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长骨液对骨延长动物模型骨延长区的组织学变化,以及对成骨作用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1-02-05在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实验实完成。54只新西兰大白兔造成左胫骨中段骨延长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7只。实验组于术后第2天开始喂含中药长骨液(由丹参、土鳖虫、骨碎补等组成)的颗粒饲料(每只按7.5mL/kg·d标准加入),对照组喂普通饲料。于延长7d、延长结束后0,7,14,21,30,50,60和70d,将两组各处死动物3只,切取延长区新骨组织,按常规做成光镜切片,在光镜下观察延长区新骨再生与成熟情况。结果:两组各有27只动物纳入结果分析。①两组胫骨中段骨延长情况:两组延长长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各组胫骨中段骨延长的组织学变化:实验组在延长结束时,增厚的骨膜上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增生,可见大量的间充质细胞,成纤维细胞增生、活跃;延长结束后1~3周,骨膜下、骨小梁周围成骨细胞较多,且成骨活动较对照组更为活跃;延长结束后30d,延长区假性生长板比对照组提前消失。结论:长骨液通过促进骨延长区血管增生、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骨生成细胞和破骨细胞数量的增加和功能的活跃,加速假性生长板成骨,来明显促进骨延长区新骨的形成与成熟。  相似文献   

2.
背景:骨延长的牵张刺激如何转变为骨质再生的生物学信息至今不明确。目的:观察骨延长患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动态表达。方法:单侧胫腓骨延长组患者8例,分别于手术前第3天、术后第3,7,8,11,30天、停止延长时、停止延长第3,15,30天、拆除外固定器时、拆除外固定器后30d,检测血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水平。并设立年龄相匹配的对照组8例。结果与结论:骨延长组牵张操作开始第1天时(术后第8天),血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即开始升高,停止延长时达高峰,这一时段各个时相骨延长组血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停止延长3d时的血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亦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高表达是骨延长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骨形态发生蛋白与骨延长关系的报道很少。为观察其对于牵拉骨再生延长区骨愈合的作用,将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经皮注射到兔胫骨延长区,行组织学验证。方法:实验于2004-06/2005-03在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①实验材料:雄性日本大耳白兔30只;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由美国哈佛医学院分子骨科中心Oliver博士馈赠)。②实验干预及分组:制作日本大耳白兔延长区骨再生不良动物模型24只,行快速延长,2次/d,1mm/次,2mm/d,共延长10d,共2cm。将兔子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只。对照组,延长结束后延长区注射醋酸盐缓冲液;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延长结束后延长区注射醋酸盐缓冲液溶解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③实验评估:延长结束后2周、4周时2组各取4只兔,麻醉后处死,进行延长区拍摄X射线片及延长区骨标本组织学光镜检查。结果:术中兔死亡及针道处骨折6只,24只进入结果分析。①延长区X射线片评价:延长结束后2周和4周时,显示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新生骨痂明显多于对照组,延长结束后4周时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髓腔开始形成。②延长区组织学观察结果:延长结束后4周时,对照组延长区周新生软骨、骨增多,融合成片,出现编织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延长区软骨细胞吸收矿化,转化为编织骨,并逐渐向皮质骨改建塑形。结论:牵拉骨再生延长结束后,延长区经皮注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经间接X射线及组织学直接验证,对延长区骨愈合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海霞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9):1014-1015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QT间期延长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50例次)及30例慢性肝炎患者为对照组,对其心电图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心电图改变呈多样性,尤以QT间期延长发生率高;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QT间期延长发生率与慢性乙型肝炎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而且这种变化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其他期间比较差异也具有非常显著性(P<0.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QT间期延长的发生率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平行,在治疗过程中应避免或减少使用能使QT间期延长的药物,QT间期可以作为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T段延长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对122例冠心病患者和86例非冠心病患者心电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冠心病组ST段水平延长≥0.12 s与非冠心病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ST段水平延长≥0.12 s对冠心病诊断的灵敏度为83.6%,特异度为82.6%;阳性似然比为5.09,阴性似然比为0.21;阳性预测值为87.2%,阴性预测值为78.0%;冠心病患者ST段水平延长≥0.12 s的阳性优势是非冠心病患者的24.14倍。ROC曲线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765,提示ST段水平延长诊断冠心病的准确度中等。结论:ST段水平延长≥0.12 s,对冠心病诊断有一定作用,但由于受诊断临界值选取的影响,其作用仍需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延长器在胫骨上端截骨延长术中治疗双小腿不等长及身材矮小的效果,并分析各种延长器的优劣。方法:选择1998-02/2003-06清华大学玉泉医院骨科和北京骨外固定技术研究所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骨科收治的双小腿不等长患者4例和身材矮小患者27例为观察对象。对双下肢不等长患者采用Hoffman单臂外固定延长器;27例身材矮小患者中3例采用半环延长器延长,5例采用全环延长器延长,19例采用夏和桃内外结合系统延长器进行胫骨延长。①Hoffman单臂延长器:在截骨断端上、下交叉穿2组5mm骨圆针,在小腿前内侧安装单臂延长器。②Ilizarov全环延长器及半环延长器:截骨近端穿2组2mm克氏针,远端穿2组针,一组在距小腿(踝)关节上方10cm处;另一组靠近距小腿(踝)关节,其中1根针应穿过腓骨。③夏和桃内外结合系统延长器:带锁髓内钉手术入路——微创截骨——安放髓内钉——安装动态同步延长器。术后第8天开始延长,速度0.5~1.0mm/d,平均0.65mm/d,分4~6次进行延长。术后2周酌情要求患者扶助行器下床部分负重行走锻炼以及器械上的功能运动,为新骨提供应力刺激。每隔15天拍X射线片1次,3次以后,每隔1个月拍片1次,观察延长情况及并发症的严重程度等指标,治疗时间8~15个月。解除外固定时临床和X射线标准为骨痂形态成熟、骨痂填塞完全、没有缺损的钙化、髓腔贯通及新形成骨强度能支持行走而无骨折危险。结果:随访时间3~8年,31例患者全部获得连续随访,随访率100%。①采用单臂延长器延长,皮肤瘫痕大,并发症严重,最大延长幅度不超过4cm。②半环形延长器延长超过4cm将产生严重的足下垂。③Ilizarov全环延长器延长幅度可达10cm,易发生足下垂。④夏和桃内外结合系统延长器延长幅度可超过10cm,并发症较轻。结论:单臂延长器的延长效果差,不宜用于下肢延长。半环延长器、Ilizarov全环延长器在延长过程中易发生足下垂,不宜做大幅度延长。夏和桃内外结合系统延长器是具有跟键同步延长的全环延长器,稳定性好、延长操作简单,适宜做大幅度肢体延长。  相似文献   

7.
背景:目前牵引器的发展趋势为由外置式向内置式,由手动加力向自动化加力,由一维向多维发展.目的:研制、开发一种具有口内型及口外型下颌骨延长器优点的组合式下颌骨延长器,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其骨延长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组合式下颌骨延长器的研发于2004-10/2005-12由河北医科大学厚朴口腔种植中心与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共同完成.动物实验于2006-06/2007-06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动物实验场完成.材料:自行设计研制的组合式单侧下颌骨延长器由固位臂、固位臂连接杆、导向杆及调节螺杆组成;组合式双侧下颌骨延长器由中心镙杆,导向杆,水平杆和固位臂组成,最大延长量35 mm.方法:12只健康生长期山羊按牵张后稳固时间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固定1周组,固定2周组,固定3周组和固定4周组,每组3只.行双侧下颌骨牵张术,以自制延长器固定.经7 d延迟期,以0.5 mm/次的速度牵张,2次/d,连续10 d.分别于固定期第1,2,3,4周处死4组动物(处死前6,12 d给予四环素口服),摄双侧下颌骨俯位片,留取标本.主要观察指标:大体观察动物术后牵引器稳定情况;上、下颌咬牙合关系,两侧颞下颌关节及新生骨区域各层软组织愈合情况;光镜观察不同时期新生骨组织组织学特点;四环素荧光染色观察新骨生成的速度;扫描电镜观察固定4周组动物髁状突软骨表面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实验研制了具有口内、口外下颌骨牵引器优点的组合式下颌骨延长器.动物实验观察下颌骨延长量为(8.90±0.52)mm;新骨由骨断端向牵张中央区域生长,颊舌侧隆起,色泽稍暗,表面稍粗糙,中央部位稍软.下颌骨侧位X射线平片显示,牵引间隙影像密度随固定时间延长逐渐增高;术后4周,牵引间隙中心可见小块锯齿状透射区.组织学观察:固定期1周时,牵引间隙内为大量排列规则的胶原纤维,截骨线两端边缘处可见少量针状新生骨小梁;随固定时间延长,骨小梁增粗、钙化;至固定期4周时,牵引间隙内可见较完整的编织骨,新生骨小梁改建活跃,排列与牵引方向一致.四环素荧光染色观察:随固定时间延长,荧光带连续性增强,亮度增高.髁状突表面被覆光滑纤维软骨组织,扫描电镜可见髁状突软骨表面有浅波纹状结构,凝胶状物覆盖完好,表面可见细小点线状结构.结论:组合式下颌骨延长器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适用性和经济性;可成功延长下颌骨,成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会碰到用微量注射泵泵入硝普钠、硝酸甘油等需要避光的药物.传统的避光方法是:备好微泵,连接好普通延长管,在普通的延长管外面用黑布、黑纸或银箔包裹;也可以用黑色布料缝制与延长管相当长度的布套,中间装上拉链,将普通延长管放于布套中,拉上拉链.此方法繁琐,易滑脱,达不到避光效果;若用一次性的避光延长管则价格较贵.为此,我科在护理实践中探索出一种新的方法:采用避光输液器制作避光延长管套.此方法简单,实用,价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应用伊利扎罗夫技术行肢体延长术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探讨应用伊利扎罗夫 (Ilizarov)技术行肢体延长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 36例应用Ilizarov技术行肢体延长的病人 ,术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严格做好术前准备 ;术后严密观察肢体感觉、运动、血液循环 ,准确进行肢体延长 ,指导功能锻炼 ,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结果 :本组均达预期延长长度 ,延长 2~ 14 .5cm ,平均 7cm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Ilizarov手术复杂 ,对护理要求高 ,但严密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后的20例患者经气管插管延长管同时湿化给氧的临床应用,包括对血氧饱和度、痰液黏稠度、肺部感染及刺激性咳嗽的效果评价。方法:将一次性鼻导管剪去鼻塞后接一次性吸痰管,氧流量一般调2~4L/min,或按病情调整。用注射器抽生理盐水60ml接一次性延长管再与另一条一次性吸痰管连接,用微量泵以3ml/h速度泵入。将一次性鼻导管和一次性延长管装置同时插入气管插管延长管的一端并固定,将气管插管延长管的另一端与气管套管连接。每日可遵医嘱予生理盐水20ml α-糜蛋白酶5mg 庆大8万U通过气管插管延长管的侧孔雾化吸入,3次/d。结果:本组19例血氧饱和度情况良好,1例无改善;19例痰液黏稠度情况改善,1例无改善;20例均无发生刺激性咳嗽;除原有1例肺部感染外,其余19例均无发生肺部感染。结论:气管插管延长管可重复使用,每24h更换1次,浸泡消毒后可重新使用,只需24h更换一次性鼻导管及一次性延长管装置,成本低,大多数患者可以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电图P-R间期延长临床应用新认识,旨在为提高飞行人员P-R间期延长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结合飞行人员心电图检查资料及近年来相关文献报道,对P-R间期延长临床应用新认识进行综述。结果 1P-R间期延长伴窄QRS波群:以一度房室阻滞最为常见,此外,尚可见于房室结慢径路传导、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干扰性P-R间期延长,也可能是双束支同步传导延缓等。2P-R间期延长伴宽QRS波群:多见于双束支不同步阻滞,亦可为一度房室阻滞合并一侧束支三度阻滞等。3P-R间期显著延长(>0.35 s)要考虑P-R间期过度延长综合征可能。结论 P-R间期延长除常见于一度房室阻滞外,还可揭示多种心电现象,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缓慢牵伸深筋膜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缓慢牵伸深筋膜前后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建立新西兰大白兔双侧胫骨延长模型,延长速度为1mm/d和2mm/d,每12h一个增量,延长率为胫骨长度的10%和20%。以透射电镜观察深筋膜超微结构的变化,随机选取视野测量各牵伸组胶原原纤维的直径,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正常对照深筋膜由纤维细胞和胶原原纤维构成,缓慢牵伸后的深筋膜代谢活跃,2mm/d的延长速度下胶原原纤维破坏,直径增粗,成纤维细胞溶酶体和粗面内质网增多;1mm/d的延长速度下,胶原原纤维无破坏,直径变细,成纤维细胞粗面内质网增多,延长率为20%下,成纤维细胞有核分裂相,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呈活化状态。结论:缓慢牵伸深筋膜后,其超微结构发生代谢活跃的显著变化,2mm/d的延长速度下为损伤与修复,1mm/d的延长速度,20%延长率下发生再生性变化。  相似文献   

13.
留置针延长管“N”形固定法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留置针延长管"N"形固定法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6例使用安全型留置针的老年患者按来院顺序采用随机排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留置针延长管采用"U"形固定法,观察组留置针延长管采用"N"形固定法。比较两组留置时间及置管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置管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留置针保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N"形法固定延长管可保证留置针安全、有效的使用,增加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预处理对失血性休克大鼠HSP70水平及耐缺血时间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大鼠80只,体重200-210 g,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1、实验组3、实验组7,每组20只。实验组予以不同剂量的谷氨酰胺喂养,对照组为正常一般饲养,不添加药物。实验当天建立失血性休克模型,与不同时间点抽取血液提取血浆进行指标检测,并观察大鼠的生存时间。结果:HSP70在各实验组之间,及与对照组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IL-6水平随着喂养谷氨酰胺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实验组3及实验组7的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3及实验组7的IL-6水平与实验组1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生存时间随着喂养时间延长逐渐延长。实验组3及实验组7生存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7与实验组1及实验组3的生存时间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谷氨酰胺预处理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浆HSP70水平无影响,IL-6水平随着喂养谷氨酰胺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生存时间随着喂养时间延长逐渐延长,谷氨酰胺可能降低失血性休克大鼠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更换输液延长管方法对去甲肾上腺素用量较大的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感染中毒性休克持续泵入去甲肾上腺素的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A,B,C 3组,分别用3种方法更换延长管,A组直接用盐水预冲延长管后更换;B组将配好去甲肾上腺素的注射器装入空泵内,另置氯化钠注射液于空输液泵中,按患者去甲肾上腺素泵入速度及液体输入速度,预冲延长管后更换;C组将配好去甲肾上腺素的注射器装入空泵内,另置氯化钠注射液于空输液泵中,按患者去甲肾上腺素泵入速度,连接输入氯化钠注射液快速输入,预冲延长管后更换。比较不同更换方法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B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较A,C两组患者稳定(P0.05)。结论:双通道原速度预冲更换法对于感染中毒休克持续去甲肾上腺素泵入的患者更换延长管更安全可靠,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轻中型脑外伤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变化。方法 :应用BAEP检测、分析127例轻中型脑外伤的变化。结果 :EAEPⅠ -Ⅲ ,Ⅰ -Ⅴ峰间期延长 ,V波潜伏期延长 ,Ⅲ -Ⅴ/Ⅰ -Ⅲ>1。结论 :轻中型脑外伤患者存在脑功能损伤。BAEP是评价其损伤较敏感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安定与催产素联合应用于第一产程延长的效果。方法:收集200 例阴道分娩第一产程延长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安定与催产素联用),对照组100例(未用安定与催产素),比较两组产妇的手术产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治疗组85例, 对照组12例宫口在30 min~3 h内开全;治疗组72 例,对照组45 例自然分娩;治疗组6例, 对照组11例新生儿Agar评分0~3分;治疗组8例,对照组36例产后出血量>200 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安定与催产素应用于第一产程延长疗效满意,且可明显降低手术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18.
Nijmegen测定法的简化及其在凝血因子抑制物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简化的Nijmegen法在诊断获得性凝血因子抑制物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APTT测定、APTT交叉试验、APTT孵育交叉试验以及FVⅢ:C活性、FIX:C活性测定对可疑患者进行初步诊断;采用简化的Nijmegen法对4例初步诊断存在凝血因子抑制物的患者进行抑制物的定量测定。结果:4例患者APTT均延长;APTT交叉试验和APTT孵育交叉试验结果:加1/10正常血浆及等量正常血浆均不能使延长的APTT恢复正常,而且加入等量正常血浆的APTT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延长;4例患者中有1例为甲型血友病并发FVⅢ抑制物,其血浆FVⅢ:C活性及FVⅢ抑制物的测定结果分别为1.0%和320BU/mL;2例为获得性甲型血友病患者,其血浆FVⅢ:C分别为0.6%和1.3%,其血浆FVⅢ抑制物分别为92BU/mL和192BU/mL;另外1例为乙型血友病并发FIX抑制物,其血浆FIX:C活性及FIX抑制物的测定结果分别为1.2%和100BU/mL。结论:简化的Nijmegen法适合于对血友病患者或者获得性血友病患者产生凝血因子抑制物的分析评价;对凝血因子抑制物的检测有利于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马尾神经慢性压迫过程中,脊髓诱发电位(SCEP)改变与压迫时间和压力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差分析方法,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压力、压迫时间二者均对SCEP的潜伏期变化相关,压迫时间在回归分析中的作用很小,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压迫时间增加1d,SCEP的潜伏期延长0.000035ms;压迫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压力每增加0.133kPa,SCEP的潜伏期延长0.23579ms。结论:马尾神经慢性受压损伤时SCEP的潜伏期延长,时间因素影响明显小于压力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择期和紧急不同宫颈环扎术对治疗宫颈机能不全及对延长孕周和预防早产的作用。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因宫颈机能不全进行治疗的70例患者,根据孕周和手术时间不同分为择期环扎组与紧急环扎组,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及妊娠结局。结果:70例患者行宫颈环扎术的成功率为100%,早产发生率为20.85%,2组在环扎孕周、宫颈管长度、延长孕周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紧急环扎组的早产发生率较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延长妊娠时间和早产发生率呈明显负相关(r=-0.490,P<0.01),宫颈管长度与早产发生率呈明显负相关(r=-0.270,P<0.01),延长妊娠时间与宫颈管长度呈明显正相关(r=0.792,P<0.01)。Cox比例危险回归分析显示紧急环扎术是早产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择期环扎组发生早产的风险显著低于紧急环扎组(HR=2.184,95%CI:1.798~2.651,P<0.05)。结论:与紧急环扎相比,择期宫颈环扎术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预防早产的效果优于紧急环扎术,孕期筛选高危产妇后,择期进行宫颈环扎术有利于延长孕周,预防早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