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比较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开放组和腹腔镜组各57例。开放组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组行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随访12个月患者复发情况。结果:除手术时间外,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开放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复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及腹腔镜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广州番禺中心医院1995年1月至1999年2月间接受传统疝修补的239例腹股沟疝患者(传统组)、1999年3月至2004年12月间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的150例患者(无张力组)及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接受腹腔镜疝修补术的82例患者(腹腔镜组).比较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住院费用及术后3年复发率.结果:3组患者术后第2天疼痛分数、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均以腹腔镜组为最优,传统组最差.传统组、无张力组及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3%、10.7%和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分别有218例(91.2%)、148例(98.7%)和82例(100%)接受了至少3年的随访,分别有16例(7.3%)、3例(2.7%)和3例(1.2%)于术后3年内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腹腔镜组和传统组则明显高于无张力组;住院费用则以腹腔镜组最高.传统组最低.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和腹腔镜疝修补术应作为腹股沟疝的首选术式,尤以腹腔镜疝修补术具有痛苦少、术后恢复时间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复发率低等优点.然而,手术费用和手术时间依然是限制腹腔镜手术推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80例,将其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获得了成功,在并发症的发生率上,研究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后期的复发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疗效确切,手术伤口较小,后期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操作安全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5):2852-2853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腹股沟疝患者资料,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腹腔镜下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对照组患者进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手术情况、疼痛等。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较开放性手术效果更优,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疼痛程度低,复发率低,但价格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Mesh-Plug)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采用TAPP和Mesh-Plug治疗的77例成年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TAPP组(37例)和Mesh-Plug组(40例),其中TAPP组采用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手术治疗,Mesh-Plug组采用开放式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血肿、疼痛等)、近中期复发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临床治愈;Mesh-Plug组平均手术时间为(50.25±11.36)min,TAPP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8.68±10.23)min;Mesh-Plug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0.69±2.36)d,TAPP组平均住院时间为(7.61±2.11)d;Mesh-Plug组出现围术期并发症7例,TAPP组为1例;两组间在手术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平均住院日、围手术期并发症等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TAPP组为(1.25±0.24)万元,Mesh-Plug组为(0.84±0.22)万元,TAPP组费用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24个月,TAPP组复发0例,Mesh-Plug组复发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PP和Mesh-Plug在治疗成年腹股沟疝中均具有良好治疗效果,但TAPP较Mesh-Plug具有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围术期并发症低、慢性疼痛不适感轻等方面的优势,因而在临床应用中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1):2054-2055
研究对比腹腔镜疝修补术(TEP)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选择我院接收的腹股沟疝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47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疝修补术(TEP)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较好,患者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手术中采用腹腔镜疝修补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行腹腔镜疝修补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一项随机临床试验对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网片疝修补术(TAPP)和开放式疝修补术进行比较.方法 将101例腹股沟疝病人随机分成腹腔镜组(n=51)及开放手术组(n=50),分别行TAPP和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Lichtenstein修补),术后对病人进行随访,比较2组病人的相关参数.结果 腹腔镜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比开放组长(P<0.05).2组术中并发症率无差异.术后1周的腹腔镜组的并发症率较开放组高(P<0.05).腹腔镜组病人的住院时间、恢复工作的时间比开放组短(P<0.05).术后1年,腹腔镜组病人发生慢性疼痛的比率与开放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TAPP治疗腹股沟疝是可行的、安全的,且在术后恢复方面较开放无张力修补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种不同的疝修补术在腹股沟斜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传统的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3种方法治疗成人腹股沟疝,并比较3组的临床指标。结果腹腔镜疝修补术组耗时最长达(62.5±14.8)min,其住院费用达(7944.±8656.7)元,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但腹腔镜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为0%,切口血肿/阴囊血肿发生率仅为6.3%,较其他两组显著降低(P<0.05)。无张力疝修补术及腹腔镜疝修补术组术后无1例复发。无张力疝修补术及腹腔镜疝修补术组患者WBC,FH,C-RP,α1-AT均显著高于手术前。结论 3种术式中腹腔镜疝修补术具有微创、并发症少等优点,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两种术式均未增加伤口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腹腔镜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TAPP和56例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成人腹股沟疝病人资料,并对手术后1~36个月的病人进行电话随访.分析指标:手术时间、镇痛剂使用频次、术后住院天数、内脏血管损伤、阴囊气肿、阴囊水肿、切口感染、有无复发、住院费用.结果 镇痛荆使用频次、阴囊水肿发生率、术后住院天数,TAPP优于无张力疝修补术,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住院费用,TAPP不如无张力疝修补术,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囊气肿是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所特有;两组均无内脏血管损伤、切口感染、疝复发发生.结论 TAP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无张力疝修补方法.比较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TAPP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势,但也存在费用高等缺点.对于复发疝和双侧疝,可优先考虑腹腔镜疝修补.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成人复发性腹股沟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许昌市中医院收治的成人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行腹腔镜疝修补术患者42例(A组),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38例(B组),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1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B组,但B组手术用时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均可作为成人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有效治疗手段,两种术式优缺点各异,在应用中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最为恰当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双侧腹股沟疝患者56例,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式疝修补术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8±1.0)d、(2.0±0.8)分和7.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1.1)d、(4.6±1.0)分和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双侧腹股沟疝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组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组,每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费用及手术后并发症等的情况。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上均少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组,但在住院费用上后者少于前者,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别。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效果均有各自的优缺点,临床上医生对患者的治疗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手术要取得的质量和患者的经济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考虑,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平片式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161例腹股沟疝患者,83例采用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平片组),78例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充填组),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异物感、住院费用和复发率的差异。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和复发率上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术后异物感和住院费用方面平片组低于充填组(P<0.01)。结论两种术式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降低患者住院费用、减轻术后异物感上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股沟疝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法分为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组(腹腔镜组)和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组(开放组),每组30例。评价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显著较开放组长,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开放组,住院费用较开放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腹腔镜组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腹腔镜经腹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但是其技术较复杂,手术时间较长,费用相对较高。临床上应根据患者整体情况,选择更合适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选取腹股沟疝患者84例,随机分为无张力组与充填组各42例,分别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结果进行对比。所有手术均获成功,患者腹股沟疝症状消失;无张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54.19±10.28min、68.70±13.76ml、6.10±1.27d,与充填组的58.27±9.27min、65.11±11.82ml、6.04±1.11d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张力组复发1例,显著低于充填组的5例,差异显著(P<0.05)。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手术进程上相较于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并无显著性差异,治疗效果显著,但前者术后复发率更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传统无张力疝修补术和开放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山东省平邑县中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34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7例。对照组行传统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行开放TEP。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30.58±4.74)min、术后住院时间(3.42±1.35)d、住院费用(6 535.80±645.50)元,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尿潴留、血清肿、切口及阴囊水肿、切口感染、神经感觉异常等并发症发生率为5.9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2,P0.05);随访1年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9%vs.4.48%,χ~2=1.031,P0.05)。结论传统无张力疝修补术和开放TEP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理想术式,疗效好,复发率低。相比较而言,开放TEP术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但住院费用较高,临床可根据患者经济承受能力选择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局麻无张力疝修补术与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100例成人腹股沟疝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双盲法进行分组。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局麻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接受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离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长于对照组,但术后服用止痛药次数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麻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简单,可促进患者早期术后活动,术后恢复更快;而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创伤更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适合年长、耐受力差的患者。因此,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个体化选择疝修补术。  相似文献   

19.
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总结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08年实施的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其中无张力疝修补与传统疝修补术各70例,对不同方法的手术时间、是否应用镇痛药、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复发率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与传统疝修补手术相比,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阴囊水肿、尿潴留发生率均低于传统疝修补术组(P均<0.05),且无张力疝修补术组术后应用镇痛药百分比及复发率均低于传统疝修补术组(P均<0.05)。2组病例均治愈出院。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方法简便、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等优点,是治疗腹股沟疝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观察给予成人腹股沟疝腹腔镜疝修补术的效果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诊疗的60例腹股沟疝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疝修补术,对照组给予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从临床有效率来看,观察组高于对照组23.34%,从并发症发生率来看,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相比,腹腔镜疝修补术提高了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降低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