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是实现中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中医继承与发展的需要。分析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证候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功血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中医证候的特点,提出证候具有动态性与过渡性。通过对中医证候擎的历史回顾,进一步解析和认识中医证候学的模糊性量化概念,提出量化研究是中医证候规范化和发展中医学科的必经途径。  相似文献   

3.
证候研究是中医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主要包括证候概念、证候分类、证候命名、证候规范化、证候实质以及证候量化诊断等方面,其中对证候规范化的研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绩,但是距离真正的规范化还相差很远.在温习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以现代手段研究古代文献中证(候)、症、病的含义为基础,并以现代手段研究古今脾、肾证谱的演变规律为切入点,进行证候规范化的文献研究.  相似文献   

4.
从信息学的角度论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的现状和误区进行思考,从信息学的角度论述了中医证候规范化的现状,研究的不足,提出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证候研究是癫痫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基础问题,亦是癫痫中医诊治标准化的核心与难点问题.本文借鉴和分析目前证候研究已经取得的成果、研究方法、技术手段,试图从中探析、摸索适合癫痫这一疾病特点的证候研究方法,并就癫痫中医证候规范化和辨证体系研究的内容作了探讨,提出了研究的思路与设想证候的现代组学研究是癫痫证候研究的新思路,病证结合、方证相应是癫痫证候研究的重要途径,现代数理统计方法与非线性分析信息处理技术是癫痫证候研究可行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
中医证候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中医证候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在整个中医药理论体系中始终处于核心的地位,是连接临床和基础理论的桥梁。文章主要从证候规范化研究和证候基础性研究两大方面入手,回顾分析了中医证候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今后证候研究的发展思路及趋势。提出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应以证素的提取为前提,从病证结合入手,逐步建立证候诊断标准体系;中医证候基础性研究应建立在系统生物学的基础上,运用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技术从生物学层面探讨中医证候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7.
<正>问卷和量表作为主要的软指标测量工具,在中医证候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目前的研究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存在较多问题与困惑。本文对问卷和量表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1问卷和量表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概况1.1在症状规范化研究中的应用症状的规范化研究应列  相似文献   

8.
中医证候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在整个中医药理论体系中始终处于核心的地位,是连接临床和基础理论的桥梁.从病证相互关系、证候现代研究和病证结合证候研究两大方面入手,回顾分析了中医病证结合证候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今后病证结合的证候研究的发展思路及趋势.提出中医证候研究应以证素的提取为前提,从病证结合入手,逐步建立证候规范化研究体系;提倡中西医结合寻找更有针对性的病证结合的证候治疗方案,从更深层面探讨中医证候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9.
陈超  商滨  鞠建伟 《北京中医药》2005,24(2):118-121
中医辨证的不规范和主观因素的影响是阻碍中医学研究的重要原因之一,故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已成为当前中医界的重大课题之一.近年来,在肾病领域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证候规范化等问题,诸多医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探讨,尤其是积极开展了与客观量化指标相关性的研究,并取得了初步进展.由于CRF的中医证候复杂,并且呈动态变化,故应进一步加强对其辨证客观化和证候规范化的研究.现将近年来国内中医CRF的证候研究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中医理论体系的特点决定了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是中医学的精华所在。本文综合了近十几年的证候规范化研究文献,从证候的概念及内涵规范化、证候的命名及分类规范化、证候诊断标准的规范化、证候要素的提出和研究4个方面介绍了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的现状,并指出了证候规范化研究中的问题和难点,并对今后的热点问题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郭铭隆  陈家旭 《中医杂志》2008,49(11):965-967
规范化、标准化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证候是中医立法处方的依据,证候标准化、规范化已成为中医学术发展的重要问题.对中医证候的规范化研究包括症状名称及内涵界定的规范、症状量化的规范、证候名称的规范以及证候诊断标准的规范等全方位进行反思,促进中医标准化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已成为当前中医界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采用病证结合、辨证论治的方法是目前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科研的主要模式.但是由于中医常见证候的辨证标准不规范和不统一,严重制约了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科研水平的提高与对外交流.因此,通过对中医证候的规范化、定量化、标准化研究,建立统一的证候诊断标准已成为中医学术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证候本质研究是中医理论现代化研究的主要领域.简要回顾了证候研究的历史,分析了近年来证候本质研究的现状与困惑,从证候规范化、病证结合、严格的科研设计、合理利用动物模型及多学科研究等角度对证候本质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提出应坚持中医自主发展道路,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在证名与证候规范的基础上,引入微观分析,宏观指标与微观指标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临床与实验研究并举,以证本质的研究为突破口,推进中医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证候研究是中医学术研究的核心内容。上世纪50年代开启了证候研究的序幕,研究内容主要分为证本质研究、证规范化研究以及证候动物模型研究,其中以证本质研究最为广泛、深入。将证本质研究以时间为纵轴分为4个阶段来回顾与分析,总结每个阶段的研究现状及特点,分析证候研究存在的问题,结合机体电磁辐射理论提出中医证候假说,为中医证候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张琳琪 《河南中医》2003,23(3):68-70
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已成为当前中医界的重大课题之一.近年来,诸多医家从不同角度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证候规范化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探讨.由于CRF的中医证候复杂,并且呈动态变化,故应加强对其辨证分型和证候规范化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中医文献是中医学知识的主要载体,研究中医文献是中医证候概念术语、证候分类及其诊断标准的规范化及证候生理基础研究的必要手段,是中医现代化的切入点.中医证候文献研究中应注意结合专业知识,同时利用多学科手段,使文献数字化,合理、准确、有效地利用文献,有助于证候研究的现代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梳理近年来眼病证候研究文献,从眼病证候现代发展概况、证候特征、证候病理生理研究、规范化研究阐述眼病中医证候的研究现状。笔者从临床研究、分析方法、证本质研究、实验研究等方面提出对眼病中医证候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中医辨证是一个复杂的思辨过程,仅用定量研究很难使中医证候规范化有突破性进展。引入定性研究,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为手段,用扎根理论和内容分析法相结合进行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不仅可以加强古籍文献症状描述规范化、使中医定性数据定量化,还可通过模拟临床思辨方式,制定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为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提供方法学探索。  相似文献   

19.
试论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8 0年代以来 ,随着中医学术建设的发展及临床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 ,中医规范化已成为中医界研究的重大课题。证候是中医立法处方的依据 ,证候诊断客观化、标准化是辨证论治规范化的基础 ,因此 ,近些年来不少学者在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方面做了很多的尝试 ,在思路和方法上进行了新的探索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对中医证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深化 ,为临床诊治提供了许多客观依据。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有进行总结分析的必要。1 中医证候规范化的提出的必然性古代传统的中医基础理论与不断发展的现代中医临床实践产生了深刻的矛盾 ,矛盾的深化必…  相似文献   

20.
中医证候是辨证论治的起点和核心,是中医取得临床疗效的关键,但中医证候到底是什么,中西医结合过程中的中医证候怎样定位,以及如何进行精准判定并在临床合理利用,依然是目前医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根据目前研究现状进行思考,提出可从5个方面开展中医证候的研究,即中医证候(证素)调查、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制定、中医证候与现代医学指标的相关性、中医证候对现代医学治疗手段选择的影响、中西医结合病证治疗模式对证候(病机)的影响,期望为中医证候的规范化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