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异位胰腺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异位胰腺10例。5例位于胃,2例位于十二指肠,1例在空肠,另2例为异位胰岛素瘤.本症临床表现取决于异位胰腺的部位、大小、性质及其成份的生理功能状态等相关。因为症状很不典型术前诊断较为困难.多由手术及病理切片证实。钡餐及胃镜检查加粘膜活检对诊断有意义。治疗以局部切除为宜,本组5例行胃大部切除,1例行十二指肠楔形切除,另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为术中未行冰冻切片误诊所致。1例行空肠段切除,另2例作异位胰岛素瘤局部切除.术后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2.
12例胃肠道异位胰腺手术治疗体会王心存,张启林胃肠道异位胰腺。20年来我科共收治12例胃肠道并施行了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4例,年龄18~64岁。其中见于胃窦部5例;十二指肠4例;空肠1例;回肠2例。位于胃、十二指肠异位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异位胰腺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1例异位胰腺的临床资料,探讨发生部位及治疗方法。结果:21例患者中,1例位于小肠,2例位于胃体,2例位于十二指肠球部,16例位于胃窦。21例中治愈19例,好转2例。术后随访15例,未见复发及其他不适。结论:异位胰腺多见于胃肠道,手术治疗为主,术后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方志恒  吴伟 《腹部外科》1998,11(6):257-258
探讨异位胰腺的发病机理、诊断与治疗。结合文献对本院收治的4例异位胰腺进行分析。其中2例在其他2腹部手术中发现、1便术前误诊为胆囊腺肌症,1例通过胃镜活检确诊,3例行局部切除,1例行胆囊切除术。认为:异位胰腺的形成原因目前倾向Armstrong学说;术前诊断有一定困难,一旦确诊或在其他腹部手术中发现应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异位胰腺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306医院1996年10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儿例异位胰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异位胰腺组织位于胃小弯1例,胃窦3例,空肠2例,回肠2例,胆囊壁1例,肝左外叶胆管壁1例,胆总管壁1例。表现为间歇性下消化道出血2例,因反复腹痛、发热,行钡餐检查发现空肠憩室而诊断为空肠憩室炎1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急性胆囊炎伴胆源性胰腺炎1例,肝胆管结石并反复急性胆管炎1例,胆总管占位性病变1例,余5例无明显症状和体征。11例术前均未考虑异位胰腺,其中10例为腹部手术偶然发现,1例为胃镜活检证实。儿例异位胰腺均单发,直径为0.5~1.8cm。结论异位胰腺虽然少见,在胃肠道和胆道疾病的鉴别诊断中对该病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异位胰腺12例手术治疗体会王心存,张启林本文报告我院20年来收治12例胃肠道异位胰腺手术治疗情况,1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溃疡样症状,如:炎症、疼痛、出血等。本组男8例,女4例,年龄18~64岁。其中胃异位胰腺5例均见于胃窦部;十二指肠异位胰腺4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并总结胃肠道异位胰腺的CT及MRI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9年6月期间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例经病理证实为胃肠道异位胰腺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并总结其影像表现特点。结果①解剖部位:12例异位胰腺均为单发,其中6例位于胃体小弯侧,3例位于胃角,1例位于胃窦后壁,1例位于空肠上段,1例位于回肠末段;8例病灶位于黏膜下层,2例同时位于黏膜下层和肌层,1例同时位于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1例位于肌层。②病变大小:病灶长径均≤3 cm,其中10例病灶长轴与胃肠道壁平行。③病变内部特征:11例CT平扫者9例与主胰腺实质密度相近,8例CT增强者均呈中度到明显强化,其中2例可见小片状或管样弱强化区,动脉期及门静脉期各有6例与主胰腺实质强化程度相近。1例MRI检查者平扫信号与胰腺实质相近,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 CT及MRI可以提供异位胰腺的发生位置、大小及病灶内部密度、信号信息,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异位胰腺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笔者对近20年收治8例异位胰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术前仅胃镜活检确诊1例;1例胃镜发现但活检阴性。B超对1例胆囊和1例胆总管异位胰腺均有提示,1例空肠异位胰腺在术中行肠镜检查时发现,3例在其他手术时发现。本组8例均行手术治疗。异位胰腺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诊断有一定困难,本组仅有1例术前确诊。B超和内镜对某些位置的异位胰腺有诊断价值。本病一旦确诊或在其它手术中发现均应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9.
胃肠道异位胰腺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18例胃肠道异位胰腺的资料分析,对胃肠道异位胰腺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进行了讨论。提示,对久治不愈的溃疡和原因不明的反复消化道出血,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以便得到正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异位胰腺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异位胰腺是一种先天性异常,指正常解剖以外部位存在的胰腺组织。异位胰腺部位可发生在消化道任何部位,以上消化道为多见,异位胰腺有临床表现时常误诊为其他疾病,无临床表现则在其他疾病手术时发现。为提高异位胰腺的诊治水平.回顾性分析我院1983~2002年收治并经病理组织学诊断异位胰腺20例临床资料,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异位胰腺的诊断和治疗(附27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异位胰腺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75~2003年收治的异位胰腺27例临床资料。结果 年龄在13~67岁之间,平均年龄37.4岁。有临床症状者18例。4例行胃镜下电凝切除;23例剖腹手术切除,其中3例术前确诊。异位胰腺分布部位:胃9例,十二指肠3例,空回肠14例,胆囊1例。结论 异位胰腺无特异临床症状,术前确诊困难。对出现临床症状者,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异位胰腺又称迷走胰腺或副胰腺,是指在胰腺自身以外生长的与正常胰腺组织无任何解剖、血管关系的零星胰腺组织,属于先天性畸形[1].异位胰腺可以发生在消化道或消化道外的很多部位.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2年4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经术后病理证实的8例胃异位胰腺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异位胰腺,又称为迷走胰腺,是一种少见疾病,发生于胃者称为胃异位胰腺。我院自2000至2006年共收治9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异位胰腺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异位胰腺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处理原则。方法对我院近8年病理确诊的16例异位胰腺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中男8例,女8例,年龄1~74岁,平均37.5岁。异位胰腺分布部位:空肠5例,十二指肠4例,胃2例。胆总管2例。胆囊、纵膈和后腹膜各1例。术前仅1例确诊,5例误诊,10例漏诊。均行手术治疗,无一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异位胰腺的临床表现和检查手段无特异性。易漏诊和误诊;一旦发现,无论有无症状,均以早期手术治疗为宜,以明确诊断及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异位胰腺(heterotopic pancreas, HP)亦称迷走胰腺(aberration panereas),是位于胰腺正常解剖部位之外,与正常胰腺组织没有解剖联系或共同血管供应的胰腺组织。它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先天性异常疾病。1727年Jean Schulte首先报告本病,1859年Klob从病理证实本病的存在。此症临床较为少见。目前世界英文文献报告的病人不冒着300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空肠异位胰腺症状发生的有关因素,为术中意外发现的无症状空肠异位胰腺的处理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国内八十年代以来文献报告的空肠异位胰腺49例和笔者经治的3例,就其大小、部位与症状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有症状者直径均大于2cm。位于距Treitz氏韧带10cm以远者,47.62%(10/21)有症状,且有症状者66.67%(10/15)均在此范围。位于浆膜下层肌层与粘膜下层者症状发生率分别为21.05%(4/19)、62.5%(5/8)。结论 术中意外发现的无症状异位胰脉直径大于2cm,位于距Treitz氏韧带10cm以远的肌层和粘膜下层者,以后发生症状可能性大,宜于术中附带切除。其余可暂不处理。  相似文献   

17.
胃肠道异位胰腺的诊断与治疗(附1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异位胰腺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处理原则。方法对我院近20年收治的经术后病理确诊的18例胃肠道异位胰腺病人进行了外科治疗,并对其临床症状、诊断方法、病变部位分布及治疗措施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本组18例病人表现为反复上腹部疼痛不适9例,消化道出血7例,腹部包块1例,无明显症状1例。异位胰腺分布部位:胃7例,十二指肠5例,空肠3例,回肠3例,其中美克尔憩室内2例。术前误诊11例,漏诊6例,仅1例确诊。全部病人均行手术治疗,无一例出现术后并发症,随访1~10年无复发,临床疗效满意。结论胃肠道异位胰腺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有效的检查手段,易漏诊和误诊;一旦发现,均应早期手术治疗,以明确诊断及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异位胰腺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外科处理原则。方法对我院自1996年7月至2006年8月经病理确诊的35例异位胰腺病人的临床特点、影像资料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5例病人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18个月至74岁,平均43.5岁。单发33例,多发2例。异位胰腺分布部位:胃13例,十二指肠5例,空肠6例,结肠6例,胆囊、胆总管、后腹膜各1例,回、升结肠并发2例。术前仅6例确诊,8例误诊,21例漏诊。全组均经病理证实,4例内镜下高频电灼或电凝切除,31例手术治疗。随访2.4~8年,无一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异位胰腺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漏诊和误诊,内镜超声的临床应用能显著地提高诊断率。异位胰腺一旦出现症状,需早期内镜电凝或电切和手术治疗,以明确诊断及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无症状者无需治疗但应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19.
胰腺脓肿15例防治体会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肝胆外科(710032)傅由池,杨晓发,高志清我院1987年2月至1993年12月共收治术后胰腺脓肿病人15例。其中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术后并发胰腺脓肿13例,另2例发生于胰腺肿瘤切除术后,为提高治愈率,本文着重...  相似文献   

20.
罕见异位胰腺引起阻塞性黄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凯淳  胡康 《腹部外科》1995,8(4):167-168
报告两例十二指肠异位胰腺引起阻塞性黄疸,结合国内4例文献的复习,分析十二指肠异位胰腺引起阻塞性黄疸的原因,并对其手术方式的选择提出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