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2011年2月17—21日美国骨髓移植会议(Bone Marrow Transplant Tandem Meeting)在美国夏威夷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4000余名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专家和代表参与,650余份论文交流,其中口头报告100余份。大会主题涉及造血干细胞及移植免疫的基础研究、HSCT后过继细胞免疫治疗、非清髓预处理在脐血及单倍体相合HSCT中的应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 cell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KIR)对移植预后的影响以及异基因HSCT后复发的治疗等。本文就部分临床热点内容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2.
于玲  文雯  潘荣  王辉  王敏  师娟子 《生殖医学杂志》2014,23(10):847-849
目的探讨输卵管通畅情况与供精人工授精(AID)妊娠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辅助生殖中心进行AID治疗的患者527例,共840个治疗周期。将患者分为A组:双侧输卵管通畅组;B组:输卵管轻度异常组。统计这些患者AID治疗第1、2、3周次的周次临床妊娠率及累计妊娠率。结果周次临床妊娠率A组第1、2、3周次均高于B组,分别为29.29%vs.25.56%、39.38%vs.32.65%及34.43%vs.30.00%;A组累计妊娠率(51.48%)亦高于B组(46.67%)。A组妊娠率有高于B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轻度异常可能对AID妊娠率影响不大。临床上,存在AID治疗指征的患者,即使存在输卵管轻度异常,仍然可以尝试AID助孕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种因素对供精人工授精(AID)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因男方因素于国家卫计委科研所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技术服务中心接受AID手术治疗的患者2 040例,共3 889个治疗周期。探讨AID临床妊娠率与女方年龄、不孕年限、不孕类型、治疗周期数、治疗方案、手术方式的关系。结果30岁组与30~35岁组AID妊娠率(分别为25.23%、23.91%)显著高于35~40岁组和40岁以上组(分别为17.61%、9.38%)(P0.05);不孕≤5年的女性AID妊娠率(25.15%)显著高于不孕5年女性的妊娠率(20.90%)(P0.01);继发不孕女性的AID妊娠率(30.18%)显著高于原发不孕女性(22.75%)(P0.01)。AID实施第1至第4周期,每周期妊娠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24.88%、23.26%、20.92%和23.12%,P0.05)。促排周期组的妊娠率稍高于自然周期组(分别为24.15%和22.71%),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促排周期组的多胎率显著高于自然周期组(分别为5.36%和1.39%)(P0.01)。4种手术方式中宫颈管内人工授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CI+IUI)组、2次IUI组和1次IUI组的妊娠率分别为25.01%、22.33%和22.7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次ICI组的妊娠率(4.44%)最低,显著低于其他3种手术方式组(P0.01)。结论 AI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助孕方式;女方年龄、不孕年限、不孕类型是影响AID临床妊娠率的重要因素;促排卵并不增加AID的妊娠率,但会增加多胎妊娠的风险;AID治疗4个周期仍未妊娠者可寻求供精IVF-ET技术助孕。  相似文献   

4.
供精人工授精成功率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索多种因素对供精人工授精(AID)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6 302例女性实施的15 744个AID治疗周期,探讨AID妊娠率与治疗方案、每周期AID次数(授精时机)、女性年龄、输卵管情况、AID实施周期数的关系。结果:1克罗米芬组的妊娠率高于自然周期组(P=0.003),克罗米芬组和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组、HMG组和自然周期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2每周期施行排卵前后2次AID的妊娠率(26.3%)高于只行排卵前或排卵后AID女性的妊娠率(分别为7.0%、23.7%,P均0.05);335~40岁不孕女性AID治疗妊娠率(16.5%)较35岁以下的妊娠率(26.0%)明显下降,尤其40岁以后的妊娠率(1.2%)下降更明显(P0.05);4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提示有输卵管周围粘连的女性AID妊娠率(27.4%)与输卵管通畅女性的妊娠率(2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 AID实施1个至4个周期每个周期间的成功率比较,第1周期的临床妊娠率(27.6%)最高,与第2、3、4周期的妊娠率(分别为24.7%、23.9%、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第2、3、4周期之间的妊娠率无明显差异(P0.05),5周期及以上的妊娠率(19.0%)与前4个周期相比,妊娠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孕女性的年龄是影响AID治疗成功率的重要因素,同一周期施行排卵前后2次AID的优于只行排卵前或排卵后AID的,无输卵管因素女性的AID治疗在改行供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前应至少实施4个周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女性年龄对供精人工授精(AID)累积活产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行AID治疗的1 429例患者(3 354个AID治疗周期)的临床资料,并按照女性年龄分为4组:<35岁组(1 291例),35~<38岁组(92例),38~<40岁组(29例)和≥40岁组(17例),比较各组间的保守累积活产率和乐观累积活产率。结果 不同年龄组女性AID治疗后的妊娠结局比较显示,<35岁组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最高,妊娠丢失率最低;≥40岁组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最低,妊娠丢失率最高,且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的保守累积活产率分别为:<35岁组61.50%,35~<38岁组48.91%,38~<40岁组24.14%,≥40岁组11.76%。随着女性年龄的增加,AID治疗的保守及乐观累积活产率均显著降低(P<0.001)。年龄≥40岁女性,第1周期AID治疗的活产率仅为5.88%,两个治疗周期后的累积活产率为11.76%,且之后再增加AID周期累积活产...  相似文献   

6.
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例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受者出现胸膜肺弹力纤维增生症(PPFE)的临床资料, 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肺功能、胸部CT、诊断及治疗方面阐述PPFE的特点。PPFE的治疗尚未达成共识, 预后差, 药物治疗效果欠佳, 肺移植是患者疾病进展至终末期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7.
脐血因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资源优势及临床移植适应证广泛,已成为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细胞来源之一。如何将脐血造血干/祖细胞进行有效的保存和复苏,降低其冻存损伤,是HSCT治疗的关键环节之一。随着对低温冻存理论的深入认识,人们发现细胞凋亡参与了细胞冷冻损伤的分子机制,造血干细胞凋亡严重损害其克隆形成能力和移植后的造血重建功能。  相似文献   

8.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将造血干细胞植入患者体内予以重建造血和免疫系统的一种治疗方法。本文对HSCT在临床各个学科的应用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同时提出了HSCT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影响供精人工授精(AID)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以提高妊娠率,并评价其子代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沈阳二〇四医院生殖医学研中心2005年7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行AID助孕的5 109例患者,共计7 761周期的妊娠结局及子代出生缺陷发生率情况。结果:AID临床妊娠2 252例,周期妊娠率29.02%,累积妊娠率44.08%。女方年龄≤35岁组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35岁以上组(30.31%vs 20.18%,P0.01),不孕年限5年以下组高于5年以上组(30.83%vs 28.16%,P0.01),使用促排卵组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自然周期组(33.22%vs 28.68%,P0.01);治疗第1周期组的临床妊娠率最高(29.87%),与治疗第4周期组妊娠率(2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治疗周期组间的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ID发生子代出生缺陷28例(1.40%),以心血管畸形发生率最高(6例,21.43%),其次是骨骼肌肉系统畸形4例(14.29%),泌尿系统和神经系统畸形各3例(10.71%),还包括唇腭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畸形各2例(7.14%)及其它系统畸形。结论:女方年龄、不孕年限及促排卵治疗是影响AID临床妊娠率的重要因素;冷冻精液行AID并未增加子代出生缺陷发生率,是一项相对安全的辅助生殖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囊肿切除(arthroscopic cystectomy, AC)、镜下内引流术(arthroscopic internal drainage, AID)及传统开放切除(traditional open cytectomy, TOC)治疗腘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9年3月本科手术治疗108例腘窝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38例采用镜下AC,35例采用AID,35例采用TOC。比较三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等资料。[结果] 10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AC与AID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失血量、下地时间、切口愈合等级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TOC组(P<0.05);AID组手术时间显著优于AC、TOC组(P<0.05)。所有患者随访时间均12个月以上。随时间推移,三组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而Lysholm评分明显增加(P<0.05)。末次随访时,AC组与AID组VAS评分显著低于TOC组(P<0.05);AC组的Lysholm评分显著优于AID与TOC组(P...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供精人工授精(AI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在本中心治疗的258对夫妇共行480个AID治疗周期,根据女方年龄分成≤30岁和≥31岁两组。结果:480个AID治疗周期共获得120例临床妊娠,周期妊娠率为25.00%,累积妊娠率达46.51%。≤30岁和≥31岁两组在自然周期方案中周期妊娠率分别是29.65%、13.33%,累积妊娠率分别是51.00%、25.00%,两者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促排卵方案中,两组周期妊娠率分别为24.02%、23.81%,累积妊娠率分别为48.86%、43.48%,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随着女性年龄增长,不孕年限延长,两组AID的周期妊娠率和累积妊娠率下降,但是无统计学差异。前4个周期的周期累积妊娠率分别为24.03%、24.94%、24.69%和25.00%,无明显差异(P>0.05);第一周期与后三个治疗周期的累积妊娠率分别是24.03%、39.53%、45.74%和46.51%,有显著升高趋势(P<0.01)。结论:①在AID治疗中女方年龄增高,促排卵授精方案优于自然周期授精方案。②AID至少应进行3~4次,未成功者再求助于试管婴儿等其他辅助生殖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含利妥昔单抗的方案治疗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PTLD)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单倍体相合HSCT后PTLD患者的临床资料.3例分别于移植后57~164 d发生PTLD,临床表现为发热、浅表淋巴结肿大.经淋巴结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PTLD,均为B淋巴细胞来源,EB病毒DNA阳性.采用减量或者停用免疫抑制剂,抗病毒治疗,应用利妥昔单抗(1例联合化疗)治疗.利妥昔单抗的剂量为375 mg/m2,每周1次,共用4次.结果 治疗后3例的淋巴结均明显缩小,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病情缓解.结论 PTLD是HSCT尤其是单倍体相合HSCT后的严重并发症,含利妥昔单抗的治疗方案对于PTLD的治疗效果较好.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rituximab-containing regimens on post-transplantation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 (PTLD) following haploidentical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3 cases of PTLD after haploidentical HSCT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ime to development of PTLD ranged from 57 to 164 days after HSCT.The main symptoms included fever, superficial lymph node enlargement. Epstein-Bart virus (EBV)-positive B-cell PTLD was diagnosed by biopsy of lymph node. Management of 3 patients consisted of withdraw of immunosuppressive treatment, anti-viral therapy, rituximab (375 rng/m2 , per week for four weeks) monotherapy or chemotherapy plus rituximab. 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had complete remission after treatment. Conclusion PTLD is a serious complication of HSCT especially haploidentical HSCT. Rituximab-containing regimens are potentially effective, well-tolerated with mild toxicity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TLD following haploidentical HSCT.  相似文献   

13.
迟发型非感染性肺部并发症(LONIPC)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术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 GVHD)的重要部分,目前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虽然肺移植是治疗多数终末期肺病的唯一方法,但由于HSCT术后受体潜在的风险,肺移植难以广泛应用。本文结合世界各地多个移植中心针对HSCT术后LONIPC受体行肺移植治疗的研究,就HSCT术后肺移植手术适应证及时机、肺移植术后血液肿瘤的复发及感染并发症、肺移植术后的HSCT受体移植物存活率等方面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4.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异质性很强的疾病,临床上需针对不同类型MDS采取分层治疗,针对不同目的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近年研究表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MDS的疗效确切,预后评分系统对MDS移植后的疗效有重要预测作用,年龄对50岁以上各年龄段的MDS患者移植后总体生存的影响不大,非清髓或减低剂量预处理的Allo-HSCT使更多年老体弱患者耐受移植治疗,移植时机是影响Allo-HSCT疗效和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植入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入综合征(ES)是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中性粒细胞恢复早期,部分患者出现发热、皮疹、非心源性的肺水肿、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等临床症状的统称。此概念是在1994年由Radford等首先提出,也称为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疾病自身侵袭综合征,其发病率在7%~59%之间。现就其发病机制、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ABO血型不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早期输血质量控制方法,确保HSCT顺利进行。方法对23例HSCT患者进行早期输血治疗,做好输血前、中、后期输血管理及血液保存的质量控制。结果23例ABO血型不合的HSCT后均获得了造血重建,血型分别于移植后24~150d转为供者血型;无1例发生溶血反应。结论严格输血管理,可以帮助HSCT患者顺利实现造血功能重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ABO血型不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早期输血质量控制方法,确保HSCT顺利进行.方法 对23例HSCT患者进行早期输血治疗,做好输血前、中、后期输血管理及血液保存的质量控制.结果 23例ABO血型不合的HSCT后均获得了造血重建,血型分别于移植后24~150 d转为供者血型;无1例发生溶血反应.结论 严格输血管理,可以帮助HSCT患者顺利实现造血功能重建.  相似文献   

18.
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已经成为现代医学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就HSCT对肾小球肾炎、IgA肾病、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和肾脏肿瘤的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随着检测技术和支持治疗技术的不断改善,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成功率在逐年提高;随着减低预处理强度移植的开展,接受HSCT患者的年龄限制逐渐放宽;随着对移植物抗肿瘤作用的认识加深,开始尝试用HSCT治疗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在国内,有许多医院(包括一些基层医院)已经开展或正准备开展HSCT工作,但国内尚未出台HSCT单位或开展HSCT工作的准入标准,因此,本文将主要介绍欧洲血液和骨髓移植协作组(EBMT)和北美关于开展HSCT工作的一些基本要求,希望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采用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对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3例HSCT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诊断标准将受者分为确诊组、临床诊断组、拟诊组及非IFI组,应用统计软件分析GM试验的各项评价指标,发生IFI的危险因素,以及抗真菌治疗的疗效及其与GM试验的相关性.结果 113例受者中,GM试验阳性共有45例,总阳性率39.8%(45/113);确诊和临床诊断IFI的39例受者中,GM阳性31例(79.5%).GM试验的敏感性为79.5%,特异性为86.2%,假阳性率13.8%,假阴性率20.5%,阳性预测值79.5%,阴性预测值86.5%,诊断符合率83.5%,Youden指数0.66.另外,发现GVHD、粒细胞缺乏及既往有真菌感染病史是发生IFI的危险因素,而原发病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两组IFI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抗真菌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52.7%,其中确诊和临床诊断IFI者的有效率为66.7%,治疗前GM阳性者在治疗后GM值有明显的降低(P<0.05),且GM检测阳性者开始治疗的时间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结论 GM试验对HSCT后IFI具.有较好的早期诊断价值,动态监测GM水平变化可以作为评价抗真菌治疗效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