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urvivin反义核酸促进紫杉醇诱导HL-60细胞凋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Survivin反义核酸对紫杉醇诱导白血病细胞系HL 6 0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已构建成功的Survivin反义核酸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SVVas电转染HL 6 0细胞 ,并筛选转染成功的阳性克隆 ;锥虫蓝拒染法观察Survivin反义核酸与紫杉醇联合应用对HL 6 0细胞增殖的影响 ;细胞计数和MTT实验测定转染细胞对紫杉醇敏感性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细胞凋亡DNA断裂情况 ;核染色检测凋亡细胞的细胞核变化。结果 转染Survivin反义核酸的HL 6 0SVVas细胞增殖明显受抑 ,与HL 6 0neo细胞、HL 6 0细胞进行比较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 ;MTT实验显示 ,紫杉醇对HL 6 0SVVas、HL 6 0neo、HL 6 0细胞的IC50 值分别为 (14 .4± 1.87)ng ml,(31.9± 6 .38)ng ml和 (32 .0± 6 5 2 )ng ml。统计学分析证明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1) ;经琼脂糖凝胶电泳 ,HL 6 0SVVas细胞可见到DNA梯形条带 ,而HL 6 0neo、HL 6 0细胞未见到 ;与HL 6 0neo、HL 6 0细胞相比 ,HL 6 0SVVas的细胞核呈致密浓染。结论 Survivin反义核酸可促进紫杉醇诱导HL 6 0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出血家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 (rTMS)对脑出血家兔的治疗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家兔 3 6只 ,随机分为A、B、C组。A组 (治疗组 )和B组 (模型组 )采用家兔自体血注射制作脑出血模型 ,C组 (对照组 )注射生理盐水。A组家兔于造模后 12h开始实施rTMS ,每日 3次 ;B组和C组不进行rTMS。各组家兔分别于模型制作后 12h、2 4h、48h、72h、1周、2周处死。采用TUNEL法和免疫组化技术 ,检测出血灶周围脑组织中细胞凋亡及bcl 2、TNF α和IL 6的表达。结果  3组均未见自发性出血。C组未见凋亡细胞及bcl 2阳性表达 ;A组和B组均有凋亡细胞和bcl 2表达水平增高 ,2组相比 ,A组的凋亡细胞较少 ,bcl 2表达水平更高(P <0 .0 5 )。C组无TNF α和IL 6阳性细胞 ;A组和B组均有TNF α和IL 6表达 ,2组相比 ,A组的TNF α表达水平较低 ,IL 6表达较高 (P均 <0 .0 5 )。结论 rTMS刺激可通过调控炎症因子表达、减轻炎性损伤以及上调bcl 2的表达、减少细胞凋亡 ,在脑出血中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诱导U937细胞凋亡过程中IκB α蛋白的表达、降解及亚细胞定位 ,并探讨其降解机制。方法 用荧光显微镜观察TNF α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U937细胞内IκB α蛋白的表达及亚细胞定位 ,用流式细胞术分析IκB α蛋白的变化及降解情况 ,并行蛋白酶抑制剂———对甲苯磺酰 L 苯丙氨酸氯甲基甲酮 (TPCK)阻断实验 ,探讨细胞内IκB α蛋白变化的可能机制 ;用流式细胞术分析U937细胞凋亡。结果 ①IκB α分子多呈环状分布于整个胞浆 ,胞核内则无。②TNF α刺激后 ,胞浆中仅见少许IκB α分子 ,胞核内无 ;流式细胞术证实TNF α刺激后一定时间内IκB α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③TPCK阻断后 ,IκB α分子仍呈环状分布于整个胞浆 ,胞核内则无。流式细胞术证实在对应时间内其表达明显高于TNF α组。④TNF α诱导的U937细胞凋亡率为 (6 0 .73± 1.6 1) %。结论 ①在TNF α诱导的U937细胞凋亡过程中 ,存在IκB α蛋白降解 ,提示核因子 κB的激活。②IκB α蛋白降解需TPCK敏感的蛋白酶参与。③TPCK敏感的蛋白酶也参与了TNF α诱导U937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和/或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作用于NB4细胞后的细胞凋亡情况、P27^Kip1、cyclin E及内源性TGF—β1 mRNA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用MTT法检测As2O3对NB4细胞的细胞毒性及IC50用瑞氏-姬姆萨染色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学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半定量RT—PCR检测P27^Kip1、cyclin E以及内源性TGF-β1的mRNA水平。结果表明:As2O3、TGF-β1均能明显抑制NB4细胞的生长,促进NB4细胞的凋亡;As2O3对NB4细胞的抑制及促凋亡作用均呈剂量-时间依赖关系,24小时的IC50约为12μmol/L,48小时的IC50约为5μmol/L,72小时的IC50约为3μmol/L。As2O3和/或TGF—β1均可使NB4细胞出现细胞周期阻滞,5μmol/L As2O3使NB4细胞阻滞在G2/M期,5ng/ml TGF-β1使NB4细胞阻滞在G1期,两者联合处理组主要使S期阻滞。As2O3、TGF-β1分别作用于NB4细胞时均可见P27^Kip1及内源性TGF-β1的mRNA表达上调,而cyclin E的mRNA表达下调;联合处理组结果显示TGF—β1可增强As2O3上述作用。结论:As2O3及TGF-β1均可诱导NB4细胞凋亡,引起细胞周期分布异常;As2O3及外源性TGF—β1可能通过上调内源性TGF-β1使P27^Kip1高表达以诱导细胞凋亡;TGF-β1可能直接抑制了cyclin E的表达,或者通过上调P27^Kip1的表达而反馈抑制cyclin E的活性,从而导致NB4细胞周期阻滞。  相似文献   

5.
背景:临床应用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已获得较好效果。目的:探讨As2O3逆转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ADR耐药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HL60/ADR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空白对照组和As2O3组,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培养,As2O3组加入48hIC50As2O3进行培养。结果与结论:As2O3能提高HL60/ADR细胞摄取阿霉素水平,降低HL60/ADR细胞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表达率(P<0.05),能够促进HL60/ADR细胞凋亡,细胞早期和晚期凋亡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并随时间增加而提高。可减低细胞IκBα、p65、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使促凋亡蛋白Bax,断裂的Caspase-3、Caspase-9、PARP表达升高,说明As2O3能够逆转HL60/ADR细胞耐药,与其上述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苏震  郑法雷  李艳  段琳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2,25(5):268-270,I002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 (EGF)和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及两者联合应用对人类肾小管上皮细胞 (HKC)转分化的影响。方法 用相差显微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HKC株的形态和结构。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HKC角蛋白和波形蛋白的表达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染色技术测定HKCE 钙粘连蛋白和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A)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HKC表达α SMA阳性的百分率。结果  10、2 0、4 0ng/ml浓度EGF及 3ng/ml浓度TGF β1单独作用时 ,无明显促进HKC转分化的作用。TGF β1单独应用 (10、2 0ng/ml)有轻度的诱导HKC转分化的作用。当TGF β1(3ng/ml)与EGF(10ng/ml)、TGF β1(10ng/ml)与EGF(2 0ng/ml)、TGF β1(2 0ng/ml)与EGF(40ng/ml)共同作用时 ,对诱导HKC转分化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35 17± 2 86 ) %、(5 1 2± 1 10 ) %、(5 5 4 3± 1 15 ) %vs(3 5 3± 0 0 9) % ,P <0 0 5 ]。结论 一定浓度的TGF β1和EGF在诱导HKC转分化中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为研究HKC转分化提供了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 )诱导淋巴瘤细胞凋亡与核因子κB(NF κB)活化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关系,并观察地塞米松(Dex)抑制NF κB活化对As2O3诱导淋巴瘤细胞凋亡及VEGF、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ⅤFITC法检测Raji细胞凋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半定量分析Raji细胞NF κB、VEGF、MMP9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 As2O3同时具有诱导Raji细胞凋亡[凋亡率为(39. 2±1. 3)% ]和NF κB活化的作用; 1. 0μmol/LDex能显著增加1 . 0μmol/LAs2O3诱导Raji细胞凋亡(增加率为77. 5%,P<0. 05)和抑制As2O3诱导Raji细胞NF κB活化(抑制率为28. 0%,P<0. 05)的作用,VEGF、MMP9变化与NF κB一致。结论 As2O3诱导Raji细胞凋亡的同时活化NF κB,VEGF、MMP9表达亦随之增强;Dex在抑制As2O3诱导Raji细胞NF κB活化的同时增强其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VEGF、MMP9的表达也相应下降。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在K5 6 2细胞 β1整合素活化功能中的作用 ,利用转染正义 (S)、反义 (As)VEGF12 1cDNA及空载体 (V ,pcDNA3 )的不同K5 6 2细胞株 ,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粘附分子VLA 4(CD4 9d/CD2 9)和VLA 5 (CD4 9e/CD2 9)表达及 β1整合素的可活化性。结果显示 :K5 6 2 /V ,K5 6 2 /S和K5 6 2 /As细胞 β1整合素VLA 4 (CD4 9d/CD2 9)与VLA 5 (CD4 9e/CD2 9)的表达率均在 92 %以上 ,但经 β1整合素活化剂 8A2抗体激活后 ,K5 6 2 /As细胞可活化表位 9EG7表达率较K5 6 2 /V细胞明显提高 (75 .6± 10 .5vs 4 1.2± 2 .1% ,P <0 .0 1)。结论 :转染反义VEGF12 1cDNA能增加K5 6 2细胞 β1整合素的可活化性  相似文献   

9.
背景:临床应用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已获得较好效果。目的:探讨As2O3逆转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ADR耐药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HL60/ADR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空白对照组和As2O3组,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培养,As2O3组加入48hIC50As2O3进行培养。结果与结论:As2O3能提高HL60/ADR细胞摄取阿霉素水平,降低HL60/ADR细胞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表达率(P〈0.05),能够促进HL60/ADR细胞凋亡,细胞早期和晚期凋亡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并随时间增加而提高。可减低细胞IκBα、p65、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使促凋亡蛋白Bax,断裂的Caspase-3、Caspase-9、PARP表达升高,说明As2O3能够逆转HL60/ADR细胞耐药,与其上述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As2S2与STI 571协同诱导K562细胞凋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索As2 S2 和STI 5 71联合使用对K5 6 2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细胞计数法研究As2 S2 对K5 6 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细胞凋亡的检测用流式细胞术、基因组DNA电泳、细胞形态学观察等方法 ;蛋白表达的检测采用Western blot法 ;基因表达的变化用半定量RT PCR法。结果 As2 S2 1~ 5 μmol/L作用 2 4~ 72h ,即可明显抑制K5 6 2细胞增殖 ,3~ 5 μmol/L作用 4 8~ 72h即可诱导K5 6 2细胞凋亡。 3μmol/LAs2 S2 作用 72h ,细胞凋亡率达 34.4 % ;5 μmol/LAs2 S2 作用 4 8,72h ,细胞凋亡率分别达 2 1.8%和 4 6 .0 %。 1μmol/LSTI 5 71作用 4 8h ,细胞凋亡率为 (18.4± 1.4 ) % ;5 μmol/LAs2 S2 作用 4 8h ,细胞凋亡率为 (15 .8± 1.2 ) % ;而两者合用细胞凋亡率上升为 (40 .6± 2 .0 ) %。对于U937细胞 ,单用 1μmol/LSTI5 71作用 4 8h ,细胞凋亡率为 (4.5± 1.1) % ;单用 5 μmol/LAs2 S2 作用 4 8h ,细胞凋亡率为 (6 .0± 1.2 ) % ;而两者合用 ,细胞凋亡率为 (7.3± 1.0 ) % ,无明显协同作用。As2 S2 能降低K5 6 2细胞中Bcr Abl蛋白水平 ,并抑制c Abl和Bcr AblPTK活性 ,但As2 S2 并不调变bcr abl基因表达水平。结论 As2 S2 联合STI 5 71可增强诱导K5 6 2细胞凋亡的作用 ,其机制可能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探讨外源性一氧化氮 (NO)供体硝普钠 (SNP)对HL 6 0细胞诱导凋亡的可能机制。将HL 6 0细胞与SNP在体外培养 ,用DNA片段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测定原位细胞凋亡率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DNA倍体和周期分析及Bcl 2、Bax、线粒体膜蛋白表达率的变化。结果表明 :SNP可诱导HL 6 0细胞凋亡 ,两者之间有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关系。 1.0mmol/LSNP作用 4 8小时后 ,HL 6 0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亚二倍体峰 (4 2 .2± 3.5 ) % ,TUNEL测定凋亡细胞率为 (5 2 .5± 7.6 ) % ,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同浓度的高铁氰化钾 (PFC)组 ;Bax基因蛋白和线粒体膜蛋白 (APO2 .7)表达增加 ,bcl 2基因蛋白表达降低。Bax、Bcl 2和APO2 .7的表达率与SNP两者之间也有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关系。结论 :外源性一氧化氮供体诱导HL 6 0细胞凋亡过程中 ,线粒体膜蛋白表达显著上调并伴随Bax和Bcl 2蛋白的表达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抑制剂丁硫氨酸亚砜胺(BSO)对肿瘤多药耐药细胞株K562/ADM细胞的诱导凋亡效应,及对P糖蛋白(P—gp)和mdr1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探讨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变化与As2O3作用效果的关系。方法As2O3(0.5、2.0、5.0μmol/L)单独及联合100μmol/LBSO作用于K562/ADM细胞,应用MTT比色法检测K562/ADM细胞的增殖活性;膜联蛋白V/碘化丙锭(AnnexinV/PI)标记法观察K562/ADM细胞的凋亡效应;分光光度法检测K562/ADM细胞内GSH含量变化;流式细胞术(FCM)检测P—gp水平变化;RT—PCR方法检测mdr1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K562/ADM细胞内的GSH含量为(81.13±3.91)mg/g蛋白,在BSO降低GSH含量后,临床剂量(0.5、2.0μmol/L)As2O3联合BSO(100μmol/L)24h内即可抑制K562/ADM细胞的增殖活性,诱导K562/ADM细胞发生凋亡,处理48h凋亡率分别为(59.29±6.01)%,(65.06±8.29)%;72h凋亡率分别为(82.15±9.28)%,(92.72±9.41)%;其诱导凋亡效果均明显强于单用As2O3,临床剂量和高剂量(5.0μmol/L)组。K562/ADM细胞P—gp表达阳性率为98.1%,mdr1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为1.85±0.13,临床剂量As2O3联合BSO处理48h,其抑制mdr1mRNA表达的作用效果以及处理72h对P—gP的抑制作用均明显强于单用高剂量As2O3组。结论 GSH的含量变化与As2O3的作用效果密切相关,As2O3联合BSO可有效诱导K562/ADM细胞发生凋亡,有效抑制P—gP及mdr1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14.
Mcl-1基因在HL-60细胞对全反式维甲酸耐药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髓系白血病-1(Mcl-1)基因在HL60细胞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耐药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少量、递增、反复ATRA诱导HL-60细胞,建立ATRA耐药细胞系HL60/ATRA;利用鸡尾酒法制备Mcl-1基因的小片段干扰RNA(SmallinterferenceRNA,siRNA),并通过脂质体介导将其导入HL60/ATRA细胞;Westernblot检测Mcl-1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MTT实验、NBT还原反应实验、TUNEL免疫组化染色法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情况。结果HL60/ATRA细胞Mcl1蛋白相对灰度值为0.624±0.127,较野生型HL60细胞(相对灰度值为0.162±0.127)明显高表达,并可耐受100nmol/L的ATRA,而不发生分化、凋亡[凋亡率为(1.0±0.5)%];Mcl1siRNA导入HL60/ATRA细胞后,Mcl1蛋白表达下调(相对灰度值为0.267±0.086),恢复对ATRA的敏感性[凋亡率为(18.5±4.5)%]。结论Mcl1基因可能参与了HL60细胞ATRA耐药的形成;抑制Mcl-1基因可能成为一种新的逆转ATRA耐药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探讨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03)对原代APL细胞凋亡及周期的影响,As2O3作用前后P27^Kip1和TGF-β1、cyclinE和bcl-2的变化以及P27^Kip1在As2O3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用细胞形态学及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原代APL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技术检测药物处理前后细胞P27^Kip1、TGF-β1、cyclinE以及BCL-2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As2O3与APL细胞共同培养24小时,浓度为1、5、10μmol/L时,凋亡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1.42%、4.57%、10.67%;至48小时,凋亡细胞分别为8.92%、16.07%和18.90%,明显高于相同浓度的As2O3作用24小时(P〈0.05);至72小时,细胞以碎片为主。同一时段随着As2O3浓度的增加,APL细胞凋亡不断增多;同一浓度As2O3作用于APL细胞,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APL细胞凋亡也随之增多。5、10μmol/L的As2O3作用于APL细胞24、48、72小时可见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G2期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1μmol/L As2O3作用后的细胞周期无明显变化。1、5和10μmol/L As2O3作用于APL细胞,P27^Kip1蛋白表达增高,P27Kip1 mRNA与β-actin灰度值之比(P27^Kip1/β-actin)分别为0.181、0.489和0.921,表明随着As2O3浓度的增高,P27Kipt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P27^Kip1表达与凋亡细胞数之间存在正相关(r=0.55,P〈0.05);与对照组相比,TGF-β1蛋白和mRNA表达上调,伴有CyclinE、BCL-2蛋白和mRNA表达下调,TGF-β1表达与凋亡细胞数之间存在正相关(r=0.51,P〈0.05),TGF-β1表达与P27^Kip1表达之间也存在正相关(r=0.31,P〈0.05)。结论:As2O3体外可诱导原代APL细胞凋亡,存在时间-剂量依赖关系,并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P27^Kip1表达的变化情况与As2O3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效果密切相关,As2O3诱导原代APL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TGF-β1,从而上调P27^Kip1拮抗CvclinE和BCL-2的作用,抑制细胞增殖,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从而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和/或TGF-β1对HL-60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以及作用前后P27Kip1、内源性TGF-β1、cyclinE和BCL-2的变化情况。As2O3和/或TGF-β1作用于HL-60细胞,用细胞形态学观察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改变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药物处理前后P27Kip1、内源性TGF-β1、cyclinE以及BCL-2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As2O3和TGF-β1单用均可以诱导HL-60细胞发生凋亡,联合处理对HL-60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强于单药处理,其中5μmol/LAs2O3作用最强,5ng/mlTGF-β1处理可引起HL-60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p0.05)。5ng/mlTGF-β1和联合处理组P27Kip1的表达较对照组增强(p0.05);5μmol/LAs2O3处理组P27Kip1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5ng/mlTGF-β1和联合处理组均可见cyclinE蛋白表达下调(p0.05)。5μmol/LAs2O3和联合处理组可见内源性TGF-β1表达上调(p0.05)。结论:As2O3、外源性TGF-β1均可诱导HL-60细胞凋亡,联合处理组诱导凋亡作用强于对照组和单药处理组,TGF-β1处理可引起HL-60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TGF-β1诱导HL-60细胞凋亡过程中P27Kip1表达增强,拮抗cyclinE和BCL-2的作用,细胞周期阻滞,诱导细胞发生凋亡,这表明P27Kip1是TGF-β引起细胞周期阻滞的关键效应物,外源性TGF-β1又通过上调内源性TGF-β1的表达增强As2O3诱导原代APL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前列腺癌p53、bcl-2、bax基因表达与凋亡、增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前列腺癌组织中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 ,及其相关蛋白表达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细胞凋亡标记技术(TUNEL)及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 3 6例前列腺癌 (Pca)和 11例正常前列腺 (NP)组织石蜡切片 p5 3、bcl 2、bax、PCNA蛋白及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指数和细胞凋亡指数较NP明显增高 ,且AI/PI比值较正常组织AI/PI低 (P <0 0 1) ;随着肿瘤分级的增加 ,细胞增殖水平明显增加 (P <0 0 1)。p5 3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细胞增殖水平相关 ;bcl 2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水平相关 (P <0 0 5 ) ;bax基因表达与凋亡无关 ,但发现它们的bcl 2 /bax的比值与凋亡有关 ,结果显示 :高bcl 2 /bax比值多见于低凋亡组 ;低bcl 2 /bax比值多见于高凋亡组。结论 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均参与了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p5 3基因与细胞增殖水平的调控有关。bcl 2和bax在细胞凋亡调节中起到重要作用 ,由于bcl 2蛋白过量表达引起bcl 2 /bax失平衡 ,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在体外培养方式下K5 6 2细胞对正常骨髓基质细胞 (bonemarrowstromalcells ,BMSCs)的凋亡及其造血负调因子TGF β1表达的影响。 方法 加入K5 6 2与BMSCs直接接触与用隔离膜两种方式培养 ,第 2、4、7、12d检测培养上清的TGF β1含量和BMSCs中TGF β1mRNA的表达 ;TUNEL法检测BMSCs的凋亡。 结果 接触培养BMSCs的凋亡在第 4d后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TGF β1水平升高到 4d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1) ;BMSCs胞浆TGF β1mRNA阳性率升高到第 4d后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K5 6 2细胞可抑制正常BMSCs生长 ,促进其凋亡 ,上调其TGF β1的表达 ,是造成正常造血抑制和白血病细胞导致造血微环境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研究在体外培养方式下K5 6 2细胞对正常骨髓基质细胞 (bonemarrowstromalcells ,BMSCs)的凋亡及其造血负调因子TGF β1表达的影响。 方法 加入K5 6 2与BMSCs直接接触与用隔离膜两种方式培养 ,第 2、4、7、12d检测培养上清的TGF β1含量和BMSCs中TGF β1mRNA的表达 ;TUNEL法检测BMSCs的凋亡。 结果 接触培养BMSCs的凋亡在第 4d后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TGF β1水平升高到 4d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1) ;BMSCs胞浆TGF β1mRNA阳性率升高到第 4d后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K5 6 2细胞可抑制正常BMSCs生长 ,促进其凋亡 ,上调其TGF β1的表达 ,是造成正常造血抑制和白血病细胞导致造血微环境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