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塌渍联合温针灸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就诊的93例KOA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研究组(4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研究组基于对照组采用中药塌渍联合温针灸干预;比较2组疗效、膝关节功能即Lysholm膝关节评分(LKS)、疼痛视觉模拟法评分(VAS)及炎性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1 (IL-1)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干预6周后LKS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干预前,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干预6周后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干预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干预6周后TNF-α、IL-1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干预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KOA患者采用中药塌渍联合温针灸干预效果显著,可提高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程度,下调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中医证型探索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慢性疼痛(CPSP)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以2020年4月30日至2020年10月30日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TKA手术治疗的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资料自制《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慢性疼痛危险因素探究调查表》,通过查询电子病例系统结合电话随访的方式获取患者的基本资料、既往史、个人史、中医证型、CPSP情况、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等相关信息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CPSP分为CPSP组和非CPSP组,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患者发生CPSP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1)共纳入137例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剔除12例,最后纳入125例患者。其中,发生CPSP的患者(CPSP组)44例,占35.20%;未发生CPSP的患者(非CPSP组)81例,占65.80%。(2)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饮酒史、体质量指数(BMI)、气滞血瘀证、寒湿痹阻证、肝肾亏虚证、术后当天及次日平均静息疼痛NRS评分、手术当天及次日平均运动疼痛NRS评分、中西医关节康复训练等均是TKA术后发生CP...  相似文献   

3.
付梅  李俊茹 《西部医学》2019,31(2):304-306+310
【摘要】 目的 探讨手机微信软件在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术后随访中的应用。 方法 纳入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0月100例初次TKA术患者,随机分为微信随访组(研究组)和电话随访组(对照组),每组各50例,随访频率均为 1 次/周,持续3个月。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及术后1月、3月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HSS)膝关节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motion, ROM)、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随访消耗的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1周及术后1月、3月,研究组患者的HSS评分、RO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SAS评分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随访消耗的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KA术后微信随访模式实用性强,可改善患者临床结果和提高就医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膝关节假体在膝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4例单侧膝骨关节炎(KO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两组均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其中对照组采用后稳定型(PS)膝关节假体治疗,观察组采用内轴型(MP)膝关节假体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三维步态(步速、步频、跨步长比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同组术后1、3、6个月与术前比较,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HSS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P均>0.05。同组术后1、3、6个月与术前膝关节活动度比较,P均>0.05;且组间比较,P均>0.05。同组术后1、3、6个月步速、步频及跨步长比率与术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升高幅度更为显著,两组比较,P均<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严重并发症。结论 MP、PS膝关节假体应用于TKA治疗KOA患者均能有效减轻疼痛感,提高膝关节功能,且对膝关节活动度无明显影响,但前者在改善三维...  相似文献   

5.
庾明  张廷玖  张东 《西部医学》2018,30(8):1138-1142
【摘要】 目的 分析中药离子导入联合膝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6例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其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3例。对照组在KOA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膝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加用中药离子导入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金属基质蛋白酶 13(MMP 13)、白介素 1(IL 1)、肿瘤坏死因子 ɑ(TNF ɑ)和转化生长因子 β(TGF β)水平以及膝关节疼痛、膝关节功能、肿胀程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和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IL 1、TNF ɑ和TGF β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或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其VAS和Lysholm评分降低和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膝关节肿胀程度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其WOMAC各项评分降低程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中药离子导入联合膝关节镜清理术可通过调控机体炎症系统和调节炎症因子水平以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作为临床上治疗KOA的优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高度屈曲畸形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高度膝关节屈曲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高度膝关节屈曲畸形患者,男3例,女9例,术前、术后HSS评分系统进行评定,判定结果。结果1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个月-12年,平均37个月。术前HSS评分平均11.5分(6-24分),术后12个月平均79.5分(55-96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优5例(41.67%),良3例(25.00%),可3例(25.00%),差1例(8.33%),优良率达66.67%。结论运用TKA治疗膝关节高度屈曲畸形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引流管的不同管理方式在膝骨关节炎(KO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行TKA治疗KOA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各32例。A组TKA术中不放置引流管;B组TKA术中放置引流管,早期夹闭2 h后持续引流;C组TKA术中放置引流管,每2 h中间断夹闭110 min,开放10 min,直至6 h后持续开放。记录三组术前和术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患肢周径、膝关节活动度(ROM)、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三组hb、HCT较术前降低,且B组低于A组、C组(P<0.05)。术后三组VAS评分低于术前,患肢周径长于术前,且B组和C组VAS评分低于A组,患肢周径短于A组(P<0.05)。三组术后总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引流量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ROM不同时间、组间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三组各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模式联合镇痛方案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TKA)的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与试验组34例。两组均于术后当天、术后第2及3天使用帕瑞昔布钠静脉注射1次,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术前1d外用丁丙诺啡透皮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2天和第4天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住院时间及术后曲马多使用总剂量。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第2天、第4天VAS、住院天数、术后曲马多使用总量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行TKA的KOA患者给予双模式联合镇痛方案可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缩短住院周期,减轻患者康复过程中的疼痛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综合康复治疗对膝关节置换术(TKA)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术前随机将100例TKA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2组行TKA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和相关处理,其中研究组给予综合康复治疗,而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康复训练;分别于术后第1、2、6周进行HSS评分及观察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有2例发生切口浅表感染,对照组有l例发生切口浅表感染,均经换药治愈;研究组在术后1周和2周HsS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6wHSS评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于术后2周内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术后发生膝前疼痛3例,对照组发生膝前疼痛8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可明显减少TKA后早期并发症,其在TKA围手术期的合理应用对预防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基于微信的延续护理干预对于提高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居家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6月于我院TKA治疗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微信平台,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依从率、AKS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发生率和再入院率、生活质量评分(SF-36)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术后3月时两组依从性较术后1月时均提高(P<0.05),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和3个月两组AKS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1个月和3个月,观察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1.11%,对照组总满意度为75.56%,两组总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可以改善膝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和术后再入院率,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关节镜探查联合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术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单间室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接受关节镜探查联合单髁膝关节置换术(UKA)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UKA治疗。采用AKS评分评估手术前后的膝关节功能,采用VAS评分评估患者术后疼痛情况,采用胫股角度和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评估膝关节活动度,采用Barthel评分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的AKS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AK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的胫股角度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Barthel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关节镜探查联合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能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术后的关节活动度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推拿手法配合温针灸调整膝关节肌力平衡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效应,为治疗该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10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65膝)和对照组50例(62膝),治疗组给予推拿手法配合温针灸调整膝关节肌力平衡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2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和治疗后3个月采用症状/体征量表、疼痛程度数字评价量表以及关节功能、肿胀评分进行测评,所有数据使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后,2组症状/体征量表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的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治疗后,2组的关节疼痛、功能及肿胀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组在改善关节疼痛及功能积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但在改善肿胀积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治疗组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推拿手法配合温针灸调整膝关节肌力平衡疗法能有效改善KOA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膝关节活动度,延缓病情发展,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量化评估早期康复模式对运动学对线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11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骨科收治的82例TK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中1例患者失访予以剔除。2组患者均行常规运动学对线TKA,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量化评估早期康复模式。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后次日和术后3个月的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 2组患者膝关节主动屈曲角度的组间、时点及交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2组患者术后1、2、3个月膝关节主动屈曲角度均较术后次日增大;组间比较,2组患者术后次日和术后1个月膝关节主动屈曲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个月和术后3个月膝关节主动屈曲角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次日,2组患者关节炎生活质量测量量表2-短卷(AIMS2-SF)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2组患者AIMS2-SF各...  相似文献   

14.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8(6):1138-1143
【目的】观察黄老消肿止痛膏对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膝关节周围肿痛的疗效,探讨其在加速术后康复及改善关节功能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因膝骨性关节炎接受单侧TKA治疗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于术后当天开始冰敷术区,并予常规止痛及康复锻炼;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当天开始予黄老消肿止痛膏外敷术膝,疗程为14 d。观察2组患者手术前后患肢周径(髌骨上缘10 cm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患膝活动度及患膝功能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术后第1天,2组患者的患肢周径均较术前明显增大(P0.05);治疗组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和对照组术后第7天、第14天的患肢周径均较术后第1天明显缩小(P0.05),且治疗组术后第7天和第14天对患肢周径的缩小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2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术后第7天和第14天对疼痛VAS评分的下降作用优于对照组(P0.01)。(3)术后第14天,2组患者的患膝活动度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术后第14天对患膝活动度的提高作用优于对照组(P0.01)。(4)术后第7天和第14天,2组患者的患膝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术后第7天和第14天对患膝功能评分的提高作用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黄老消肿止痛膏可有效减轻TKA术后肿痛,加快患者术后康复,改善患者的患膝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髌骨周围电灼去神经化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患者膝前痛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单侧TKA 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60膝),随机分为未去神经组(对照组)和去神经组(观察组),每组30例(30膝)。两组术中均不行髌骨置换,观察组对髌骨周围电灼行去神经化处理。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术前、术后西安大略和曼彻斯特大学关节炎指数评分(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膝关节活动度范围(ROM)及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WOMAC膝关节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后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2月时WOMAC膝关节评分(450.7±83.5分,473.7±97.7分),膝关节活动度(101.1±7.5分,105.8±8.4分)和VAS评分(2.1±0.8分,1.5±1.0分)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月两组患者WOMAC膝关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膝关节活动角度ROM及VAS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骨周围电灼去神经化处理可降低TKA后膝前痛程度并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给予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膝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中药热敷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68例KOA患者随机分为2组,参照组(n=34)给予膝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研究组(n=34)给予膝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中药热敷治疗,观察患者疼痛缓解、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等。结果:经治疗后2、4周及3、6个月,与参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明显更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评分则明显更高(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相比参照组的76.47%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SF-36总评分为(70.45±7.82)分,明显高于参照组的(52.76±7.63)分(P<0.05)。结论:给予OA患者膝关节镜下清理术+中药热敷治疗,可使患者减轻疼痛,提高膝关节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常规康复治疗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膝关节疼痛程度、膝关节被动活动度(PROM)、膝关节功能及股四头肌肌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9例行TKA的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49)。对照组患者行TKA术后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行TKA术后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联合等速肌力训练,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治疗前及治疗4、12周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程度进行评估,采用量角器测量膝关节屈伸PROM,采用徒手肌力检查(MMT)评估2组患者的股四头肌肌力,采用膝关节功能评估量表(HSS)评估2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膝关节VAS评分、HSS评分、PROM度数及股四头肌肌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4周时的膝关节VAS评分、HSS评分、PROM度数及股四头肌肌力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12周时的膝关节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HSS...  相似文献   

18.
《陕西医学杂志》2019,(11):1485-1488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下肢力线的影响。方法:TKA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电脑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TKA术治疗,观察组则在TKA手术基础上以3D打印技术进行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和下肢力线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前1周膝关节活动度、下肢力线变化和膝关节HS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周两组膝关节活动度均有所提高且下肢力线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1周膝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且下肢力线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和术后3个月两组HSS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3D打印技术用于TKA术中可改善患者膝关节活动、下肢力线以及HSS评分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连续股神经阻滞复合多模式镇痛(治疗组)和常规多模式镇痛(对照组)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手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围手术期的镇痛效果及术后6月膝关节功能评估的随访结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因膝关节骨关节炎行TKA的患者48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24例(n=24)。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2种方案作为术后镇痛方式。2组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方式。在围手术期,采用静息、被动、主动视觉模拟评分法观察患者的疼痛评分。观察术后膝关节活动度,相关并发症等指标。在术后6月随访时,根据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各项指标提示治疗组患者术后2 d内镇痛效果明显,术后不良反应及6月后膝关节功能2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连续股神经阻滞配合以多模式镇痛可以有效地缓解TKA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特别是48 h以内的急性疼痛,从而促进患者膝关节的早期功能恢复,但并不增加全身不良反应,是较为理想的镇痛方案。  相似文献   

20.
肖可明 《当代医学》2014,(23):105-106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早期康复联合持续被动活动(CPM)机锻炼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选择佛山市中医院46例择期行TKA治疗的膝关节病变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CPM机锻炼)和观察组(早期康复联合CPM机锻炼)(n=23),以受累膝关节的关节活动范围(ROM)作为膝关节功能恢复的评定标准。比较2组患者优良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2%(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联合CPM机锻炼对于膝关节病变患者疗效显著,可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