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人肝癌HepG2多药耐药细胞系的部分生物学性状研究   总被引:29,自引:8,他引:21  
目的 研究人肝癌多药耐药 (MDR)的机制 ,建立HepG2多药耐药细胞系并研究其部分生物学性状。方法 应用HepG2细胞系 ,通过培养液中阿霉素 (ADM )的浓度梯度增加法 ,得到肝癌多药耐药株HepG2 /ADM。Westernblot增强化学发光法 (ECL)检测细胞株表面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表达产物P 糖蛋白 (P 170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MRP)及肺耐药蛋白 (LRP)的表达水平。结果 耐药细胞的倍增时间延长 2 .0 5倍。该耐药模型的P 170表达水平较亲本细胞升高3 .90倍 (P <0 .0 1) ,但MRP及LRP无明显变化。结论 HepG2 /ADM同其亲本细胞相比 ,其耐药性、倍增时间有明显改变 ;多药耐药性主要与MDR1的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耐药蛋白在肝癌多药耐药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乳腺癌耐药蛋白(breast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BCRP)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通过培养液中ADM浓度递增诱导法筛选培养,建立HepG2/ADM肝癌多药耐药细胞株;采用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检测BCRP在正常肝细胞系L02、肝癌细胞系HepG2及HepG2/ADM与未经化疗的癌组织、多次化疗后的癌组织、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结果HepG2/ADM的BCRPmRNA表达是HepG2的9倍(P<0.01);L02和HepG2中BCRPmRNA的表达无差异(P>0.05);化疗后病人癌组织BCRPmRNA平均表达是未化疗病人癌组织的4.2倍(P<0.01);化疗病人癌组织BCRPmRNA平均表达是癌旁组织的3.4倍(P<0.01);未化疗病人癌和癌旁组织间的表达无差异(P>0.05);免疫组织化学显示BCRP在胞膜表达;BCRPmRNA和蛋白表达具有一致性。结论HepG2/ADM多药耐药细胞株是一个较好的研究肝癌多药耐药的模型。BCRP基因在正常肝细胞中表达,而在多次化疗后的病人和HepG2/ADM中表达上调,提示化疗药物诱导BCRP的表达,BCRP的高表达与肝癌多药耐药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小干扰RNA(siRNA)对肝癌耐药细胞株HepG2/阿霉素(ADM)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2(MRP2)及其蛋白产物的抑制作用,观察对多药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使用浓度梯度法制作HepG2耐ADM细胞株(HepG2/ADM),ADM浓度从0.1~2.0 m/L:设计合成针对MRP2的siRNA小片段,转染HepG2/ADM耐药细胞,24 h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iRNA对MRP2基因mRNA和蛋白的抑制效果;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抑制MRP2基因表达后,HepG2/ADM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变化,并计算各药物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 HepG2/ADM对ADM、5-氟尿嘧啶(5-Fu)、长春新碱和奥沙利铂的IC50值分别为0.3204、3.8002、0.2014和0.1221;siRNA明显抑制了HepG2/ADM细胞MRP2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转染MRP2-siRNA后,HepG2/ADM细胞对ADM、5-Fu、长春新碱和奥沙利铂的IC50值明显减小,分别为0.1023、1.4417、0.0452和0.0268.结论 用siRNA沉默MRP2基因能够逆转HepG2/ADM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MRP2基因与HepG2/ADM肝癌细胞的多药耐药性相关,可通过沉默MRP2基因提高耐药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中药复方肝癌-1号逆转肝癌多药耐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药复方肝癌-1号逆转阿霉素(ADM)诱导的HepG2/ADM细胞的多药耐药性的机制。方法以亲本细胞HepG2为对照,MTT法观察肝癌-1号对HepG2/ADM细胞的毒性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癌-1号作用后细胞表面p-糖蛋白(P-gp)表达阳性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查多药耐药基因(MDR1)mRNA表达水平;MTT法观察肝癌-1号处理后的HepG2/ADM细胞对阿霉素、表阿霉素、氟尿嘧啶耐药的逆转作用。结果肝癌-1号<50μmol/L对HepG2/ADM细胞无明显毒性,半数抑制率(IC50)为75μmol/L;50μmol/L的肝癌-1号可部分抑制HepG2/ADM细胞P-gp合成及MDR1 mRNA的表达,可逆转HepG2/ADM的耐药性,对阿霉素、表阿霉素、氟尿嘧啶的逆转倍数分别为3.94(P<0.01),1.72(P<0.05),1.67(P<0.05)。结论肝癌-1号通过抑制HepG2/ADM耐药细胞MDR1 mRNA的表达及P-gp合成,能部分逆转HepG2/ADM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NF-κB decoy寡核苷酸增强肝癌耐药细胞株HepG2/ADM对阿霉素化疗敏感性的变化。方法通过培养液中阿霉素(adriamycin,ADM)的浓度梯度增加法,长期筛选培养,建立肝癌HepG2/ADM耐药细胞株,荧光定量PCR检测MDRl的表达,转染FITC标记的NF-κB decoy寡核苷酸,通过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显微镜进行核内定位的观察,凝胶迁移率实验检测转染前后NF-κB结合活性的变化,加入化疗药物阿霉素(ADM),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凋亡采用流式细胞仪和TUNEL法检测观察转染NF-κB decoy寡核苷酸后肝癌耐药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变化。结果HepG2/ADM细胞是一个明确的多药耐药细胞模型,转染荧光标记的NF-κB decoy寡核苷酸1h,倒置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显微镜显示定位于细胞核内,凝胶阻滞分析实验(electrophore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分析示NF-κB decoy寡核苷酸能够降低NF-κB核内结合,加入化疗ADM(0.1mg/L)后,MTT显示HepG2/ADM细胞的增殖明显抑制,ADM作用24h后出现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TUNEL法检测NF-κB decoy寡核苷酸转染HepG2/ADM细胞诱导的凋亡,与对照组相比,凋亡指数增加。结论NF-κB decoy寡核苷酸转染肝癌耐药细胞株HepG2/ADM后,能够抑制NF-κB的激活,逆转耐药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受,增加其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10-HCPT对人肝癌细胞HepG2体外生长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观察了 10 羟基喜树碱(10 HCPT)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体外生长及其凋亡率的影响,为10 HCPT在肝癌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一、材料人肝癌HepG2 细胞株(HepG2)由重庆医科大学肝脏病研究所提供。10 HCPT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植所新药中心提供。二、方法1  相似文献   

7.
单基因人肝癌耐药细胞株(HepG2/MRP1)的构建及其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对抗肿瘤药的天然耐药和化疗过程中产生的继发性耐药是肝癌化疗敏感性差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探讨体外逆转肝癌多药耐药(muhidrug resistance,MDR)的新方法,笔者建立了单因素人肝癌细胞多药耐药模型HepG2/mrp1,并研究其牛物学特性.方法 双酶切克隆质粒pGEMmrp1获得人全长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mrp1),并将其插入哺乳动物表达载体pCI-neo的多克隆位点,构建重组载体,利用质脂体法将重组载体转入人肝癌细胞HepG2,建立单基因耐药细胞株HepG2/mrp1.观察细胞的生长规律;MTT法检测其多药耐药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MRP)的表达;RT-PCR检测MRP1 mRNA表达量.结果 与HepG2细胞相比较,HepG2/mrp1细胞的倍增时间延长30.86 h.该细胞对多种抗肿瘤药耐药,HepG2/mrp1对阿霉素和柔红霉素的耐药指数比亲本细胞增加了11.4倍和8倍,细胞表面MRPl的表达明显增加,mrp1 mRNA明显增加.结论 HepG2/mrp1细胞稳定高表达MRP1,具有多药耐药性,为进一步研究肝癌的多药耐药构建了一个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8.
Twist基因表达与肝癌多耐药细胞侵袭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胚胎发育相关基因Twist在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系HepG2/ADM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肝癌多药耐药细胞系HepG2/ADM,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及免疫印记法分别检测Twist mRNA及Twist蛋白;多药耐药相关基因MDR 1mRNA在HepG2/ADM及其亲本细胞HepG2中表达的差异。结果Twist在HepG2/ADM中表达上调,与亲本细胞 HepG2相比,mRNA(9.34 vs 1,P<0.05),蛋白(10.64±0.56 vs1,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MDR1mRNA表达在HepG2/ ADM中显著上调,是其亲本细胞的348.99倍(P<0.05)。结论 Twist在HepG2/ADM中表达上调,这可能使得HepG2/ ADM转移扩张能力增加。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我们通过阿霉素逐步诱导肝癌HepG2细胞,建立稳定表达MDR1的肝癌耐药细胞株HepG2/ADM,转染核因子(NF-κB)decoy寡核苷酸,观察NF-κB在肝癌耐药细胞株转染前后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glucosylceramide synthase,GCS)在肿瘤多药耐药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我们前期实验已证实GCS基因参与了肝癌细胞HepG2多药耐药的发生,通过基因转染使细胞内GCS基因高表达的肝癌细胞株HepG2/GCS具有多药耐药性[1].本实验观察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Ⅳ)对肝癌耐药细胞株HepG2/GCS耐药性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裸鼠原位肝癌多药耐药模型。方法分别在开腹直视下将人肝癌细胞系 HepG2和多药耐药细胞系HepG2/ADM两种细胞种植于裸鼠的肝包膜下建立原位肝细胞癌多药耐药动物模型。用B超、剖腹探查检测两组肝脏肿瘤生长情况。利用长链PCR技术对耐药细胞系 HepG2/ADM和相应种植瘤组织MDR1基因全长进行扩增并测序,再分别用RT—PCR、免疫组化、 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两组肿瘤耐药基因MDR1mRNA和P—gp蛋白的表达。结果原位肝脏种植肿瘤成瘤率均为100%(30/30),耐药诱导成功率为95%(19/20);用长链PCR技术对耐药细胞系 HepG2/ADM和相应种植瘤组织进行MDR1基因扩增,均能扩增出全长为3.8 Kb的基因条带,双向 DNA测序结果均与Genebank报道一致。耐药组MDR1mRNA和P-gp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t1=3.72,t2=2.98,P<0.01)。耐药组P-gp蛋白表达为(42.6±1.7)%远高于对照组(2.6± 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3,P<0.01)。结论成功建立肝癌多药耐药动物模型并且为研究肝癌多药耐药逆转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肝癌耐药株HepG2/ADM与其亲代HepG2的TRAIL受体的表达。及TRAIL对肝癌耐药株HepG2/ADM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浓度递增法用阿霉素处理人肝癌细胞株HepG2获得肝癌耐药株HepG2/ADM。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比较肝癌耐药株HepG2/ADM与其亲代HepG2的TRAIL受体及bcl-2、MDR的mRNA和蛋白表达。采用Annexin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测TRAIL对肝癌耐药株HepG2/ADM的调亡诱导作用。结果肝癌耐药株HepG2/ADM与其亲代HepG2比较都存在DR4、DR5受体且mRNA和蛋白表达上无差异。DcR1、DcR2在蛋白表达上无差异,但mRNA水平有轻度变化,未达到统计显著性。免疫组化示肝癌耐药株HepG2/ADM与其亲代HepG2都存在DR4、DR5受体和DcR1、DcR2受体,分析未见差异。TRAIL对HepG2/ADM及其亲代均有诱导调亡的作用,同样存在一定的耐受现象。但调亡作用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肝癌耐药株HepG2/ADM与其亲代HepG2都存在DR4、DR5受体和DcR1、DcR2受体。表达无显著性差异。单纯TRAIL治疗对耐药株作用与亲代细胞作用相仿,虽同样存在一定的耐受现象,但受HepG2/ADM耐药性的影响小。TRAIL治疗肝癌耐药株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necrosisfactorrelatedapoptosisinducingligand,TRAIL)及TRAIL和阿霉素(ADM)联用对肝癌耐药株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通过浓度递增法用阿霉素处理人肝癌细胞株HepG2获得肝癌耐药株HepG2/ADM。并通过MTT方法鉴定耐药株的耐药性。构建可溶型TRAIL真核表达质粒真核表达质粒pIRES-EGFP-TRAIL。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介导转染质粒入HepG2/ADM。通过RT-PCR和Westernblot证实转染的HepG2/ADM有sTRAIL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后,用MTT方法和Annexin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单纯TRAIL处理和联合阿霉素处理HepG2/ADM的生长抑制率和凋亡率。并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处理后细胞凋亡的形态。结果肝癌耐药株筛选成功,sTRAIL质粒构建、转染成功。用MTT测HepG2/ADM抑制率阿霉素处理组40.9%;TRAIL处理组29%;合用组58.4%;联合后抑制率有显著差异。凋亡检测为阿霉素处理组18.37%;TRAIL处理组14.8%;合用组52.71%。但TRAIL处理HepG28.9%和HepG2/ADM8.54%的凋亡率无显著差异。结论TRAIL联合阿霉素能明显增加HepG2/ADM的凋亡从而逆转耐药。同时单纯TRAIL治疗对耐药株作用与亲代细胞作用相仿,说明TRAIL可能有另外的诱发凋亡的途径,受HepG2/ADM耐药性的影响小。  相似文献   

14.
槐耳清膏体外逆转人肝癌细胞HepG2/ADM多药耐药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槐耳清膏体外逆转人肝癌细胞多药耐药性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MTT法检测槐耳清膏的细胞毒作用和处理前后耐药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阿霉素浓度;RT-RCR检测MDR1基因的表达。结果槐耳清膏在0.01g/L以下剂量时对HepG2和HepG2/ADM耐药细胞株的抑制率均<10%,半数抑制率(IC_(50))分别为0.917 g/L和1.66 g/L,无细胞毒剂量即0.008 g/L的槐耳清膏能部分逆转HepG2/ADM细胞的耐药性,与之合用使耐药肝癌细胞对阿霉素、顺铂、丝裂霉素、氟尿嘧啶的相对逆转效率分别为79%、73.5%、97.4%和86.7%,HepG2/ADM细胞内阿霉素浓度明显增加,MDR1表达下降了33.7%。结论槐耳清膏具有体外逆转人肝癌细胞多药耐药性的作用,可能与下调MDR1表达、增加细胞内化疗药物积累有关。  相似文献   

15.
田浪  张志伟  陈孝平 《腹部外科》2008,21(3):178-180
目的建立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系HepG2/ADM和其亲本细胞系HepG2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分析两者间蛋白质表达的差异和特点。方法采用MTT法检测HepG2/ADM和HepG2细胞对不同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HepG2/ADM和HepG2细胞的总蛋白质,凝胶银染后,用ImageMaster 2D Platinum软件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蛋白。结果相对于正常HepG2细胞,HepG2/ADM细胞表现出明显的多药耐药;HepG2/ADM和HepG2细胞的蛋白质点在双向电泳图谱上的分布模式基本一致;识别了45个在两株细胞之间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HepG2/ADM细胞有25个蛋白点表达上调,9个蛋白点表达下调,7个蛋白点在HepG2/ADM细胞特异表达,4个蛋白点在HepG2细胞特异表达。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分辨率较高、重复性较好的HepG2/ADM和HepG2细胞总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两者之间存在一些差异表达蛋白,为进一步使用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肝癌多药耐药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构建携带反义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微球并进行理化性质的鉴定,以用于肝癌多药耐药的基因治疗研究.方法 采用可降解的生物材料聚乳酸-聚乙烯醇(PELA)包被携带反义MRP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制成微球,体外测定微球的粒径、载病毒量、包封率及释放规律,并用其转染人肝癌耐药细胞株HepG2/ADM,48 h及120 h后检测转染细胞荧光强度.结果 成功地构建了携带反义MRP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微球,直径约1.765 μm,包封率为52.4%,载病毒率为5.5× 108 efu/mg,在120 h内释放病毒量为49.2%,总的释放时间长于240 h.释放出的病毒保持活性,10 mg微球48 h释放病毒滴度为1.0× 108 efu/ml,对HepG2/ADM细胞株转导效率町达90%以上.结论 聚乳酸-聚乙烯醇共聚物(PELA)包载反义RNA重组腺病毒制备的微球,包封率较高,载病毒量较大,能保持病毒活性,较长时间释放,转导效率高,可望有效地将反义MRP导人人肝癌耐药细胞株,为进一步研究肝癌耐药机制及其逆转方式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在体内建立人肝癌裸小鼠原位移植多药耐药模型,并研究其耐药机理。方法采用人肝癌(BEL-7402)裸小鼠(4~6周龄)原位移植,给予阿霉素(1.5mg/kg体重,每周1次)腹腔注射诱导耐药(共8周),经四唑蓝(MTT)快速比色法检测原代培养的耐药细胞对抗癌药的敏感性,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癌细胞表面mdr1基因产物P-糖蛋白(P-gp)的表达,并用罗丹明试验观察该蛋白功能。结果 移植瘤组织形态及生物学方面符合人肝癌特征,实验组肝癌细胞表面P-gp表达为(75.45±5.67)%,而对照组表达仅(4.25±1.28)%,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对阿霉素的耐药倍数提高了16.67倍,对羟基喜树碱具有交叉耐受性(13.67倍)。耐药细胞表面P-gp有较强的药物外排功能。结论 阿霉素较易诱导原位移植于裸小鼠的人肝癌多药耐药性的产生,其耐药倍数与临床肝细胞癌相似。该模型的建立对研究肝癌多药耐药的产生机制以及逆转其多药耐药性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纳米金(GNP)人耐药肝癌细胞株耐药性的逆转作用。
  方法:采用氯金酸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并鉴定;分别用GNP与阿霉素(ADM)组单独或联合作用于ADM耐药的肝癌细胞株HepG2/ADM,以未处理的HepG2/ADM细胞为对照,用MTT法检、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增殖与凋亡情况;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HepG2/ADM细胞经ADM单独作用以及GNP与ADM联合作用后细胞内ADM浓度。
  结果:与对照细胞比较,ADM单独作用及GNP与ADM联合作用后,HepG2/ADM的增殖均明显抑制、凋亡率明显升高,但后者的作用明显强于前者(均P<0.05),而GNP单独作用对细胞的增殖与凋亡无明显影响(均P>0.05);GNP+ADM作用后,HepG2/ADM细胞内的ADM含量较ADM单独作用后的ADM含量明显增加[(2.92±0.13)μg/Lvs.(1.68±0.74)μg/L,P<0.05]。
  结论:GNP可增加HepG2/ADM细胞对ADM的敏感性,该作用可能与其增加HepG2/ADM细胞内的ADM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构建携带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全长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研究其在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中的表达特性。方法 双酶切克隆质粒pGEM-mrp1,获得含mrp1全长的cDNA片段,再将此片段定向克隆到哺乳动物真核表达载体pCI-neo的多克隆位点,经脂质体法转染HepG2细胞,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的转基因细胞系HepG2/mrp1。RT—PCR检测HepG2/mrp1细胞mrp1 mRNA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HepG2/mrp1细胞MRP的含量。结果 本实验所构建的携带mrp1全长基因的表达载体pCI-mrp1能在HepG2细胞中表达,形成稳定的多药耐药细胞系HepG2/mrp1,其多药耐药性、MRP含量及mrp1mRNA表达均较未转染该载体的HepG2细胞显著增加。结论 将携带全长人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mrp1的载体导人人肝癌细胞株能够建立高效、稳定的多药耐药细胞株,为进一步研究多药耐药的机理及逆转多药耐药提供理想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构建携带反义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MRP)的重组腺病毒并转染人肝癌耐药细胞株 ,为肝癌耐药的基因治疗提供实验研究基础。方法 将MRP基因片段反向克隆到腺病毒载体质粒pAdTrack CMV上 ,与骨架质粒在细菌体内进行同源重组 ,经 2 93细胞包装、扩增后得到携带反义MRP的重组腺病毒AdEasy GFP ASmrp ,再用其转染人肝癌耐药细胞株SMMC 772 1 /ADM。结果 成功地构建了携带反义MRP的重组腺病毒 ,病毒滴度为 2 .5× 1 0 9efu/ml,多重感染复数为 1 0 0时对SMMC 772 1 /ADM细胞株转导效率可达 90 %以上。结论 构建的重组腺病毒AdEasy GFP ASmrp可望有效地将反义MRP导入人肝癌耐药细胞株 ,为肝癌耐药机理及其逆转方式的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