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鱼卵小分子多肽对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SD大鼠BM-MSCs,并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鉴定。选取第3代细胞进行观察和检测。实验组选取25、50、75、100、125、150、200、250、300μg/ml 9个多肽浓度,对照组加入不含小分子多肽的DMEM完全培养基。各组孵育24 h后采用MTT法检测其细胞增殖情况,确定其最佳作用剂量。在最佳作用量下,于12、16、20、24、32、40、48 h 7个时间点观察鱼卵小分子多肽对SD大鼠BM-MSCs增殖的情况。并采用流式分析鱼卵小分子多肽对BM-MSCs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鱼卵小分子多肽对BM-MSCs的促增殖作用的最佳浓度为100μg/m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分析显示鱼卵小分子多肽可提高SD大鼠BM-MSCs非G1/G0期细胞比例。结论鱼卵小分子多肽对SD大鼠BM-MSCs有促增殖作用,最佳作用浓度为100μg/ml。  相似文献   

2.
胰岛素促进体外培养的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增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胰岛素对体外培养的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胰岛素的促增殖作用是否与浓度相关。方法:未成熟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原代培养,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测定颗粒细胞增殖指数,观察不同浓度胰岛素对颗粒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5ng·ml^-1。胰岛素对颗粒细胞没有促增殖作用(P〉0.05),10ng·ml^-1有促增殖作用(P〈0.05),100ng·ml^-1、1000ng·ml^-1的促增殖作用更强(P〈0.01),100ng·ml^-1、1000ng·ml^-1作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生理浓度的胰岛素能促进颗粒细胞增殖,高浓度胰岛素促增殖作用更强,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高胰岛素血症在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的卵泡发育停滞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bFGF和TGF-β1对原发性骨关节炎(OA)关节软骨间充质祖细胞(MPCs)的促增殖作用,为通过调控关节软骨MPCs以防治原发性OA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bFGF和TGF-β1单独或联合作用下对原发性OA关节软骨MPCs的增殖作用。结果 10.0~50.0 ng/mL的bFGF、0.1~1.0 ng/mL的TGF-β1单独作用于传代培养原发性OA关节软骨MPCs时,其培养细胞的增殖速率显著增加(P0.05),而随着二者浓度的进一步增加,其增殖速率无显著变化(P0.05);bFGF 10.0 ng/mL+TGF-β11.0 ng/mL联合作用时,对原发性OA关节软骨MPCs具有明显促增殖作用(P0.05)。结论 bFGF、TGF-β1对原发性OA关节软骨MPCs增殖具有重要作用,不同浓度的bFGF、TGF-β1及bFGF+TGF-β1促增殖作用不同,提示通过适宜浓度的bFGF、TGF-β1对原发性OA关节软骨MPCs的作用,可能具有促进原发性OA关节软骨损伤修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的影响。方法从脐静脉体外分离培养HUVEC,采用细胞培养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不同剂量rHuEP0(10U/ml、20U/ml、40U/m1)对HUVEC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结果对组照及10U/ml、20U/ml、40U/mlrHuEP0实验组内皮细胞PCNA阳性表达百分率分别为(31±3)%、(40±5)%、(68±6)%和(65±5)%,与对照组相比,rHuEPO作用后内皮细胞PCNA表达明显增强(P〈0.05),且随rHuEPO剂量提高作用增强,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rHuEP0可促进体外培养内皮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精卵共孵育时间对小鼠体外受精受精率、氧化应激产生及胚胎质量的影响,及小鼠体外受精最短的精卵共孵育时间。 方法 分别比较ICR小鼠精卵共孵育30s、2min、10min、05h、2h、4h及18h的体外受精的受精率及囊胚形成率,并对精卵共孵育0h、2h及18h培养液的丙二醛浓度进行检测。结果 各组获得卵细胞数分别为52、53、53、46、48、48及47,受精率分别为67.3%、81.1%、83.0%、87.0%、85.4%、81.3%及48.9%。精卵共孵育30s组的受精率显著低于0.5h及2h组(P <0.05),而18h组的受精率显著低于2min、10min、0.5h、2h及4h组(P <0.05)。2min组的受精率相比10min、0.5h、2h及4h组均无差异(P >0.05)。各组的囊胚形成率分别为82.9%、65.1%、70.5%、67.5%、75.6%、71.8%及65.2%,两两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05)。精卵共孵育0h、2h及18h丙二醛浓度检测的均值分别为(1.06±0.21)×10-3mol/L、(1.44±0.22)×10-3mol/L及(2.00±0.21)×10-3mol/L,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05),丙二醛浓度随着精卵共孵育时间的缩短而降低。结论 小鼠体外受精精卵共孵育时间缩短至2min不会降低受精率,同时随着孵育时间的缩短,产生的氧化应激也随之减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培养的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MMEC)蛋白质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MMEC随机分为二组(n均=3):(1)bFGF诱导组(bFGF组):向培养瓶内加入终浓度10ng/ml的bFGF,置细胞培养箱内常氧培养24h。(2)对照组:常规37℃培养箱孵育。二组均提取细胞总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后选取8个差异表达蛋白点进行胶内酶切、肽质量指纹图谱分析。结果:双向凝胶电泳可分离出约500±10个蛋白质。与对照组相比,bFGF组MMEC特异表达8种蛋白,上调1种蛋白表达,下调3种蛋白表达(bFGF组和对照组蛋白点的Volume值相差≥2.0倍)。结论:bFGF能诱导MMEC蛋白质差异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培养、MTT、ELISA法、氯胺T和RT—PCR法检测bFGF在不同作用剂量下对瘢痕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增殖和细胞外基质(ECM)合成的影响。结果(1)MTT检测bFGF对瘢痕成纤维细胞有明确的促增殖作用,并具有剂量相关性;(2)氯胺T法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HPr含量无显著性差异,RT—PCR法显示各组Ⅰ、Ⅲ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说明bFGF对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的合成无促进作用;(3)ELISA法表明随着bFGF作用浓度的升高,FN的表达表现为增高趋势,且以100ng/ml浓度下作用最显著。结论bFGF可以促进创面愈合,但不引起瘢痕的过度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信号转导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HR及正常血压(WKY)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随机分为(1)WKY对照组:以20%丙二醇孵育24h;(2)SHR对照组:同上处理;(3)葛根素组:SHR内皮细胞以不同浓度(25、50、100ng/L)葛根素分别孵育24h;(4)胎牛血清(FBS)组:SHR内皮细胞以10%FBS孵育24h;(5)PD98059+葛根素组:SHR内皮细胞以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s)抑制剂PD98059(50μmol/L)预孵育10min,再以100ng/L葛根素孵育24h;(6)蛋白磷酸酶激动剂(BDM)+葛根素组:培养的SHR内皮细胞以蛋白磷酸酶激动剂2,3-丁二酮肟(20mmol/L)预孵育10min,再以100ng/L葛根素孵育24h。采用[3 H]-胸腺嘧啶核糖核苷酸([3 H]-TdR)掺入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p42/44MAPKs磷酸化水平。结果:50ng/L和100ng/L葛根素组SHR大鼠微血管内皮细胞[3H]-TdR掺入值较SHR对照组分别高74.1%和96.5%(均P0.05),与FB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98059和BDM+葛根素组[3 H]-TdR掺入值分别较100ng/L葛根素组低44.7%和47.5%(均P0.05),与SHR对照组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25、50和100ng/L葛根素组p42MAPK磷酸化水平较SHR对照组分别高25.0%、66.7%和75.0%(均P0.05),p44MAPK磷酸化水平较SHR对照组分别高17.8%、60.2%和62.7%(均P0.05)。PD98059和BDM+葛根素组p42MAPK和p44MAPK磷酸化水平均较100ng/L葛根素组明显下调(P0.05),而与SHR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能诱导SHR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其细胞内信号转导可能与p42/44MAPKs磷酸化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9.
TNF—α对小鼠卵母细胞成熟过程纺锤体组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TNF—α对小鼠卵母细胞成熟过程纺锤体组装及染色体排列的影响。方法收集小鼠未成熟卵母细胞,在含不同浓度,TNF-α(0,5,10,100ng/m1)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3、9、12h,所有卵母细胞体外培养12h后固定观察纺锤体及染色体分布情况。结果本研究结果表明当TNF-α浓度为5或10ng/ml时,与对照组相比,纺锤体组装正常及染色体排列正常的卵母细胞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当TNF—α浓度升高至100ng/ml时,与低浓度组及对照相比,卵母细胞纺锤体组装及染色体排列均呈现明显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TNF—α影响卵母细胞纺锤体的组装及染色体的排列从而影响卵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体外培养的表皮干细胞(ESC)增殖和分化的作用。方法从10只1~3 d龄SD大鼠提取ESC,实验选用第2代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细胞分为bFGF组、TGF-β1组、bFGF+SU5402组和TGF-β1+SB505124组和对照组,各干预组角质形成细胞无血清培养基中分别加入10 ng/mLbFGF、10 ng/mLTGF-β1、10 ng/mLbFGF+10μM-SU5402(bFGF受体抑制剂)、10 ng/mLTGF-β1+1 uM-SB505124(TGF-β1受体抑制剂),对照组不做处理,于处理后即刻、1、3、7、10 d 5个时间点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以MTS法检测各组ESC增殖情况,取各组处理后10 d细胞以Transwell法检测迁移能力,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及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Ⅰ、Ⅲ型胶原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bFGF组ESC较对照组增殖能力(t=6.65,P0.01)及迁移能力(t=7.50,P0.01)显著增强,MMP-1表达(t=12.90,P0.01)明显增高,而α-SMA(t=-30.31,P0.01)、Ⅰ型胶原(t=-10.61,P0.01)和Ⅲ型胶原的表达量明显偏低(t=-7.91,P0.01);TGF-β1组ESC与对照组相比增殖能力(t=-3.36,P0.05)及迁移能力(t=-3.96,P=0.01)显著减弱,MMP-1表达(t=-8.81,P0.01)明显减少,而α-SMA(t=15.92,P0.01)、Ⅰ型胶原(t=-16.47,P0.01)和Ⅲ型胶原(t=22.80,P0.01)的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偏高;bFGF+SU5402组ESC增殖迁移能力及分化程度较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别(P0.05),而TGF-β1+SB505124组ESC迁移能力较对照组显著增强(t=9.81,P0.01)。结论 bFGF可以显著促进ESC增殖和迁移,进而减少Ⅰ、Ⅲ型胶原的形成;而TGF-β1在抑制ESC增殖及迁移,进而促进Ⅰ、Ⅲ型胶原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鼠胚胎间充质干细胞在纤维蛋白凝胶(FG)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复合培养后对细胞增殖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作用,为将FG应用于组织工程奠定基础。方法实验分为4组:FG组,bFGF组,FG+bFGF组和对照组(采用无凝胶正常培养基培养)。无菌条件下分离培养大鼠胎肢细胞,采用组织块消化法获取胚胎间充质干细胞,取传至第3代细胞接种于以上培养基中,在不同时间点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胞增殖指数,酶标仪分析细胞ALP活性,RTPCR检测ALP mRNA表达。结果 FG+bFGF组细胞培养至14d,细胞具有较长突起且连接成网,而对照组细胞呈纺锤形或立方形。各组细胞荧光强度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FG+bFGF组在21d时达到最高。FG+bFGF组培养7d、14d、21d ALP活性和ALP mRNA表达均较FG组或bFGF培养组高(0.05)。结论纤维蛋白凝胶复合bFGF可促进大鼠胚胎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明显增强碱性磷酸酶活性。  相似文献   

12.
文题释义: 脱细胞羊膜支架:是一种通过对新鲜羊膜进行脱细胞处理后得到的天然支架,富含有丰富的细胞外基质成分,细胞能够在该支架表面正常生长。 Scleraxis:是肌腱细胞/韧带细胞的特异性标志分子,在肌腱细胞和韧带细胞的发育和分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背景:脱细胞羊膜支架是一种天然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已经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的相关领域。Scleraxis能够促进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向人韧带细胞分化,进而促进腱-骨愈合。 目的:探讨脱细胞羊膜支架复合Scleraxis慢病毒转染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能否促进兔腱-骨愈合。 方法:①体外分离培养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经过传代培养后观察细胞的形态;②体外构建Scleraxis慢病毒然后以最适感染复数转染第3代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q-PCR检测其转染效率;③用酶消化法制备脱细胞羊膜支架,然后体外将转染Scleraxis慢病毒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接种到脱细胞羊膜支架上面,鬼笔环肽染色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的生长情况;④将脱细胞羊膜支架复合转染Scleraxis慢病毒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包裹新西兰大白兔跟腱,然后移植到骨隧道内,观察其对腱-骨愈合的影响。 结果与结论:①第3代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呈贴壁生长,细胞生长状态良好;②Scleraxis慢病毒转染后96 h表达稳定的绿色荧光,Slclerxis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提高,说明转染成功;③脱细胞羊膜支架的上皮细胞基本消失,证明脱细胞比较彻底,同时其基底层完整保留,细胞外基质成分仍然存在;④通过鬼笔环肽染色发现细胞在脱细胞羊膜支架上生长良好,增殖未受到影响;⑤体内实验结果提示:人脱细胞羊膜支架复合Scleraxis慢病毒转染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促进腱-骨愈合的作用。 ORCID: 0000-0002-6798-6156(张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3.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从脐带血中分离和培养的一种多潜能成体干细胞。本实验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脐血单个核细胞,贴壁法筛选出脐血MSCs,体外扩增,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表面抗原。传3代的脐血MSCs经20ng/mlbFGF预诱导24h、3μg/μl丹参素诱导6h、20ng/mlEGF和20ng/mlbFGF诱导分化5d后出现类似神经元样细胞的形态改变,伸出长突起。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方法鉴定显示,诱导后的细胞能特异性表达神经元特异性标志NeuN和β-TubulinⅢ,而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GFAP阳性细胞较少。上述结果表明,丹参素联合生长因子EGF和bFGF在体外可定向诱导人脐血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14.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对人皮肤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对人表皮细胞增殖的变化。方法:运用包皮环切术后收集培养角质细胞,不同浓度的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处理细胞,MTT法测细胞生长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以及蛋白的表达。结果:5~10ng·ml^-1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可促进人表皮细胞细胞生长。流式细胞仪检测10ng·ml^-1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处理后细胞增殖明显,S和G2/M期细胞数明显增加。结论: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可促进细胞生长以及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5.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卵巢癌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对卵巢癌细胞增殖、浸润和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及 b FGF单克隆抗体 (b FGF monoclonal antibody,b FGF- MAb)的治疗作用。 方法 将人卵巢癌细胞株 SKOV3接种于 2 4孔板 ,加入不同浓度的 b FGF,每日行结晶紫染色后测定光密度 (D4 90 )值 ,绘制细胞生长曲线 ;将 SKOV3细胞团接种于铺设有细胞外基质凝胶的 4孔板 ,每日测定癌细胞在凝胶中的浸润距离 ;建立 SKOV3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 ,每周两次分别将 b FGF、b FGF-MAb和生理盐水注射于移植瘤周围 ,8周后测量肿瘤体积 ;对移植瘤组织切片行 因子的免疫组化染色、测定肿瘤内微血管密度 (microvessel density,MVD)。 结果  b FGF能促进 SKOV3细胞增殖并呈浓度依赖 ,实验第 5天 ,5 ng/ml、10 ng/ml组细胞 D4 90 值是对照组的 1.0 9倍和 1.2 1倍 ;b FGF能促进 SKOV3细胞浸润并呈浓度依赖 (P<0 .0 5 ) ,第 7天 ,5 ng/ml、10 ng/ml组细胞浸润距离分别是对照组的 1.5 3倍和2 .4 5倍 ;b FGF组移植瘤体积和 MVD分别是对照组的 1.80倍和 1.4 6倍 (P<0 .0 5 ) ,b FGF- MAb组移植瘤体积和 MVD分别是对照组的 6 3.7%和 6 2 .8% (P<0 .0 5 )。 结论 b FGF能明显促进卵巢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对胸腺上皮来源1C6细胞和4C18细胞的促增殖作用。方法鼠胸腺上皮髓质和皮质来源的1C6细胞、4C18细胞和鼠腹腔巨噬细胞来源的RAW细胞,分别经含不同浓度(25、50、100、200、400、800ng/ml)的KGF和不含KGF的完全培养液(对照组)作用24、48和72h,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并绘制细胞增殖率曲线。结果 MTT法检测显示,在低浓度(200ng/ml)时,1C6细胞增殖率随KGF浓度增加不断升高;KGF浓度为200ng/ml时,1C6细胞增殖率达最高值;在高浓度(200ng/ml)时,1C6细胞增殖率随KGF浓度的增加逐渐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浓度为100、200、400ng/ml的KGF分别作用24、48和72h对1C6细胞均具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均P0.05)。在低浓度(100ng/ml)时,4C18细胞增殖率随KGF浓度增加不断升高;KGF浓度为100ng/ml时,4C18细胞增殖率达最高值;在高浓度(100ng/ml)时,4C18细胞增殖率随KGF浓度的增加逐渐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浓度为50、100、200、400ng/ml的KGF分别作用24、48和72h对4C18细胞均具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均P0.05)。但不同浓度的KGF对RAW细胞均未见促增殖作用。结论 KGF对胸腺上皮来源的1C6细胞和4C18细胞均具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7.
Interleukin-17 (IL-17) is a CD4 T cell-derived proinflammatry and proangiogenic cytokine.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this cytokine on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induced by a well-known direct angiogenic factor bFGF, HGF, VEGF, CXCL5/ENA-78 or CXCL8/IL-8. While a wide range of doses of IL-17 alone did not show the ability to stimulate the growth of human derm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HMVECs), bFGF, HGF, VEGF, CXCL5 or CXCL8 significantly induced the growth of HMVECs in vitro. When bFGF and IL-17 were used in combination, 10 or 100 ng/ml IL-17 enhanced 10 ng/ml bFGF-induced growth of HMVECs. Similarly, when HGF and IL-17 were combined together, 10 or 100 ng/ml IL-17 potentiated 10 ng/ml HGF-induced growth of HMVECs. When VEGF and IL-17 were used together, 10 ng/ml IL-17 did not significantly enhance 10 ng/ml VEGF-induced growth, whereas 100 ng/ml IL-17 clearly promoted 10ng/ml VEGF-mediated proliferation of HMVECs. On the contrary, IL-17 did not augment CXCL5- and CXCL8-mediated growth.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L-17 itself does not have the capability to stimulate the growth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whereas IL-17 is able to selectively enhance the mitogenic activity of bFGF, HGF, and VEGF for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Our findings also suggest that IL-17 may promote bFGF-, HGF- and VEGF-mediated angiogenesis through enhancing bFGF-, HGF- and VEGF-induced growth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