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胃复春散剂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人胃上皮GES-1细胞炎症及肠化的影响,进而探讨胃复春治疗慢性胃炎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胃上皮细胞GES-1,用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L)-6、IL-4的表达,用RT-PCR法检测细胞表面肠黏膜标志物黏蛋白2(MUC2)及胃黏膜标志物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SOX2)mRNA的表达。[结果]胃复春可上调细胞表面IL-4的表达,抑制IL-6的表达,下调细胞中MUC2mRNA的表达,上调SOX2mRNA的表达,且药物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均P<0.05。[结论]胃复春可能通过上调IL-4的表达及抑制IL-6的表达来实现抑制TNF-α诱导GES-1细胞炎症;通过下调MUC2和上调SOX2的表达来实现抑制肠化的过程,这为中药胃复春对慢性胃炎的防治作用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天然β-胡萝卜素对胃癌前期病变的逆转作用朱舜时,周怡和,夏德凰,金冠球,胡运彪,施尧,李蓉蓉,房静远,JoelMason,萧树东,江绍基萎缩性胃炎时粘膜萎缩、肠化和不典型增生是胃癌的癌前病变,逆转这些病变既是对萎缩性胄炎的治疗,也是对胃癌的预防。晚近...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胃复春、丽珠得乐(以下简称得乐)分别应用与联合使用对慢性胃炎伴肠化生不典型增生的疗效。方法14例慢性胃炎分甲、乙、丙三组,分别单用胃复春或得乐及两者联合使用观察疗效。结果胃复春和得乐对慢性胃炎、肠化生和不典型增生均有作用,但没有两药合用疗效好,证明两药优势互补,协同提高病理逆转率。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胃粘膜癌变过程中多基因蛋白的表达及意义,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07例内镜活检胃粘膜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p53、K-ras、bc1-2基因蛋白。结果各基因蛋白阳性率随病变程度加重而增加。Ⅲ型肠化生者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PCNALI)及K-ras、bc1-2基因蛋白阳性率较之Ⅰ、Ⅱ型肠化亦有增高趋势但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12例Ⅲ型肠化中有9例出现K-ras或bc1-2蛋白异常表达(75.0%),显著高于Ⅰ、Ⅱ型肠化(23.8%)(P<0.05)。在肠型及胃型胃癌p53表达率为53.3%、37.0%(P>0.05);K-ras为40.0%、7.4%(P<0.05);bc1-2为93.3%、59.3%(P<0.05)。15例肠型胃癌中有9例同时存在2种或2种以上蛋白异常表达(3例p53与bc1-2表达异常,2例bc1-2与K-ras表达异常,4例p53与bc1-2、K-ras异常表达),高于胃型胃癌(P<0.05)。结果提示以上基因产物的表达异常与胃粘膜癌变相关,Ⅲ型肠化属于胃癌癌前病变范畴,肠型胃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与胃型胃癌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黏膜定标活检观察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对照临床试验研究设计,纳入130例就诊于我院门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予辛开苦降方免煎颗粒剂及胃复春模拟药治疗,对照组予胃复春片及辛开苦降方免煎颗粒剂模拟药治疗,疗程12周,治疗结束后随访1个月。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病理积分、中医证候有效率及临床有效率。[结果](1)试验组中医证候有效率为88.33%,临床有效率为38.33%;对照组中医证候有效率为70.00%,临床有效率21.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胃脘胀满、胃脘疼痛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随访时胃脘胀满、胃脘疼痛积分较治疗结束时有明显降低,对照组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时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慢性炎、活动性炎、异性增生病理积分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治疗后萎缩、肠化、病理总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萎缩、肠化、病理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开苦降法在改善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方面与胃复春片疗效无异,但其对萎缩、肠化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胃复春片,疗效持续时间也优于胃复春片。  相似文献   

6.
Ⅲ型肠化是异型增生的一种类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Ⅲ型肠化与异型增生的关系。方法:采用粘液组化技术将胃粘膜肠化标本分为Ⅰ、Ⅱ、Ⅲ型。盲法比较肠化亚型和异型增生的形态学差异;Ag-NORs技术定量分析肠化亚型和异型增生细胞Ag-NORs计数差异。结果:86%(37/43)的Ⅲ型肠化符合轻度异型增生诊断标准;Ⅰ型和Ⅱ型肠化无一例符合(P<00001);Ag-NORs计数Ⅲ型肠化(433±086)显著大于Ⅰ型(293±092)和Ⅱ型(313±069)(P<001),但与异型增生(414±145)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Ⅲ型肠化是异型增生的一种类型,提示Ⅲ型肠化很可能是一种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7.
《胃复春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牵头,全国共有29家三级甲等医院及高校、科研院所参与制定,该共识明确了胃复春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诊断、适应证、治疗作用、用法用量、疗程、不良反应、用药禁忌、注意事项等问题。现为了更好地指导该共识的实施,该文从胃复春概况、共识制定过程、关键内容等方面对其进行解读,以期提高该药的临床应用水平,减少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8.
StageⅡsurgicalresectionofhepatocelularcarcinomaafterTAE:areportof38casesWANGJianHua,LINGui△,YANZhiPing,WANGXiaoLin,CHENGJ...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p)及后续胃复春、叶酸联合治疗对胃癌前病变的病理转归,分析其中定标活检及胃蛋白酶原检测在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定标活检技术,选择经病理证实为胃癌前病变(包括萎缩、肠化及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且Hp阳性的慢性萎缩性胃窦炎患者,予四联疗法根除Hp治疗,1个月后复查Hp根除失败者为A组(Hp未根除组);再选择Hp根除成功后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B组(Hp根除组)不予后续治疗;C组(联合治疗组)予胃复春联合叶酸口服6个月;最后共纳入患者130例,A组40例,B组44例,C组46例,所有患者均在6个月后复查胃镜、病理,了解其病理转归;并在治疗前及随访结束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了解其变化。[结果]随访结束比较萎缩改善率,A、B、C 3组分别为10%、34.09%、65.22%;肠化改善率,A、B、C 3组分别为16.67%、22.86%、54.55%;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消退率,A、B、C 3组分别为5.26%、9.52%、43.48%;B组与A组在萎缩改善方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肠化改善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C组分别与A、B组相比,萎缩、肠化及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胃蛋白酶原Ⅰ、Ⅱ及二者比值在入组前及随访结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根除Hp后能改善胃黏膜萎缩,但肠化改善不明显;而进一步联用胃复春、叶酸治疗能明显改善萎缩与肠化,部分消退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定标活检可保证随访时病理取材的相比性;而胃蛋白酶原检测对胃窦、胃角病变为主的癌前病变的筛查及随访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胃复春片对胃黏膜中、重度异型增生的治疗作用及对P21^ras、P53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探讨其逆转胃癌癌前病变的治疗价值及机制。方法:内镜下病理活检证实为中、重度异型增生患者共58例,随机分为胃复春治疗组32例,维酶素对照组26例。治疗前后比较临床疗效,镜下改变,病理改变及胃黏膜固定部位活检标本P21^ras、P53蛋白S-P法免疫组化染色变化情况。结果:胃复春组临床症状的总有效率81.25%,内镜下改变总有效率71.88%,病理学改变总有效率65.63%,均优于维酶素对照组(分为53.85%、46.15%、34.61%)。P21^ras、P53蛋白在中、重度异型增生组织中有过度表达,胃复春能使其表达明显减弱。结论:胃复春对胃黏膜中、重度异型增生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能促进病变胃黏膜的逆转,并对P21^ras、P53蛋白的表达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降低癌变危险性,可用于胃癌癌前病变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Ⅱ型糖尿病病人对固体食品的快速胃排空〔JoyceG.DiabetesCare,1996,5:468〕病程长的糖尿病病人可见有胃排空减慢。作者用闪烁照像技术比较了刚诊断的无症状的Ⅱ型糖尿病和与其在性别、体重指数(BMI)及年龄相匹配的对照人群的胃对固体...  相似文献   

12.
标  题 a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即可及延迟心导管检查及血管成形术。TIMIⅡ A的结果。b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后 ,即刻侵入性 ,延迟侵入性及保密治疗的比较。TIMI Ⅱ A的结果。作  者 a .TIMI研究组 b .RogersWJ ,BaimDS ,GoreJM ,etal  参考文献 JAMA ,1988,2 60 :2 849~ 2 85 8;Cirulation ,1990 ,81:145 7~ 1476  疾  病 急性心肌梗死。目  的 比较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 ,即可侵入性 ,延迟侵入性 (18~48h)及保守治疗的冠脉造影结果。设…  相似文献   

13.
从重组痘苗病毒获得JEV蛋白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应用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Immunoperoxidase assay,IPA),微斑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Microplaque immunoperoxidase assay,MPIPA0和免疫印迹试验(Immunoblot assay,IBA)对我室构建的3株含有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株重组病  相似文献   

14.
A型预激综合征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许广实,吴洁例1男,34岁,因心悸来诊。查体、胸透、超声心动图检查无异常。ECG(图1)示:窦性P波,P-R间期0.10s,QRS时限0.17s,P-J0.27s,Ⅱ、aVF及V2-6导联可见正向预激波,V1-2导联为...  相似文献   

15.
我们应用ABC免疫组化和显微分光光度法,观察了胃癌及不同类型肠化组织中CEA的表达和DNA含量的变化.发现肠型胃癌CEA染色阳性率显著高于胃型胃癌(P<0.001);Ⅲ型肠化中CEA的阳性率显著高于Ⅰ、Ⅱ型肠化(P<0.001)。细胞核DNA含量和超3C及超4C细胞的比率均随细胞去分化程度而递增。Ⅲ型肠化DNA均值显著高于Ⅰ、Ⅱ型肠化和正常胃粘膜(P<0.05~0.01)。结果表明,Ⅲ型肠化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胃复春片对胃粘膜中、重度异型增生的治疗作用及对p21ras、p53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探讨其逆转胃癌前病变的价值及机制.方法 : 内镜下病理活检证实为中、重度异型增生病例共58例,随机分为胃复春治疗组32例,维酶素对照组26例,治疗前后比较临床疗效,镜下改变、病理改变及粘膜p21ras、p53蛋白S-P法免疫组化染色变化情况.结果 :胃复春组临床症状的总有效率81.25%,内镜下改变总有效率71.88%、病理学改变总有效率65.63%,均优于维酶素对照组(分别为53.85% 、46.15%、34.61%).p21ras、p53蛋白在中、重度异型增生组织中有过度表达,胃复春能使其表达明显减弱.结论 :胃复春对胃粘膜中、重度异型增生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能促进病变胃粘膜的逆转,并对p21ras、p53蛋白的表达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降低癌变危险性,是治疗胃癌前病变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7.
慢性胃炎中医辨证与血浆中胃泌素及生长抑素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13例肝不和型、1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和10名健康志愿者餐前、餐后30、120min血浆中胃泌素和生长抑素(SS)的浓度。结果:脾胃虚寒组与正常对照组餐前、餐后Gas水平有相似的变化,餐后30min3组血浆中Cas浓度均明显增高,肝胃不和组餐前Gas水平较其余两组高,但无显著性差异;餐后30minGas水平3组相近,但餐后120min时,肝胃不和组Gas水平仍维持在  相似文献   

18.
萎胃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观察萎胃散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及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实验研究。方法:选择经胃镜加病理检查确诊的CAG患者200例进行分组对照治疗,其中萎胃散治疗组135例,胃复春对照组65例。同时对大鼠CAG模型,分别进行萎胃散治疗与氯化钠溶液灌胃,观察比较胃粘膜固有腺体萎缩程度。结果:CAG萎胃散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04%,胃复春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15%,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也有改善作用,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研究表明,胃萎散治疗组的CAG病变数量明显减少,病理检查可见腺体恢复正常。结论:胃萎散治疗CAG有明显的效果,对胃癌前病变也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胃腺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腺癌的研究进展张玉明,段芳龄,吴醒民OavidP.Kelsen,CharlesJ.Lightdale,JohnC.Marsh,RobertC.Kurtz,JosephR.Bertino(河南医科大学郑州450052)90%以上的胃恶性肿瘤均系胃腺癌...  相似文献   

20.
胃类癌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类癌(Gastriccarcinoid)起源于胚胎时期原始肠道前肠部分,于1923年Askanzy在尸检中被发现,1972年Soge首例报告术前经内窥镜活检被证实以来,有关胃类癌的报道日趋增多。一般认为胃类癌具有生长缓慢、恶性程度低、临床症状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