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百特药液对真菌和蠕形螨抑杀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百特药液对真菌和蠕形螨有无抑杀作用。方法:采用药液直接作用于病原生物(包括真菌和蠕形螨)及带药培养,并设对照组,以比较,观察作用结果。结果:无论是药物直接作用试验还是稀释带药培养,都证明百特药液有强烈抑杀真菌和杀灭人体蠕形螨的作用。结论:百特药液对真菌和蠕形螨具抑杀作用。且有进一步实验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百特药液对皮肤及眼结膜的刺激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百特药液对皮肤及眼结膜有无明显的刺激作用。方法:在家兔和人体(自愿者)上直接涂搽百特药液和将药液直接滴入家兔眼睛中,观察药液对皮肤及眼结膜刺激后反应。结果:该药液涂搽皮肤和滴入兔眼后对皮肤及眼结膜无明显的刺激反应。结论:该药液对皮肤及眼结膜无刺激作用,可进一步作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3.
人体蠕形螨所致外耳道瘙痒症的中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人体蠕形螨所致外耳道瘙痒症的药物治疗,运用中草药作为主要成份研制成杀螨灵滴耳剂,在126名蠕形螨感染的患者中,采用杀螨灵滴耳剂并将4%硼酸酒精,氯霉素眼药水作为参照,进行临床药物检测和体外药敏实验,结果表明,杀螨灵剂具有杀螨止痒作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正> 百部治疗外阴瘙痒症300例编辑同志: 笔者自1988年以来,采用百部治疗外阴瘙痒症300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本组300例病人均为女性,年龄最小8岁,最大60岁。其中已婚者237例,占79%;经产妇219例,占已婚例数的92.4%。单纯瘙痒症52例,妇科疾病伴外阴瘙痒者248例。病程最短者1小时,最长者8个月,以3~7天为多,占全部病例的95%。治疗方法:取百部50克,水1.5公升,同时放入锅内煎煮,煎沸30分钟后取出滤渣,药液倒入盆内,药渣暂存再复煎1次。先用药液热熏外阴,待药液温度适宜时再行外阴洗浴或坐浴,每次10~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65例经常规治疗无效的外阴瘙痒症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中药熏洗治疗。结果:165例病例治疗后治愈136例,好转2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5.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瘙痒症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84年以来,使用氟氯剂治疗外耳道疖82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收治外耳道疖共82例,男58例,女24例。病史1~7d,平均年龄28岁,老年病例很少。 2 药物配制氟氢松5mg,氯霉素250mg,混匀后置纱布条上,高压灭菌后备用。 3 使用方法外耳道用75%洒精消毒,将制备的纱布条用药液浸泡后置入外耳道,紧帖于疖处,每日1次。同时以复方新霉素耳剂滴患耳,每日3次。  相似文献   

7.
人体蠕形螨所致外耳道瘙痒症组织病理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人体蠕形螨所致外耳道瘙痒症患者外耳道皮肤病理组织学改变。方法:尸检(63具)和活检(12人)外耳道瘙痒症患者的外耳道皮肤。结果:人体蠕形螨主要寄生在毛囊,皮脂腺内虫体少见,未见螨穿透毛囊侵入真皮层,组织学改变表现角化过度,毛囊口扩张,真皮乳头层可见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白细胞浸润。细胞间轻度水肿等。结论:人体蠕形螨是外下道瘙痒症重要致病原,其影响因素主要与感染度和人体素质(反应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明外耳道瘙痒症与外耳道勘察疾病的关系。以利于鉴别诊断。方法:对外耳道痒症和外耳道瘙症和外耳道其它疾病的临床表现、病原,以及它们职业、性别和年龄关系诸方面作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到之间鉴别要点。结果:该病与外耳道其它疾病在临床特征,致病因素好发部位以及职业、年龄、性别等均存在一定差别。结论:外耳道下与外耳道其它疾病可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氯霉素混悬液纱条治疗弥漫性外耳道炎的疗效进行观察,以更好地用于临床治疗。方法:对100例弥漫性外耳道炎用氯霉素混悬液纱条治疗后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00例中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治愈率100%,慢性弥漫性外耳道炎治愈率88%,好转率9%,无效率3%。结论:采用氯霉素混悬液纱条治疗弥漫性外耳道炎效果可靠、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百特输液器是一种轻便的抛弃式输注装置,它采用一个弹性贮药囊输注药液,药液填充后百特输液器以持续弹性压力推进药物,药液通过特殊材料制成的微粒过滤器和流速控制器后进入人体,持续静脉输入5-Fu可提高化疗疗效,但其药物剂量大,浓度高,持续时间长,外周静脉炎的发生率较高,有报道为83.3%[1].  相似文献   

11.
人体蠕形螨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人体蠕形螨人群感染率较高,其寄生与人体的某些皮肤病如酒渣鼻、毛囊炎、痤疮、脂溢性皮炎、睑缘炎、外耳道瘙痒等密切相关,故在美容及防治上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近几年来蠕形螨的致病及治疗方面作一综述,以求对治疗人体蠕形螨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进行总结,为避免损伤面神经提供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35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术前用128排螺旋CT 0.6mm薄层扫描患者颞骨,然后行多平面重组(multi planar reformation,MPR)及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CPR)重建,模拟经面神经隐窝施行的手术路径,在CT上测量面神经管垂直段与外耳道后壁、面隐窝底与面神经管的距离,并对围手术期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术后无面瘫、外耳道后壁及鼓膜损伤发生,共发生术后一过性眩晕6例,头皮血肿3例,发热(>38℃)3例,余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人工耳蜗植入术相对安全,但也有面神经损伤等并发症.规范操作标准,针对不同患者进行个性化处理,以保证手术的成功.经面神经隐窝径路的重要解剖学标志在128排螺旋CT扫描时可得到清晰显示,面神经管与周围组织的测量结果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可提供重要参数,有极佳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辨证自血穴位注射疗法配合西药内服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身静脉血辨证选穴进行穴位注射,配合口服西药:甲硝唑片、螺内酯片、维生素B6片,外用白色洗剂治疗寻常性痤疮128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92例,占71.9%,显效32例,占25%,好转4例,占3.1%,无效者为零。其中治疗一个疗程者90例,治疗2个疗程者38例。总疗效100%。结论中西医结合的自血辨证穴位注射配合西药口服外用治疗,寻常痤疮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ESWL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经验。方法 采用YC-9200型碎石机治疗泌尿系结石2620例。术中均采用B超定位,根据病情低能量,有计划地分次碎石,每次冲击2400-3000次,2次间隔多在2-3周以上。结果 2620例的碎石率达99.39%,无效率0.61%,无街发生率0.88%。结论 ESWL治疗泌尿系结石,术前充分准备,术中B超定位,根据病情有计划分次低能量高频次碎石;对巨大结石进行疗效预测,选择合适病人进行治疗;术后积极配合中西药物排石止血、预防感染等均是预防并发症、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应用纤支镜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30例,应用抗结核药物化疗。治疗组28例,在化疗基础上,每周1次应用纤支镜对病变部位行支气管冲洗,钳夹清除坏死组织,沿病灶边缘行粘膜下多点注射抗结核药物。2个月为l疗程。结果 治疗组的显效率为39.29%,总有效率为89.28%,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在胸部X线、痰抗酸杆菌、血沉、纤支镜检查等改善方面比较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应用纤支镜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疗效肯定,可作为辅助治疗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80例随机分为奥氮平组和奋乃静组 ,共治疗 8周 ,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副作用量表 (TESS)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GQOLI)分别评定疗效、副作用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奥氮平组治疗前后PANSS及阴性症状减分率显著高于奋乃静组 (P <0 .0 5 ) ,而两组阳性症状减分率差异无显著性 ,奥氮平组副作用轻微 ,常见的有口干、困倦、便秘和体重增加。奥氮平组躯体功能维度、心理功能维度、社会功能维度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后均显著高于奋乃静组 (P <0 .0 1)。结论 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好 ,安全性高 ,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桂乌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桂乌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活动期的RA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49例与西药对照组44例.中西医结合组采用桂乌汤结合MTX治疗,西药对照组单用MTX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7.6%,西药对照组为67.4%,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中西医结合组在临床治疗各阶段能减轻关节肿胀、疼痛、晨僵,降低实验室检查指标,与西药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优越性(P<0.01或P<0.05).结论:桂乌汤与MTX联合治疗RA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MTX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肱骨踝上骨折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接收治疗的106例肱骨踝上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患儿仅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患儿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87.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65.4%,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能够提高治疗优良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