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自2005年以来,我科采用主灶一次切开引流术结合中药内服外洗治疗肛瘘22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68例、女52例;年龄14---86岁,病程1个月至15年。低位肛瘘150例,其中低位单纯性肛瘘90例、低位复杂性肛瘘59例、结核性低位复杂性肛瘘1例;高位肛瘘70例,其中高位单纯性肛瘘32例、高位复杂性肛瘘48例。  相似文献   

2.
复杂性肛瘘在临床肛肠科属常见病,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复杂性肛瘘创面愈合尤为重要。大量研究表明,中药外用在促进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方面作用突出,本文通过综述促进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方面中药外用的方法、作用机制,以期为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处理时的中药外用提供指导,促进创面愈合、减轻术后症状,改善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肛瘘复杂性的临床疗效和优缺点,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方法:本组是2003年12月到2014年3月间我科收治的部分复杂性肛瘘患者1549例,其中低位肛瘘958例,高位肛瘘591例,对不同类型的肛瘘采取不同的外科手术方法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均随访至少6个月,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4.8,敞开伤口的愈合时间17-58天。结论:低位复杂性肛瘘多采用切缝内口引流术、开窗留桥术;高位复杂性肛瘘多采用切开挂线术,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用于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复杂性肛瘘是肛肠科较常见且治疗较为复杂的疾病之一,包括低位复杂性肛瘘、高位复杂性肛瘘和蹄铁型肛瘘。各型肛瘘主管道位置复杂,支管道纵横交错,若手术方法不当,手术后换药不规范,则不能达到一期根治的目的,既增加患者痛苦,又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笔者采用切开法、挂线法、对口引流法、术后中药坐浴熏洗、中药换药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115例复杂性肛瘘患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115例复杂性肛瘘患者均为2011—2014年运城市中医院住院患者,其中男62例,女53例;年龄18~68  相似文献   

5.
肛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而复杂性肛瘘临床上并不少见,其治疗方法也各有不同。近年来笔者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复杂性肛瘘50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复杂性肛瘘安全、实用、愈合快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多对口开窗挂线疗法。结果:治疗复杂性肛瘘20例,疗程平均25天,治愈率100%。结论:多对口开窗挂线疗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痛苦小、疗程短、并发症少、易操作、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7.
肛瘘是指直肠或肛管与周围皮肤相通所形成的瘘管,肛瘘是肛肠科常见病.国内根据1975年肛肠学术会议制定的肛瘘诊断标准将肛瘘分为低位单纯性肛瘘、低位复杂性肛瘘、高位单纯性肛瘘、高位复杂性肛瘘4类.挂线疗法是中医治疗肛瘘一直沿用的传统特色疗法,挂线方法及分类多样.近年来,该疗法在肛瘘治疗中不断被改良更新,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潘娟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3):509-509
本院肛肠科是重庆市肛肠疾病医疗中心,近年来复杂性肛瘘的患者逐年增多。由于医疗、护理的密切配合,对复杂性肛瘘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本院肛肠科近年来收治的复杂性肛瘘106例。麻醉方式主要以骶管麻醉、硬膜外麻醉、局麻为主。  相似文献   

9.
文章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复杂性肛瘘微创手术的各种方法,提出肛瘘的手术方法分为括约肌切断术和括约肌保留术两大类,分别总结介绍了各种手术方式的适应症及操作方法,并提出临床上常采用综合方法治疗复杂性肛瘘,如切开挂线、旷置挂线、开窗引流、腔内置管冲洗、部分缝合等方法相结合,复杂性肛瘘治疗的关键在于把握肛瘘根治与保全括约肌功能之间的平衡,减少肛门缺损畸形、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等后遗症或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高位肛瘘是指瘘管穿过外括约肌深部以上的肛瘘.处理肛瘘唯一可靠的治疗是手术,而高位复杂性肛瘘因其内口无法确定,支管多,走行复杂,其复发率及手术失败率较高.无论选择哪种手术方式,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患者术后的恢复均需要1个月以上,若无较好的术后护理,将影响手术效果.笔者护理过多名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体会如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科对34例复杂性肛瘘患者采用主管切开,支管挂线形成对口引流,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复杂性肛瘘34例,男21例,女13例,低位复杂性肛瘘28例,高位复杂性肛瘘6例.  相似文献   

12.
肛门直肠瘘简称肛瘘,俗称漏管,是肛周脓肿破溃或人为切开后遗漏的腔道.在我国发病占1.67%~3.6%,国外为8%~25%.根据管道遗漏的数目可分为单纯性肛瘘和复杂性肛瘘,具有一条腔道的称单纯性肛瘘,具有二条以上腔道的称复杂性肛瘘;又根据漏管的走向可分为高位肛瘘和低位肛瘘.为了降低手术的创伤程度,减少病人的痛苦,目前对低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采用挂线术治疗,通过采用一系列精心的护理措施,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CT在复杂性肛瘘诊治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为探讨CT造影检查对复杂性肛瘘诊断和治疗的应用价值,将60例复杂性肛瘘分为2组,观察组30例行平扫和瘘管造影,对照组30例行普通X线肛瘘造影.将术前获取的影像学资料与复杂性肛瘘手术和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CT造影检查结果与术中所见诊断一致,指导手术治愈率达96.7%,而普通X线肛瘘造影检查结果与术中所见诊断上有一定差异,指导手术治愈率达70%.结果表明CT造影检查在显示解剖结构及密度分辨力方面较普通X线检查具有很大的技术优势,消除影像重叠,能较好显示瘘道的形态、深度、走行方向推测估计与肛门括约肌的关系,根据显示内口的位置,分辨高位和低位复杂性肛瘘的诊断及病变范围,为肛肠外科专业医师提供直观而准确的诊断信息,是一种有效而可靠的诊断复杂性肛瘘的方法,很好的指导临床治疗,提高了复杂性肛瘘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主管切开术治疗商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改良主管切开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50例。对照组为同期肛瘘切开拌线术治疗患者50例。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瘢痕大小、肛门畸形、肛门功能状况以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2组比较,治疗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有昆著性差异(P〈0101);肛门瘢痕小;肌门畸形发生率低。术后复发率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主管切开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较肛瘘EU开挂线术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胡景敏  石兢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7):1031-1032
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正确与否及术后处理措施是否得当是影响疗效的重要环节。现就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治疗、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肛瘘术式选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肛瘘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不同的术式治疗肛瘘46例(其中高位复杂性肛瘘2例,高位单纯性肛瘘10例,低位复杂性肛瘘12例,低位单纯性肛瘘22例)。结果其中一次性治愈43例,二次治愈3例;治愈时间22~85 d,平均28 d。结论对于不同类型的肛瘘,采用不同的术式可以缩短病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陕西中医》2015,(9):1222-1223
目的:总结陆金根教授运用拖线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经验。方法:本文首先介绍拖线技术源流;其次阐述拖线法治疗复杂性肛瘘实施要点,包括拖线操作技巧、合理配合其他中医外治法、注重术前综合评估三个方面;并举验案1则以说明。结论:拖线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疗效学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挂线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提升诊疗水平。方法:阅读有关高位复杂性肛瘘挂线疗法的国内外文献。结果:挂线疗法是中医治疗肛瘘一直沿用的传统特色疗法,挂线方法及分类多样。该疗法在肛瘘治疗中不断被改良更新。结论:挂线疗法是为了防止术后肛门失禁,移位变形减少患者痛苦及并发症,缩短疗程,不易复发。现结合近年来相关文献对挂线疗法在高位复杂性肛瘘中的临床近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高位复杂性肛瘘是指有2个以上外口和瘘管与内口相连,并有支管或空腔,主管道通过外括约肌深部以上,侵犯耻骨直肠肌、肛提肌以上[1],其概念涵括了Parks肛瘘分类中部分括约肌肛瘘、括约肌上肛瘘及括约肌外肛瘘。目前手术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主要手段,然而现在有不少肛肠科医生只重视其手术过程,轻视了肛瘘术后的管理,导致术后创面  相似文献   

20.
肛瘘是外科一种常见病。高位复杂性肛瘘约占肛瘘百分之十。如治疗不当,往往长时期不能治愈;因此,探索高位复杂性肛瘘理想的治疗方法和避免肛门失禁后遗症的产生,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课题。遵照毛主席关于“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教导,我们从1957年起便应用祖国医学的挂线疗法治疗肛瘘,并探索对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治疗规律。十多年来,我们和其它兄弟单位一道,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