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薄层色谱试验,探索傣药管底(蔓荆)不同药用部位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对管底(蔓荆)叶、根进行研究。结果:经过试验,得到分离度较好,重现性较好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结论:该方法为管底(蔓荆)叶、根的应用提供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定蔓荆叶药材质量标准,为傣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复学依据。方法:生药学研究,浸出物测定法,灰分没定法,薄层色谱法。结果:对蔓荆叶的性状、显微特征进行了描述;对三个不同产地10批蔓荆叶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重金属和浸出物进行了测定;同时对其蔓荆子黄素进行了薄层定性鉴别研究。结论:通过研究制定了傣药蔓荆叶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傣药七味榼藤子丸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傣药七味榼藤子丸中榼藤子、黑种草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傣药七味榼藤子丸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傣药材傣百部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生药学方法进行性状鉴别、显微粉未鉴别;按《中国药典》一部附录方法,测定傣药材小百部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建立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结果:规定水分不得过14.0%,总灰分不得过5.5%,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5%,浸出物不得少于60.0%。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能够控制傣百部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傣药材卵叶巴豆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生药学方法进行性状鉴别、显微粉未鉴别;《中国药典》一部附录方法,测定傣药材卵叶巴豆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建立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结果:规定水分不得过12.5%,总灰分不得过13.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0%,浸出物不得少于22.5%。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能够控制傣药材卵叶巴豆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傣医常用药材黑面神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植物学、生药学、化学、毒理学等方法研究基源、性状、系统成分、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急性毒性等项目.结果:植物来源明确,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重现性好、专属性强,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限度设定合理,急性毒性试验结果LD50为123.87g生药/kg.结论:该标准简便快速、实用,能有效控制傣药材黑面神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傣药材榼藤子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傣药材榼藤子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生药学方法对榼藤子的性状、显微粉未进行了鉴别;建立榼藤子中皂苷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中国药典》一部附录方法,测定傣药材毛叶巴豆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结果:薄层色谱鉴别重现性好,专属性强;规定水分不得过9.5%,总灰分不得过4.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0.5%,浸出物不得少于36.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能有效控制傣药材榼藤子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傣药材榼藤子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生药学方法对榼藤子的性状、显微粉未进行了鉴别;建立榼藤子中皂苷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中国药典》一部附录方法,测定傣药材毛叶巴豆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结果:薄层色谱鉴别重现性好,专属性强;规定水分不得过9.5%,总灰分不得过4.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0.5%,浸出物不得少于36.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能有效控制傣药材榼藤子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瑶药黑钻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瑶药黑钻经甲醇提取后,以环己烷-乙酸乙酯(12∶6)为展开剂,对瑶药黑钻进行薄层鉴别。结果: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色谱清晰,无杂质斑点干扰。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可更好地控制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僚药雅拢牛哈占波胶囊的定性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僚药雅拢牛哈占波胶囊中倒心盾翅藤、薏苡根进行鉴别,并对不同批号样品进行了实测.结果:倒心盾翅藤、薏苡根药材的色谱斑点清晰,空白无干扰.结论:本法可作为建立傣药雅拢牛哈占波胶囊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傣药藤苦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中国药典>一部附录方法.测定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建立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结果:水分不得过14.0%,总灰分不得过11.5%,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4.0%,浸出物不得少于19.0%.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能有效评价藤苦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傣药黑种草籽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中国药典>一部附录方法,测定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建立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结果:水分不得过8.0%,总灰分不得过7.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1.0% ,浸出物不得少于30.0%.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能有效评价黑种草籽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瑶药金线风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三氯甲烷提取后,以三氯甲烷-甲醇-浓氨试液(5∶0.6∶0.05)为展开剂,对瑶药金线风进行薄层鉴别。结果: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色谱清晰,无杂质斑点干扰。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可更好地控制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瑶药小散骨风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瑶药小散骨风经甲醇提取后,以冰醋酸:水(5∶5)为展开剂,对瑶药小散骨风进行薄层鉴别。结果: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色谱清晰,无杂质斑点干扰。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可更好地控制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瑶药大散骨风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瑶药大散骨风经甲醇提取后,以冰醋酸:水(4∶6)为展开剂,对瑶药大散骨风进行薄层鉴别。结果: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色谱清晰,无杂质斑点干扰。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可更好地控制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腊肠树不同药用部位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对腊肠树树心、叶进行鉴别研究。结果:在相同色谱条件下,建立了腊肠树叶和树心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鉴别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作为腊肠树、树叶药材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瑶药七爪风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瑶药七爪风经甲醇提取后,以三氯甲烷一甲醇(4:1)为展开剂,对瑶药七爪风进行薄层鉴别。结果: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色谱清晰,无杂质斑点干扰。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可更好地控制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18.
王硕  袁经权  周小雷  龚小妹  陈乾平  缪剑华 《中成药》2011,33(10):1767-1770
目的 制定瑶药地钻(蔓性千斤拔)药材质量标准,为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生药学研究,浸出物测定法,灰分测定法,水分测定法,薄层色谱法及HPLC色谱法.结果 对蔓性千斤拔药材的性状、显微特征进行了描述;对10个不同产地蔓性千斤拔药材的浸出物、总灰分、酸不溶灰分和水分进行了测定;同时对其活性成分染料木素和染料木苷进行了薄层定性鉴别和HPLC定量研究.结论 通过研究制定了蔓性千斤拔药材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傣药材蝉翼藤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植物学、生药学、化学、毒理学等方法研究基源、性状、系统成分、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急性毒性等项目。结果:植物来源明确,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重现性好、专属性强,水分、总灰分、浸出物限度设定合理,急性毒性试验LD50为46.61g生药/kg。结论:该标准简便快速、实用,能有效控制傣药材蝉翼藤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傣药雅唉喃摆丁别口服液薄层色谱鉴别。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方中灯台叶、黄芩、鱼腥草。结果:所采用的方法,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该方法能够有效的控制傣药雅唉喃摆丁别口服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