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观察保元活血颗粒治疗老年气虚肾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对与其相关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60例老年气虚肾虚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保持西药治疗情况下治疗组加服保元活血颗粒治疗,疗程30日,观察气虚、肾虚主要证候的变化情况,并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淋巴细胞非组蛋白图像分析(Ag-Nors)等免疫指标于用药前后的表达情况,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后各项证候积分明显下降(P<0.01),各项主要证候均有明显改善.通过保元活血颗粒治疗,能提高老年气虚肾虚证患者的CD3、CD4、CD4/CD8值,提高NK细胞、Ag-Norg水平(P<0.05).结论:保元活血颗粒对老年气虚肾虚证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对与其相关的免疫紊乱有调节作用,尤其是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汤联合NP化疗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骨转移患者生活质量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2例TNBC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NP方案化疗(长春瑞滨+顺铂),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汤治疗,均治疗2周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QLQ-C30评分、CD3~+、CD4~+、CD8~+、CD4~+/CD8~+水平的变化、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QLQ-C30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4~+/CD8~+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联合化疗治疗TNBC骨转移患者疗效确切,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减轻化疗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补肺健脾汤对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肺功能、免疫球蛋白(IgE)、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影响。方法:将80例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补肺健脾汤,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肺功能、血清免疫球蛋白、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治疗3修鞋月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疗效优于对照组,肺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g E增高,CD4~+增高、CD8~+下降、CD4~+/CD8~+比值增高,治疗后治疗组CD4~+水平下降CD8~+水平增加,CD4~+/CD8~+比值降至正常,IgE明显下降,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运用补肺健脾汤治疗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缓肺功能下降,调节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李卿祎 《国医论坛》2019,34(4):38-40
目的:观察应用健脾活血汤结合化疗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给予CTF方案化疗,观察组41例联合健脾活血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营养状态、免疫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经治后CD3+、CD4+、CD4+/CD8+、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体质量质数(BM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活血汤能够有效提升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免疫功能,改善营养状态及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排毒尪痹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淋巴T细胞亚群的影响,从细胞免疫方向探讨本方药的疗效机制。方法:将20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吲哚美辛肠溶片和甲氨蝶呤片治疗;治疗组用排毒尪痹汤煎服。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于治疗前和治疗月后分别检测CD4~+、CD8~+,计算CD4~+/CD8~+值。结果:治疗前两组CD4~+、CD8~+、CD4~+/CD8~+值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CD4~+均下降,CD8~+均升高,CD4~+/CD8~+比值均降低;且两组治疗后各指标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A患者体内存在着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排毒尪痹汤能调节T细胞分布,使机体趋向免疫稳定状态,具有类似MTX联合用药的免疫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清胰汤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2例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并取20名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胰汤煎剂胃管注入,每日1剂,连用3d;观察正常对照组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IL-2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AP患者IL-2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轻症急性胰腺炎(MAP)患者CD4/CD8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CD3、CD4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CD4/CD8比值显著下降。经清胰汤治疗3d后,MAP患者IL-2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上升,CD4、CD4/CD8明显上升,SAP患者IL-2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上升,CD4、CD4/CD8显著上升。结论AP患者特别是SAP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损害,清胰汤有改善AP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加味当归补血汤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70例中晚期NSCLC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5例,对照组给予NP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加味当归补血汤治疗,治疗21天为1疗程,2组均治疗4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并记录2组治疗后化疗有效率及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gA、IgG、CD4+、CD4+/CD8+、NK较治疗前均有升高,CD8+较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IgA、IgG、CD4+、CD4+/CD8+、NK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OL)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副反应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当归补血汤能够提高中晚期NSCLC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并对化疗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增强化疗效果,减少副反应。  相似文献   

8.
严玮 《新中医》2015,47(5):241-242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汤辨证加减辅助治疗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免疫能力、毒副作用及症候的影响。方法:将妇科恶性肿瘤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取药物行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脾补肾汤辨证加减论治,观察2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症状评分及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潮热出汗、失眠、抑郁、感觉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和白细胞减少的Ⅱ~Ⅳ级发生率分别为82.86%、20.00%,均低于对照组97.14%、54.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取健脾补肾汤治疗,可减轻化疗毒副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艾灸结合桂附萸和汤对过敏性痤疮患者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过敏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30例健康职工为健康组。对照组给予桂附萸和汤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艾灸大椎、神阙,治疗时间均为8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及血中嗜酸性粒细胞(EOS)、CD4~+T细胞、CD8~+T细胞,特禀质转化积分,症状评分,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与健康组比较,两组过敏性痤疮患者IgE及EOS、CD4~+T细胞、CD8~+T细胞含量升高(P0.01,P0.05),CD4~+T/CD8~+T下降(P0.05)。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IgE及EOS、CD4~+T细胞、CD8~+T细胞含量下降(P0.05),CD4~+T/CD8~+T升高(P0.05);观察组IgE及EOS、CD4~+T细胞、CD8~+T细胞改变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特禀质转化积分、症状评分治疗后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22/3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结合桂附萸和汤对过敏性痤疮患者免疫功能、特禀体质均明显改善,其治疗过敏性痤疮机制可能与纠正特禀体质、改善淋巴细胞亚群功能紊乱及抑制变态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骨髓抑制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9例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联合放化疗的治疗方案,治疗组从化疗第1d起另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共给药7d。化疗2周期后评价两组患者骨髓造血及免疫功能。结果:在骨髓抑制上,两组患者均出现明显白细胞减少,而治疗组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对粒细胞刺激因子更敏感。在免疫功能上,两组患者化疗后CD3~+、CD4~+、CD4~+/CD8~+及NK细胞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CD8~+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0.05),但是治疗组化疗后CD3~+、CD4~+、CD4~+/CD8~+及NK细胞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CD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可改善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颗粒配合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将88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服用补中益气颗粒配合化疗,对照组42例单用化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有效率高(P<0.05),化疗毒副反应明显减低,治疗后NK细胞数、CD4+及CD4+/CD8+值升高,CD8+下降(P<0.05或0.01),生活质量改善(P<0.05)。结论补中益气颗粒能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减轻化疗毒副反应,提高肿瘤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活血清胰汤灌肠辅助手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对患者AMS、UAMY、LPS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2组均采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术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活血清胰汤灌肠治疗,2组均治疗1周。比较2组治疗1周后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1周后的胰腺炎标志物水平、细胞免疫指标及体液免疫指标水平。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77.14%,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周后,2组血清AMS、LPS、UAMY及CD8+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CD3+、CD4+、IgG、IgM、IgA水平及CD4+/CD8+比值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清胰汤灌肠辅助手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可通过降低患者血清AMS、LPS及UAMY水平,缓解炎性反应,同时可改善免疫功能,进而有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黄芪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增效减毒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黄芪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将120例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黄芪组与对照组,黄芪组于化疗同时予黄芪注射液20ml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21天为1个疗程,连用4个疗程;对照组单纯用化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黄芪组的病变进展率、外周血WBC、PLT降低程度小(P<0.05);CD8下降明显(P<0.05),CD4/CD8比值上升明显(P<0.01),血清IgG、IgM含量明显增高(P<0.05);两组血清IgA含量无明显变化;Karnofsky评分黄芪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黄芪辅助化疗可抑制肿瘤进展,降低毒副反应,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瘀方配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复发转移性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7例,采用自拟益气活血化瘀方配合FAC方案治疗,对照组27例,单纯应用FAC方案治疗。两组均于4周期化疗后评定疗效,分别观察近期疗效、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免疫学指标、肿瘤标志物等变化。结果:入组54例病例,无脱落病例,总有效率治疗组70.37%,对照组40.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生存质量改善情况,治疗组和对照组KPS评分提高稳定率分别为92.59%,66.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过程中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下降和恶心呕吐、神经毒性及心电图改变的发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学指标变化,治疗组CD3^+,CD4^+及NK细胞活性明显升高,CD8+明显降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CD3^+、CD4^+细胞活性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后CEA、CA153与本组治疗前及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瘀法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能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穴位注射配合艾灸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萍  刘艳  唐强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3):213-214
目的 :研究以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艾灸疗法对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白细胞数量及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 :将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 86例 ,随机分为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艾条温和灸治疗组 (治疗组 )、升白药口服组 (对照组 ) ,分别进行对照治疗 ,以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外周血白细胞数量、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 、CD8+ 含量的变化为指标进行实验观察。结果 :①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外周血白细胞数的作用 ;②治疗组能提高肿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 、CD4 + 含量、使CD4 + /CD8+ 比值升高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③治疗组能明显改善全身虚损症状。  相似文献   

16.
闫蓓蓓  侯新霞  宋鸽 《新中医》2021,53(6):93-96
目的:探究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药物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免疫功能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将中晚期宫颈癌67例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3例。对照组接受放化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进行治疗,28 d记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对2组免疫功能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2组CD3+、CD4+、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比值均显著升高,对照组CD4+/CD8+比值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免疫功能细胞水平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清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CA12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CEA、CA125水平均有所下降,观察组血清CEA、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药物治疗可以显著提高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水平,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升血颗粒配合化疗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吉西他滨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服用升血颗粒。2组均以21 d为1个治疗周期,连续治疗2个周期。2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2个化疗周期后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比较免疫功能的变化;比较2组化疗期间白细胞计数下降、血小板计数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CD3~+、CD4~+和CD4~+/CD8~+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CD3~+、CD4~+和CD4~+/CD8~+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2组治疗前后CD8~+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CD3~+、CD4~+和CD4~+/CD8~+较对照组高(P0.05),CD8~+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组白细胞计数下降、血小板计数减少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吉西他滨治疗老年晚期NSCLC过程中联合使用升血颗粒能增强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减轻化疗不良反应,进而增强化疗的耐受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s),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61例初治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参附注射液加化疗组(简称参附组,31例)及单纯化疗组(简称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缓解率和治疗前后外周血成熟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的变化及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IL-6和TNF-α水平。结果:参附组缓解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第3周开始,两组外周血成熟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回升,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CD4、CD4/CD8均明显提高,但治疗组提高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和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均P<0.01),但参附组下降幅度更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改善、调节接受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免疫功能,增进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温阳利水方外敷对晚期肿瘤恶性腹水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晚期肿瘤恶性腹水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腹腔灌注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温阳利水方外敷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改善情况及免疫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缓解率(ORR)为83.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腹痛、腹胀、食少、纳呆、乏力、水肿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腹围及最大液性暗区均明显减小,体质量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小于/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1周后尿量均明显增加,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全血CD3~+比例及观察组CD3~+、CD4~+比例和CD4~+/CD8~+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全血CD8~+比例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利水方外敷治疗晚期肿瘤恶性腹水患者可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中医症状及腹水情况,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近期疗效及对患者肿瘤标志物、细胞免疫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4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GP化疗方案治疗。2组均以21 d为1疗程,连续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比较2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和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生命质量改善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63. 83%)高于对照组(40. 43%)(P 0. 05)。2组治疗后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降低(P 0. 05);观察组治疗后CEA、CA199和NSE水平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和CD4~+/CD8~+增加(P 0. 05),而对照组治疗后CD3~+、CD4~+和CD4~+/CD8~+降低(P 0. 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和CD4~+/CD8~+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生命质量提高率(59. 57%)高于对照组(36. 17%)(P 0. 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乏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近期疗效明显,且可改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和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