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83例肝癌患者的95个病灶接受经皮肝穿射频消融(RFA)治疗,行超声造影检查评估经皮RFA的疗效,并随访其复发情况.RFA治疗后,<3 cm的病灶完全消融率95.4%,≥3 cm的病灶完全消融率76.9%;单个病灶的完全消融率87.7%,多发病灶的完全消融率71.4%.RFA治疗肝癌的完全消融率与病灶的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2.
《陕西医学杂志》2015,(7):837-838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评价肝癌射频消融(RFA)后疗效的有效性,其与增强CT评价的一致性。方法:对69例肝癌患者共92个病灶在超声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术,术后即行超声造影(CEUS)。并在之后的1~3个月内随访并同期行超声造影(CEUS)及增强CT(CECT)扫描,比较分析两者在评价肿瘤完全消融率及残留率的一致性。结果:首次RFA后CEUS判断其中59例患者74个病灶完全消融,完全消融率达80.4%(74/92),残留率19.6%(18/92)。对10例患者18个残留病灶又再次行RFA治疗后进行超声造影,18个病灶中13个病灶仍有局部残留。一个月后行超声造影(CEUS),同期进行增强CT(CECT)扫描,92个肝癌病灶中79个CEUS及CECT判断一致为完全消融;有4个病灶判断不同:CEUS判断为残留而CECT判断为完全消融。CEUS的完全消融率和残留率分别为85.8%(79/92)、14.2%(13/92);CECT的完全消融率和残留率分别为90.2%(83/92)、9.8%(9/92)。92个病灶经RFA治疗术后,CEUS以及CECT对肿瘤的总体消融率以及残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造影(CEUS)对肝癌病灶RFA术后完全消融率和残留率的诊断具有同CECT相近的准确性。超声造影是评价RFA疗效的有效方法,能为肝癌RFA治疗后的有效评估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3.
83例肝癌患者的95个病灶接受经皮肝穿射频消融(RFA)治疗,行超声造影检查评估经皮RFA的疗效,并随访其复发情况。RFA治疗后,<3 cm的病灶完全消融率95.4%,≥3 cm的病灶完全消融率76.9%;单个病灶的完全消融率87.7%,多发病灶的完全消融率71.4%。RFA治疗肝癌的完全消融率与病灶的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射频消融(RFA)治疗首诊直径≤5 cm老年性肝癌的疗效和经验.方法 1999年9月至2006年12月,采用徒手单人操作技术.多针、多点RFA治疗的方法治疗直径≤5 cm老年性肝癌33例,力争瘤体完全凝固.结果 33例36个结节共行144点RFA,每个结节行4点RFA治疗,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肿瘤完全凝固率93.9%(31/33),AFP转阴率75.0%(9/12);1、3、5年转移复发率分别为15.2%、51.6%、60.6%,1、3、5年生存率分别是96.9%、66.0%、32.4%.结论 RFA治疗直径≤5 cm老年性肝癌.安全微创,疗效显著,可成为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超声造影在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转移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CEUS)在冷循环射频消融(RFA)治疗转移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RFA治疗转移性肝癌8例,比较传统超声与CEUS检查对肿瘤病灶诊断结果及评价RFA治疗效果。结果8例患者一般超声示肿瘤病灶为12个,CEUS示病灶为16个,病灶发现率提高33.3%(4/12);RFA治疗后,14个病灶消融完全(14/16),2个病灶重新消融(2/16)。结论CEUS能灵敏、清楚的显示肿瘤大小、数目及微小病灶,在肝癌行RFA治疗后能早期显示凝固样坏死与残留的肿瘤组织,是评估RFA疗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射频消融治疗肝癌近期疗效观察(附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用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的近期疗效及采用B超造影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估。方法:对12例患者共15个病灶行RFA治疗,其中原发性肝癌患者4例,转移性肝癌患者9例,肿瘤最大直径7.2 cm,最小直径1.5 cm。术后1个月用对比超声造影检查技术复查治疗效果。结果:12例患者中8例患者所有病灶全部毁损,呈囊实性改变,超声造影病灶无血流,3例患者实性病灶明显缩小,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前血AFP明显升高,3例治疗后明显下降,其中1例患者降至正常。结论:射频消融治疗操作简单有效,是治疗肝癌尤其是小肝癌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对比超声造影检查技术复查可有效监测其疗效。  相似文献   

7.
李旺  吴沛宏  赵明 《广州医药》2007,38(3):9-11
目的 探讨膈顶部小肝癌的射频消融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膈顶部小肝癌患者43例,共计67个病灶(直径≤3.0 cm病灶52个,直径3.1~5.0 cm病灶15个)在CT导向下行RFA术.结果 病灶完全坏死率为92.5%(62/67),其中直径≤3 cm的病灶完全坏死率94.2%(49/52),直径>3 cm的病灶坏死率86.7%(13/1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并发症多为术后疼痛、胸闷、患侧胸腔积液、气胸、肝包膜下出血和呃逆等.结论 膈顶部小肝癌行RFA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技术(CEUS)在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RFA)或微波消融(MW)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2例140个肝脏恶性肿瘤接受了RFA或MW治疗,于治疗前后采用CEUS对部分病灶进行检查。结果消融治疗前:有73例109个病灶行CEUS,其中106(97.2%)个病灶CEUS可清晰显示边界;CEUS测量病灶平均最大直径、面积与常规超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过程中:1枚常规超声未能显示的病灶在CEUS引导下完成RFA治疗;5枚病灶消融后即刻CEUS证实完全灭活。消融治疗后,有19例31个病灶行CEUS检查,肿瘤灭活诊断准确率为96.8%,与CECT检查结果一致,CEUS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的58.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EUS在肝癌消融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总结射频消融(RFA)治疗首诊直径≤3 cm小肝癌的疗效和经验.方法 采用徒手单人操作技术,多针、多点RFA治疗小肝癌21例,力争瘤体完全凝固.结果 21例22个结节共行71点RFA,每个结节行3.2点RFA治疗,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无与射频治疗相关死亡.肿瘤完全凝固率100%(21/21),AFP转阴率80.0%(4/5);1、3、5年转移复发率分别是4.76%、19.0%、38.1%,1、3、5年生存率则为100%、80.0%、64.7%.结论 RFA治疗小肝癌可使肿瘤完全凝固,疗效显著,完全可以替代手术切除而成为小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常规超声对肝癌射频消融联合无水乙醇治疗后疗效评估较为困难,文中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评估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联合无水乙醇注射(percutaceous ethanol injection,PEI)治疗肝癌局部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CEUS对167例肝癌患者的194个病灶行RFA/PEI/RFA+PEI治疗后局部疗效评估,并与同期常规彩超(color doppler ultrasound,CDUS)、增强CT对比分析.结果 PEI、RFA、RFA+PEI治疗肝癌后肿瘤坏死率分别为73.7%、82.3%、93.5%;CEUS和CDUS诊断肝癌治疗后病灶完全灭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8.7%、89.7%、96.9%和88.4%、66.7%、84.0%.结论 RFA+PEI联合治疗肝癌是一种有效方法,疗效明显高于单纯RF或PEI,CEUS可作为肝癌治疗后疗效评估的金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