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对住院的30例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吞咽有关的器官功能训练、摄食训练、电针等综合康复治疗,评定治疗前后的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平均治疗20天,30例经过综合康复,显效7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后饮水试验评分与吞咽障碍评分相同。[结论]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针灸取翳风(双侧),风池(双侧),廉泉针刺并配合吞咽功能训练。[结果]临床治愈18例,占42.8%;显效16例,占38.1%;有效6例,占14.3%;无效2例,占4.8%,总有效率为95.2%。[结论]针刺配合功能训练是提高西医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一个理想有效途径,可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短时间内使用针刺疗法联合吞咽综合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假性球麻痹性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126例脑卒中伴有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翳风、完骨、风池、廉泉、吞咽、外金津玉液穴位,配合基础吞咽功能训练和进食训练。对照组除不进行针刺外,其他康复训练方法同治疗组。病程为2周,每天1次,每周治疗6d。治疗前后各行1次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均得到改善,治疗组有效率达96.87%,对照组有效率为87.10%,治疗组效果更为明显(P〈0.05)。结论针刺疗法配合基础吞咽功能的综合训练和进食训练,短时间内即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假性球麻痹患者的吞咽障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吞咽训练对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观察组50例用针刺配合吞咽训练治疗,对照组50例单用吞咽训练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0%,对照组总有效率8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配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优于单纯吞咽训练。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将3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Vocastim-Master吞咽言语诊治仪配合吞咽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单纯吞咽训练.治疗前后,采用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对两组患者进行效果评估.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95.6%,对照组86.1%,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优于单纯常规的吞咽训练.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临床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均给予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药物基础治疗,治疗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对照组给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疗程为3个月,治疗前后通过肌电图及洼田饮水实验评判疗效。结果治疗过程无异常情况,治疗组患者中治愈4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5.29%;对照组患者中治愈2例,显效5例,有效1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3.53%,两组患者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疗效优于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治疗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将3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Vocastim-Master吞咽言语诊治仪配合吞咽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单纯吞咽训练.治疗前后,采用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对两组患者进行效果评估.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95.6%,对照组86.1%,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优于单纯常规的吞咽训练.  相似文献   

8.
林茜  林秀瑶 《福建中医药》2010,41(3):34-34,3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舌前置吞咽练习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和舌前置吞咽练习。治疗前后采用饮水试验评定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结果治疗前后2组的吞咽功能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吞咽功能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5%,对照组总有效率6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舌前置吞咽练习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针刺配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艳娥 《陕西中医》2006,27(7):854-855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配吞咽训练组和单纯吞咽训练组。前者取穴内关、水沟、三阴交等,后者吞咽训练包括基础训练和摄食训练。结果:针刺配合吞咽训练组总有效率86.6%,对照组为73.4%(P〈0.05)。提示:针刺能醒脑开窍,通关利窍,疏通经络,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吞咽治疗仪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各43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配合鼻饲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吞咽治疗仪配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2组均治疗30天评价疗效。结果:按洼田饮水试验,治疗前2组吞咽障碍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吞咽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4%,对照组为69.8%,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吞咽治疗仪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可以明显改善吞咽功能,减轻吞咽障碍,显示了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针刺配合言语训练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言语训练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7例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只进行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言语训练治疗。治疗前后进行失语症严重程度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比较,失语症临床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言语训练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症较单纯针刺治疗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临床疗效。[方法]将中风住院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组,针刺组29例,在西药治疗同时采用眼针、头针、眼针及体针针刺治疗;对照组26例,单纯应用常规药物对症治疗,治疗28天后观察疗效。[结果]针灸组总有效率为93.10%,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灸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13.
方针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12):2861-2863
目的:观察项针配合冰刺激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项针配合冰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脑卒中常规治疗方法。结果:治疗4周,治疗组治愈10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治愈1例,好转7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26.67%,两组总有效率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347,P<0.05)。结论:项针配合冰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方法简便、疗效明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与康复训练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恢复期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均按照神经内科诊疗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30例康复训练:运动治疗(PT)+作业治疗(OT).治疗组30例针刺:头针+体针.留针30min,每隔10min行针1次,1次/d,每周针刺6d:康复训练同对照组。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3例.显效8例,有效1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痊愈1例,显效4例,有效2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00%。治疗组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与康复训练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恢复期。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立体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符合纳入标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立体针刺结合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予以传统体针结合吞咽功能训练。结果:经过30天的治疗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都能得到改善(P<0.01),但是治疗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率及愈显率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立体针刺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中药针剂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单纯中药针剂治疗(对照组)与中药针剂配合针灸治疗(治疗组)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住院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血塞通250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每日1次,15d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5d。治疗组46例,在对照治疗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8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1%;经统计学x~2检验,两组对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针剂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中药针剂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吞咽障碍治疗仪刺激穴位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行基础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予吞咽障碍治疗仪常规治疗,治疗组采取吞咽障碍治疗仪刺激颈部特定穴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及吞咽造影检查(VFSS)结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和VFSS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吞咽电刺激仪刺激特定颈部穴位能有效促进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眼针治疗气阴两虚型干燥综合征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6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硫酸羟氯喹片,6mg/(kg·d);湿润凝胶1次/d,睡前涂于口腔,保持口腔湿润6~8h,治疗组24例眼针(取穴:中焦、下焦、肾区、肝区,脾区均取双侧),患者取仰卧位,穴位局部用75%酒精消毒,取30号15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嘱患者闭目,押手固定眼球,刺手持针,缓慢横刺0.2~0.5寸,不提插捻转,缓慢出针,留针30min,1次/d。连续治疗1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症状积分、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7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3.7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症状积分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眼针治疗气阴两虚型干燥综合征,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伴发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训练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对两组进行吞咽困难量表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为63.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吞咽困难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是一种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针刺配合吞咽治疗仪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吞咽治疗仪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仪器组和针仪组,每组40例。针刺组采用针刺治疗结合吞咽功能训练;仪器组采用吞咽治疗仪结合吞咽功能训练;针仪组采用针刺、吞咽治疗仪结合吞咽功能训练。并对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吞咽功能动态改变以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法进行测评。结果三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均有明显提高(P<0.01),三组组间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有显著性差异(P<0.01),针仪组分别与针刺组、仪器组治疗后组间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针刺组与仪器组治疗后组间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吞咽治疗仪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产生积极的影响;针刺与吞咽治疗仪对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