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任军  谢志斌 《广东医学》2006,27(9):1316-1317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生和发展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6例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率为46.99%,不同原因引起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病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无差异(P>0.05),但门脉高压性胃病的病变程度与幽门螺杆菌感染(r=0.202,P<0.05)和脾静脉内径(r=0.397,P<0.01)、肝功能分级(r=0.267,P<0.05)、门静脉内径(r=0.202,P<0.05)和脾静脉内径(r=0.198,P<0.05)显著相关。结论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与引起门脉高压的病因和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无关,但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加重病情,病变程度与食管静脉曲张、肝功能以及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相关。  相似文献   

2.
脉高压性胃病并出血的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将118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Child-pugh肝功能分级评分,在48h内行急诊胃镜检查并记录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诊断门脉高压性胃病49例,并做病理查幽门螺杆菌、14C-尿素呼吸试验等检查。结果:118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食管静脉出血54例、门脉高压性胃病49例、肝性溃疡15例。门脉高压性胃病49例按Tanoue分级标准,第3级组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属C级者占87.5%,而第2级组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属C级者仅占12.5%,第1级组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属C级者为0,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门脉高压性胃病分类有关(P<0.001或P<0.05)。门脉高压性胃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67.3%,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脉高压性胃病并出血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肝功能分级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严重程度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幽门螺杆菌(Hp)感染阳性率的关系。方法对2004~2010年诊治的80例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严重程度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食管静脉曲张程度、Hp感染阳性率及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改善肝功能,预防消化道出血和食管静脉曲张,以及抗Hp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和发展与肝功能损害程度、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等因素的依从关系。方法电子胃镜、B超、实验室检查门脉高压性胃病47例。结果肝功能C级门脉高压性胃病合并出血率62.5%,重度食管静脉曲张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率33.3%。结论临床观察提示肝功能损害越重,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率越高,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越重,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率反而越低。  相似文献   

5.
连裕昌  郭建学 《广东医学》2004,25(8):920-921
目的 探讨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和发展与肝功能损害程度、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等因素的依从关系。方法 电子胃镜、B超、实验室检查门脉高压性胃病 4 5例。结果 肝功能C级门脉高压性胃病合并出血率6 2 5 % ,重度食管静脉曲张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率 2 9 4 %。结论 临床观察提示肝功能损害越重 ,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率越高 ,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越重 ,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率反而越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门脉高压性胃病与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 5 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为观察组 ,全部患者均有食管静脉曲张 ;另选 5 0例无门脉高压性胃病的肝硬化病为对照组。检测HP前 2个月均停用各种抗生素及H2 受体阻滞剂或质子泵抑制剂。 2组均行尿素酶实验和14 C呼吸实验。结果  2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分别为 36 %和 38%。结论 门脉高压性胃病与非门脉高压性胃病的HP感染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62例已行胃镜和幽门螺杆菌检查的肝硬化患者Hp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p感染在性别和年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Hp感染率随食管静脉曲张加重、肝功能恶化、门脉高压性胃病加重而降低(P<0.05~P<0 .01);Hp感染在消化性溃疡的有无发生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肝硬化患者中,Hp感染与食管静脉曲张、肝功能恶化、门脉高压性胃病、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无关.对有Hp感染的肝硬化患者无需行根除治疗.  相似文献   

8.
对62例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患者肝功能改变及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程度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门脉搏高压性胃病(PHG)的病变程度与肝硬化肝功能损害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均呈正相关。随着肝硬化肝功能损害的加重,PHG也逐渐加重,并发胃粘膜出血的机会增多。  相似文献   

9.
120例门脉高压性胃病内镜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门脉高压性胃病(PHG)的内镜特点及与肝功能损害和食管静脉曲张分级的关系.方法 采用Olympus XO-230型电子胃镜观察胃黏膜病变和静脉曲张情况,对肝功能进行 Child分级,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PHG内镜表现以蛇皮样病变、猩红热样疹及樱红斑最为常见,其严重程度与肝功能损害及食管静脉曲张分级呈正相关.结论 PHG内镜特征明显,门脉高压是PHG形成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PHG)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400例临床诊断为肝硬化患者进行常规胃镜检查,回顾性分析其并发PHG情况.结果 400例肝硬化患者中,PHG 156例(39.0%),食管静脉曲张344例(86.O%).肝功能Child-Push分级与PHG病变程度呈明显正相关(P<0.05),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PHG病变程度亦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随着肝功能分级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增加,肝硬化PHG严重程度及发病率上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胃镜、B超及肝功能分级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为临床判断肝硬化程度、早期预防并发症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139例,比较门、脾静脉内径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肝功能分级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其它门脉高压症的相关性。结果门脾静脉内径越宽,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越重(P〈0.05)。肝功能分级越差,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越重(P〈0.05)。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的胃底静脉曲张、门脉高压性胃病、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较轻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明显升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门、脾静脉内径、肝功能分级及其它门脉高压症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12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胃镜检查资料分析,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生率为45.3%(58/128),HP感染的阳性率为60.3%(35/58),结果表明PHG的发生率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呈正相关,与HP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与胃癌的发生也关系密切.本文分析了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在我院住院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Hp感染的情况,探讨Hp感染与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关系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胃粘膜病损程度以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食管静脉曲张根据其内镜表现分无、轻、中、重度;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按McCormack内镜诊断标准分类;Hp检测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和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15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82例,占52.8%(82/156);PHG出血40例,占26.3%(40/156);消化性溃疡16例,占11.3%(16/156);胃癌2例;急性胃黏膜病变4例;其他不明原因12例。且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PHG病变程度呈明显正相关(P〈0.01)。Hp检测阳性62例,其中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29例,PHG中19例,消化性溃疡中9例,其他5例,且Hp感染与食管静脉曲张及PHG的病变程度无关(P〉0.05)。结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与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是引起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两大主要原因,且随着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加重,门脉高压性胃病逐渐增多和加重;Hp感染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无关,是否给予根除Hp治疗尚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门脉高压性胃病(PHG)的临床特点及其与肝功能分级、食管静脉曲张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检查,分析肝功能的等级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给肝硬化患者带来的影响,与PHG的关系。结果:肝功能的等级增加会导致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病率增高,食管静脉曲张的严重程度同样会增高PHG发病率。结论:食管静脉曲张的严重程度及肝功能等级是PHG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黎雪华 《广西医学》2012,34(8):1107-1108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PHG)严重程度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及食管静脉曲张(EV)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122例PHG患者均行常规胃镜检查,分析PHG与肝功能分级和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122例PHG患者中轻度PHG 49例,重度PHG 75例;PHG随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加重而加重(P均<0.05).结论 肝硬化PHG严重程度随着肝功能分级和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7.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303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处理作了分析。结果表明,首次出血原因主要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53.1%),胃、十二指肠溃疡和门脉高压性胃病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常见合并症,也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Hp感染不是门脉高压性胃病的主要发病原因,临床上无须常规给予抗Hp治疗。对于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主要在于改善肝功能,降低门脉压,疏通胃粘膜血管回流以及H2受体拮抗剂的应用。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急症内镜下曲张静脉结扎术的止血率可达95%,其疗法安全可靠,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肝源性溃疡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仁芳 《华夏医学》2009,22(3):429-431
目的:探讨肝源性溃疡(HU)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肝源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胃镜表现、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肝功能分级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结果:HU以上腹痛最多见但缺乏规律性;胃溃疡多于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溃疡Hp感染率高于胃溃疡(P<0.05);HU的发生与肝功能损害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肝源性溃疡症状不典型,发生率高,其发生与肝功能分级及门静脉高压密切相关,难治愈,及时正确诊治HU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50例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相关临床特点及胃镜下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0例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患者胃镜下表现与肝功能的关系;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机率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的关系。结果:肝功能越差,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发病率越高;轻中度静脉曲张患者,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率高。结论: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率高,临床上要重视并预防出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分析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与肝功能分级和食道静脉曲张的关系.方法 对175例肝硬化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并对其并发PHG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75例患者中,PHG 81例(46.3%),食管静脉曲张156例(89.1%);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PHG病变程度呈正相关(P<0.05),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PHG病变程度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随着肝功能分级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加重,PHG的严重程度也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