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笔者近年来用自拟柴棱汤治疗乳癖 4 0例 ,疗效满意 ,总结经验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 0例 ,年龄 2 1~ 4 7岁 ,平均 33.5岁 ;病程 3个月~ 5年 ,平均 3.2年。发病部位双侧 2 3例 ,右侧 9例 ,左侧 8例。均行B超检查 ,2 5例行红外线扫描 ,确诊为乳腺增生。1 2 治疗方法 柴棱汤药物组成 :柴胡、三棱、莪术、香附各10g ,皂刺、浙贝、玄参、郁金、瓜蒌、白花蛇舌草各 15 g ,甘草 5g。肿块疼痛明显加乳香 10 g,延胡索 15 g ;乳胀胸闷加青皮10 g ,檀香 5 g ;苔白痰多加半夏 10g ,僵蚕 10 g。水煎服 ,每日1剂 ,2个月为 1个疗程。…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4 0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 30岁以下 3例 ,30~ 39岁 2 0例 ,4 0~ 4 9岁 13例 ,50岁以上 4例 ;临床表现为月经不调 36例 ,小腹疼痛 2 1例 ,带下多 18例 ,无症状3例 ;全部病例均经 B超探测确诊 ,瘤体最小 0 .8cm×1.0 cm,最大 6cm× 5cm;单个肌瘤 16例 ,多发 2 4例。2 治疗方法桂枝茯苓丸加味基本方 :桂枝 9g,茯苓 15g,丹皮12 g,桃仁 9g,赤芍 12 g,穿山甲 10 g,水蛭 (装胶囊吞服 ) 6g,柴胡 5g,仙灵脾 15g,仙茅 10 g。月经量多加炒地榆、蒲黄 ;小腹疼痛加延胡索、小茴香 ;带下多加椿根皮。每日 1剂 ,水煎 2次分服。月经后 3d连服…  相似文献   

3.
陈立富  郑林 《河北中医》1998,20(1):18-18
我们自1987年~1996年,我们用益肾活血法,分2期服药,治疗女性不孕症196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196例患者中,年龄最小者24岁,最大者35岁,平均年龄27.8岁;原发性不孕167例.继发性不孕29例;病程2~3年者166例,4~5年者24例,6~9年者6例;月经初潮年龄12~15岁者82例,16~19岁者114例;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者58例,月经愆期者83例,月经稀发者43例(其中2~3个月1次者30例,5个月左右1次者10例,1年左右1次者3例),闭经者4例,崩漏者5例;经量少者83例,经血夹块者106例,腰痛或腰酸者108例,经行腹痛者113例;妇科检查或B超诊断为子宫发育不良者89例.2 治疗方法每月经周期为一疗程,分2期用药.2.1 月经期以活血化瘀为主 处方;当归、川芎、赤芍药、川牛膝、熟地黄、小茴香、香附各15g,桃仁、红花各12g,甘草5g.经血少,有块.月经愆期或稀发、闭经者,加三棱、莪术、益母草、大黄、牵牛子、苏木各15g;痛经者加五灵脂、蒲黄、延胡索各12g;腰腹发凉者加炮于姜、肉桂各10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5剂.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笔者运用凉血化淤法为主治疗青春期功血,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50例中,11~15岁38例,16~20岁12例;病程3个月以内5例,3~12个月15例,12~24个月30例.全部病例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多数为月经前有短时间闭经,继之出现大量阴道流血,月经频发,周期短;月经不规则,少量淋漓不净或时多时少时出时止,失去规律.均经生殖器官及全身检查无器质性病变,但因失血过多常伴贫血. 2 治疗方法 出血期以止血为治疗原则,自拟凉血化淤固冲汤加减.生地炭、地骨皮、茜草炭各10g,地榆炭、仙鹤草、旱莲草、益母草各15g,香附6g.出血量多如崩或出血日久伴神疲头晕血虚气弱者加生黄芪30~60g,太子参15g;经色紫黑有大血块或兼有腹痛者加失笑散(包)10g,三七粉(另吞)3g;量少淋漓不尽加阿胶珠、陈棕炭各10g,炙乌贼骨15g;纳差便溏者加砂仁5g,木香6g,神曲10g.水煎分服,每日1剂,出血过多时日服2剂.血止后口服浓缩六味地黄丸8丸,每日3次,连服10~15天;贫血症状严重者,适当给予铁剂或输血.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5.
在临床实践中 ,笔者治疗急性胆囊炎 10 0例 ,男 4 4例 ,女 56例 ;年龄 12~ 6 0岁 84例 ,6 1岁以上 16例 ;病程 6个月~ 2 0 a,采用抗生素、补液及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柴胡、泽泻各 12 g,黄芩、大黄、山栀子各 10g,生地、虎杖、白芍各 15g,茵陈、金钱草各 30 g,痛甚加延胡索 15g,呕吐加竹茹 10 g)治疗 ,均获满意疗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饮食完全恢复正常 ;B超复查示胆囊壁光滑 ,收缩功能正常 )。举典型病例如下 :李某某 ,女 ,4 7岁 ,工人 ,1993年 9月 4日入院。持续性右胁下疼痛牵引右肩疼痛 2 d,伴恶寒发热、巩膜轻度黄染而进院。在…  相似文献   

6.
滋阴固冲汤治疗放环后月经异常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Yong柱 《河北中医》1998,20(6):344-344
1995—01~12笔者应用自拟滋阴固冲汤治疗放环后月经异常36例,获得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均为门诊病人,年龄24~30岁22例,31~40岁8例,41~50岁6例.病程最短半个月,最长3年.临床表现:放环前月经正常,放环后,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有周期紊乱、经期腹痛.2 治疗方法滋阴固冲汤基本方:生地黄12g,炙龟版20g,炒白芍药15g,枸杞子12g,墨旱莲10g,女贞子10g,熟大黄炭3g,大蓟、小蓟各12g,牡丹皮10g,生甘草5g.辨证加减:血热加黄芩、黄柏;夹瘀加黄柏炭、参三七、茜草炭;肾虚加鹿角胶、炒杜仲;出血多加仙鹤草、侧柏炭;下焦湿热加败酱草、贯众炭.水煎服,每日1剂,10日为1疗程.  相似文献   

7.
自1989年以来,采用自拟清盆汤治疗慢性盆腔炎3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32例患者中,经产妇27例。年龄25~31岁5例,32~40岁19例,40~48岁8例。病程一年以内3例,2年11例,3年9例,4~5年6例,6~9年3例。临床诊断为腹痛5例,带下19例,月经失调6例,(?)瘕2例。2 治疗方法清盆汤方药组成:炒川柏6g,蒲公英、忍冬藤、红藤各30g,椿根白皮15g,柴胡5g,延胡索10g,车前子(包煎)、六一散(包煎)各15g,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50剂为1疗程。临床见脾虚加太子参15g、焦白术12g;气滞较甚加橘叶6g、青皮6g、枳壳10g;月经量多加仙鹤草15g、苎麻根20g;挟淤加茜草根15g、失笑散  相似文献   

8.
笔者于 2 0 0 0年 6月~ 2 0 0 2年 6月 ,用自拟归附汤治疗痛经 10 0例 ,效果良好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10 0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 15~ 2 2岁 5 6例 ,2 3~ 30岁30例 ,31~ 39岁 14例 ;未婚 72例 ,已婚 2 8例 ;痛经史最短 3个月 ,最长 3年。参照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 4版 )及洪家铁主编《中西医临床妇科学》诊断标准确诊。2 治疗方法 归附汤 :当归、制香附、延胡索各 10~ 15 g,川芎、红花各5~ 10 g,赤芍、乌药各 10 g,炙甘草 5 g。气滞明显加柴胡、枳壳 ,血淤明显加没药、桃仁、丹参 ,寒象显著加桂枝、附子 ,热象显著加山栀、…  相似文献   

9.
临床资料  1988~ 2 0 0 0年诊治痛经 112例 ,年龄最小12岁 ,最大 4 5岁 ;已婚 3 2例 ,未婚 80例 ;其中盆腔炎 14例 ,子宫内膜异位症 6例 ;病程最短 3个月 ,最长 10余年 ;疼痛轻度 12例 ,中度 68例 ,重度 3 2例 ;原发性痛经 2 7例 ,继发性痛经 85例。治疗方法 处方组成 :当归 10 g,川芎 9g,红花 10 g,肉桂 6g,延胡索 10 g,牛膝 10 g,小茴香 10 g,乌药 10 g,沉香3 g,细辛 2 g。从月经来潮后 2 0 d开始服 ,连服 5~ 7d,连续用 3个月经周期。疗效标准 腹痛及伴随症状消失为治愈 ;腹痛及伴随症状有改善为有效 ;腹痛及伴随症状未改善或服药后…  相似文献   

10.
八正散加减治疗排卵期子宫出血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玉荣  单珂 《浙江中医杂志》2001,36(10):424-424
排卵期阴道出血是指在两次月经中间 ,子宫少量出血 ,且呈周期性发作 ,近两年来笔者应用八正散加减治疗本病 3 2例 ,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3 2例均为门诊病人 ,年龄最小者 1 6岁 ,最大者 45岁 ;已婚 2 3例 ,未婚 9例 ;病程最短者 3个月 ,最长者 2年。 3 2例患者均进行 B超检查示子宫附件正常。2 治疗方法药物组成 :瞿麦、蓄、女贞子各 1 2 g,车前子 (包 ) 1 0 g,旱莲草 1 5g,大黄 5g,炒荆芥穗 6g,甘草 3 g。腹痛重加延胡索、川楝子各1 5g;腰痛加川断 1 2 g,杜仲 1 5g;食少加陈皮1 2 g,砂仁 6g。水煎服 ,每日 1剂 ,7…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1990~1999年共收住急性胰腺炎38例,男性20例,女性18例;10~20岁3例,21~30岁8例,31~40岁15例,41~50岁10例,51岁以上2例。1.2 治疗方法 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西药予补液、抗感染、解痉止痛治疗。中药用通腑清胰汤(金银花15g,连翘15g,柴胡15g,生大黄lOg,玄明粉10g,炒枳壳15g,广木香10g,炒山栀10g,黄连5g,龙胆草6g,茵陈蒿30g,鸡内金10g,山楂30g,广郁金12g,延胡索15g)。感染重者加紫雪散2支吞服;疼痛剧者加白芍30g,川楝子30g;上腹部饱胀不舒、吞酸者加煅瓦楞30g,沉香10g。每日1剂,水煎服。15d为1疗程。2 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2.
活血镇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7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自1971—1994年采用自拟活血通络镇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7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于下。1 临床资料 本组67例中男54例、女13例.18—30岁6例、31—40岁8例、41—50岁17例、51—60岁24例、61岁以上12例、病程6个月以内39例、7—12个月23例、1年以上5例。2 治疗方法 基本方:细辛10g、丹参、王不留各30g、路通20g、白芍50g、延胡索、地龙、土鳖虫、全蝎、丝瓜络、甘草各15g。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加减法:头面部加白芷15g;颈胸部加紫环、颈背部加葛根15g;腰以下加川牛膝10g、夜交藤30g;刺痛难忍加制乳没各10g;兼胀痛者加郁金、青皮各15g;有明显瘀血象征者加丹参30g、川芎15g;因病痛影响睡眠者加酸枣仁20g、磁石15g。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料 6 6例均系门诊病人 ,均为育龄期妇女 ,年龄 2 5~ 35岁。临床表现 :上环后月经量多 ,较原有月经量增加 1倍以上。经期延长 ,每次月经来潮 ,淋漓不断 10余天 ,腰腹疼痛。妇科检查无盆腔炎症及器质性病变 ,B超检查子宫附件正常 ,环的位置正常 ,中医辨证多为血热、血瘀、气虚。2 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 :蒲公英、败酱草各 15 g,香附、川续断各 10 g,黄柏、侧柏炭、栀子各 12 g,赤芍、当归各 12 g,茯苓、山楂各10 g,延胡索、熟地黄各 10 g,五灵脂、蒲黄各 6 g。脾胃气虚者加党参、黄芪各 15 g,瘀热内结明显者加益母草 15 g,大黄炭 1…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笔者应用滋肾柔肝解毒化浊法治疗慢性乙肝 1 2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 2 0例中男性 78例 ,女性 42例 ;年龄 1 1~ 46岁 ,平均 2 2岁 ;病程 6个月~ 1 2年 ,平均 3年。均符合 1 990年制定的全国病毒性肝炎的慢性乙肝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基本方 :虎杖、凤尾草、败酱草各 3 0 g,砂仁、柴胡各 6 g,紫草、白芍、郁金、茯苓、佩兰、枸杞子、女贞子、山茱萸各 1 5 g。加减法 :口苦苔黄加茵陈、栀子、黄芩 ;身倦乏力加黄芪、太子参 ;舌红少苔加沙参、麦冬、生地黄 ;食少脘胀加厚朴、焦三仙 ;胁肋疼痛加延胡索、川楝子 ;鼻衄、…  相似文献   

15.
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年龄16~41岁,平均年龄28岁,以青年居多.其中鼻衄32例,咳血2例,齿衄2例.伴月经量少、少腹疼痛26例.2 治疗方法基本方:怀牛膝、制半夏各30g,代赭石100g(先煎),麦门冬15g,全当归、丹参各12g,赤白芍、桃仁泥、丹皮、茺蔚子、制香附各10g,砂仁3g(打后下).加减:衄血量多者加茜草、仙鹤草各30g,三七粉5g(分二次吞服).鼻衄者用云南白药棉花塞鼻.服法:经前5~7日开始服药,日一剂,经净为止.连用三个周期为一个疗程,可用1~2个疗程.3 治疗结果痊愈29例(衄血止、月经正常),有效7例(衄血减少,症状改善).4 典型病例张某,女,20岁,1988年12月3日初诊.每逢月经  相似文献   

16.
四物汤加味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运用四物汤加味,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21例,收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1例中男9例,女12例;年龄5岁以下2例,5~10岁16例,10岁以上3例;病程2~7个月。均以血尿、蛋白尿和皮肤紫癜为主要临床表现,并排除引起紫癜及血尿的其他疾病而确诊。治疗方法基本方:熟地、丹参,徐长卿各10~15g.当归,白芍各5~10g,川芎、蝉蜕各3~5g,益母草15~30g。加减法:有肉眼血尿者加白茅根、地榆炭;水肿明显者加  相似文献   

17.
张计香 《山西中医》2010,26(10):15-15
2010年1月至6月,笔者采用自拟乳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女性病例共64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63岁,其中30岁以下12例,31~40岁20例,41~50岁27例,51岁以上5例.月经前乳房胀痛37例,经期前后胀痛14例,不定期胀痛7例,无疼痛6例;月经正常34例,月经先期15例,月经后期11例,月经先后无定期2例,绝经2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0年,其中3个月~半年内2例,半年~1年内23例,1年~5年内35例,5年~10年4例.  相似文献   

18.
<正> 治疗方药:桑寄生、川断、菟丝子、阿胶(烊化)、当归各10g,益母草、炒贯众、薏苡仁各30g。若兼热象加丹皮、黄芩各10g,生地30g;气虚加泡参、黄芪各30g;血瘀加五灵脂、炒蒲黄、香附各10g;湿热加黄柏、白芷各10g;凡出血量多,日久不愈均可加三七(冲)5g,仙鹤草30g,服药时间为5~15d。治疗结果:痊愈23例(自觉症状、临床体征均消失、出血停止,月经正常,2~3个月内不复发者);好转  相似文献   

19.
笔者自90年以来,采用活血化瘀法结合辨证施治治疗痛经101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101例中年龄在18~25岁62例,26~33岁30列,33岁以上9例;未婚83例;已婚18例;病程最长6年,最短4个月。临床症状:经前或行经期小腹冷痛或绞痛、刺痛甚则牵连腰背部作痛,得热痛减,经血中有血块,瘀下痛减。月经量少,手足欠温,畏寒便溏,舌苔白腻或有瘀点,脉沉紧。治疗方法以蒲黄、五灵脂、酒当归各10g,酒白芍、醋元胡、吴茱萸、山楂、炒川芎各10g,乌药20g,炒枳壳、制香附各15g,桃仁12g,炙甘草5g为基础方,每次月经前2~3d内服,下次月经期再服,连服3~4个月经周期。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加减:腰痛者加杜仲、狗脊各15g,经色紫暗有块加红花10g,宫寒甚者加制附子10g,便溏者加薏苡仁、苍术、茯苓各12g。治疗结果显效:68例(痛经止,月经正常);好转:30例(痛经减轻,月经正常);无效:3例(痛经未减或加重,月经不正常)总有效率为97.6%。典型病例高某,女,20岁,学生。于1993年11月26日初诊。其母代诉:15岁月经初潮,按月而至,时有痛经,但不甚,5月前经水未净去游泳,其后即发生痛经,...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30例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只有 4例为已婚病人 ,年龄在 18~ 2 5岁。诊断依据 :经前数日或经期小腹疼痛 ,得热痛减 ,色黯有块 ,甚者伴有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治疗方法 :人参 10 g、当归 15 g、川芎 5 g、炒芍15 g、肉桂 5 g、莪术 10 g、丹皮 10 g、甘草 10 g、牛膝15 g。对于寒重者 ,可加炮姜 10 g,对于寒凝伴气滞者 ,加乳香、没药各 5 g。于每月月经来潮前 5~ 7天开始服用 ,每日一剂。服用至来月经 ,若月经第一天痛重者 ,可服用至月经第一天 ,连续服用三个月。疗效观察 :这 30例病人中有 4例经治疗后经期小腹微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