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固肾益精汤对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骨密度、骨折愈合及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对79例原发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手法整复或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固定后,测定患者腰椎正位(L2-4)和右股骨颈(Neck),Wards三角及大转子三个部位骨密度值,并测定血钙、血磷、甲状旁腺素、尿钙/尿肌酐及DPD排泄率。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及对照组(39例)。治疗组服用固肾益精汤日1剂;对照组钙尔奇D每次1粒口服,每日2次,两组共服用药物3个月。患者每月行X线照片检查,观察骨折断端生长情况;治疗3个月后再次测定腰椎正位(L2-4)和右股骨颈(Neck),Wards三角及大转子三个部位骨密度值及骨代谢生化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四个部位的BMD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上升(P<0.05,P<0.01,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骨代谢生化指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固肾益精汤治疗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能增加骨密度,改善骨代谢,促进了骨折的愈合,有效的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降钙素(Miacalcic)对绝经后老年妇女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患者骨代谢、骨密度的影响。探讨促进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愈合的方法,以提高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经同一组医生行内固定治疗的84例绝经后老年妇女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术后使用鲑鱼降钙素鼻喷剂每天200IU,对照组42例不使用鲑鱼降钙素鼻喷剂。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值(BMD)组间差异,进行血TRACP5b、BALP和CTX、尿DPD/Cr骨代谢生化指标测定,并进行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经6个月治疗,治疗组有39例得到随访,与治疗前相比,骨密度呈上升趋势(3.7%,P〈0.05),血生化指标测定明显下降,均在正常值低限或低于正常水平。对照组有38例得到随访,Wards区BMP下降明显(P〈0.05),其余各区呈下降趋势,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降钙素对于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可提高骨密度,降低骨转换,提高骨质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强骨胶囊治疗对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骨密度(BMD)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对65例原发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法整复固定后,测定患者股骨颈骨密度值,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3例)及对照组(32例)。治疗组强骨胶囊每次1粒(180mg)口服,每日3次;对照组迪巧维D钙咀嚼片每次2片(1500mg)口服,每日1次,两组共服用药物3个月:患者每月行X线照片检查,观察骨折断端骨痂生长情况并进行疗效对比;治疗3个月后再次测定股骨颈骨密度值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2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骨痂形成时间短、数量明显增加,骨皮质增厚;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为(9.4±2.5)周,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12.5±2.9)周,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骨密度治疗前(0.621±0.085)g/cm^2,治疗后(0.646±0.090)g/cm^2,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强骨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能促进骨痂提早形成,增加骨痂生成的数量,增加骨密度,改善骨结构,减少外固定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阿法骨化醇联合补肾活血法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后骨代谢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96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基础+阿法骨化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法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比2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Salvati-Wilso评分)、骨代谢指标[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C端肽(CTX)、Ⅰ型胶原N末端肽(NTX)]、骨密度(股骨颈、腰椎正位、Wards三角区)的改善情况,并统计2组骨折愈合率。结果 2组治疗后Harris评分、Salvati-Wilso评分、股骨颈骨密度水平、腰椎正位骨密度水平及Wards三角区骨密度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血清BGP、BALP、CTX、NTX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骨折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法骨化醇联合补肾活血法能够调节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的骨代谢紊乱,提高骨密度,促进骨折愈合,改善髋关节功能,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强骨饮对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骨密度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54例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27例,对照组27例。观察方法:治疗组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予中药强骨饮及钙尔奇D口服治疗,对照组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予口服钙尔奇D治疗,疗程为3月。术前和术后3月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及健侧股骨颈骨密度,并观察术后骨折愈合情况,记录患者Harris评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4例入选病例有50例获得完整随访,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治疗后在骨折愈合率、骨代谢生化指标及骨密度值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月两组Harris评分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强骨饮能改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提高骨密度,促进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6.
栾小红 《河南中医》2014,(10):1949-1950
目的:观察强骨胶囊结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强骨胶囊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复发例数及复发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骨密度、血钙、血磷、血清磷酸酶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骨胶囊结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疗效显著,能够促进患者的骨折愈合,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7.
李博乐 《新中医》2016,48(1):67-68
目的:观察采用益肾壮骨经验方、仙灵骨葆胶囊联合钙剂治疗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8例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仙灵骨葆胶囊联合钙剂治疗,治疗组则加用益肾壮骨经验方内服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6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骨密度的变化情况,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的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腰椎骨密度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治疗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升高,而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异构体5b(TRACP-5b)水平则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壮骨经验方、仙灵骨葆胶囊联合钙剂利于提高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的骨密度,改善骨代谢,促进骨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气温经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骨形成和骨吸收指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要求的75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单侧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37例、对照组38例。髋部骨折手术后,对照组口服钙尔奇D片和阿法骨化醇胶囊,每天1次,服用6个月,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规范的功能锻炼;中药组在对照组用药及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口服强骨饮进行治疗,强骨饮每天2次,服用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测定2组患者的骨密度、Ⅰ型胶原N前端肽和Ⅰ型胶原C末端肽血清含量。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腰椎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757±0.067)g·cm-2,(0.753±0.065)g·cm-2,t=0.297,P=0.767];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的腰椎骨密度均增大,中药组骨密度的增加值大于对照组[(0.018±0.025)g·cm-2,(0.005±0.027)g·cm-2,t=2.078,P=0.041]。治疗前2组患者的Ⅰ型胶原N前端肽和Ⅰ型胶原C末端肽血清含量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6.27±9.35)ng·m L-1,(43.73±9.39)ng·m L-1,t=1.175,P=0.244;(0.577±0.236)ng·m L-1,(0.550±0.206)ng·m L-1,t=0.530,P=0.598];治疗6个月后中药组患者的Ⅰ型胶原N前端肽和Ⅰ型胶原C末端肽血清含量均小于对照组[(35.16±6.76)ng·m L-1,(46.61±9.04)ng·m L-1,t=6.198,P=0.000;(0.304±0.078)ng·m L-1,(0.422±0.180)ng·m L-1,t=3.744,P=0.000]。结论:益气温经法可通过降低Ⅰ型胶原N前端肽和Ⅰ型胶原C末端肽的血清含量,抑制骨骼的高转换状态,提高骨量,达到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评价强骨饮治疗骨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强骨饮组及对照组塞来昔布组和仙灵骨葆组,每组各30例。观察方法:治疗组服用强骨饮每天1付,分早晚2次服用,塞来昔布组每日服塞来昔布胶囊2次,1次1粒,200mg。仙灵骨葆组服用仙灵骨葆胶囊每天2次,1次3粒,1.5g。3组均治疗2个月,疗程结束后,进行,1缶床症状评估值,测定关节滑液IL-6、TNF-α值和骨密度值。结果:强骨饮组总有效率为90.00%、塞来昔布组总有效率为76.67%、仙灵骨葆组总有效率为83.33%。强骨饮组关节滑液IL-6、TNF—α值下降最明显,与服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仙灵骨葆组的IL-6、TNF—α值下降明显,与服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塞来昔布组服药前后关节滑液IL-6、TNF—α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骨饮组和仙灵骨葆组服药前骨密度明显增加(P〈0.0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塞来昔布组服药前后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骨饮不但能够明显改善骨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而且应用该剂后关节滑液IL-6、TNF-α值明显下降,骨密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双骨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双骨汤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将6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双骨汤,对照组不服用任何药物。6周后对比两组血清骨性碱磷酸(BALP)、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骨钙素(BGP)以及骨强度(SOS)变化情况,6周、12周后在x线下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6周后BALP、PICP、BG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O.01),两组比较S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周后治疗组骨折愈合率为97%,对照组骨折愈合率7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骨汤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舒肝健骨方对应用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Als)内分泌治疗后出现骨量减少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血清骨代谢生化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8例应用Als内分泌治疗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17例),两组均补充钙尔奇D片(含元素钙600 mg和VitD3 125 IU),每日1片。治疗组同时给予舒肝健骨方颗粒剂6 g,每日2次,连续服药6个月。检测治疗前及用药6个月后患者BMD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E LISA)测定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Ⅱ型胶原C端肽(CTX-Ⅱ)水平,并评价用药的安全性。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用药6个月后,治疗组腰椎(L2-4)、股骨颈BMD明显上升(P〈0.01),血清BALP、BGP、TRAP下降(P〈0.05);对照组腰椎及股骨颈BMD降低(P〈0.05),血清BALP、TRAP水平上升(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腰椎及股骨颈B MD明显升高,血清BGP、BALP水平降低(P〈0.01),CTx-Ⅱ、TRAP水平升高(P〈0.01)。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骨折1例(5.8%)。结论舒肝健骨方可减轻Als内分泌治疗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骨丢失,提高BMD,改善骨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抗骨松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48例给予抗骨松胶囊,钙剂组32例给予钙尔奇D,治疗6月。治疗前后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测量腰椎L2-4的骨密度,检测血清骨钙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水平,观察骨痛改善程度。结果:中药组及钙剂组经治疗6月后,L2-4骨密度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中药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钙剂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骨密度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2组骨钙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中药组治疗前后比较,骨钙素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钙剂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骨钙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骨痛疗效总有效率中药组为89.58%,钙剂组为59.3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疼痛缓解平均时间中药组10~14天,钙剂组30天左右。结论:抗骨松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可靠。  相似文献   

13.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骨密度变化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骨密度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病程均在1年以上.其中使用慢作用抗风湿药治疗的40例为对照组,使用慢作用抗风湿药十糖皮质激素治疗的40例为实验组.用药后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两组患者的骨密度,对其腰1-4椎及股骨颈、Ward区和大转子的骨矿含量进行测定,并同时测量CRP、ESR、RF等指标.结果:慢作用抗风湿药物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密度无影响,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骨矿减少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尤以Ward区明显;长时间应用糖皮质激素比较短时间应用更容易引发骨质疏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慢作用抗风湿药物治疗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服用糖皮质激素十慢作用抗风湿药物会导致骨丢失、骨量减少甚至骨质疏松,且与患者服用激素类药物的时间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骨疏康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8例,对照组57例。治疗组患者口服中药骨疏康、阿法迪三;对照组患者口服阿法迪三。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1年和2年时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者正位腰椎(L1~4)、股骨颈(Neck)、大转子(Troch)和Ward's三角区的骨密度(BMD),用全自动生物分析仪测定血清碱性磷酸(ALP)和护骨素(OPG)含量。结果:治疗组血清ALP和OPG含量在治疗6个月、1年和2年后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血清ALP和OPG含量在服药6个月、1年和2年后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治疗6个月、1年和2年后血清ALP和OPG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1年和2年后L1~4 BMD值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增加(P〈0.01),髋部BMD值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增加(P〈0.01)。对照组服药1年、2年后L1~4和全髋部BMD值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改变;在1年和2年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L1-4和全髋部BMD值明显差异(P〈0.01)。结论:骨疏康能有效阻止绝经后骨矿丢失,可显著增加腰椎和髋部BMD和降低血清ALP、OPG含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铺灸对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BMD)、骨性特异性磷酸酶(BALP)及骨钙素(BGP)的影响。方法将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铺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维D2磷酸氢钙片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BMD、BALP及BGP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L2-4及股骨颈BMD、BGP和BALP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L2-4及股骨颈BMD、BGP和BAL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配合铺灸能改善骨质疏松症患者症状积分,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体内BMD、BALP及BGP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徐仲翔 《新中医》2014,46(1):93-9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90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西医组与中西医结合组各45例。2组均行手术复位外支架固定术治疗,单纯西医组进行常规的术后恢复,中西医结合组采用中医辨证分期进行手术恢复。2组均治疗6月。观察比较骨密度值、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腰椎正位、健侧股骨颈、Wards三角及大粗隆4个部位的骨密度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单纯西医治疗后仅Wards三角的骨密度较治疗前上升(P0.05)。单纯西医组骨折愈合时间为6.5月,中西医结合组骨折愈合时间为3.3月,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能改善骨代谢,增强骨密度,促进骨折愈合,有效治疗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补肾壮骨冲剂治疗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骨转换指标,探索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优势与不足。方法:将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20名,随机分为补肾壮骨冲剂组,仙灵骨葆胶囊组,鲑降钙素针组,固邦片组,进行为期半年的治疗。分别测定服药前及服药半年后患者的骨密度(BMD)、人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 5b)、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氨基端和中段骨钙素(N-MID BGP)等骨质疏松症相关指标,比较每组患者服药前后及组间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补肾壮骨冲剂组服药半年后,与治疗前比较其血清TRAP5b减低(P0.05),BAP及BMP升高(P0.05),BGP变化不明显(P0.05)。与仙灵骨葆胶囊组比较:补肾壮骨冲剂组的BAP及TRAP5b改善程度较仙灵骨葆胶囊组明显(P0.05),BMP升高程度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GP升高程度不及仙灵骨葆胶囊组明显,服药前后测量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鲑降钙素针组比较:补肾壮骨冲剂组BMP的升高程度较鲑降钙素针组明显,服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P,BAP,BGP三项指标两组未见明显差别(P0.05)。与固帮片组比较:补肾壮骨冲剂组BAP的改善程度不及固邦片明显,服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P,TRAP,BGP三项指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壮骨冲剂、仙灵骨葆胶囊、固邦片、鲑降钙素针联合钙剂、活性维生素D应用,能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提高BMP,有效防治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仙灵骨葆胶囊对成骨细胞的促进作用不如补肾壮骨冲剂明显。补肾壮骨冲剂在提高骨密度方面优于鲑降钙素;对成骨细胞的促进作用不如固邦片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