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经过激素替代治疗的妊娠结局.方法:分别选取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41例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作为研究组(分别记为A组和B组),同期再选取41例甲状腺功能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记为C组),给予A、B组激素替代治疗(左旋甲状腺素),而C组不做任何特殊治疗,比较其妊娠结局.结果:A组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胎膜早破发生率明显高于C组(4.88%、9.75%),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三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三组新生儿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经过激素替代治疗后,妊娠期高血压与胎膜早破发生率较高,但其整体妊娠结局与正常孕妇相似.  相似文献   

2.
郭秋琼  周晓莉  何冬梅 《海南医学》2014,(12):1744-1746
目的:探讨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筛查及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3646例孕妇进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筛查,所有甲减患者均嘱接受L-T4替代治疗,其中44例患者严格遵医嘱进行了治疗(治疗组),另外23例则因多种原因未遵医嘱接受治疗(未治疗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3646例孕妇中67例诊断为甲减,妊娠期甲减发生率为1.8%,其中临床甲减28例,亚临床甲减39例。治疗组妊娠时间显著长于未治疗组(P<0.01),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FGR)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未治疗组(P<0.05),新生儿出生体重显著高于未治疗组(P<0.01);两组患者在早产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发生率及胎膜早破、死胎、流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筛查能及时了解妊娠期妇女的甲状腺功能状态,对于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进行及时的治疗,可有效改善甲状腺功能状态,降低胎儿发育迟缓及其他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0):78-80
目的观察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与妊娠结局相关性及左旋甲状腺素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2017 年1 月~2019 年12 月在我院产前检查的2240 例孕妇进行早期产前检查的甲状腺功能检查,统计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对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进行相应治疗;并采用抽样法随机选择同期在我院的100 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观察三组孕妇产科并发症及围生儿情况之间差异。结果 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共104 例(4.64%),实施甲减规范治疗64 例,未规范治疗组40 例,三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减未规范治疗组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胎膜早破、妊娠贫血、产后出血高于正常孕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减规范治疗组与正常孕妇组合并症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围生儿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减未规范治疗组早产、流产及死胎、胎儿窘迫、低体重儿高于正常孕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减规范治疗组与正常孕妇组围生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患病率较高,对婴儿存在不良影响,并可能产生产科并发症,替代治疗能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张翔蓉  王淼 《大家健康》2016,(5):206-207
目的:分析妊娠期妇女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妊娠结局和胎儿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30例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以及同期分娩的30例健康孕妇,研究时间为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作为观察组,总结归纳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以及胎儿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甲状腺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贫血、早产发生率明显更高,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胎盘早剥、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胎儿畸形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胎儿低体重和胎儿窘迫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妊娠期妇女甲状腺功能减退会提高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严重危害胎儿的健康,所以尽早处理甲状腺功能减退问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对胎儿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5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给予左甲状腺素钠补充治疗,25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孕妇不给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共50例孕妇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50例同期正常妊娠孕妇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的在孕期促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变化、妊娠早期是否会自然流产及分娩的婴儿是否健康。结果 25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进行治疗12位患者出现流产产后出血的症状,25例患者未进行治疗24例患者出现妊娠高血压早产产后流血流产的症状,50例正常孕妇3位孕妇出现早产、流产的现象。25例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和50例正常孕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孕妇正确规范的补充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可预防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选择125例住院分娩的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甲状腺功能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在早产、死胎、胎儿畸形及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应及时诊断和治疗,可有效降低妊娠合并症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妊娠结局和胎儿造成的不良影响。方法:选择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孕产妇127例(亚甲减组)以及同时期甲状腺功能正常孕妇420例(对照组)。两组孕妇分别于妊娠早期(孕12周)、中期(孕24周)、晚期(孕36周)和产后6周空腹采取静脉血3ml行甲状腺功能检查,测定TSH、FT_4、TPOAb值,根据检查结果指导患者用药。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和胎儿结局。结果:亚甲减组孕产妇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流产、早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产妇的胎膜早破和剖宫产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甲减组胎儿窘迫、胎儿生长低下、低出生体重以及先兆子痫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的畸形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诱发不同形式的并发症,对妊娠结局和胎儿结局产生了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并发症情况,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总结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84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按照是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分为治疗组和未治疗组,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孕检的正常孕妇80例作为对照,对比分析三组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合并症及并发症情况:治疗组、未治疗组以及对照组孕妇妊娠合并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异(P0.05),未治疗组患者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妊娠高血压、胎位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合并妊娠高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治疗组(P0.05);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合并症发生情况并无明显差异(P0.05)。妊娠结局:未治疗组患者剖宫产率、胎儿畸形、新生儿窒息、早产、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妊娠结局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影响孕妇妊娠结局,应加强妊娠前期及早期妇女,尤其是具有甲状腺疾病高危风险妇女的甲状腺功能筛查,左旋甲状腺治疗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4):147-150
目的 探讨真武汤联合左旋甲状腺素对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 月至2019 年1 月在我院收治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132 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西药组和中西药联合组,每组各66 例。西药组孕妇给予左旋甲状腺素进行治疗,中西药联合组给予真武汤联合左旋甲状腺素进行治疗。评估两组孕妇的临床效果及妊娠结局,比较两组孕妇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叶酸和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 治疗后,中西药联合组孕妇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97%,明显高于西药组的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甲状腺疼痛、疲劳、记忆力下降、易怒中医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FT3、FT4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药联合组TSH 水平显著低于西药组,叶酸水平显著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西药组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为18.18%,明显高于中西药联合组的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真武汤联合左旋甲状腺素治疗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TSH 水平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妊娠结局的临床疗效,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抽取200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为研究样本,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安慰剂治疗,观察组给予激素替代疗法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以及妊娠结局。结果: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对照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及游离甲状腺素水平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围生儿情况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采用激素替代疗法进行治疗可有效调整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提高新生儿出生的质量,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及抗体筛查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2012-10/2013-10月对750例孕妇行产前甲状腺功能筛查,另选取750名非妊娠妇女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促甲状腺素(thyrotropin,TSH)、总甲状腺素(total thyroxine,TT4)、血清游离甲状腺素(serum free thyroxine,F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以及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otal triiodothyronine,TT3)水平。结果 750例孕妇中共发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78例(10.40%),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62例(8.27%),TPOAb阳性25例(3.33%),而对照组中甲亢12例(1.60%)、甲减8例(1.07%),TPOAb阳性78例(10.40%),两组甲亢、甲减及TPOAb阳性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妊娠组相比,甲减组患者早产、妊娠高血压、孕期贫血、孕期低体重、胎儿窘迫、孕期糖代谢异常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而甲亢组患者子痫前期、孕期心脏病、流产、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生长受限发生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正常妇女相比,妊娠妇女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较高,应引起孕妇及医生的重视。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高,因此临床工作者应重视妊娠期甲状腺功能筛查,做到早筛查,早诊治,以改善患者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孕产妇甲状腺功能异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3 778例无甲状腺疾病史孕产妇,初诊时对其甲状腺功能进行检查,依据筛查结果,分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组、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组、亚甲减组、其他甲状腺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对各组孕产妇的妊娠过程及结局进行分析。结果:甲亢组、甲减组、亚甲减组、低甲状腺素血症组早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各组不良结局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甲亢组、甲减组、亚甲减组、低甲状腺素血症组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甲亢组和甲减组新生儿体质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各组甲状腺功能异常孕产妇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产后感染的发生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甲亢组、甲减组和亚甲减组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甲亢组和甲减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定期对孕产妇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进行检测,了解甲状腺功能,有利于减少产科并发症的发生,对改善妊娠结局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患者妊娠期病情变化及对胎儿的影响,探讨SLE患者妊娠时机及药物治疗的选择。方法:80例SLE患者86例次妊娠根据妊娠时患者疾病活动指数积分分为疾病稳定期妊娠组(稳定组)及疾病活动期妊娠组(活动组)。根据患者抗磷脂抗体(APL)检查结果分为APL阳性组及APL阴性组。根据患者妊娠时肾脏损伤情况分为狼疮性肾炎组(LN组)及非LN组。根据患者病程中是否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分为联合治疗组及单用糖皮质激素(GCs)治疗组(单用GCs组)。根据患者妊娠期间是否使用羟氯喹(HCQ)分为HCQ维持治疗组(HCQ组)与未用HCQ组。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情况、胎儿发育及分娩情况,计算妊娠前后疾病活动积分。结果:80例患者中,因妊娠病死3例,病死率为3.75%,病死患者均为未正规治疗,疾病高度活动者。胎儿死亡26例,存活60例,胎儿死亡率为30.2%,存活率69.8%,不良妊娠发生率66.3%,无胎儿畸形发生。稳定组与活动组不良妊娠发生率分别为58.8%和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PL阴性组与APL阳性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别为61.1%和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组与非LN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别为62.8%和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与单用GCs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别为38.5%和95.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CQ组与未用HCQ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别为58.3%和6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患者妊娠时机的选择,妊娠前及妊娠期治疗及母体APL阳性均可对胎儿的预后造成影响。加强对孕母及胎儿的监控,可以获得相对较满意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妊娠妇女孕早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病率,探讨孕早期进行甲状腺功能筛查的意义.方法随机选择来丽江市人民医院产科门诊做产检的孕妇630例,在常规产检的同时做甲功5项筛查.对检测结果统计分析,对甲减、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亚甲减)的61例孕妇追踪其治疗情况及不良妊娠结局,探讨甲减、亚甲减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630例孕妇中,检出甲亢8例,患病率1.3%,甲减、亚甲减61例,发病率9.7%,其中甲减5例,患病率0.8%,亚甲减56例,患病率8.9%.甲减组TSH、FT4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亚甲减组TSH、FT4、TT4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1例甲减、亚甲减组中有39人接受左甲状腺素治疗,22人未接受治疗.接受治疗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未接受治疗组(P〈0.05).结论孕早期6-20周孕妇进行甲功检测,对及时发现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有重要意义,应作为孕妇常规产检项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改善妊娠合并梅毒的妊娠结局并探讨恰当的治疗时间,降低先天性梅毒的发病率。方法将我院41例妊娠合并梅毒孕产妇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非治疗组16例,比较两组妊娠结局、新生儿预后及先天梅毒患儿发生情况。结果足月分娩率治疗组为84.00%(21/25),未治疗组仅为56.25%(9/16),治疗组孕妇妊娠结局明显好于未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新生儿预后明显好于非治疗组(P<0.05);治疗孕周与非正常儿的发生率成正比,即开始治疗的时间越早,非正常儿的发生率越低(P<0.05)。结论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可能发生不良妊娠结局,但在孕早期行规范的抗梅毒治疗,能有效改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预后,降低围生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抗梅毒治疗以及梅毒TRUST滴度对梅毒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太原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妊娠梅毒患者共82例,其中26例终止妊娠,8例失访,48例完成随访。①根据结束妊娠前是否行抗梅毒治疗,将48例妊娠梅毒患者分为治疗组25例和未治疗组23例,记录各组妊娠结局情况。②将48例妊娠梅毒患者分成TRUST滴度≤1∶4和TRUST滴度1∶4两组,TRUST滴度≤1∶4组患者29例,TRUST滴度1∶4组患者19例,统计各组妊娠结局。结果:治疗组发生新生儿先天梅毒6例(24.00%),无流产,死胎和死产,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24.00%(6/25);未治疗组流产2例(8.70%),死胎1例(4.35%),死产1例(4.35%),新生儿先天梅毒12例(52.17%),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达69.57%(16/23)。未治疗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TRUST滴度≤1∶4组的患者7例(24.14%)产生不良妊娠结局,TRUST滴度1∶4组的患者14例(73.68%)产生不良妊娠结局,滴度高的妊娠梅毒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高于滴度低的妊娠梅毒患者。结论:梅毒孕妇抗梅毒治疗可预防新生儿先天梅毒,并能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妊娠梅毒TRUST滴度的检测有助于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情况。若妊娠梅毒TRUST滴度较高,宜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安国市孕妇弓形虫感染状况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 891例孕妇外周血中弓形虫IgM和IgG抗体。根据检测结果分为急性感染组、既往感染组、活动性感染组,随机抽取200名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无弓形虫感染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对4组孕妇进行随访,观察比较其妊娠结局。结果在3 891例被调查的孕妇中,弓形虫感染353例,其中急性感染51例、既往感染197例、活动性感染105例,总感染率为9.07%(353/3 891);对应各感染组及对照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别为17.65%(9/51)、2.03%(4/197)、6.67%(7/105)和1.50%(3/200)。急性感染组和活动性感染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既往感染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郊区孕妇弓形虫阳性率高于市区妇女,农民阳性率高于工人、干部和其他职业者,有动物密切接触史和喜食生食者阳性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感染和活动性感染与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建议孕妇加强弓形虫筛查工作,以便及早诊治;加强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加强水源、粪便等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筛查出的60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愿意接受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均给予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其余30例不愿接受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在阴道产例、妊娠期高血压发生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发生例、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发生例、新生儿畸形发生例、新生儿窒息发生例、胎死宫中发生例、极低体质量儿发生例、新生儿并发症发生例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给予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可有效降低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并发子痫前期的临床特点及围产结局。方法:回顾分析江阴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及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妇产科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双胎妊娠并发子痫前期30例孕妇及同期双胎正常妊娠3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对所有纳入对象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包括孕妇一般情况、个人史、既往史及家族史、月经及婚育史、孕期情况和分娩结局等。结果:双胎妊娠并发子痫前期组与双胎正常妊娠组孕前及分娩前BMI、孕期体重增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双胎妊娠并发子痫前期组中低蛋白血症、早产、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双胎正常妊娠组(均P<0.05);双胎正常妊娠组胎膜早破发生率高于双胎妊娠并发子痫前期组(P<0.05);双胎妊娠并发子痫前期组中血白蛋白、血小板计数显著低于双胎正常妊娠组,而血肌酐显著高于双胎正常妊娠组(均P<0.05);双胎妊娠并发子痫前期组剖宫产率高于双胎正常妊娠组(P<0.05)。结论:临床资料分析显示,孕前BMI过高、孕期体重增长过多为双胎妊娠并发子痫前期的常见表现;早产、低蛋白血症、产后出血为双胎妊娠并发子痫前期较常见的并发症;双胎妊娠并发子痫前期可出现血小板减少、血肌酐升高、白蛋白降低等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