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张淼  黄蓉  彭强  宋丽培  汪容  陈瑞扬  刘晨路 《天津中医药》2022,39(12):1513-1518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病患者与正常人群舌下络脉的差异性,探讨舌下络脉临床表现与糖尿病和高血压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符合条件的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病患者以及正常人群,运用高清数码相机拍摄舌下血管,记录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A005+自动对焦数码显微镜拍摄舌下血管形态,观察不同组别舌下血管微观表现。[结果] 高血压病患者与正常人群相比,在静脉粗细、有无血管袢上差异有统计学差异,在静脉弯曲程度、动脉显现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群相比,在静脉粗细、静脉弯曲程度、动脉显现程度、有无血管袢上差异有统计学差异;高血压病患者与糖尿病患者,在静脉粗细、静脉弯曲程度、动脉显现程度、有无血管袢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运用显微镜拍摄不同组舌下血管微观形态,按照点状、腊肠状、树枝状、网状血管进行分类,发现高血压病患者舌下血管微观表现与糖尿病患者、正常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患者舌下血管多见网状血管,与高血压病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与正常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患者与高血压病患者在舌下络脉的表现上与正常人群具有差别,糖尿病患者与高血压病患者的舌下络脉之间也具有差异性,因此舌下络脉的观察可考虑作为临床诊疗检查的1项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76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中,52%有血瘀证,52%舌下脉有异常表现,如脉形明显充盈,呈柱枝状、囊状改变为最常见,甚则葡萄球状,舌下脉长度延伸及管径增粗,以及脉色暗紫,舌下脉分支多等。对Ⅱ型糖尿病血瘀证的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研究,血瘀型患者的血粘度值和血小板聚集率值均明显高于非血瘀型(P<0.05)。糖尿病高血脂组的血粘度异常数亦明显高于血脂正常组(P<0.001),糖尿病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门静脉高压症模型大鼠异常舌下络脉的特点和形成机制。结果:CPH组和PHPH组大鼠舌下静脉出现明显形态学和颜色改变;光镜见异常组织学变化。而SO组大鼠肉眼及光镜舌下络脉均未见明显变化。CPH组和PHPH组大鼠舌组织微血管内皮细胞VEGF阳性表达,微血管数明显增加,与假手术组和阴性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门静脉高压症大鼠可出现舌下络脉的异常改变;此过程中VEGF诱导的血管生成可能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舌下静脉分度、舌质颜色的关系,收集符合高血压病诊断标准病人共计71例,进行临床证候学调查,并检测血液流变学、血脂指标,并以数位相机拍摄患者舌像照片输入电脑以进行影像分析处理。结果:舌下静脉分度与病程长短有关。舌下静脉分度3度的本病患者血液黏度、甘油三酯、总胆固醇、HDL-C、LDL-C高于舌下静脉分度2度患者。舌下静脉分度2度患者以标实证候为主,舌下静脉分度3度患者以本虚证候为主,各有所侧重。舌下静脉分度两组间舌质颜色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液流变学可作为本病患者舌下静脉分度的参考指标,但舌质颜色与舌下静脉分度无必然的联系,不同的舌下静脉分度反映本病由标实向本虚发展的中医证型转变。从而为针灸等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治疗效果的观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黄星涛  林琦  曾露慧 《光明中医》2012,27(7):1289-1291
目的 观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舌下络脉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观察7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舌下络脉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的病情程度、年龄、病程及震动感觉阈值的关系.结果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舌下络脉变化明显,异常率达80.52%;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的增加,震动感觉阈值的升高,舌下络脉的增粗、廷长、迂曲、扩张及色泽深紫等变化程度亦愈加增重.结论 观察舌下络脉的变化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辨证、治疗效果以及判断病情转归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舌诊是中医望诊的重要内容,舌下血管的观察简便易行,患者乐于接受。本文就舌下血管异常变化,对血瘀证的诊断意义作初步探讨。一、舌下血管异常在血瘀证的发生情况:本文统计分析1,001例具有典型血瘀证的不同病例(其中包括大连市中医院李寿山报告的135例血瘀证病例)的舌下血管异常发生率,发现冠心病、心肌梗塞、慢阻肺、肺心病、脑梗塞、慢性肝炎、肝硬化、脉管炎、糖尿病、紫癜、痛经等患者舌下血管异常者比例较高,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瘀证冠心病Gensini评分与舌下静脉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且符合血瘀证诊断标准的冠心病患者100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Gensini评分评估冠脉病变程度,并进行舌下静脉的定量分级。结果:舌下静脉分级0级和1级之间,1级和2级之间,2级和3级之间,Gensin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瘀证冠心病患者Gensini评分与舌下静脉有一定的相关性,即随着舌下静脉曲张度数的升高而增高,Gensini评分在血瘀证患者中增长趋势为0级1级2级3级。舌下静脉分度越高,冠脉狭窄的可能性越大。舌下静脉对判断冠状动脉的狭窄情况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较系统地了解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舌下络脉变化特征,并从舌尖微循环的角度探讨其形成的机理并提供初步的实验依据。方法:从舌局部微循环、舌体局部血管和门脉系血管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的角度探讨肝癌异常舌下络脉的形成机理。结果:肝癌患者的舌尖微循环与22例健康人比较,表现为乳头数目增多(P<0.05),在微血管数和血管扩张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血管扩张上2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在微循环总分上,2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不同舌下络脉分级的舌尖微循环各指标差别较大,从微循环单位面积舌乳头总数看,各级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主要表现为菌状乳头数数目的增多;菌状乳头厚度减小(P<0.05);从微血管数目上看各级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血管扩张上,3级与0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在微循环总分比较上,3级与0级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异常舌下络脉的形成,除了与舌局部循环异常有着直接联系外,还可能与全身血管系统及血流动力学和流变学等的异常密切相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男性患者舌下络脉与冠脉病变的关系,探讨舌下络脉与冠脉狭窄程度积分(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方法:分析10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男性患者舌下络脉征象,以Gensini冠脉评分评价冠脉病变程度,将患者根据Gensini冠脉病变评分的四分位数分为四个等级,Q1组28例(0~22分)、Q2组25例(23~38分)、Q3组28例(39~72分)、Q4组23例(73~160分),并将其与可疑冠心病男性患者经造影结果为阴性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结果:各组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糖(blood glucose,GLU)、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高血压病史、LDL-C、HCY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舌下络脉0~Ⅲ度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3.85%、24.04%、51.92%、20.19%,以Ⅰ度、Ⅱ度及Ⅲ度为主,异常变化率为72.12%;对照组舌下络脉0~Ⅲ度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53.33%、33.33%、13.33%、0.00%,以0度及Ⅰ度为主,异常变化率为13.33%;经Spearman相关检验,ACS患者Gensini积分与舌下脉络变化有关(r=0.524,P0.01),舌下脉络分级越高,Gensini积分越高。青、中、老年组舌下络脉异常变化率分别为31.25%、78.05%、78.72%,舌下脉络变化与年龄有关(r=0.249,P0.05),随年龄增长舌下脉络分级加重。结论:ACS患者舌下脉络与冠脉病变有一定相关性,舌下络脉分级越高,Gensini积分越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维吾尔医不同体液证型患者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有关指标的变化,探讨各体液证型与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状况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住院治疗的131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维医理论进行分型,观察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采用稳态模型评估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及△I30/△G30分别评价基础状态下及糖负荷后早期胰岛β细胞功能,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异常黑胆质型2型糖尿病的构成比为48.09%,几乎与其它3种维医异常体液类型2型糖尿病的总和相当。异常黑胆质型2型糖尿病组FPG明显高于异常血液质型及异常胆液质型2型糖尿病组(P0.05),异常黑胆质型2型糖尿病组2hPG及HbA1c明显高于其他3组维医异常体液类型2型糖尿病组(P0.05);异常黑胆质型2型糖尿病组HOMA-IR明显高于异常血液质型及异常胆液质型2型糖尿病组(P0.05)。异常黑胆质型2型糖尿病组HOMA-β明显低于其他3种维医异常体液类型2型糖尿病组(P0.05);异常黑胆质型2型糖尿病负荷后早期胰岛素分泌(△I30/△G30)明显低于异常血液质型、异常胆液质型及异常黏液质型2型糖尿病组(P0.05)。结论:异常黑胆质型2型糖尿病是2型糖尿病维医体液分型的主要证型。与其他3种维医异常体液类型2型糖尿病比较,异常黑胆质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紊乱状况更明显,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1.
研究表明,舌下络脉形态、颜色等变化与糖尿病存在相关性,舌下络脉的改变对于判断糖尿病病情、所处阶段、治疗及预后具有一定临床价值.本文从舌下络脉与糖尿病及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结合现代技术2个方面归纳舌下络脉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的关系,为糖尿病MCI高风险人群筛选和辨证施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277例,其中具有MCI者165例,作为MCI组;认知功能正常者11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血浆Hcy水平、MTHFR基因多态性和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分析中医体质、血浆Hcy水平和MTHFR基因多态性对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CI组MMSE评分较低,血浆Hcy水平较高,且MCI组痰湿质和湿热质患者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体质组的MMSE评分和血浆Hcy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痰湿质、湿热质和瘀血质患者的MMSE评分低于其他体质患者,血浆Hcy水平高于其他体质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质、湿热质和瘀血质患者CT和TT基因型的频率显著升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这三种体质是2型糖尿病患者MCI的促进因素。CT和TT基因型患者的MMSE评分低于CC基因型,血浆Hcy水平高于CC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体质与认知功能具有相关性,痰湿质、湿热质和瘀血质是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这三种体质可能通过携带MTHFR基因C-677T位点更多的T等位基因以升高Hcy水平,从而导致认知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3.
中医辨证高血压、糖尿病对脑血管影响的TCD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高血压、糖尿病对脑血管影响经颅多普勒 ( TCD)的分析。方法 :通过分组 ,临床观察各组患者的脑血流量及血糖、血脂、胆固醇、血粘度变化。结果 :高血压组与正常组比较大脑中动脉 ( MCA) ,基底动脉 ( BA)的血脂检测经 t检验有显著意义 ( P<0 .0 5 ) ,其余动脉脑血流量及血脂、胆固醇、血粘度无明显变化 ( P>0 .0 5 ) ,糖尿病组与正常组比较 MCA血糖有显著意义 ( P<0 .0 1) ,两者皆有组与高血压组、糖尿病组比较 MCA,前动脉 ( ACA ) ,BA,椎动脉 ( VA) ,血糖、血脂、血粘度有显著意义 ( P<0 .0 1)。结论 :中医辨证高血压、糖尿病认为肝肾气血不足 ,高血压、糖尿病都是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糖尿病更为突出。两种疾病同时存在其病情发展会使多条血管严重受损 ,导致不可逆性全身性疾病。  相似文献   

14.
舌下络脉与传统舌象对血瘀证诊断价值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窦永起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44-45,68
目的评价舌下络脉表现对于血瘀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血瘀证较多见且较典型的三种疾病(冠心病、肺心病与原发性痛经),按目前诊断血瘀证统一标准区分为血瘀证和非血瘀证,分别计算舌下络脉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和正确指数,并与传统瘀象舌进行对照,从而探讨舌下络脉对血瘀证的诊断价值.结果在上述三种疾病中,舌下络脉的病变程度与血瘀证有一定关联性,但无论以舌下络脉的哪一种变化程度作为判定标准用于诊断血瘀证,均不能同时获得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其准确率亦不甚高,而其正确指数更低,与瘀象舌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结论舌下络脉对于血瘀证具有一定的诊断参考意义,但其诊断价值与传统舌象有较大差异,尚不足以作为诊断血瘀证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病不同血瘀证舌色及舌下络脉的瘀血程度。方法:用RGB值定量分析及舌下络脉的观察方法。结果:血瘀证各组的舌质红色分量R值较淡红舌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绿色分量的G值接近(P0.05),蓝色分量B值显著增高(P0.05或P0.01);青紫舌与各血瘀证的舌质RGB值的观察表明:青紫舌比血瘀证各组的舌质红色分量R值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绿色分量的G值接近(P0.05),蓝色分量B值显著增高(P0.05或P0.01);肝病各血瘀证组与正常组的舌下络脉主干充盈度相比较,湿热瘀滞证多见饱满隆起弯曲,占91.4%;各组主干充盈度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1);肝病各血瘀证组舌下络脉多见双支干、多支干,湿热瘀滞证多见多支干,占60%,气虚血瘀证多见双支干,占64.7%;各组主干形态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血瘀程度越重,蓝色分量B值越高,青紫舌比血瘀证各组的舌质蓝色分量B值显著增高,说明青紫舌的瘀血程度大于其他瘀血舌;湿热瘀滞证多见多支干、饱满隆起弯曲,说明湿热瘀滞证的瘀滞程度大于其他血瘀证的瘀血舌,说明肝病瘀血舌象舌下络脉主干形态和主干充盈度的临床观察可作为肝病不同血瘀证微观证型分类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女性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冠脉病变特点及中医证候学特征。  相似文献   

17.
情志护理干预老年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情志护理干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4月———2010年12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病房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干预组36例。对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干预组进行中医情志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各段血糖控制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可减轻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有利于糖尿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芪黄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1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芪黄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BG)、空腹血胰岛素(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及血浆ET水平含量变化等的影响,并与糖适平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1年后抽取部分病例进行随访。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在显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浆ET水平下降程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1年后治疗组在空腹血糖、尿糖、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黄降糖胶囊可降低糖尿病患者血浆ET水平,有一定的保护糖尿病患者内皮细胞功能的作用,并可降低血糖、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该胶囊对治疗糖尿病及预防其血管并发症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唐亚平  戴芳 《山西中医》2003,19(6):47-49
目的 :观察 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骨钙素 (BGP)、甲状旁腺素 (PTH)的关系 ,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将 6 0名 2型糖尿病患者辨证分为阴虚热盛型组、气阴两虚型组、阴阳两虚型组 ,并另设一个健康对照组 ,测定各组的血清骨钙素、甲状旁腺素水平 ,并进行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组血清骨钙素、甲状旁腺素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0 .0 1) ;各证型组之间 ,阴阳两虚型组血清骨钙素显著低于气阴两虚型组及阴虚热盛型组 (P<0 .0 5 ,P<0 .0 1) ,甲状旁腺素显著高于阴虚热盛型组 (P<0 .0 5 ) ,气阴两虚型组血清骨钙素显著低于阴虚热盛型组 (P<0 .0 5 )。结论 :血清骨钙素、甲状旁腺素的水平可能反映了 2型糖尿病各中医证型“肾虚”的程度 ,有可能成为 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谢的机制。方法:收集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10mg/Qd和20mg/Qd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比较治疗前、治疗后第3和6个月时血糖、血脂、脂联素水平和血糖控制率。收集40例非糖尿病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糖尿病组血糖、血脂高于对照组,而脂联素低于对照组。阿托伐他汀治疗后两组血脂代谢得到改善,两组间无差别(P=0.158),20mg/Qd组脂联素水平高于10mg/Qd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脂联素和阿托伐他汀与血糖控制率呈正相关。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提高糖尿病血糖控制率,可能是通过增加脂联素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