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新生儿泪囊炎较为常见,主要为鼻泪管下端先天残留膜阻塞所致。多数在生后数日或数月,因家人发现患儿溢泪或伴有脓性分泌物多而就医。目前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主要是挤压泪囊法、加压冲洗法、泪道探通。本科从2000年开始采用6号泪道探针行泪道冲洗和探通治疗新生儿泪囊炎150例201眼,获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泪囊炎的护理,提高新生儿泪囊炎的治愈率。方法:分析88例新生儿泪囊炎患儿的三种护理措施。结果:本组均治愈。结论:将护理新生儿泪囊炎患儿的三种措施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可尽可能地减少患儿治疗的痛苦。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泪囊炎是一种常见病,多由于泪道发育障碍造成的。6%的足月新生儿会出现泪囊炎,早产儿竟可达11%,泪囊按摩和加压冲洗是目前治疗新生儿泪囊炎最有效的方法,现将具体治疗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我院自2005年7月至2010年4月对121例(166眼)新生儿泪囊炎前期行泪囊区按摩、加压冲洗,无效进行泪道探通术。结果40例患儿49眼经泪囊区按摩、加压冲洗治愈。93例(120眼)一次探通治愈。5例(5眼)行三次探通治愈,2例(2眼)未愈。结论选择适宜时机采取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效果佳。  相似文献   

5.
泪道探通法治疗新生儿泪囊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 97例眼泪道探通法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结果 :术后治愈率97.93 % ,并发症极少。结论 :泪道探通法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泪囊炎较为常见,主要为鼻泪管下端先天残留膜阻塞所致.多数在生后数日或数月,因家人发现患儿溢泪或伴有脓性分泌物多而就医[1].目前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主要是挤压泪囊法、加压冲洗法、泪道探通[2-3].本科从2000年开始采用6号泪道探针行泪道冲洗和探通治疗新生儿泪囊炎150例201眼,获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泪囊炎是一种新生儿常见病[1],临床以黏脓性分泌物增多、溢泪、溢脓为主要表现[2]。常规的药物治疗、局部按摩及单纯泪道冲洗往往效果不佳,而泪道探通术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有效方法[3]。本院眼科护士对2010年1月—2013年6月在门诊就诊的186例(218只眼)新生儿泪囊炎进行泪道探通治疗及护理,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婴幼儿先天性泪囊炎的治疗与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先天性泪囊炎是婴幼儿常见眼病之一,由于鼻泪管下端的胚胎残膜(Hasner膜)没有退化,阻塞鼻泪管下端,泪液和细菌潴留在泪囊内引起继发感染所致。患儿常有泪溢、结膜充血并有较多分泌物或脓性分泌物;严重者还可引起角膜感染、急性泪囊炎、泪囊瘘等并发症。我国每年有新生儿约2000万,与婴幼儿溢泪、泪道阻塞相关的新生儿泪囊炎占新生儿的2%-4%。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51例早期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与预后,主要包括具体的治疗方法、术后护理、疗效观察及随访等。认为新生儿泪囊炎综合治疗简单方便,按摩、加压冲洗、探通等手段联合治疗是治愈新生儿泪囊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新生儿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疾病,泪道阻塞是其重要病因之一,主要由鼻泪管下端的胚胎残膜没有退化,阻塞鼻泪管下端,引起鼻泪管狭窄或阻塞,泪液和细菌潴留在泪囊之中,引起继发性感染所致~([1])。新生儿泪囊炎主要表现为患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被发现有溢泪状况,可单眼或双眼发病,若泪囊继发感染,可出现黏脓性分泌物~([2])。目前对于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泪囊炎的综合治疗及护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总结新生儿泪道冲洗及探通的经验和技巧。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269例(296眼)新生儿泪囊炎患儿,采用了泪囊挤压按摩,泪道冲洗及泪道探通等治疗及相应的护理,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泪囊区按摩96眼,治愈17眼,治愈率17.7%;泪道加压冲洗279眼,治愈87眼,治愈率为31.2%;行鼻泪管探通术192眼,治愈192眼,治愈率100%。并发症:鼻泪管探通病例中,出血9眼。泪道加压冲洗7例出现皮下水肿。结论新生儿泪囊炎以综合治疗为宜。采取泪囊挤压按摩、泪道冲洗及泪道探通等治疗及护理措施治疗新生儿泪囊炎,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且复发率低,是安全和有效的,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综合分析先天性泪囊炎的病源学及影响因素,以选择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 对2009年3月至12月眼科门诊60例(68眼)先天性泪囊炎患儿进行信息登记和统计分析,并提取泪囊分泌物作细菌培养,合理地运用按摩法,泪道冲洗法及泪道探通术.结果 先天性泪囊炎发病年龄在新生儿出生后1~7 d,且先天性泪囊炎的分泌...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泪囊炎是新生儿常见的眼科疾病,主要表现为出生后流泪、眼部分泌物增多。2000年3月~2003年10月我院眼科门诊曾对36例39眼新生儿泪囊炎运用按摩、冲洗、泪道探通配合抗生素眼药水点滴,治疗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新生儿泪囊炎泪道探通术中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516例新生儿泪囊炎患儿行泪道探通术中出现的53例并发症进行分析,查找其发生原因.结果 新生儿泪囊炎泪道探通术并发症为窒息、假道及泪道撕裂,通过护理干预,减少了泪道探通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新生儿泪囊炎探通术中并发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发生原因,采取有针对性护理,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或将并发症的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5.
王洪涛  崔哲 《临床医学》2011,31(8):37-38
目的分析探讨综合治疗方法对新生儿泪囊炎不同年龄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123眼)新生儿泪囊炎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泪囊区挤压按摩、泪道加压冲洗、鼻泪管探通等方法综合治疗。结果循序采用泪囊区挤压按摩、泪道加压冲洗及鼻泪管探通术能较好的治疗新生儿泪囊炎,总有效率为95.9%。其中,年龄在3个月以内的患儿泪囊区挤压按摩治愈率显著高于3个月以上的患儿(χ2=10.566,P=0.001);年龄在6个月以内的患儿泪道加压冲洗或鼻泪管探通成功率亦显著高于6个月以上患儿(χ2=6.457,P=0.011)。结论新生儿泪囊炎循序采用泪囊区挤压按摩,泪道加压冲洗,鼻泪管探通的综合治疗,并且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采用不同的方法,在最佳治疗时机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我科2004—02~2005-04对新生儿泪囊炎患儿15例27眼采用泪道探通法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男8例,女7例,右眼16例,左眼11例,年龄6~13月龄。所有患者均有较完整的临床记录,均有泪溢或脓溢。通过按摩或泪道冲洗时有脓性分泌物及液体从上下泪点返流,排除外伤性泪囊炎和急性泪囊炎。均符合新生儿泪囊炎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7.
先天性泪囊炎治疗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君 《天津护理》2001,9(1):18-18
先天性泪囊炎也称为新生儿泪囊炎,多由于鼻泪管下端发育不完全留有膜状物(Hasner瓣)阻塞鼻泪管,泪液潴留于泪囊内,细菌繁殖形成泪囊炎。主要表现为泪溢,有粘液性分泌物流出,重者继发感染为浓性分泌物,如治疗不及时可并发结膜炎,如角膜上皮损伤时引起角膜炎,角膜溃疡及眼内炎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35例新生儿泪囊炎泪道探通,使新生儿泪道保持通畅。方法:在无菌技术操作下行泪道探通。结果:全部新生儿泪道保持通畅,术后随访6个月,无一例粘连复发。结论:泪道探通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式泪道加压冲洗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87例(91眼)新生儿泪囊炎采用改良式泪道加压冲洗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91眼中治愈83眼,治愈率91.21%;8眼泪道冲洗不通后改行泪道探通术。结论改良式泪道加压冲洗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简单可行,操作简单,安全可靠;规范的操作能有效提高疗效,避免并发症。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泪囊炎多是因为鼻泪管下端黏膜瓣(Hasner瓣)在出生后未及时开放引起.如在婴幼儿期未得以治愈,成年后需行鼻腔泪囊吻合术等手术.近几年来,我们施行早期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疗效显著,现将得到随访的23例患儿资料作一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