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构建院前管理单元在手术科室运行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1年3月行早期肝癌切除术、膝关节置换术和髋关节置换术的177例患者作为试验组,由院前管理团队统一进行管理试点,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8月同病区同病种接受常规入院流程管理的26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同病种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术前等待时间、住院费用。 结果 试验组平均住院日、术前等待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平均住院费用比较,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期肝癌切除术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8)。结论 院前管理单元干预能有效提高手术科室的运行效率,促进医疗资源的充分利用,有效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的现状,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减少部分病种患者的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质量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该院2012年5月成立静脉治疗护理小组,持续改进护理质量,随机选取实施前后6个月内行PICC患者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插管成功率、并发症及满意度,统计实施前后6个月内完成PICC置管例数、投诉例数、纠纷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和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明显低于对照组(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投诉和纠纷发生率(3%)明显低于实施前(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的效果显著,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消化道隆起病变患者行内镜下剥离术(ESD)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消化道隆起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平均住院日、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ESD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平均住院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复杂跟骨骨折手术术前谈话以及手术操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成人单侧复杂跟骨骨折患者39例,根据不同辅助完成术前谈话以及手术操作的方法分为两组。3D组19例患者术前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等比例骨折实体模型,辅助完成术前谈话及手术操作;常规组患者20例采用常规影像学资料辅助完成术前谈话及手术操作。仿照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两组术前谈话时患者及家属对病情和手术的理解程度、沟通满意度;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谈话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Maryland评分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D组患者术前谈话时间短于常规组,沟通满意度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病情及手术理解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D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Maryland评分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复杂跟骨手术治疗过程中,3D打印技术有助于术前谈话顺畅进行,提升医患沟通效率,并且可指导术者制定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案,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获得最佳的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70岁以上老年肺癌患者射频消融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70岁以上老年肺癌患者射频消融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进行肺癌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共263例,选择其中年龄≥70岁的167例作为老年组,<70岁的9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平均住院日情况,运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组间资料采用两组独立样本比较的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老年组手术成功率为95.21%,对照组为96.8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老年组术后并发症共19例(11.38%),对照组并发症5例(5.21%)。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平均住院日,老年组为(2.7±1.3)d,对照组为(2.5±1.1)d,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0岁以上老年肺癌患者行射频消融是安全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痴呆合并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间歇经口管饲法(IOE)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痴呆所致吞咽障碍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IOE组和鼻饲(NGT)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其中IOE组采用IOE进食,NGT组采用经鼻管饲进食。入院24 h和治疗30 d后,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和营养状况;管饲24 h内及第10天,比较2组患者的管饲舒适度;对2组患者30 d内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营养不足发生情况、营养风险及相关指标、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营养不足人数减少、营养风险降低,体重指数(BMI)、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清前白蛋白(PAB)均改善(P<0.05)。与NGT组治疗后比较,IOE组治疗后营养不足发生情况、营养风险及相关指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FOIS分级均较组内治疗前改善(P<0.05),且IOE组改善较为显著(P<0.05)。管饲第30天,IOE组吞咽障碍改善总有效率(90.0%)高于NGT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OE组管饲舒适度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较少(P<0.05)。 结论 IOE可以改善痴呆所致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并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日、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降低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6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性护理,而研究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各时间点的体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出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及术后各时间点体温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无术后并发症发生,平均出院时间(3.5±1.7)d;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4例(13.3%),平均出院时间(7.0±2.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P<0.05)。结论通过循证护理可以有效降低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低体温发生率并以此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加快出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对20例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前后血清中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及并发症例次、病死率、平均住院日进行比较。结果通过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两组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并发症例次、病死率、平均住院日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重症胰腺炎可以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病死率等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研究3M弹性绷带与弹力袜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到2012年12月的108例下肢骨折患者按年龄、性别配对分为两组,对照组是常规护理加弹力袜护理(54例),干预组是常规护理加3M弹力袜护理组(54例),比较两组护理方法在骨折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平均住院天数.结果 两组均无肢体坏死及肺栓塞发生,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日为(31.02.7)d,干预组的平均住院日为(22.03.1)d,干预组组的住院日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P=0.012).对照组组发生深静脉血栓11例(20.3%),而干预组仅有3例(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68,5.25;P值分别为0.012,0.042).结论 3M弹性绷带较传统的弹力袜相比,可以明显减少下肢骨折术后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概率,减小平均住院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在后腹腔镜下单纯多发性肾囊肿去顶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13年9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单纯性多发性肾囊肿患者30例,依据是否术前行个体化三维重建分为两组,每组15例,研究组患者三维建模后,依据模型进行相应的术前规划及术中导航,分别对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日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15例患者采用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术前规划、术中导航辅助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4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2 ml,平均术中并发症发生率6.7%,平均住院日5.0 d;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6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50 ml,平均术中并发症发生率26.7%,平均住院日5.2 d。经统计学检验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日天数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辅助手术治疗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保护性身体约束护理干预在急诊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急诊科收治的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保护性身体约束护理干预。评价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选取患者院内转运时间、护理质量评分作为评价指标,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医疗纠纷发生率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院内转运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医疗纠纷发生率及S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护性身体约束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急诊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提高院内转运效率和护理质量,但会对患者生理和心理造成一定的伤害,护理人员应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疼痛微创手术患者术前口服营养液缩短禁饮时间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5月在本院疼痛科住院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8年6月—10月在本院疼痛科住院的10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试验组患者术前6 h禁食,术前2h口服营养液200 mL,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禁食时间、口渴、饥饿、血糖值及术中恶心、呕吐、低血...  相似文献   

13.
聂小成 《华西医学》2014,(8):1461-1463
目的探讨卵巢成熟畸胎瘤患者术后发热相关因素。方法对2010年9月-2013年8月经手术治疗且病理确诊为卵巢成熟畸胎瘤患者进行研究,将88例术后发热患者纳入发热组,100例术后无发热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对两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发热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分别为(5.68±1.53)、(3.28±1.18)d,开腹手术构成比分别为38.64%(34/88)、20.00%(20/100),瘤体最大径线分别为(6.65±3.07)、(5.33±1.87)cm,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年龄、体质量指数、术前体温、术前CA199、术前瘤体扭转、术前使用抗生素、瘤体特征(有无骨质、是否多房、是否双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盆腔粘连、安放腹腔引流管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成熟畸胎瘤患者术后发热与手术方式、瘤体大小相关,且影响住院时间;应当加强妇科检查,对于成熟畸胎瘤的早期发现和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均可减少术后发热的发生,从而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14.
马静 《全科护理》2009,7(23):2069-207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肾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例需做肾穿刺活检术以明确诊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肾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并发症或不良反应7例,对照组4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穿刺活检术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可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减少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No-touch射频消融技术(No-touch radiofrequency ablation,No-touch-RFA)治疗小肝癌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于许昌市中心医院就诊的小肝癌患者68例,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No-touch组(n=32)与传统射频组(n=36)。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及术后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随访2年,记录患者的总生存期、无瘤生存率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 FP均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间AF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T、TBIL、Alb与治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touch组1年、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3.75%、87.50%,传统射频组1年、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56%、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touch组1年、2年无瘤生存率为84.38%、71.88%;传统射频组1年、2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6.67%、4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touch组与传统射频组的1年复发率分别为15.63%、2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touch组与传统射频组的2年复发率分别37.50%、5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touch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13%,传统射频组为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o-touch-RFA技术与传统射频消融技术均能降低AFP水平,而No-touch-RFA技术能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脊柱微创经皮椎间孔镜日间手术全程化管理模式的构建与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1日~2018年3月31日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9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住院管理模式.选取2018年4月1日~2019年4月30日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日间手术的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日间组,实...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球囊导管结合等离子治疗男性后尿道狭窄的临床经验。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1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男性尿道狭窄患者4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内镜组和开放组各21例,内镜组进行球囊导管结合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开放组进行尿道狭窄段切除端端吻合成形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检测术前和术后拔除尿管1个月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residual urine volume,RUV)、国际前列腺症状(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评分、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QOL)评分;记录拔管后6个月国际勃起功能(international index of erectile function,IIEF-5)评分;对比两组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内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天数低于开放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内镜组的住院费用高于开放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1年,内镜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与开放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RUV均低于术前,术后Qmax均高于术前(P<0.05);两组手术前后内镜组RUV、Qmax与开放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IPSS评分、QOL评分、IIEF-5评分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前的IPSS评分、QOL评分、IIEF-5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的IPSS评分、QOL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内镜组术后的IIEF-5评分高于开放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球囊扩张后继续等离子切除术治疗后尿道狭窄能改善患者排尿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实施规范化院前急救流程对急救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12月实施规范化院前急救流程后的1494次院前急救案例作为观察组,2015年1~6月常规急救流程院前急救1308次案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抢救成功率、院前干预次数、患者满意度、家属满意度、往返时间及医疗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院前测量心率及血压、心电图检查、快速血糖检测、监测呼吸频率、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吸氧、GCS 评分、夹板固定等的抢救干预率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院前急救收集既往病史、外伤止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94.85%、家属满意度95.85%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的92.74%、89.4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的抢救患者往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的医疗纠纷发生率0.47%显著的低于对照组的1.15%( P <0.05)。【结论】实施规范化院前急救流程有助于提高院前急救质量,应予以坚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管理干预对降低重型颅脑疾病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分期比较的方式选取本院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患者为观察组,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患者为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及28 d 死亡率,比较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干预措施前后相关科室全体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比较干预前后医务人员手、物面、空气、使用中消毒液、器械等进行消毒质量监测情况。结果①干预组较观察组发生 VAP 人数及28 d 死亡人数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Ridit 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前相关科室全体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掌握度较干预后差;③干预后执行力度较干预前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干预后手部、物面、空气检测合格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用器械和使用中消毒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综合合格率方面,干预前较干预后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感染管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在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减轻重型颅脑患者的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支出、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及消毒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对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结肠慢传输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3月在我院行结肠次全切除术的48例结肠慢传输性便秘患者,根据其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腹腔镜组(25例)与开腹组(2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及便秘症状改善率。结果腹腔镜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与开腹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排便次数与开腹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住院时间、术后引流管引流量、止痛剂使用次数、伤口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便秘症状改善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治疗安全性高、并发症少、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对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其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