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双歧杆菌的免疫赋活作用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歧杆菌对人健康的作用包括生物学屏障合成多种维生素、控制内毒素血症、抑制腐败细菌在肠道中腐化、预防和治疗与抗生素有关的腹泻、抗肿瘤、预防癌变、抗感染等。双歧杆菌的免疫赋活作用贯于以上各种作用的机理中。  相似文献   

2.
双歧杆菌对人健康的作用包括生物学屏障合成多种维生素、控制内毒素血症、抑制腐败细菌在肠道中腐化、预防和治疗与抗生素有关的腹泻、抗肿瘤、预防癌变、抗感染等。双歧杆菌的免疫赋活作用贯穿于以上各种作用的机理中。  相似文献   

3.
乳酸菌与肿瘤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乳杆菌(lactobacillus)是人和动物肠道中占绝对优势的生理性细菌。这些细菌都能发酵糖类,并产生大量乳酸,因此称之为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双歧杆菌等乳酸菌与机体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对维护肠道微生态平衡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例如,乳酸菌能合成多种维生素和酶,为机体提供营养;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感染能力;酸化肠道环境,抑制病原菌生长;提高宿主对放射线的耐受性,保护造血器官。现已肯定,双歧杆菌等乳酸菌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乳酸菌在防治肿瘤方面的重要作用颇受学者们关注。研究证实,乳酸菌及其发酵的酸奶具有预防和抑制肿瘤的作用。本文就此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4.
韩景田  陈小义 《临床荟萃》2002,17(5):301-302
双歧杆菌是人类及某些哺乳类动物肠道中固有的和占优势的细菌。人们普遍认为双歧杆菌的总数量反映了机体的健康状况 ,它对维持肠道内的微生态平衡起重要作用 ,并且有免疫赋活及抑制多种肿瘤发生、发展的功能。细胞凋亡是受基因调控的细胞主动的程序化死亡。研究发现 ,化疗、放疗、内分泌法以及免疫过继疗法等治疗恶性肿瘤均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来实现 [1 ]。仅就双歧杆菌诱导结肠癌细胞的凋亡及可能的机制综述如下。1 双歧杆菌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形态学观察以结肠癌裸鼠移植瘤为动物模型 ,用透射电镜观察青春型双歧杆菌对移植瘤超微…  相似文献   

5.
双歧杆菌是1899年由法国巴斯德研究院蒂塞尔首先从健康母乳营养儿的粪便中分离出来的一种专性厌氧菌。根据其独有的形态,蒂塞尔将其命名为双歧芽孢杆菌,双歧杆菌具有预防肠道肿瘤、增强免疫功能、延缓衰老、改善维生素代谢、抑制腐生菌生长、抑制癫痫发作等生理作用,双歧杆菌培养条件苛刻,生长十分缓慢,在肠道内或活菌制剂中存活率和生长速率较低,为了更好发挥双歧杆菌的生理作用,利用双歧因子可有效克服这些弊端。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低聚果糖体外对双歧杆菌的增殖效果,及体内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在厌氧菌液体 培养基中加入低聚果糖,观察双歧杆菌的增殖情况;用培养方法检测肠道菌群。结果 在厌氧菌液体培养基中 加入低聚果糖前后双歧杆菌菌数分别为1.5亿/ml和3亿/ml;服用低聚果糖后,35~50患者肠道内肠杆菌及类 杆菌显著减少,50岁以上者肠道内双歧杆菌显著增多。结论 低聚果糖对双歧杆菌有增殖效果,对人体肠道菌 群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低聚果糖对双歧杆菌增殖效果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分析低聚果糖体外对双歧杆菌的增殖效果,及体内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在厌氧菌液体培养基中加入低聚果糖,观察双歧杆菌的增殖情况;用培养方法检测肠道菌群。结果在厌氧菌液体培养基中加入低聚果糖前后双歧杆菌菌数分别为1.5亿/ml和3亿/ml;服用低聚果糖后,35~50患者肠道内肠杆菌及类杆菌显著减少,50岁以上者肠道内双歧杆菌显著增多。结论低聚果糖对双歧杆菌有增殖效果,对人体肠道菌群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肠道屏障功能并探讨双歧杆菌对其肠道屏障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Balb/c小鼠30只,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免疫低下组(B组)、双歧杆菌治疗组(C组)。B组及C组以环磷酰胺腹腔注射造免疫低下模型,造模完成后C组应用双歧杆菌进行灌胃治疗。A组以等量生理盐水进行腹腔注射及灌胃。对各组小鼠进行粪便菌群分析、血清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测定、小肠黏液分泌性IgA(secretoryimmunoglobulin A,sIgA)测定及肠系膜淋巴结、腹腔灌洗液、肝、肺、肾细菌培养以测定细菌易位率。结果与A组、C组相比,B组小鼠粪便中益生菌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含量显著下降、条件致病菌大肠杆菌与类杆菌含量增加,血清DAO升高,小肠sIgA含量下降,细菌易位率升高(P<0.05);A组与C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肠道机械屏障、免疫屏障、生物屏障均受损,而双歧杆菌可从上述各方面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对于难治性菌群失调及细菌易位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先天性小肠闭锁新生儿术后肠道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定植过程进行前瞻性观测研究.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儿科医院儿外科收治的8例先天性小肠闭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连续检测其住院期间粪便内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数量,并记录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影响其肠道定植的可能因素.结果:双歧杆菌定植时间为生后11 d,乳杆菌为10 d;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定植时间随抗生素应用时间不同而变化.乳杆菌增殖速度较双歧杆菌快,出院时忠儿平均日龄19.3 d,其肠道内双歧杆菌平均水平(10g拷贝数/g湿粪)为5.97,乳杆菌平均水平为7.00.结论:先天性小肠闭锁新生儿术后肠道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定植时间延迟、水平下降,定植时间受抗生素应用时间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0.
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制剂(贝飞达)在肝脏中的临床应用,能改善双歧杆菌与大肠杆菌比例,有效抑制细菌易位和调整肠道菌群,减少肠源性毒物生成,从而改善肝病患者的症状及肝功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5):2801-2802
收集艾滋病患者粪便标本40例和正常人群粪便标本40例。提取细菌基因组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数量。结果滋病患者粪便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数量明显少于正常人群的。艾滋病患者粪便中大肠杆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数量比正常人群粪便中数量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艾滋病患者肠道肠道细菌微生态发生变化,艾滋病患者肠道肠道微生态已经发生紊乱。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小鼠急性肝衰竭时肠道腔菌群和膜菌群的变化及肝脏细菌易位的情况。方法:以D-氨基半乳糖予小鼠腹腔注射,制备急性肝衰竭模型,取肠内容物和肠管标本,进行腔菌群、膜菌群定量检测,计算双歧杆菌/肠杆菌(B/E)值,并观察肝脏细菌易位情况。结果:小鼠肝细胞出现大片状坏死,肠道腔菌群与膜菌群中肠球菌、肠杆菌数量升高(P<0.001),肠道优势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显著下降(P<0.001),B/E比值<1,并可见肝脏细菌易位。结论:急性肝衰竭小鼠肠道腔菌群及膜菌群比例失衡,定植抗力下降,小鼠肠道细菌易位,是肝衰竭发生、发展、维持、恶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烧伤早期大面积切痂术后肠道菌群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定量和微生物分析法对大面积切痂术后29例患者(手术组)的血浆内毒素和肠道6种常见菌群(肠杆菌、葡萄球菌、双歧杆菌、类杆菌、梭杆菌和酵母菌)进行检测,并与20名正常人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手术组的肠杆菌、酵母菌数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厌氧菌中类杆菌、梭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及双歧杆菌/肠杆菌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或P<0.01),血浆内毒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29例患者中24例出现不成形软便或稀便等肠道菌群失调症状。结论:肠道菌群失调存在于大面积切痂术后早期,主要是以双歧杆菌为代表的厌氧菌群失调,这是大面积切痂术后肠道感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王桂琴 《临床荟萃》2009,24(24):2165-2165
我科肠道门诊于2009年4~5月间诊治急性非细菌感染性腹泻患者231例,并随机分组给予双八面体蒙脱石(思密达)、双歧杆菌/嗜酸性乳杆菌/粪链球菌(贝飞达)或联合应用思密达+贝飞达3种治疗,联合应用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覃霞  李全霞 《护理学报》2003,10(1):57-58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制剂治疗严重烧伤病人腹泻的作用。方法:选取烧伤后腹泻病人26例,从腹泻当天开始喂服双歧杆菌活菌制剂,于喂服前及喂服后第3天及第6天采集粪便做粪便菌群分析。另选10名健康成年人粪便标本为对照组。结果:严重烧伤后粪便菌群总菌量较正常显下降,肠杆菌轻度下降,双歧杆菌下降近1000倍,酵母样真菌显升高,说明肠道菌群发生紊乱。用双歧杆菌制剂治疗6d后腹泻均停止,肠道菌群趋向正常,与对照组和治疗前比较均存在显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口服双歧杆菌制剂能调整肠道菌群紊乱,起到治疗腹泻的作用。注意饭后给药,低温(4℃)存放药物。  相似文献   

16.
Bifidobacterium(双歧杆菌 )作为人体肠道中的生理性菌群 ,在婴幼儿保健以及调整肠道菌群失调和治疗某些疾病方面所起的作用已受到普遍重视。关于双歧杆菌对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 ,尤其在抗肿瘤方面的作用 ,近年来国内外也有一些报道 ,但从分子水平及分子模拟机制激活、调节免疫应答来防治肿瘤的研究 ,还较罕见。我们拟通过制备双歧杆菌单因子血清研究双歧杆菌和人体免疫活性细胞分子作用规律 ,探讨双歧杆菌抗肿瘤分子机制。本文对制备合格双歧杆菌单因子血清作一报道。1 材料和方法1 1 双歧杆菌菌株 A、B、C为长双歧杆…  相似文献   

17.
肾移植术后肠道菌群分析与腹泻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肾移植术后患者、正常人及腹泻患者的肠道菌群进行分析。结果为肾移植组肠杆菌、双歧杆菌明显高于腹泻组,双歧杆菌、小梭苗、拟杆菌显著低于正常组。认为肠道菌群失调在肾移植早期出现是引发肠道感染的直接原因之一,肠杆菌和双歧杆菌是致苗群失调后出现临床症状优势菌。提出去除病因,对症治疗,增强肠道活跃菌群及保护肾功能,以迅速恢复肠道菌群,减少并发症,提高移植肾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双歧杆菌对放射损伤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双歧杆菌是机体肠道中最具优势和开发价值的天然益生菌。现从双歧杆菌清除自由基、抗膜脂质氧化、免疫赋活、诱导细胞凋亡和肠道调理等方面来阐述它对辐射的防护作用,以利于双歧杆菌抗辐射机制探讨以及开发无毒、高效的基因工程防辐剂。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比较素食人群与非素食人群肠道菌群分布,探讨饮食习惯与人体肠道菌群分布之间的关系。方法将50例素食者纳入研究组,50例非素食者纳入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粪便标本,测定粪便标本pH值,使用经典的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粪便标本的细菌总数及肠杆菌、肠球菌、拟杆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结果研究组粪便标本pH值低于对照组粪便标本pH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细菌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双歧杆菌与乳酸杆菌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肠道益生菌数量的角度来看,非素食饮食更有利于健康,素食人群可通过服用微生态活菌制剂或适量增加蛋奶制品的摄入来增加肠道益生菌的数量,以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早期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对早产儿肠道菌群和喂养症状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符合条件的住院早产儿并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组(研究组)及对照组,在生后3d、1周及2周龄时分别留取早产儿大便标本,同时记录喂养症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标本中的肠道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结果研究组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为4例(13.3%),对照组为12例(40.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95)。研究组在1周时肠道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分别为7.84±0.35,8.52±0.23,对照组分别为6.39±0.53,7.01±0.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P=0.024)。研究组在2周时肠道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分别为8.62±0.28,9.45±0.64,对照组分别为7.34±0.59,7.85±0.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P=0.007)。结论早期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的住院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未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早产儿,同时肠道的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数量高于未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早产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