尿素氮改善尤为显著(P<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足浴结合传统中药保留灌肠在改善慢性肾衰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提高生命质量方面疗效满意,而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和护理要点是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肾衰是指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及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征[1].目前肾衰的主要替代治疗方法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但价格昂贵,不能普及.中药灌肠治疗肾衰竭在我国及日本等国有甚多研究,是中医药在肾衰竭治疗中的一大特色,并具有独特的优势.现从其机理及临床应用两方面来探讨中药灌肠配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中药复方"妍婷"水煎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原则,将9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灌肠组和栓剂对照,灌肠组47例,栓剂对照组45例.分别采用"妍婷"水煎剂保留灌肠和康妇消炎栓栓剂直肠给药两种方法治疗,疗程均为10天,观察各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气滞血瘀)的改变及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同时观察对比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气滞血瘀)及临床局部体征指标均比治疗前改善(P<0.05),其中灌肠组改善率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复方"妍婷"水煎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临床应用安全,无不良反应,为临床慢性盆腔炎用药提供了新的途径和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