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比较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sPCNL)与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 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安庆市石化医院收治的62例上尿路结石患者,30例采用sPCNL治疗,32例采用mPCNL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血红蛋白下降值、总并发症发生率、高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概率和住院时间。结果 sPCNL组手术时间(113.2±49.8)min,mPCNL组手术时间(108.2±41.4)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CNL、mPCNL两组总结石清除率分别为86.7%(26/30)、87.5%(28/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sPCNL、mPCNL两组分别为(2.15±1.10)、(1.20±1.26)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sPCNL、mPCNL两组分别为16.7%(5/30)、15.6%(5/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概率sPCNL、mPCNL两组分别为3.3%(1/30)、3.1%(1/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sPCNL、mPCNL两组分别为(10.3±0.9)、(9.2±0.7)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CNL与mPCNL均为上尿路结石的理想治疗方法。mPCNL创伤更小,出血量少,对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2.
张进  高飞  雷普  王贵荣  许平  徐虎  卜小斌  董滢 《安徽医药》2016,37(11):1381-1383
目的 探讨不同微创方式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7月至2015年8月榆林市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输尿管上端结石且行微创取(碎)石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微创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组32例、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URL)组29例及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组19例,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RLU组结石长径长于URL组和MPCNL组(P<0.05)。3组手术时间比较,RLU组 > MPCNL组 > URL组(P<0.05)。3组术后住院天数比较,MPCNL组 > RLU组 > URL组(P<0.05)。MPCNL组和RLU组术后结石清除率均高于URL组(P<0.05),但MPCNL组与RLU组术后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需行ESWL治疗的比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CNL、URL和RLU均为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方法。对结石体积较大或URL失败患者,可选择MPCNL;对于URL或MPCNL手术失败者,可考虑采用RLU。  相似文献   

3.
罗勇  史彦彬  王刚 《安徽医药》2016,37(8):973-975
目的 探讨肾绞痛发生后不同时间点行经输尿管镜碎石术(URL)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选择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9月行URL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共98例,依据肾绞痛首次发作后14 d内和14 d后行手术治疗分为A组(50例)和B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前尿常规和尿培养检测感染发生率、一次性结石清除率、输尿管息肉检出率及术后第14天双J管拔除率等。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48.60±7.84)min显著长于A组(38.23±5.3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前尿常规检测感染发生率和输尿管息肉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0.05);B组患者术后第14天双J管拔除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 肾绞痛首次发作后14 d内行URL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前尿路感染和输尿管息肉发生,并有助于缩短术后留置双J管时间。  相似文献   

4.
李清华  李波  马克  陈红兵  张超 《安徽医药》2017,38(9):1187-1189
目的 探讨完全无管化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2月至2016年6月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实施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的52例上尿路结石患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6例患者实施标准化MPCNL(标准组),26例患者实施完全无管化MPCNL(完全无管化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失血量、术后对镇痛药的需求、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恢复正常生活工作所需时间、并发症的区别。结果 5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失血量、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完全无管化组对镇痛药的要求、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恢复生活工作时间明显低于标准组MPCNL(P<0.05)。结论 严格把握适应证的情况下,实施完全无管化MPCNL是安全可行的,其将会成为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一个新的标准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斜仰卧位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在治疗马蹄肾合并多发肾结石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4月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8例马蹄肾多发肾结石行斜仰卧位PCN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结石残留、出血、感染情况。结果 8例马蹄肾患者(13侧肾结石),均一期建立通道并碎石,一期清除结石9侧,二期清除4侧。围手术期出血较多需输血1例;严重感染3例,经抗感染治愈,均未发生感染性休克。随访1个月~5年,目前尚无结石复发需二次手术者。结论 斜仰卧位PCNL治疗马蹄肾多发肾结石一期结石清除率较高,并发症可控,相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多通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超声联合碎石术(PCNL)在复杂性肾结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3年7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272例采用多通道PCNL治疗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总结PCNL的结石处理时间、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病例均在超声引导下成功建立2个24F经皮肾通道,结石处理时间20~86 min,Ⅰ期结石清除率83%,Ⅱ期结石清除率92%,无Clavien Ⅲ级及以上的并发症发生。结论 多通道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结石清除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在成熟的泌尿外科中心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程跃茹  李建军 《安徽医药》2019,40(7):762-764
目的 观察纤维胆道镜应用于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六安世立医院普外科2008年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46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治疗,n=216)和对照组(单纯腹腔镜下取石术治疗,n=30),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围术期疼痛程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次取石清除率、总清除率分别为86.57%、95.83%,对照组为26.67%、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天,观察组VAS评分为(5.12±1.26)分、(2.13±1.06)分,对照组为(7.06±1.49)分、(3.26±1.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7.59%,对照组为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胆管结石患者取石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不仅可明显提高结石清除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还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斜仰卧位相对于传统的俯卧位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以及是否存在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在腰硬联合麻醉下采用斜仰卧位或俯卧位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60例临床资料,2种体位患者各30例,对2种手术体位患者术中的舒适度、通道建立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发热发生率、出血量、清石率、肾周积液及血肿情况、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斜仰卧位组较俯卧位组在舒适度、手术时间及清石率方面存在优势(P<0.05),而在通道建立时间、术后发热、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红细胞压积下降值、肾周血肿发生率、肾周积液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斜仰卧位较传统的俯卧位经皮肾镜取石术在安全性及有效性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探讨LCBDE一期缝合胆总管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108例接受LCBDE的患者临床资料,按胆总管缝合的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一期缝合组45例和T管引流组63例,比较两组的胆总管直径、胆总管结石数目、结石最大直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术后随访1~6个月,彩超或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评估胆总管结石残余和狭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胆总管直径、胆总管结石数目、结石最大直径、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89%比11.11%)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缝合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均小于T管引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未发现胆总管残余结石、胆总管狭窄。结论 LCBDE胆总管一期缝合可缩短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加快术后康复,节省住院费用,不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PCNL)在不同冲洗压力下治疗肾结石的疗效以及不用灌注泵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安徽省濉溪县医院行标准通道PCNL治疗肾结石50例临床资料,按不同冲洗压力,分常规组(采用灌注泵,设置流速压力0.5 L/min)27例及观察组(不用灌注泵采用冲洗袋,冲洗袋出口离肾盂55 cm)23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术野、冲洗液用量、术后发热(>38.5 ℃)发生率、碎石取石时间、残石情况(长径≥0.5 cm)等。结果 不用灌注泵冲洗行标准通道PCNL,术野清晰,不增加手术时间及残石率(P>0.05),减少冲洗液用量及术后发热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用灌注泵冲洗可以满足PCNL疗效的要求,而且减少了术后发热机会,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并比较经皮肾镜取石术与经皮肾微造瘘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PCNL组和MPCNL组,其中PCNL组肾结石患者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而MPCNL组肾结石患者则采用经皮肾微造瘘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结石清除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输血率、肾通道裂伤、冲洗液明显外渗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发生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MPCNL组的术后发热发生率明显高于PCNL组(χ2=4.02,P〈0.05)。MPCNL组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高于PCNL组(χ2=8.55,P〈0.05)。结论 PCNL与MPCNL均是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方法,两种方法在手术时间和结石清除率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但是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MPCNL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无管化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和传统PCNL治疗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收集英德市人民医院2019年5月至2021年11月期间收治的72例结石负荷相当的输尿管上段结石和/或肾结石的患者,简单随机分为两组,无管化组36例、传统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后坦索罗辛辅助输尿管结石患者排石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ESWL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坦索罗辛0.2 mg,po,qd.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7,14,28 d后的结石排净率、结石排净平均时间、肾绞痛发生率及VA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7d时的结石排净率与对照组同期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4,28 d时的结石排净率均明显高于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结石排净平均时间、肾绞痛发生率及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坦索罗辛可有效促进ESWL术后碎石的排出,同时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术中灌注0.0001%次氯酸(HOCl)对预防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我院适合一期PCNL术的132例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术中用0.0001%HOCl生理盐水灌注的63例作为观察组,术中用生理盐水常规灌注的69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术后2 h、1 d、2 d的血常规WBC、CRP、PCT的变化及术后SIRS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SIRS的发生率为9.52%,低于对照组的28.99%(P<0.05);结石培养阳性患者术后SIRS发生率为12.12%,低于对照组的51.42%(P<0.05);观察组术后1 d、2 d的WBC及术后2 h、1 d、2 d的CRP、PC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PCNL术中灌注0.0001%HOCl生理盐水可降低术后SIRS发生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L)与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3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按手术治疗方法分为RLUL治疗组50例和mPCNL治疗组53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结石清除率、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PCNL术后出血量(98.13±18.22)mL,RLUL术后出血量(33.95±10.10)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LU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mPCNL为15.1%,RLUL组结石清除率100%,mPC-NL组为88.7%,两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LUL组有2例结石上移至肾盂,打开肾盂取出结石.其余101例手术均按计划顺利完成.结论 RLUL与mPCNL均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RLUL组具有结石清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和出血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荐,但防止结石上移是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金钱草颗粒联合加替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加替沙星片,0.4 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金钱草颗粒,10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尿细菌培养转阴率、退热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尿检白细胞转阴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02%、96.2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尿细菌培养转阴率分别为79.25%、94.3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症状平均消失时间和尿检白细胞转阴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金钱草颗粒联合加替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疗效显著,细菌清除较好,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谷志余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2):13-14,18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08年11月~2010年11月,本科治疗上尿路结石2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110例,对照组(体外冲击波治疗)100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一次性碎石成功率及术后3个月结石清除率明显升高(P〈0.01),且未出现气胸、肠道损伤、大出血等手术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处理上尿路结石具有高效、安全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张琼  朱纪荣  葛建军 《安徽医药》2018,39(3):288-290
目的 探讨不同镇静深度对心脏瓣膜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安徽省立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择期下行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30例,根据镇静深度分为浅镇静组和深镇静组,每组15例。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术前血红蛋白含量、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夹闭时间、手术时间及麻醉过程中镇静药丙泊酚、咪达唑仑和舒芬太尼使用剂量等;对比两组患者在整个机械通气过程中丙泊酚剂量、意外拔除气管插管及谵妄的发生情况。结果 浅镇静组患者丙泊酚剂量和术后谵妄发生率低于深镇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轻度镇静可能有助于减轻心脏瓣膜术后谵妄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