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叶氏经验方口服、中药灌肠联合常规基础治疗对慢性肾脏病(CKD)3期患者肾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50例CKD 3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叶氏经验方口服、中药灌肠,2组均治疗3周后观察并比较中医证候疗效与肾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胱抑素C(Cys C)浓度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其中Cys C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结论:叶氏经验方口服联合中药灌肠可有效改善CKD 3期患者的肾功能和中医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临床非透析慢性肾脏病肾性骨病湿热证患者治疗中应用大黄泄浊颗粒保留灌肠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月期间本院接诊的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肾性骨病湿热证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常规组,排除随访失联患者后,每组均为30例患者。结果:研究组比常规组具有更显著的治疗效果,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7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幅度,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常规组患者的钙(Ca)、磷(P)、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_2-MG)水平高于研究组,P 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常规组相比于正常组,以上两组的血清P、尿酸(Uric Acid,UA)、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水平更高,P 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血Ca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MD与血P(r=-0.259,P 0.05)、iPTH(r=-0.315,P 0.05)、Hcy(r=-0.259,P 0.05)、β_2-MG(r=-0.255,P 0.05)呈负相关。结论:大黄泄浊颗粒保留灌肠治疗可改善CKD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内外合治慢性肾脏病(CKD)3~5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CKD 3~5期患者180例,随机分为结肠透析组(A组)60例、结肠透析加中药保留灌肠组(B组)60例、结肠透析配合中药保留灌肠组加补肾解毒颗粒口服(C组)60例,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血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变化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3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较治疗前均出现下降(P0.05),组间比较,B组、C组均优于A组(P均0.05)。3组患者血红蛋白量、白蛋白量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B组、C组升高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内外合治慢性肾脏病能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延缓病情进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孟嫣  孟元  赵文景 《北京中医药》2018,37(4):312-314
目的观察结肠透析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脏病(CKD)3~4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2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加用结肠透析配合中药灌肠治疗。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疗效、肾功能变化、尿酸及血磷变化。结果经治疗,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疗效及肾功能、尿酸、血磷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结肠透析配合中药灌肠对CKD 3~4期患者疗效确切,能延缓CKD进展。  相似文献   

5.
秦文敏 《新中医》2017,49(10):97-101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莪棱内异汤保留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不孕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影响。方法:将85例EMs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A组30例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莪棱内异汤保留灌肠治疗,B组28例采用腹腔镜手术配合米非司酮片口服治疗,C组27例单纯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MMP-9、TIMP-1水平的变化,比较3组术后3、6、12月后的妊娠率。结果:治疗后,A、B2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A、B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差值均大于C组(P0.05)。术后3月,A、C2组的妊娠率均高于B组(P0.05)。术后6月和术后12月,A、B2组的妊娠率均高于C组(P0.05)。治疗后,3组MMP-9水平及MMP-9/TIMP-1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A、B2组TIMP-1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A、B组2组MMP-9水平及MMP-9/TIMP-1值均较C组下降更明显(P0.05),TIMP-1水平均较C组上升更明显(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莪棱内异汤保留灌肠可有效改善EMs不孕患者的临床症状,使MMP-9和TIMP-1趋于平衡,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诊疗过程中检测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AL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的价值。方法选择142例CKD 3~5期非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中的55例CKD 5期患者分为A组(i PTH150 pg/m L)、B组(150≤i PTH≤300 pg/m L)、C组(i PTH300 pg/m L)3组,检测所有患者血清钙、磷、尿素氮、肌酐、ALP的浓度及i PTH的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评价患者骨代谢状态。结果非透析CKD 3,4,5期3组患者校正血钙、血肌酐、血磷、i PTH和ALP水平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 PTH与血磷、ALP呈正相关(r=0.518/0.384,P0.01),与校正血钙、GFR呈负相关(r=-0.246/-0.426,P0.01)。C组血磷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ALP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i PTH300 pg/m L时,ALP与i PTH成正相关(r=0.383,P0.05)。结论 CKD 3~5期患者存在CKD-MBD异常,且随着疾病的进展而加重,校正血钙、血磷、ALP是i PTH的影响因素,提倡早期干预或治疗,以改善CKD患者的长期预后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王小华 《新中医》2018,50(4):113-116
目的:观察在常规西医疗法基础上予杜仲颗粒联合鲑降钙素注射液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肝肾不足证的疗效。方法:选取116例POP肝肾不足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8例。2组均予调整生活方式、适量运动等常规干预,对照组口服碳酸钙D3片与阿仑膦酸钠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杜仲颗粒联合鲑降钙素注射液治疗。2组疗程均为6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肾不足证症状评分、骨密度(BMD)、血清中骨硬化蛋白(SOST)和Dickkopf-1(DKK-1)水平,评价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8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腰脊疼痛、步履艰难、目眩、酸软少力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腰椎正位(L2~4)和右股骨颈的BMD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治疗组2项BMD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2组血清中SOST和DKK-1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组2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西医疗法基础上予杜仲颗粒联合鲑降钙素注射液治疗POP肝肾不足证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骨形成,降低患者血清中的SOST和DKK-1水平可能是其疗效途径之一,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高位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的疗效。方法:使用常规治疗32例患者(A组),与常规治疗+中药保留灌肠31例患者(B组),以及常规治疗+高位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34例患者(C组)进行随机对照,观察每组治疗前后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清尿酸(Uric Acid,UA)、内生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变化情况,比较3组疗效。结果:C组治疗后在降低Bun、Scr、UA、Cys C、PTH,升高Ccr方面与治疗前有着统计学意义(P0.01),B组治疗前后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组较B组占优(P0.05);而A组治疗前后改善不理想(P0.05)。结论:提示高位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能明显改善肾功能,降低PTH,延缓CRF的进展,且优于传统中药灌肠以及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脏病(CKD)的临床疗效。方法 :确诊为CKD早、中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肾功能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76.6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肌酐清除率(GFR)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CKD,能明显改善肾功能,有效延缓肾脏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脏病(CKD3~4期)钙磷代谢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收集慢性肾脏病(CKD3~4期)钙磷代谢紊乱患者4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在基础治疗下,治疗组予以骨化三醇加中药大黄附子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单予骨化三醇治疗,治疗周期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做出疗效评价。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Ca、P、i PTH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大黄附子汤加减灌肠联合骨化三醇能显著降低CKD3~4期患者血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升高血钙,从而调节其钙磷代谢紊乱;且可以降低血肌酐、减少24h尿蛋白定量,延缓慢性肾脏病进程,防治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淫羊藿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安慰剂对照组)、B组(淫羊藿小剂量组)、C组(淫羊藿大剂量组),治疗6个月。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检测患者骨密度及血清中骨代谢标志物水平。结果 B组、C组能有效提高腰椎及股骨颈的BMD(P0.05),其中C组对腰椎的作用尤为显著(P0.01)。A组各部位的BMD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之外,我们发现所检测的骨转换标志物水平中,C组经6个月治疗后,β-CTX明显上升(P0.05),B组骨代谢标志物的变化无明显的差异(P0.05)。A组各项指标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淫羊藿胶囊可以明显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大剂量的淫羊藿对腰椎骨密度的改善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固脊通督方辅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瘦素(Leptin)、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胎(PΙNP)水平的变化。方法:将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常规组,每组各56例,两组患者均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常规组术后给予鲑降钙素、钙尔奇-D片,中药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固脊通督方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Leptin、PΙNP、骨密度(BMD)及再骨折率。结果:中药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4.64%,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1.4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Leptin、PΙ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比较,中药组血清Leptin、PΙNP水平与常规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两组比较,中药组BMD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中药组患者治疗后腰椎再骨折发生率5.36%,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1.43%(P<0.05)。结论:固脊通督方辅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效果显著,明显降低血清Leptin水平、调节血清骨转换指标,增加患者BMD,降低椎体再骨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蓝健姿  张春燕  程晓东  陶庆  潘奇  施欣 《新中医》2014,46(10):83-85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化浊方辅助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脾肾气虚证)的疗效及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包括缬沙坦片、骨化三醇胶丸、钙尔奇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补肾健脾化浊方加减内服。2组疗程均为3月。记录治疗前后脾肾气虚证评分,检测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血尿酸(UA)、血清钙(Ca)、血清磷(P)和骨钙素(BGP)。结果:疾病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6.8%,对照组为68.4%,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9.5%,对照组为63.2%,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SCr和U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a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P低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BGP水平变化不明显。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补肾健脾化浊方,对CKD 3、4期(脾肾气虚证)患者的肾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能提高疾病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并对肾性骨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4.
邓华英  韩艳 《新中医》2016,48(10):221-223
目的:探讨补肾强骨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并总结饮食调护体会。方法:将120例原发型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予碳酸钙D3片口服治疗,并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补肾强骨汤口服治疗,并加强饮食调护。治疗前后测患者骨密度,采患者静脉血检测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并对患者进行疼痛分级评价。结果:治疗3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骨密度T值、血清钙(Ca)含量、骨钙素(BGP)含量升高,疼痛分级评分(NRS)评分、碱性磷酸酶(ALP)含量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血清磷(P)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血清P、BGP、ALP含量变化更加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强骨汤配合饮食调护治疗原发型骨质疏松症能有效减轻临床症状,增加骨密度,改善患者血清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慢肾康颗粒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脏病(CK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9例CKD患者随机分为A组28例、B组31例和C组30例。A组仅给予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羟苯磺酸钙500 mg口服,3次/d;C组在B组基础上加用慢肾康颗粒15 g口服,1次/d。3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3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24hUTP)、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酸(UA)、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水平的变化。结果与A组相比,B组BUN、SCr、24hUTP显著下降(P均0.05);C组BUN、SCr、24hUTP及UA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或0.01),Ccr水平明显上升(P0.05)。结论慢肾康颗粒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CKD能有效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减退,具有良好的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序贯式结肠透析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的90例CKD 3~4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接受序贯式结肠透析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口服尿毒清颗粒,3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cr、BUN、UA和P、K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而GFR、Ca和HCO-3则明显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式结肠透析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能显著改善CKD 3~4期患者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脏病(CKD)3~4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CKD3~4期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治疗,疗程14 d,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的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85.00%,治疗组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样本量有限未做统计学分析。结论中药灌肠治疗CKD3~4期疗效肯定,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缓肾功能进展,应用前景好。  相似文献   

18.
束洋  周恩超 《江苏中医药》2015,47(11):29-31
目的:观察益肾解毒汤联合中药长程间歇灌肠治疗慢性肾脏病(CKD)3—4期的临床疗效。方法:3-4期CK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中药煎剂益肾解毒汤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排毒泄浊汤长程间歇灌肠。2组均以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并比较临床疗效及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指标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亦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肾小球滤过率(GFR)明显升高(P0.05),亦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前后2组患者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益肾解毒汤联合中药长程间歇灌肠疗法能够有效改善CKD 3—4期患者肾功能及临床症状,且长期使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曹玮  李金伟 《新中医》2010,(4):44-4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腰椎骨密度(BM D)、血清钙(Ca)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的变化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3%,对照组为61.7%,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腰椎BM D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2组比较,治疗组改善腰椎BM 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Ca、ALP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2组比较,治疗组改善血Ca、ALP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脏病(CKD)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为CKD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用一般西医常规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肾功能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率23.33%,有效率86.67%,对照组分别为13.33%,56.6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肌酐清除率(Ccr)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CKD,其疗效明显,保护肾功能,从而延缓肾衰竭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