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Rh血型与输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Rh血型与输血是一个值得重视的临床问题,Rh血型不合可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HDN),输血前常规检测Rh血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序列特异性引物扩增(PCR-RRP)技术检测RHD基因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PCR-RHD基因定型技术应用于HDN的产前诊断,可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Rh血型系统在临床安全输血和预防及治疗Rh系统新生儿溶血病(HDN)中具有重要意义.为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有效防止急、慢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在输血前检测受血者的Rh血型非常重要.作者自2006年至2010年对本院收治的受血者进行Rh血型鉴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王丹  蔡紫珍 《中国输血杂志》2011,24(11):953-955
目的探讨非抗-D致新生儿Rh溶血病(Rh HDN)的实验室诊断和输血治疗的血液选择。方法对6名非抗-D Rh HDN患儿采取相应检测和治疗:1)Rh HDN血清学检测,包括直接抗球蛋白试验、红细胞抗体放散试验、血清游离抗体试验、Rh血型、ABO血型、IgG抗体及抗体效价鉴定;2)对其中2名严重贫血患儿做输血治疗,对其中3名严重黄疸患儿给予换血治疗。结果 6例病例中确诊为RhE HDN 4例,Rhe HDN 1例,Rhc HDN 1例。1名未选择Rh血型与母亲相同的血液换血治疗的患儿连续2次换血,其余4名需用血的重症患儿在实验室明确诊断的基础上,选择用Rh血型与母亲相同,ABO血型与患儿相同的血液输注,2名患儿各换血1次(RBC 800ml/次),2名患儿7次输血(RBC 40ml×4和80ml×3)均取得良好疗效。结论完备的Rh HDN确诊检测能避免发生因Rh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输血后溶血,减少换血次数,降低Rh DHN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4.
Rh(D)阴性孕产妇IgG抗体检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Rh(D)阴性血型的孕妇和产妇Rh和ABO血型免疫抗体检出率以及导致新生儿溶血病情况。方法对51名Rh(D)阴性血型的孕妇和产妇进行Rh和ABO血型系统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总抗体检出率为37.26%,抗体效价为2~1024,发生新生儿溶血病7例。孕妇和产妇血中血型抗体效价和检出率与妊娠胎次、胎龄、输血史具有正相关性。孕妇IgG抗D效价>64时,发生新生儿黄疸及新生儿溶血病的危险增高,孕妇和产妇ABO血型与丈夫相合者Rh系统抗体产生率较不相和者高。结论Rh(D)阴性孕产妇定期进行抗体检测,有助于HDN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正>妊娠期间,由于母胎的ABO、Rh血型及其他血型的不合,可导致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严重时可导致死胎或习惯性流产。在我国,Rh血型系统导致新生儿溶血病仅次于ABO血型系统,以RhD血型不合引起的HDN最为严重。在孕期如不能及早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溶血(HDN)是一种因母婴血型不合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被动免疫性溶血性疾病.在我国主要引起HDN最常见的原因是Rh血型系统的D、E抗原,其次是A和B抗原.由于临床普遍开展RhD血型常规检测,输血和妊娠过程中抗D产生的频率明显下降,抗D以外的不规则抗体检出率相对上升[1],RhD阳性母亲与RhD阳性子女可发生因Rh系统以外的其他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RhHDN).由于正反定血型不合致交叉配血困难,本文进行血型血清分析、抗体筛查过程中发现,IgG类抗E引起RhHDN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Rh血型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血型系统 ,其重要性仅次于ABO血型。由于 Rh D抗原的免疫原性强 ,非同型的输血可引起严重的溶血性输血反应 ,Rh血型系统 D抗原母婴血型不合可引起严重的新生儿溶血病 (HDN) [1 ] 。近年来 Rh血型的研究倍受人们关注 ,《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范》也明确规定 :输血前要进行 Rh血型 D抗原检测 [2 ]。Rh血型系统主要有 D、C、E、c、e五个抗原组成 ,由位于 1号染色体短臂上的 RHD基因和 CE基因控制[3] ,研究发现 RHD基因存在多态性 ,不同人种的多态性存在差异 [4 ] ,作者采用 PCR- SSP方法对河南部分 Rh D(- )…  相似文献   

8.
在Rh血型系统中,Rh(D)阴性的母亲由于输血或妊娠接受外来抗原D而产生的免疫性抗体抗-D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病(HDN)频率最高,而其他抗原(E、c、C、e)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病则较少见。笔者在工作中见到1例由Rh血型系统抗-E不规则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Rh血型系统在临床输血中的重要性仅次于ABO血型系统[1],Rh血型不合可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及新生儿溶血病(HDN)[2].Lo等[2]研究证实孕妇血浆或血清中含有胎儿DNA,国外已用游离胎儿DNA开展了非创伤性产前诊断Rh基因的研究[4-7].我们曾用PCR扩增孕妇血浆中胎儿DNA,以检测胎儿RhCcEe基因[8].  相似文献   

10.
抗-c引起新生儿溶血病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我国,Rh血型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发病率要低于ABO血型引起的HDN.据统计,在835例HDN中,Rh血型引起的HDN才122例(14.6%),由抗-c抗体引起的仅1例(1%)[1].本站在HDN检测中发现1例由抗-c抗体引起的HDN,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 HDN)一般是由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胎儿或新生儿的免疫性溶血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黄疸和肝脾肿大等。其中约14%由Rh血型系统引起~([1]),RhD抗原由于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引起的HDN症状较ABO抗原更严重,预后更差~([2]),且Ig G类Rh抗体需要免疫刺激才能产生,如孕产史或输血史,而RhD抗原的常规检测和抗RhD免疫球蛋白(anti-RhD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溶血病(HDN)是临床引起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主要原因之一,常因母婴血型不合所导致,多见于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其中,Rh血型系统新生儿溶血病伴随的临床症状较重,但ABO和RhD以外血型抗体引起的HDN在国内也时有报道[1-3],鲜见非特异性自身抗体引起HDN的报道。最近,我们在工作中发现了1例由非特异性自身抗体引起的HDN,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 born,HDN)是一种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免疫性溶血病,可导致早期流产或新生儿贫血、水肿、肝脾大或核黄疸,甚至死亡。HDN主要包括ABO血型系统和Rh系统不合的溶血,以ABO系统血型不合最常见[1]。HDN诊断的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型鉴定、孕母血清IgG抗体及效价测定和新生儿溶血三项(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测定、放散试验)检查。新生儿溶血三项检查对于HDN的诊断、治疗意义最为重要[2]。  相似文献   

14.
Rh抗原系统是仅次于ABO系统,与临床输血有重大关系的血型系统.因其在临床上能引起新生儿溶血病(HDN),自身免疫溶血性疾病,迟发型溶血性输血反应(DHTR)等涉及输血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疾病而被人们所重视[1].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溶血病(ha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HDN)一般指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胎儿或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疾病,由于“经胎盘出血”、输血等使母亲产生IgG类血型抗体,与胎儿红细胞不配和的IgG型抗体进入胎儿体内便有可能引起HDN。最常见的为ABO系统,其次为Rh系统血型抗体。对孕产妇及新生儿进行免疫血型抗体检测有助于HDN的判断和治疗。我中心自70年代开展此项工作,为临床医生对HDN作出预见、确诊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就2001年至2003年来我中心就诊的51位Rh阴性孕产妇免疫抗体检查结果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流式细胞术产前非侵入性检测Rh(D)血型不合导致新生儿溶血病,探讨该方法在临床的实用性。方法运用已建立的间接标记法(一抗为IgG抗-D,二抗为FITC-抗人IgG(γ),F(ab’)2)染色,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h(D)阴性孕妇血液中胎儿微量红细胞。结果流式细胞术与血清学方法检测RhD血型不合导致新生儿溶血病差异不显著。追踪检测Rh(D)阴性孕妇体内胎儿微量Rh(D)红细胞所占比例数据显示,较早进行产前诊断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预防、诊断HDN。结论建立了流式细胞术产前非侵入性检测Rh(D)血型不合导致新生儿溶血病的方法;孕妇在产前常规作流式细胞术检测,为Rh(D)血型不合导致新生儿溶血病提供了一种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本地区ABO血型不合孕妇产前抗体效价检测在预测新生儿溶血病(HDN)中的意义。方法对536名血型不合的O型及Rh阴性孕妇在妊娠20周时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抗体效价检测,效价≥64的定期(每4周)进行血型抗体效价复查检测,对新生儿出生后(0-7d)出现黄疸症状的抽静脉血3 ml进行血型血清学和溶血病三项检测。结果在536名孕妇血清中检出血型抗体303例,占56.5%,其中IgG抗体≥64者175例,占32.6%;,7名Rh阴性孕妇血清中产生抗D抗体3例,占0.6%;新生儿发生黄疸303例,诊断HDN 73例,占24.1%,接受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汕头地区孕母产前血型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密切相关,定期筛选与测定孕母体内血型抗体效价可预测HDN的发生,评估HDN的严重程度及提高HDN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由于母婴血型不合而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病(HDN)以ABO系统和Rh系统最为常见,其中Rh血型系统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大多病情危重,易并发核黄疸,往往须用换血治疗方可救治.现将临床使用换血疗法,成功抢救3名Rh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规则抗体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病(HDN)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输血策略。方法对武汉血液中心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接收的3 324例患儿标本中,由不规则抗体导致的HDN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 324例患儿标本中,Rh系统导致的HDN 25例(其中含Rh系统合并ABO系统HDN 1例,抗-D抗原遮蔽现象导致的HDN 1例),MNS血型系统2例,Diego血型系统1例。结论不规则抗体导致的HDN以Rh系统居多,判断由不规则抗体导致的HDN应结合抗体检测结果、直抗试验、游离试验及放散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maternal-fetal blood groupincompatibility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 born,HDN)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导致的胎儿或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疾病。临床主要分为ABO血型不合和Rh血型不合,而MN系统HD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