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艾滋病(AIDS)的感染者一般要经过数年乃至十余年才会出现临床症状,但在此期间能将病毒传染给他人。其传染途径与性乱、吸毒和医源性传播直接相关。目前医学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预防用疫苗,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AIDS公认最有效的方法。我们根据澳大利亚援助项目,对艾滋病信息传播有关计划制订、传播实施、效果评价等健康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海医学人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8,14(2):F0002
李羲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海南省最具社会价值的杰出医疗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1995年获第三军医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曾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州西悉尼大学学习。曾任华东地区肺部感染协作组副主任委员、华东地区中青年呼吸协作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江西分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昌大学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艾滋病(AIDS)病例报告数的增长,艾滋病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已经显现出来。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文件和法规,但是人们对艾滋病认识上仍然存在偏见,并阻碍一些工作的开展。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管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各地对(HIV/AIDS)患者探讨并建立了适合当地的管理模式,为遏制艾滋病进一步扩散做了大量的尝试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钦州市钦南区艾滋病流行现状,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钦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HIV/AIDS疫情专报系统及流行病学个案随访所得的资料进行人群分布、时间分布、地区分布及HIV传播途径进行分析.结果 2000-2009年10年间,钦南区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734例,死亡81例.全部乡镇均有病例发生.10年新发HIV感染者521例,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5.8%.2003年报告第1例AIDS患者,7年新发AIDS患者213例,年平均增长速度为87.5%.2000-2005年与2006-2009年两个时期相比,婴幼儿病例的比例由0上升为1.1%;女性病例的比例由18.0%上升为27.0%;农民及民工病例的比例由26.7%上升为44.4%;性传播病例的比例由33.3%上升为56.4%.结论 钦南区艾滋病疫情快速增长,涉及面广,已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开展广泛、深入、持久、科学正确的宣传教育,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把艾滋病的防治整合到计划生育服务常规工作中去,是符合国家对计划生育服务的要求和思路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艾滋病高发区育龄群众对艾滋病(AIDS)及避孕套使用的知识、态度、有关的行为和意愿,为把艾滋病预防整合到常规计划生育工作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娱乐场所女性服务员性病/艾滋病传播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娱乐场所女性服务员性病/艾滋病(STD/AIDS)感染、艾滋病知识知晓及安全套使用情况,为干预和控制性病、艾滋病的蔓延提供依据。方法对在美容美发店、宾馆、浴城等娱乐场所从事卖淫活动的女性服务人员进行体检、STD/AIDS检测、艾滋病知识知晓及安全套使用情况调查。结果娱乐场所女性服务人员中,STD检出率为38.31%,未检出HIV阳性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7.40%;娱乐场所女性服务员以未婚低龄为主,文化程度低。结论娱乐场所女性服务员是性病/艾滋病传播高风险人群,在娱乐场所女性服务人群中开展性病艾滋病基本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推广安全套的使用,对控制STD/AIDS的传播蔓延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某学校学生艾滋病(AIDS)知识的知晓程度、对艾滋病毒(HIV)感染者或患者的态度,为有关部门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有效阻断HIV传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某学校1000名在校学生,不记名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 结果 学生对艾滋病(AIDS)主要传播途径认知较高,但缺乏有关预防知识和对艾滋病的态度和行为的正确认识,对流行形势和危害程度认识不足.结论 学校大学生掌握艾滋病有关知识不够全面,有关部门应加强对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力度,使学校学生能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及病毒感染者的态度,促进艾滋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艾滋病高发地区艾滋病预防需求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把艾滋病的防治整合到计划生育服务常规工作中去 ,是符合国家对计划生育服务的要求和思路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艾滋病高发区育龄群众对艾滋病 (AIDS)及避孕套使用的知识、态度、有关的行为和意愿 ,为把艾滋病预防整合到常规计划生育工作中提供科学依据。对象与方法本研究采用以社区为基础的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于2 0 0 3年 10~ 11月 ,我们意向性选择河南上菜县 ,随机抽取 2个乡 (五龙乡和黄埠乡 )作为样本点 ,对所有已婚育龄妇女进行抽样调查。我们采用调查表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表的内容包括与艾滋病预防有关的知识、态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艾滋病病毒 (HIV) /艾滋病 (AIDS)患者结核菌素 (PPD)试验反应状况及与免疫系统受损程度的联系 ,并探讨其预防和治疗结核病的意义。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对 40例HIV /AIDS患者和 2 0 2例健康者做结核菌素试验 ,并对HIV/AIDS患者做CD4、CD8细胞计数测定 ,对HIV/AIDS患者分组服药 ,观察胸部病变及结核发生情况。结果 :HIV/AIDS患者与健康者PPD阳性率分别为 12 .5 %、2 8.2 %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 χ2 =4.3 3P <0 .0 5 )。当CD4细胞计数下降时 ,PPD反应减弱。CD4<2 0 0个 /mm3 时PPD均无反应 ( 0× 0 )。病例服药组经化学药物预防治疗后其肺部病变异常率及结核的发病率小于病例对照组。结论 :HIV/AIDS患者PPD阳性率显著低于健康者。CD4细胞数下降可能是艾滋病并发结核的主要原因。对HIV/AIDS患者使用化学药物预防和治疗结核有效 ,同时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艾滋病(AIDS)不仅是医学问题,而且是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全民的AIDS知识知晓率却令人堪忧,大学生是AIDS感染的高危人群,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生对AIDS知识掌握的多少及对有关问题的认识是否正确,与我国AIDS的宣传教育和预防控制的成败有直接的关系。为了掌握大学生AIDS知识状况。了解其影响因素,浙江丽水学院医学院针对某所综合性院校的大学生对艾滋病的知识和态度情况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消除艾滋病相关社会歧视的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冯连贵  丁贤彬  彭传轮  王豫林 《重庆医学》2006,35(24):2295-2296
从人类发现艾滋病(AIDS)以来,歧视就始终伴随着它。虽然近年随着防治艾滋病宣传力度的加大,大众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有所提高,但艾滋病相关的社会歧.视仍然严重,并成为遏制AIDS流行。减轻AIDS对个人、家庭、社会伤害的最大障碍之一。消除艾滋病相关的社会歧视是预防控制艾滋病的重要环节。现就有关艾滋病相关的社会歧视的消除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的西北部,人口200万,是欠发达地区,自1995年从献血员中检出首例HIV感染者以来。截止2005年7月末已累计发现HIV/AIDS23例,其中11例死亡。为调查分析我市HIV/AIDS的传播途径,遏制艾滋病的传播与蔓延,为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收集23例HIV/AIDS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正>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决定了内科医生在发现艾滋病,预防艾滋病传播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对他们有关艾滋病及其病原体认知状况的调查尚乏报道。为了解医院正在从事临床工作的内科医生对艾滋病的认知状况和他们在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方面面临的困难和需求,为今后开展临床培训、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2004年12月1日至20日,潍坊市卫生防疫站在潍坊市市直医疗单位,对正在从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分析大学生对艾滋病(AIDS)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态度,探索大学生预防AIDS健康教育方法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广东省某大学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85.2%左右的学生知道AIDS可以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途径感染;81.7%的学生认为AIDS离我们很远;55.2%的学生认为预防AIDS与自己无关;仅有58.8%的学生认为AIDS患者应得到同情.结论 高校学生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不容忽视,正确认识AIDS的流行趋势,做好个体的自我保护和正确对待AIDS患者是大学生教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女性商业性工作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HIV/AIDS)感染的高危人群之一,随着中国的艾滋病传播出现以性传播为主的新特点,商业性工作者成为感染和传播HIV/AIDS的核心人群。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健康教育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重要策略之一,而对艾滋病预防控制知识的知晓情况是显示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和效果的重要指标,也是高危人群采取正确的行为干预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高州市近年艾滋病流行情况,为制定艾滋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高州市1999—2006年12月底29例HIV/AIDS阳性者的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州市HIV/AIDS流行近年来呈上升趋势;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以涉外婚姻家庭和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为主;以异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结论加大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提高人民群众对预防艾滋病的认识水平,扩大人群的搜索与监测,做好涉外(尤其是外籍人员)的婚前检查,是预防控制艾滋病发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我校学生艾滋病知识的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的现状。方法就有关艾滋病知识、态度及性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除AIDS三大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率较高外,有关AIDS其他传播途径、诊断、治疗、临床检验、疫苗及预防等知识的回答正确率较低;中专生的回答正确率明显低于大专生;学生获取AIDS知识的主要方式不是医学课程。结论医学生并没有全面系统的AIDS知识,对于学制短、层次低的大、中专学校更应重视和加强预防AIDS健康教育,在相关课程中加大有关AIDS内容的比重,加强预防医学教学,强化学生的预防意识。  相似文献   

18.
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绍丽  张旭 《重庆医学》2008,37(1):25-26
随着艾滋病(AIDS)在我国的流行,预防和治疗AIDS已经成为广大医务人员的重要工作内容.由于医务人员长期工作在与患者密切接触的第一线,发生HIV职业暴露的概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而一旦发生,则可能对医务人员个人、所在单位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因此,了解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的现状并作出相应的控制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艾滋病的传播已经成为危害人民健康,阻碍创建和谐社会的重大社会问题。在传染病学中控制传染病的主要方法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而控制传染源又是重中之重。对HIV/AIDS强化管理理应是预防艾滋病的重要部分。而以往的管理方式,力度不够,各方面协调困难,对HIV/AIDS凝聚力不足,各地区信息沟通也不方便。本文是设想一个较为理想的对HIV/AIDS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20.
艾滋病的防治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估计到2020年将至少有6800余万人死于艾滋病,而且艾滋病的快速传播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我国AIDS疫情也呈快速上升趋势,目前尚没能发现药物能彻底根治艾滋病,所以.有效的预防艾滋病、降低艾滋病的传播成为人们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对艾滋病的流行病学、预防控制和治疗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