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影响胚胎种植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2年8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生殖中心接受常规体外受精(IVF)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取卵后第3天移植,种植率为0(n =385)或100%(n=112)的妇女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患者年龄、不孕原因、体外受精方式、卵母细胞数、正常受精率、优胚率、外源性促性腺激素(Gn)使用量、Gn使用天数、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子宫内膜厚度、移植胚胎卵裂球个数及其碎片化程度与胚胎种植的关系.结果:最终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的变量为年龄(OR=0.912)、移植胚胎卵裂球个数(OR =2.033).女方年龄在23.5 ~36.2岁的范围内,年龄每增加1岁,胚胎种植的几率降低8%;移植胚胎的卵裂球个数在6.7 ~8.7枚范围内,每增加1枚,胚胎种植的几率增加103.3%.结论:在IVF-ET中患者的年龄、移植胚胎的卵裂球个数影响胚胎的种植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卵裂期胚胎移植周期中影响临床妊娠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17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行单卵裂期胚胎移植的2 7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周期结局, 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单卵裂期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促排卵方案、窦卵泡数、胚胎细胞数、碎片率、内膜厚度、选择性移植是临床妊娠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 其中卵裂期胚胎细胞数对临床妊娠率的影响(OR=2.92, 95%CI:1.58~5.39)大于碎片率(OR=0.73, 95%CI:0.55~0.98)。进一步分层分析结果显示, <35岁患者不论移植胚胎碎片率是否>10%, 8-细胞胚胎的临床妊娠率均显著增加(OR=4.78, 95%CI:3.06~7.47;OR=3.53, 95%CI:1.85~6.76);而≥35岁患者, 当移植胚胎碎片率≤10%, 8-细胞胚胎较4~6-细胞的临床妊娠率显著增加(OR=3.58, 95%CI:1.64~7.84)。结论胚胎细胞数、碎片率是影响年轻患...  相似文献   

3.
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妊娠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妊娠成功的因素.方法 对佛山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2003年3月至2006年6月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339例患者的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年龄(OR=O.869,P<0.01)、基础卵泡刺激素值(OR=0.883,P<0.05)、促性腺激素用量(OR=O.963,P<O.05)、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日孕酮/雌二醇值(OR=0.395,P<0.05)、获卵数(OR=0.949,P<0.01)、移植出血量(OR=0.447,P<0.05)与妊娠结局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受精率(OR=3.513,P<0.05)、胚胎累积评分(OR=1.025,P<0.05)、移植胚胎数(OR=1.859,P<0.05)与妊娠结局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 年龄、基础促卵泡生成素值、促性腺激素用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日孕酮/雌二醇值、移植出血量、获卵数、受精率、胚胎累积评分、移植胚胎数是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异丙酚用于经阴道取卵术的妊娠结局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异丙酚静脉麻醉取卵术对卵细胞质量、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形成率、种植率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将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患者分为静脉麻醉组与对照组 ,比较两组患者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结果 :两组之间卵子质量、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形成率、种植率及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异丙酚静脉麻醉下经阴道行取卵术对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最终结局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异丙酚用于经阴道取卵术的妊娠结局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异丙酚静脉麻醉取卵术对卵细胞质量、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形成率、种植率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分为静脉麻醉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结果:两组之间卵子质量、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形成率、种植率及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异丙酚静脉麻醉下经阴道行取卵术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最终结局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精卵孵育不同时间(4~6h和16~18h)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方法]272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根据精卵孵育不同时间分为两组:A组:199例采集的卵子,在加精后4~6h取出放入新鲜培养液中培养;B组:73例采集的卵子,加精过夜培养后(16~18h)取出放入同种培养环境中培养。比较两组的受精率(包括正常受精率和异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以及胚胎种植率。[结果]A组受精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正常受精率及优胚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卵裂率、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缩短精卵孵育时间能够提高正常受精率和胚胎的质量,从而提高胚胎的种植潜能。  相似文献   

7.
囊胚期胚胎培养与移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囊胚期胚胎培养与移植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行常规IVF-ET助孕的80个周期,常规取卵、受精后随机分为卵裂期胚胎移植和囊胚期胚胎移植两组,每组各40例,卵裂期胚胎移植组第2天或第3天进行胚胎移植,囊胚期胚胎移植组采用Quinn's培养基序贯培养,第5天或第6天行至少1个3期以上囊胚移植,比较两组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平均胚胎植入数及妊娠率的差异。结果:两组获卵数和受精率无明显差异;两组平均胚胎植入数分别为(2.43±0.54)枚和(1.52±0.47)枚、生化妊娠率分别为60.0%和47.5%、临床妊娠率分别为52.5%和30.0%,平均移植胚胎数和妊娠率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囊胚期胚胎移植组移植较少的胚胎即可获得较高的妊娠率,采用囊胚期胚胎移植可明显提高IVF-ET妊娠率,并可降低胚胎植入数,从而减少多胎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本院生殖中心层流洁净手术室改进前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差异,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层流洁净手术室改进前3267个生殖周期为A组,改进后的3370个生殖周期为B组。按本中心常规辅助生殖方案进行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分析两组的年龄、不孕年限、受精率、2PN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A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与B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多胎率和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年龄与不孕年限的影响后,B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多胎率仍显著高于A组(P0.05),流产率低于A组(P0.05)。结论:层流洁净手术室的建立对于提高临床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生殖中心和医院中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精子DNA损伤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胚胎及临床结局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7月本院行IVF治疗、女方≤35岁的夫妇2008对进行临床分析。所有男性患者均行精液常规检查以及精子DNA检查。按照DNA受损精子所占百分比(DFI)分为DFI 15%组90例、15%~30%组1831例、≥30%组87例,比较3组基本情况、精液常规、胚胎培养和临床结局。结果:DFI 15%组、DFI 15%~30%组男性精子密度、精子活率、精子正常形态率均高于DFI≥30%组(P0.05);3组女方年龄、男方年龄、不孕时间、女方基础卵泡刺激素、基础黄体生成素、用药Gn总量和总天数无差异,平均获卵数、成熟卵率、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和囊胚形成率无差异(均P0.05)。DFI15%组90例中55例、DFI 15%~30%组1831例中1154例和DFI≥30%组87例中54例进行了新鲜胚胎移植,3组平均移植胚胎数、移植卵裂期胚胎率、移植囊胚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和流产率等无差异(P0.05)。Pearson分析显示,DFI与体质指数(r=0.314,P=0.722)及年龄(r=0.159,P=0.873)均无相关性。结论:精子DNA损伤会影响精子质量,但对IVF-ET培养的胚胎质量及临床结局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不同授精方式及移植胚胎情况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2007年6~12月完成的116个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的病例,分别根据授精方式和移植胚胎数进行分组,统计学分析比较各组妊娠情况.结果 ①按授精方式分为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组、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组和体外受精/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组.与常规体外受精组66.23%的受精率比较,体外受精/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组体外受精的受精率明显降低(χ2=29.096,P<0.01),仅为42.66%;3组继续妊娠率依次为29.69%、40.63%、20.00%,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按移植胚胎情况分组:无优质胚胎组及分别有1个、2个和3个优质胚胎组的继续妊娠率依次为10.00%、36.84%、34.78%和37.50%,无优质胚胎组较有优质胚胎各组继续妊娠率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3.955、1.000、2.946,均P>0.05),优质胚胎各组间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多胎发生率依次为0、14.29%、50.00%和33.33%,有1个优质胚胎组的多胎发生率低于其他优质胚胎组,但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2.839、1.000、1.000,均P>0.05).结论 授精方式及移植胚胎质量与妊娠结局有相关性,单优质胚胎移植可能会明显减少多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氧(5% O2)培养环境对高龄(≥38岁)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1日-2017年6月1日在广东省韶关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生殖医学中心采用常规长方案或拮抗剂方案行IVF治疗并于受精后第3天移植的高龄患者(≥38岁)的283个周期,按其培养环境不同分为低氧组(5% O2,共120个周期)和常氧组(20% O2,共163个周期),比较2组间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可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及早期流产率等。结果:2组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可用胚胎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早期流产率及活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低氧组的优质胚胎率显著高于常氧组(P<0.05)。结论:低氧培养环境可有效提高高龄患者优质胚胎率,但并不能改善高龄患者的IVF-ET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比较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过程中存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高危因素患者行单胚胎移植与双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结局,为推广单胚胎移植降低医源性并发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4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具有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高危因素的患者122例,单胚胎移植41例(A组)和双胚胎移植81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子宫内膜(Em)厚度和血清雌二醇(E2)值、获卵数、临床妊娠率、双胎发生率、中重度OHSS发生率。结果单胚胎移植组HCG注射日的Em厚度及E2值、获卵数、临床妊娠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胚胎移植组的双胎发生率、中重度OHSS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过程中具有OHSS高危因素的不孕患者选择优质单胚胎移植不影响其妊娠率,但可显著降低双胎妊娠率及中重度OHSS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玻璃化冷冻胚胎移植(FET)和新鲜胚胎移植(NET)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行体外受精-新鲜胚胎移植(IVF-NET)577个周期及单精子卵细胞浆内显微注射-新鲜胚胎移植(ICSI-NET)118个周期、FET 175个周期共870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比较NET组和FET组(曾经NET未成功妊娠,后行FET者)的临床特征和助孕结局,再将FET组分为妊娠亚组和未妊娠亚组进一步分析比较。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妊娠结局的因素。结果 FET组的种植率(26.27% vs. 31.98%,P=0.01)、临床妊娠率(47.43% vs. 65.18%,P<0.001)均明显低于NE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ET组的流产率(P=0.63)、生化妊娠率(P=0.17)和胎儿出生体重(P=0.33)与NET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ET组中妊娠亚组与未妊娠亚组女方年龄(30.69岁±3.37岁 vs. 32.00岁±5.09岁,P=0.03)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MI、不孕年限、基础内分泌等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是否行FET(P<0.001)、女方年龄(P<0.001)、BMI(P=0.011)和优质胚胎数(P<0.001)为影响妊娠结局的因素。结论 曾经行NET未成功的妊娠者,随后使用FET者其种植率和妊娠率均较低,但不增加流产率,未影响胎儿出生体重,未发现FET对妊娠结局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克罗米芬与GnRH拮抗剂两种温和刺激方案中新鲜胚胎移植的治疗结局,探讨克罗米芬温和刺激方案新鲜胚胎移植的选择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341例接受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患者资料,其中应用克罗米芬温和刺激方案187例和应用GnRH拮抗剂温和刺激方案154例,比较两组IVF治疗结局,并比较克罗米芬温和刺激方案中,移植日不同子宫内膜厚度患者的治疗结局。结果:克罗米芬温和刺激方案组的Gn使用总量低于拮抗剂温和刺激组,移植日内膜厚度小于拮抗剂温和刺激方案组(均P0.05),但两组的年龄、BMI,基础促卵泡生成激素(FSH)、窦卵泡数(AFC)、Gn使用天数、获卵数、受精率、有效胚胎数、优胚率、移植胚胎数、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继续妊娠率等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克罗米芬温和刺激方案组中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继续妊娠率等随着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将内膜厚度分为9mm及≥9mm两组发现,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继续妊娠率等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克罗米芬温和刺激方案中选择新鲜胚胎移植可获得与拮抗剂温和刺激方案相似的治疗结局,当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达到7mm时可选择新鲜胚胎移植,当厚度≥9mm时选择新鲜胚胎移植更为稳妥。且该方案减少了药物用量成本。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探讨胚胎原核期及D2/D3胚胎形态学指标对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生殖中心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期间行常规体外受精/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胚胎移植的不孕症患者167例,根据是否妊娠分为2组,妊娠组81例,未妊娠组86例,比较分析2组胚胎形态学评分和胚胎质量以及妊娠之间的关系.结果 妊娠组与未妊娠组相比,评分较高的胚胎、评分较低的胚胎、比较优质胚胎率和妊娠均有显著差异P<0.05,评分最高的胚胎优质胚胎率可达67.05%,而最高形态评分的胚胎移植也有最高的妊娠率.结论 对原核期及D2/D3天胚胎形态评分可预测胚胎的发育潜能,提高妊娠率,减少移植胚胎数目,并可作为胚胎移植时选择胚胎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自然周期、激素替代周期与降调节后激素替代周期内膜准备方案对多次胚胎移植失败患者冻融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海南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生殖与遗传中心在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多次胚胎移植失败患者130例,根据内膜准备方案的不同,分为自然组(n=51)、替代组(n=32)、降调节组(n=47).对样本做回顾性分析并对比患者年龄、解冻胚胎数、不孕年限、移植胚胎数、转化日内膜厚度、雌二醇水平等一般临床资料.在自然周期以及冻融胚胎移植中,对比三组转化日子宫内膜形态,记录并比较三组胚胎着床、早期流产等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年龄、解冻胚胎数、不孕年限、移植胚胎数、转化日内膜厚度、雌二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自然组在自然周期以及冻融胚胎移植中,子宫内膜形态均优于替代组和降调节组(χ2值分别为11.99、14.88,均P<0.05).降调节组的妊娠率、胚胎着床率达53.19%(25/47)、61.70%(29/47),均显著高于替代组和自然组(χ2值分别为9.80、11.80,均P<0.05),但三组早期流产率无明显差异(χ2=3.51,P>0.05).结论 降调节后激素替代周期能够有效提高多次胚胎移植失败患者的妊娠率和胚胎着床率.对于子宫内膜形态有缺陷或状态欠佳的患者,选择降调节后激素替代周期为佳.  相似文献   

17.
输卵管积水处理方法对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输卵管积水处理方式对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输卵管因素不孕行IVF-ET治疗的518个周期资料,根据输卵管积水处理方法分为A组控制性超排卵(COH)及取卵时经阴道超声(TVS)穿刺抽吸输卵管积水55个周期,B组COH经TVS观察有输卵管积水未经处理58个周期,C组有输卵管积水史39个周期,D组输卵管积水造口术34个周期,E组同期因输卵管不孕因素行IVF-ET治疗332个周期并作为对照。结果:各组胚胎种植率分别为15.39%、9.79%、21.28%、22.22%、19.71%,临床妊娠率分别为25.46%、 18.79%、38.46%、38.24%、35.84%,B组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最低,与C、D、E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TVS探测到的输卵管积水未经处理而行IVF-ET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较低,COH中经阴道抽吸输卵管积水和输卵管积水造口术可提高IVF-ET的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不同黄体支持方案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诱发排卵自然周期(NC)方案冻融胚胎移植(FET)过程中的不同临床结局。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采用hCG诱发排卵NC方案FET的35岁以下患者,随机分组,最终入组286例。根据黄体支持方案分为:Ⅰ组(n=81)无黄体支持;Ⅱ组(n=104)口服地屈孕酮20 mg,2次/d;Ⅲ组(n=101)肌内注射黄体酮20 mg/d,同时口服地屈孕酮10 mg,2次/d。比较3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特征、治疗结局。结果:3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不孕类型、不孕原因、基础卵泡刺激素(FSH)水平,体质量指数(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的控制性超促排卵方案、受精方式、新鲜周期治疗结局、hCG日激素水平和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的移植胚胎数、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继续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年轻患者hCG诱发排卵自然周期冻融胚胎移植,不进行黄体支持是可行的。但是临床中需要与患者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对于有顾虑的患者,口服地屈孕酮方案满意度高、用药方便,可以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玻璃化冻融胚胎解冻后过夜培养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中心行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治疗的周期,共936例,依据胚胎移植前是否过夜培养,将其分为两组。A组为解冻后过夜培养移植组,共856例;B组为解冻当日移植组,共80例。依据过夜培养后胚胎是否生长,将A组继续分为A1组:全部胚胎均生长,共499例;A2组:部分胚胎生长,共301例;A3组:无胚胎生长,共56例。将A1组按移植胚胎个数分为Aa组:移植3个胚胎,共173例;Ab组:移植少于3个胚胎,共326例。比较各组患者年龄、内膜厚度、胚胎复苏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结果 A组与B组临床妊娠率(35.86%、33.75%)和种植率(19.13%、13.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1组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42.69%、24.03%)均高于A2(26.91%、12.94%)和A3组(23.21%、13.45%)(P0.05)。Aa、Ab组在临床妊娠率(41.62%、43.25%)和多胎率(26.38%、25.71%)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较Aa组有更高的胚胎种植率(28.85%vs18.3%)和更低的3胎率(0.71%vs 5.88%)。结论过夜培养后继续生长的胚胎有更高的临床妊娠率与胚胎种植率,增加移植的胚胎个数不能改善临床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女性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临床及围生期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6月在本中心行FET的5 9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BMI分为A组(低BMI组,BMI<18.5 kg/m2,697例)和B组(正常BMI组,BMI为18.5~23.9 kg/m2, 5 255例);按移植胚胎数将A组和B组分为A1亚组(178例)和B1亚组(1 275例),各移植1枚胚胎;A2亚组(519例)和B2亚组(3 980例),各移植2枚胚胎。比较①A1与A2亚组、A1与B1亚组及A2与B2亚组的妊娠结局;②A组与B组单胎分娩的围生期结局。结果: ①A1亚组的胚胎种植率(P=0.000)、单胎活产率(P=0.000)、妊娠时间(P=0.003)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P=0.000)高于A2组,双胎活产率(P=0.000)、早产率(P=0.004)和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率(P=0.000)显著低于A2组;A1亚组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低于B1亚组(P=0.013);A2亚组的胚胎种植率(P=0.000)、临床妊娠率(P=0.000)、活产率(P=0.000)、单胎活产率(P=0.006)、早产率(P=0.035)显著低于B2亚组。②二元Logistic回归校正混杂因素后,A组巨大儿和大于胎龄儿(>90th)的发生率仍显著低于B组(aOR=0.493,95%CI:0.296~0.821,P=0.007;aOR=0.645,95%CI:0.473~0.878,P=0.005)。结论: FET周期中,低BMI患者移植1枚胚胎能显著降低早产率和多胎率,提高胚胎种植率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改善妊娠及围生期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