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观察乌头半夏散镇痛作用和皮肤急性毒性、皮肤刺激性、致敏性。方法:用乌头半夏散和对照药(相同处方但缺半夏)"缺半夏散",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家兔皮肤局部吸收急性毒性试验:豚鼠过敏试验。结果:乌头半夏散对醋酸扭体有非常明显抑制作用(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家兔皮肤局部吸收急性毒性试验、体重两药均无明显毒性及影响;乌头半夏散对豚鼠无致敏性;对照药对豚鼠有轻度致敏性。结论:乌头半夏散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优于非反药"缺半夏散",且无明显急性毒性和致敏性,并提示反药乌头半夏配伍外用有提高镇痛作用和抑制皮肤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水黄皮根乙醇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其急性毒性。方法:抗炎实验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及大鼠棉球肉芽肿法;镇痛实验采用小鼠热板和醋酸扭体实验;采用Bliss法测定了其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PRE可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的肿胀度,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增长;可明显对抗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次数增加,提高热板所致小鼠的痛阈值;其LD50为6.3718s/kg,LD50的95%平均可信限为5.4084~7.7232s/kg。结论:水黄皮根乙醇提取物具有明显抗炎镇痛作用,并且其急性毒性很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水黄皮根乙醇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其急性毒性。方法:抗炎实验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及大鼠棉球肉芽肿法;镇痛实验采用小鼠热板和醋酸扭体实验;采用Bliss法测定了其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PRE可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的肿胀度,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增长;可明显对抗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次数增加,提高热板所致小鼠的痛阈值;其LD50为6.3718s/kg,LD50的95%平均可信限为5.4084~7.7232s/kg。结论:水黄皮根乙醇提取物具有明显抗炎镇痛作用,并且其急性毒性很小。  相似文献   

4.
HPLC法测定藏药铁棒锤炮制前后乌头碱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HPLC法测定生铁棒锤和制铁棒锤乌头碱含量,为铁棒锤炮制前后毒性变化提供量化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色谱Agilent Eclipse XDB—C18(4.6×150mm,5μm);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0.3%二乙胺水溶液(35:65);流速1.0ml·min^-1;检测渡240nm。结果:乌头碱在0.1μg-0.9μg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5%(n=6,RSD=2.34%),生铁棒锤的鸟头碱含量为1.0121mg·g^-1,而制铁棒锤含乌头碱为0.0901mg·g^-1。结论:采用HPLC法测定鸟头碱含量的方法分离效果好,稳定,结果准确:生铁棒锤乌头碱含量是制铁棒锤乌头碱含量的14.36倍。  相似文献   

5.
蒙药金口胶囊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金口胶囊毒性、镇痛、抗炎作用。方法:测定最大耐受剂量;用热板法、醋酸扭体法测定镇痛作用;用耳壳渗出与腹腔炎性渗出法测抗炎效果。结果:金口胶囊1.2g.kg^-1、0.8g.kg^-1、0.4g.kg^-1剂量组,小鼠在给药30和90min,疼痛阈值分别提高23.8%、28.5%、16.3%和43.3%、37.3%、23.0%,扭体抑制率为18.8%、15.7%、6.7%;对小鼠耳壳炎性渗出抑制率21.5%、14.1%、0,对小鼠腹腔炎性渗出抑制率为14.7%、9.6%、5.3%。结论:金口胶囊未见急性毒性作用,最大耐受剂量为临床100倍;全口胶囊具有镇痛、抗炎作用,作用强度呈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6.
栀子苷镇痛和抗炎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桅子苷的镇痛和抗炎作用。方法小鼠热板实验,醋酸诱发小鼠扭体反应实验,栀子苷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栀子苷对醋酸诱发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栀子苷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实验等。结果栀子苷25mg/kg剂量(P〈0.05)能延长热刺激所致小鼠痛觉反应时间,栀子苷50mg/kg剂量组和12.5mg/kg剂量组对醋酸诱发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最大扭体次数减少百分率可达55%,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栀子苷12.5mg/kg剂量组(P〈0.05)和25mg/kg剂量组(P〈0.01)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栀子苷大剂量(50mg/溶液kg)组能导致腹腔毛细血管渗透液的吸光值显著降低(P〈0.01),即对急性炎症渗出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栀子苷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没有明显抗炎作用,炎症渗出液中PGE2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其抗炎作用可能与PGE2释放没有关系。结论栀子苷有一定的镇痛和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7.
龟叶草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叶丽卡  陈妍妍  任常顺  王慧芬 《中草药》2002,33(10):923-926
目的:研究龟叶草抗炎镇痛作用。方法:抗炎实验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大鼠足肿胀等方法;镇痛实验选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结果:龟叶草水煎液ip0.5,2.0g/kg及醇提液2.0g/kg均能非常显著地抑制小鼠耳肿胀作用,抑制率分别为60.23%,72.31%及30.11%。龟叶草醇液ip2g/kg在1,2,3,4h对大鼠足肿胀有很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91.7%,68.1%,37.6%,43.6%;剂量为0.5g/kg时抑制率分别为44.3%,44.9%,27.5%,18.7%。水煎液ip0.5,2g/kg对热板致小鼠痛阈有显著提高,能使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有显著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29.7%,57.0%。结论:龟叶草有较强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8.
乌头碱经皮给药的急性毒性及相关的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虎  王平 《中成药》2012,34(11):2064-2067
目的观察乌头碱经皮给药的急性毒性及累积给药对小鼠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对耳涂抹乌头碱乙醇溶液以观察乌头碱单次和累积外用对皮肤的急性毒性;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试验观察乌头碱累积外用后的镇痛效应。结果乌头碱单次给药半数致死量LD50为21.3 mg/kg,LD50的95%可信限为19.6~23.2 mg/kg,但是随着用药次数的增加,毒性反应出现"反转现象",作用强度随着用药量的增加而加强,并出现"平台期"。结论乌头碱外用有毒性,但累积外用可出现良好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化瘀固精颗粒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小鼠耳壳肿胀、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大鼠棉球内芽肿、醋酸所致小鼠扭体、热板致小鼠疼痛、干酵母所致大鼠发热反应来观察化瘀固精颗粒的抗炎、解热、镇痛作用;结果:化瘀固精颗粒小鼠(2.5、5.0、10.0g/kg生药),大鼠(1.6、3.2、6.4dk生药)灌胃给药,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壳肿胀(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拮抗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1);明显减轻角叉菜胶所致小鼠足跖肿胀(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抑制大鼠棉球内芽组织的增生(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明显减少醋酸致小鼠的扭体反应次数;延长小鼠对热板法所致疼痛的耐受时间(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对干酵母所致大鼠发热反应有拮抗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化瘀固精颗粒具有明显的抗炎、解热、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0.
贾春蓉  陈如泉 《河北中医》2009,31(8):1225-1226
目的通过对半硫丸半数致死量的测定,明确其毒性以及组成药物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根据预实验结果得到的半硫丸及其各拆方组0%(Dn)和100%(Dm)死亡率剂量,以及Dm/Dn的倍数,确定各组的组数与剂量,进一步测出各组的半数致死量。结果半硫丸及硫磺、硫磺姜汁、硫磺半夏半数致死量分别为19.7545、30.7690、50.0662与10.3672。结论硫磺与半夏均有毒,姜汁可减缓硫磺与半夏毒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二味拔毒散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外涂二味拔毒散的给药途径,给药1次/d,至少接触4h/次,连续给药7d。动物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药组以及A/B/C大小剂量不同的三个治疗组(0.045/0.09/0.18g·只3个剂量);采用热板法、扭体法观察二味拔毒散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进行抗炎实验。结果:镇痛及抗炎药理实验结果显示,二味拔毒散能明显抑制小鼠二甲苯致耳廓肿胀(P〈0.01~0.05),且能明显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P〈0.01~0.05)及延长热板致痛的潜伏期(P〈0.01~0.05)。结论:二味拔毒散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医药治疗肺癌(lung cancer)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并配合手工检索所有文献全文,由两位评价者分别对资料进行质量评价,用Revman 5.1进行meta分析,主要对实体瘤近期疗效、生存质量、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6个随机对照试验,目前资料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临床治疗有效率:异质性检验P=0.78,表明研究数据具有同质性,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式,合并效应量的OR=2.06,95%的可信区间为1.61~2.63,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优于单纯化疗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OR=3.07,95%的可信区间为2.18~4.33,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优于单纯化疗组;不良反应发生:1白细胞减少/骨髓抑制OR=0.29,95%的可信区间为0.21~0.40,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优于单纯化疗组;2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OR=0.25,95%的可信区间为0.15~0.42,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优于单纯化疗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步研究电针合谷穴对痛经大鼠的镇痛效应及机制。方法:将30只处于动情间期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电针合谷组。采用苯甲酸雌二醇和缩宫素联合制备痛经大鼠模型,观察电针合谷穴对痛经大鼠扭体行为、前列腺素F2α(PGF2α)、前列腺素E2(PGE2)、β-内啡肽(β-EP)含量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合谷穴组大鼠扭体潜伏期明显延长,扭体次数、总分均显著性减少(均P0.01);子宫PGE2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PGF2α含量及PGF2α/PGE2比值均显著性下降(均P0.01);血浆、子宫、下丘脑β-EP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垂体β-EP显著性升高(P0.01)。结论:电针合谷穴可以通过降低大鼠子宫PGF2α含量和PGF2α/PGE2比值、升高垂体β-EP含量达到止痛的作用,其镇痛效应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中枢β-EP的含量达到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即刻电针同神经节段经穴与非穴对痛经大鼠模型子宫三磷酸肌醇(IP3)的影响。方法 5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盐水组、模型组及电针三阴交组、悬钟组、非穴组,每组10只。除盐水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连续10d给予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末次给药1h后,腹腔注射缩宫素2U/只,制造痛经大鼠模型,盐水组每日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于第10日各组给予即刻电针20min,盐水组及模型组束缚20min,同时观察扭体反应,并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子宫IP3含量。结果①扭体反应: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每分钟扭体次数明显增多、每分钟扭体分数明显升高(均P0.01);各电针组每分钟扭体次数明显增多(均P0.01),每分钟扭体分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电针组每分钟扭体次数、扭体分数均明显降低(均P0.01)。各电针组之间每分钟扭体次数、扭体分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子宫IP3水平:与盐水组比较,三阴交组、模型组、悬钟组、非穴组均明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三阴交组IP3含量明显升高(P0.05);其他电针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阴交组子宫IP3明显高于悬钟组(P0.01)。结论即刻各电针组明显抑制了大鼠扭体反应,且电针各组在改善痛经症状中无明显差异,可能与同神经节段支配有关。三阴交组在对IP3的调节上与悬钟组有明显差异,体现了经穴效应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药用真菌白僵菌固体发酵中药马钱子,使马钱子毒性下降,同时保持其镇痛作用。方法:选用对马钱子基质适应性较强的白僵菌,在一定条件下对马钱子进行双向固体发酵,获得白钱菌质;观察马钱子发酵前后小鼠急性毒性(LD50)的变化情况,并比较它们对醋酸腹腔刺激所致小鼠扭体的抑制作用和对小鼠热板致痛的影响。结果:发酵组的LD50为167.3mg/kg,与马钱子生品相比,LD50上升率为33.8%,各发酵组均可明显延长小鼠舔后足的潜伏期(P0.001),发酵组的高、中剂量组可明显减少小鼠腹腔注射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次数(P0.05或P0.01),但低剂量组对减少扭体次数未见明显效果。结论:马钱子经白僵菌发酵后毒性明显降低,并保持了其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茉莉根醇浸膏对小鼠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醋酸扭体法、热板法、热水浴法、尾根加压法进行茉莉根醇浸膏对小鼠的镇痛实验研究。结果:茉莉根醇浸膏可明显抑制ip0.6%冰醋酸诱发的小鼠扭体反应,最大抑制率为44.38%;药物对热板模型小鼠痛阈无显著影响;药物高剂量能显著提高热水浴刺激的小鼠痛阈(P<0.05);药物可明显提高小鼠尾根受机械刺激的痛阈(P<0.01)。结论:茉莉根醇浸膏对小鼠扭体实验、小鼠尾根加压实验及小鼠热水浴甩尾实验均显示较好的镇痛作用,但对热板实验无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黑草醇提物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凝血时间、耳廓肿胀法、扭体法、皮肤过敏试验和急性毒性试验,观察黑草醇提物的抗凝、抗炎、镇痛、抗过敏作用及其毒性作用。结果:黑草醇提物高、中、低剂量组均能延长凝血时间,减少小鼠扭体次数(P<0.05或P<0.01);黑草醇提物高、中剂量组能减轻小鼠耳廓肿胀程度,降低皮肤过敏反应(P<0.05)。急性毒性试验表明,黑草醇提物的最大给药量为390g生药/kg体重。结论:黑草醇提物具有一定的抗凝、抗炎、镇痛和抗过敏作用,且毒性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预先电针同经不同类及不同经脉腧穴对痛经大鼠模型子宫IP3的影响。方法:5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盐水组、模型组、电针三阴交组、血海组、合谷组,每组10只。除盐水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连续10天给予大鼠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末次给药后1h,腹腔注射缩宫素2U/只,制造痛经大鼠模型,盐水组每日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于第8日针刺各组给予电针20min,盐水组及模型组束缚20min,每日1次,共3次,于末次针刺后观察扭体反应,并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子宫IP3。结果:①每分钟扭体分数: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血海组及合谷组均明显升高(P均0.01);三阴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三阴交组显著性降低(P0.05);血海组、合谷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各电针组之间比较,血海组较三阴交组明显升高(P0.01)。②子宫IP3水平: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血海组、合谷组均显著降低(P0.01,P0.05);三阴交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三阴交组明显升高(P0.01);血海组、合谷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各电针组之间比较,三阴交组明显高于血海组、合谷组(P均0.01)。结论:三阴交组明显抑制了大鼠扭体反应,其机制是通过对IP3信号转导途径的生理性调节,而产生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的作用。血海组及合谷组对扭体反应及IP3均未产生明显调节作用,表明同经不同类及不同经脉穴位之间的效应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胡平安 《新中医》2014,46(7):90-92
目的:观察生髓活骨丸内服并推拿、中药雾化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Ficat分期Ⅰ~Ⅱ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90例,治疗组服生髓活骨丸口服,配合手法推拿、中药雾化治疗;对照组服用活血止痛胶囊和六味地黄丸,分别对2组进行Harris评分、影像学疗效和综合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后3月、1年,2组Harris总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P0.01);且治疗组各时间点总评分升高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1年影像学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1年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6%,对照组为84.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生髓活骨丸并手法、中药雾化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