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患者男性 ,17岁。盗汗 3个月 ,腰痛 2个月 ,加重伴双下肢活动障碍 2周。查体 :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T4椎体处轻微后突畸形 ,L3、4椎体处轻叩痛 ,双侧T4平面以下痛、触觉减退 ,右侧较左侧明显 ,右侧腰椎旁肌紧张 ,腰椎活动受限 ,上肢肌力Ⅴ级 ,屈髋肌力Ⅱ级 ,屈膝肌力Ⅲ级 ,伸膝肌力Ⅱ级 ,屈踝伸踝Ⅲ -Ⅳ级 ,跟腱反射亢进 ,巴氏征 ( ) ,踝阵挛( )。X线片示 :T4椎体变扁 ,其上缘骨皮质吸收破坏 ,L3 4椎间隙变窄 ,椎旁软组织肿胀 ,L3椎体右侧骨质吸收破坏 ,椎体变扁 ,右侧腰大肌肿胀。B超示 :L3右侧椎旁可见无回声区 ,厚度约 1…  相似文献   

2.
1病例介绍 患者,男,48岁,因腰痛伴进行性跛行3月入院。查体:L4椎体右侧椎旁扣击痛,右髂腰肌和股四头肌肌力均为Ⅳ级,右小腿外侧痛觉和触觉减退。ECT示L4椎体放射性减低。腰椎正侧位x线片见L4椎体后下缘骨皮质不连续,边缘不清,右椎弓根内侧缘模糊,椎间隙正常,椎旁软组织无肿胀。CT检查见L1椎体右后侧呈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界不清,右椎弓内侧骨质结构消失,椎体右侧旁软组织略有肿胀,轻度向后突入椎管内压迫硬脊膜囊,相邻椎间隙正常。手术所见:L4椎体后下侧骨质破坏,肿瘤呈鱼肉样,质软,向前累及椎体4/5,向上向下侵及椎板,向后突入椎管,右椎弓根部分骨质破坏。病理及免疫组化诊断:L1椎体副神经节瘤,低度恶性。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例1】 男,44岁。因腰及右下肢痛并双下肢麻木10个月,有明显间歇性跛行及大小便费力。查体:脊柱生理弯曲正常,活动略受限,腰5骶1棘突右侧压痛,无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双侧大腿后侧、小腿外侧皮肤感觉迟钝,鞍区皮肤感觉消失,膝、跟腱反射正常,肛门括约肌反射消失。X线平片见椎体前缘轻度增生,CT片示腰5骶1椎间盘后突,硬膜囊受压。临床诊断腰5骶1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手术治疗,术中做腰5椎板切除术,探查椎管容积可,硬膜无明显压迹,硬脊膜膨隆可,椎间盘无明显突出,双侧神经根松弛,触硬膜下有局限性韧物…  相似文献   

4.
患者 男, 13岁。腰痛 3个月。查体:腰椎僵直,活动受限,腰 4椎体叩痛 (+ )。   X线检查:腰 4椎体右侧溶骨性破坏,并累及右侧椎弓根,相邻椎间隙正常 (图 1)。   CT检查:腰 4椎体呈轻度膨胀性、溶骨性破坏,以右半椎体为主,并累及右侧椎弓根,病灶边缘清楚,形态不规整,无硬化缘。其内可见大小不等碎骨片,病变向右突破椎体边缘与腰大肌分界欠清,向后突椎体后缘,轻度压迫硬膜囊 (图 2)。   MRI检查:病变在 T1WI呈稍高信号, T2WI呈高信号,图像信号不均匀,椎体后方与后纵韧带间可见长 T1,长 T2信号软组织影,略呈…  相似文献   

5.
布氏杆菌病一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例】男,51岁。主因间歇性腰痛8月余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左下肢麻木,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腰椎骨折,平卧3个月后症状无好转,出现行走困难,拟诊腰3-4椎体结核。病程中无发热、咳嗽、咳痰,无乏力、盗汗、无体重减轻。行血常规、尿便常规检查正常。红细胞沉降率10mm/h。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抗体检测均正常。行X线腰椎平片检查示腰34椎体结核。腰椎MRI检查示腰3、4椎体结核并腰椎体轻度楔形改变;  相似文献   

6.
读片窗     
读片窗 郑加贺   患者 男,13岁。腰痛3个月。查体:腰椎僵直,活动受限,腰4椎体叩痛(+)。   X线检查:腰4椎体右侧溶骨性破坏,并累及右侧椎弓根,相邻椎间隙正常(图1)。    作者单位:郑加贺(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放射科,辽宁 沈阳 110003)  相似文献   

7.
例1:患者,男,70岁,农民。8个月前曾患肺结核,基本治愈。20天前无明显诱因腰部及左腿疼痛,同时左下肢麻木、无力,来院就诊。查体温38℃,腰椎压痛,腰大肌饱满。临床诊断腰椎结核,申请超声检查,排除椎旁脓肿。超声所见:于腹膜后腰4~5椎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分析腰椎间隙感染的早期MRI影像学特性,探讨MRI对早期腰椎间隙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腰椎间隙感染的MRI表现。结果8例患者中有11个椎间盘感染,其中其中腰3.4椎间隙受累1个,腰4.5椎间隙受累7个,腰5骶1椎间隙受累3个。MRI表现为感染椎间隙变窄,椎间盘不同程度的破坏、碎裂,呈长T1长亿信号,12聊上髓核内正常裂隙状短12信号消失,相邻椎体终板及终板下骨质破坏,椎旁软组织肿胀。3例行增强MRI扫描,病变椎间盘及邻近椎体、椎旁软组织明显强化。结论MRI对诊断腰椎间隙感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准确鉴别本病与椎体结核与肿瘤,在临床工作中应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朱某,女,61岁,因腰痛伴左下肢放射痛半年余,加剧2个月。于2002年5月入院,起病时无明显诱因,自感腰骶部疼痛并向左下肢放射,咳嗽及大便时加重,在我院门诊治疗后稍有好转。2个月前患者劳累后,再次出现腰骶疼痛,左下肢放射痛,且感左足底麻木、乏力、行走受限。查体:L4~S1棘突间及椎旁有压痛,左臀内侧压痛明显,左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正常,左直腿抬高试验60°(+)。自带MRI片示:(1)L5-S1椎间盘突出并脱出,并髓核游离于椎管内左前方,压迫脊髓及左侧神经根。(2)L3~L4、L4~L5、L5~S1水平韧带肥厚。生化检查:肝功能、全血18项均正常,诊断L5~S1椎…  相似文献   

10.
史昌宁 《现代康复》1998,2(7):774-774
病例1 男,63岁。患右腰部疼痛一个半月,右膝部疼痛1个月,1993年1月28日来诊。右腰部疼牵涉右臀部.疼痛呈烧灼感.夜间加重.影响睡眠。查体:腰右侧皮温略高.第3腰椎横突右侧压痛阳性.无放散,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右股前肌张力下降.右膝以下皮肤痛觉减退.膝、跟腱反射正常.双拇趾背伸力正常。辅助检查:肺部X线片示正常.胸腰椎X线片示无椎体破坏.腰椎骨质增生,腰间盘CT示第4~5腰椎间盘脱出。经过腰牵引、超短波等理疗.症状未缓解.一般止痛药无效.难以用腰间盘突出症解释.经MR第三腰椎转移癌。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手术时长及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我院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72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剥离椎旁肌后入路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比较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术前及术后3个月椎体前缘高度比值、腰椎功能。观察组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长、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观察组椎体前缘高度比值、腰椎功能评分(JO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能有效恢复椎体前缘高度,缩短手术用时、术后下地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12.
1 病历摘要 男,74岁.患者自诉于2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及诱因出现头皮肿物-触痛,且肿物逐渐增大,近1个月来生长迅速,一直未诊治.皮肤科检查:右顶枕部见一约6 cm×6cm×1 cm正常肤色肿物,质韧,边界不清.辅助检查:颅脑CT示:颅骨发生溶骨性破坏,略强化.肺部X线片正常.诊疗经过:在全麻下行肿物基底部完整切除,切除物,切除后标本送病理.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66岁,腰骶部持续疼痛伴下肢放射痛半年余,经对症治疗无效.查体:体温37.2℃,血压及脉搏正常,偶有盗汗,弯腰功能受限,体表皮肤无红肿,局部压痛明显,"4"字试验阳性.腹部B超未见异常.于当地医院行L3~S1椎间盘CT平扫及双侧骶髂关节CT检查均正常,后行腰椎X线平片检查:L1~L2椎体破坏,病理性压缩性骨折,上下椎间隙正常,周围无椎旁脓肿,X线诊断为肿瘤或结核(图1).CT示L1~L2椎体明显破坏,半个椎体已破坏性吸收,周围部分散在硬化样骨性高密度影,无周围软组织肿块及脓肿形成,椎管受压,形成继发性椎管狭窄.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资料 女,48岁.因渐进性右侧腰部疼痛13年,合并腹部肿块8个月入院.13年前,患者无任何诱因出现右侧腰痛,伴麻木、乏力,呈渐进性加重,在基层医院未能确诊.8个月前出现腹部包块,3个月前在县医院摄X线片报告腰椎结核,要求手术治疗,转入我院.发病以来无咳嗽、咳痰、午后低热、盗汗、月经不调,体重无明显减轻,家族成员无结核病史.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贫血貌,心肺未见异常.右侧腹部触及16 cm×20 cm椭圆形肿物,表面光滑,较固定,有囊性感,轻度压痛,移动性浊音(+),肝脾未触及.腰3~4椎体后突畸形,以腰3为著,患椎明显叩痛,双下肢伸屈正常,右下肢感觉迟钝,抬举无力,腱反射减弱.医技检查:血白细胞10.2×109/L,中性粒细胞0.82,淋巴细胞0.11,红细胞沉降率58 mm/h;碱性磷酸酶73 U/L,肌酸激酶20 U/L,总蛋白80.85 g/L,白蛋白32.14 g/L,球蛋白48.7 g/L,纤维蛋白原5.65 g/L.X线检查示:腰3~4椎体破坏及压缩性改变,腹腔脓肿钙化;CT检查示:腰3~4椎体破坏并形成钙化灶,椎旁脓肿形成;腹部B超示:右侧腹部混合性包块.初诊为腰3~4椎体结核及腹腔脓肿,不排除椎体及腹腔肿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短节段椎旁入路经伤椎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固定效果。方法对30例胸腰段压缩性骨折和轻中度爆裂性骨折患者行短节段椎旁入路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随访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75.3±12.5)min,术中出血量(168.1±25.6)mL。术后后突畸形得以矫正,椎体高度接近正常。所有患者随访9-32个月,均取得良好的复位效果。术后6个月以上复查X线片均证实骨折愈合,内固定无失效。结论短节段椎旁入路经伤椎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段压缩性骨折和轻中度爆裂性骨折创伤小、复位固定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骨与关节结核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 ,40岁以上发病很少 ,因此老年人脊柱结核的诊断比较困难 ,本例就是一位74岁的老年人。1 诊断 椎体结核分为中心型和边缘型两种 ,以后者多见 ,椎体中心型结核多见于 10岁以下儿童 ,以胸椎居多 ,椎体边缘型结核多见于成人 ,以腰椎为多。可发生于椎体上下缘 ,以溶骨性破坏为主 ,易侵犯椎间盘和椎体 ,使椎间盘破坏 ,椎间隙狭窄 ,X线表现为单个或多个椎体骨质破坏、塌陷、碎裂和融合 ,椎间隙狭窄合并椎旁及腰大肌脓肿 ,本病出现上述X线表现同时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即可作出正确诊断。发生于老年人的脊柱结核 ,…  相似文献   

17.
患者 ,男性 ,2 3岁。广西回族人。主因腹胀满、右腹股沟肿物一个月来我院就诊。既往体健。外科查体 :右髂窝似扪及一包块 ,边界不清。要求超声协助诊断。采用 ASU- 30 0 0彩色超声检查仪 ,探头频率3.5 MHz。腹部超声所见 :腹腔内沿双侧腰大肌内侧可探及左侧 14 .7cm× 5 .3cm (图 1)和右侧 15 .4 cm×5 .9cm(图 2 )囊性透声区 ,边界清晰 ,自腰部一直延图 1 左侧腰大肌脓肿伸至髂窝部 ,其内可见散在点状或斑块状偏强回声。后方回声增强。超声诊断 :腰大肌囊性肿物 ,寒性脓肿 ?后经 X线及 CT检查诊断为腰椎结核合并椎旁脓肿。经手术病理…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38岁。腰骶部及双下肢疼痛1年,加重1个月。查体:患者强迫坐位。腰4~5、腰5骶1椎间隙压痛明显。左侧椎旁叩击痛,双侧髂后上棘压痛明显。双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减弱。实验室检查:血沉46mm/h,其余各项常规检查未见异常。有犬羊接触史。X线示腰椎未见异常。CT:右侧腰大肌内见囊性低密度病灶。病灶内见稍高密度分隔,部分分隔可见钙化;腰大肌病变向右侧压迫椎弓致右侧椎弓变薄,部分层面可见骨质破坏。椎管扩大.椎管内可见低密度影;腰3椎体可见多发细小囊状骨质破坏(图1)。诊断:脊柱并肌肉包虫。  相似文献   

19.
刘慧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8):1978-1978
腰椎骨软骨瘤临床少见。现将我院收治腰椎骨软骨瘤误诊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54岁。因腰背部疼痛2个月入院。行走稍困难,无双下肢放射性疼痛,大小便无失禁。查体:脊柱未见明显畸形,第五腰椎左侧椎旁有(固定)压痛点,及叩击痛,双下肢感觉和运动正常,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阴性。腰椎X线检查未见异常,诊断腰部肌肉劳损。给予按摩、理疗、对症治疗,病情无好转。3个月后,腰部CT检查,第五腰椎左侧椎板处见一边界清晰的团块状骨性突出肿块,基底与椎板相连。随手术切除病灶,术后无腰痛症状,病理结果为腰椎骨软骨瘤。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 ,5 5岁 ,因腰部疼痛来我院就诊 ,否认外伤史 ,查体 :腰4~ 5局部压痛明显 ,全身其它部位均无异常。X线检查 :腰椎正、侧、斜位片示 :腰4左缘可见溶骨性骨质破坏 ,无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影。CT平扫示 :腰4呈大量骨性破坏 ,周围可见软组织肿块影 ,无骨膜反应 (图 1)。DSA检查 :可见局部血液循环增加 ,有大量血管及分支通向瘤组织 ,肿瘤血管湖形成 ,瘤血管末端呈斑片状或点状 ,造影剂有较长时间潴留 ,肿瘤染色明显 (图 2 )。  诊断 :第四腰椎恶性肿瘤。病理检查 :腰椎原发性骨肉瘤讨论 :骨肉瘤好发于长骨干骺端附近的骨组织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