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院自1990年以来,对52例恶性肿瘤术后病人辅以中药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男性34例,女性18例。年龄28~74岁。50~74岁者40例,占77%。病理及分类:本组病例均经病理证实。肺癌21例,食管(贲门)癌14例,胃癌7例,结肠癌4例,乳腺癌3例,肝癌2例,子宫颈癌1例。2 方药及用法:方剂如下:双花12g 连翘12g公英12g 生地12g 枸杞子12g 玄参12g 党参12g 黄芪30g 炙甘草10g 山萸12g 当归12g升麻12g 柴胡12g 茯苓15g 丹皮12g 阳虚:加仙茅12g 仙灵脾12g 减丹皮、生地。阴虚:加女贞子12g 旱莲草12g。血虚:加熟地12g 鸡血  相似文献   

2.
R-蛋白作为B_(12)的天然结合剂,除了与B_(12)有较强的结合力外,也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B_(12)复合物(G6PDH-B_(12))有一定的结合力.当没有B_(12)存在时,R-蛋白能与G6PDH-B_(12)结合并使其催化活性降低约40%.但当B_(12)存在时,则按样品中B_(12)的量使G6PDH-B_(12)重新获得一定量的活性.这种G6PDH-B_(12)酶复合物活性的重活化只发生在很窄的B_(12)浓度范  相似文献   

3.
三年多来,我们用自拟加味温胆汤(清下12克,陈皮12克,云苓12克,枳实12克,竹茹12克,郁金30克,菖蒲30克,川军120克,甘草10克)治疗精神病,随证加减,治4例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LOH12CR1蛋白抗血清的制备及鉴定方法。方法构建GST-LOH12CR1融合蛋白表达系统,诱导获得高表达的GST-LOH12CR1融合蛋白,用纯化的GST-LOH12CR1融合蛋白与弗氏佐剂混合免疫兔,获得特异性的兔抗人LOH12CR1抗血清,用western blot技术进行检测。结果获得了可用于在Western blot试验中检测内源性LOH12CR1表达的血清。结论成功制备了兔抗人的LOH12CR1抗血清,为进一步研究组织和细胞中LOH12CR1的内源性表达差异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外科手术前评价胃癌患者的免疫状况,研究血清白介素12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人IL-12HP40多层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127例胃癌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IL-12。结果胃癌患者血清IL-12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在癌症患者群体里IL-12在疾病发病阶段和肉眼观无差异性,但是在F4期患者IL-12水平显著低于T1、T2或T3期(P〈0.01),在没有淋巴结、肝脏或腹腔等远处转移的患者中IL-12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有远处转移的患者IL-12水平无显著差异,有远处转移的患者IL-12水平显著低于没有远处转移的患者(P〈0.02),在组织病理学与IL-12水平无显著的不同。用线性相关系数分析显示IL-12水平与CA19-9、CA72-4、球蛋白,免疫检测蛋白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然而,血清IL-12水平与可溶性IL-12受体水平与可溶性IL-2受体水平之间有显著性相关性(r=0.53,P〈0.01)。结论晚期胃癌患者血清IL-12水平显著低于进展期胃癌患者。因为晚期胃癌患者的巨噬细胞被大量消耗,不能产生足量的IL-12。  相似文献   

6.
王东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21):83-84
目的评价CT检查在诊断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DSA证实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CT表现。结果颈动脉海绵窦瘘的CT表现为:眼球突出12/12,眼上静脉和海绵窦增宽12/12,眶内软组织肿胀8/12,眼外肌肥厚9/12。结论外伤性突眼病人发现上述表现时首先考虑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但需做必要的鉴别诊断,DSA是明确诊断和及时处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临床中,采用输精管加压注药术治疗输精管炎发生性梗阻性不育症12例,即向梗阻的输精管内加压注射双黄连、丹参、甲硝唑等注射液合剂。12例中治愈25%(3/12),显效16.7%(2/12),有效25%(3/12),无效33.3%(4/12)。认为本疗法操作简单,损伤小,适应于病程短、炎症轻的患者。  相似文献   

8.
甲醛对PC12细胞内源性H_2S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甲醛对PC12细胞内源性硫化氢(hydrogensulfide,H2S)生成的影响,以探讨甲醛损伤PC12细胞的新机制。方法 RT-PCR方法检测PC12细胞的胱硫醚-β-合酶(cystathionine-beta-synthase,CBS)mRNA的表达;亚甲基蓝分光光度计法检测PC12细胞CBS活性及PC12细胞内源性H2S的含量;MTT法观察PC12细胞的存活率。结果甲醛可以抑制PC12细胞CBS的表达及其活性,减少内源性H2S的生成;甲醛可以明显地降低PC12细胞的存活率。结论甲醛能抑制CBS的表达和活性,减少内源性H2S生成,这可能与其损伤PC12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确定氯化钴(CoCl2 )对PC12细胞的影响。方法 构建CoCl2 诱导的PC12细胞模型,检测CoCl2 对PC12细胞的毒性作用;将Caspases的抑制基因p3 5转染PC12细胞得到可稳定表达p3 5基因的细胞株PC12 p3 5 ,检测p3 5对CoCl2 诱导的PC12细胞的作用;检测Caspases特异性多肽抑制剂Z VAD FMK对CoCl2 诱导的PC12细胞的作用。结果 分别以10 0、3 0 0、5 0 0、70 0和10 0 0 μmol LCoCl2 诱导PC12细胞2 4h或以5 0 0 μmol LCoCl2 分别诱导PC12细胞12、2 4、3 6、48和60h后,PC12细胞存活率均明显下降(P <0 0 1) ,并与CoCl2 诱导的时间和浓度呈正相关;细胞亚显微结构检测,流式细胞分析和DNA片段化结果也表明5 0 0 μmol LCoCl2 诱导PC12细胞2 4h可使PC12细胞出现明显凋亡特征。构建可稳定表达Caspase蛋白酶抑制基因p3 5的PC12细胞株,或分别加入5 0和10 0 μmol LCaspases多肽抑制剂Z VAD FMK预处理PC12细胞1h后,以5 0 0 μmol LCoCl2 诱导PC12细胞2 4h ,形态学观察结果,细胞存活率检测和流式细胞分析均表明p3 5基因和Z VAD FMK均可有效地抑制CoCl2 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P <0 0 1)。结论 CoCl2 可诱导PC1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血清维生素B12检测在筛查慢性脊柱疾病患者中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SCD)发病情况.方法 选取慢性脊柱疾病患者1256例,常规进行血清维生素B12检查及病变部位MRI检查,排除SCD患病情况.结果 1256例患者中血清维生素B12异常者34例,其中升高9例,降低25例.维生素B12升高的9例均排除SCD(维生素B12中位数为1128.3 pg/ml),维生素B12降低患者中最终确诊SCD 3例(维生素B12中位数为87.4 pg/ml),血清维生素B12正常患者中通过其他手段确诊SCD 1例.结论 检测血清维生素B12对于大规模慢性脊柱疾病患者筛查SCD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确认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rhIL-12)联合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可增强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并分析其细胞来源,及对IL-12R的影响,探讨hIL-12联合HBsAg作为治疗型乙型肝炎疫苗的应用前景。方法 8名健康人PBMC分别与rhIL-12(1 ng/mL)、rHBsAg(500 ng/mL)和rhIL-12(1ng/mL)+rHBsAg(500 ng/mL)体外孵育,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IFN-γ(γ-干扰素)+T细胞、CD8+IFN-γ+T细胞及CD56+IFN-γ+NK细胞百分比,并测定表达IL-12Rβ1、IL-12Rβ2的细胞百分比。结果 rhIL-12与rHBsAg联合组CD8+IFN-γ+T细胞及CD56+IFN-γ+NK细胞百分比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联合组CD8+IL-12Rβ1和CD56+IL-12Rβ1与单用rhIL-12或rHBsAg组比较均显著升高。结论提示rhIL-12联合rHBsAg诱生的IFN-γ主要来自CD56+NK细胞、CD8+T细胞,其次是CD4+T细胞;rhIL-12和rHBsAg单独均能上调健康人PBMCs表面IL-12R的表达,rhIL-12与rHBsAg联合具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2.
1口服维生素B12新型片剂上市 埃米斯菲尔技术(Emisphere Technologies)公司上市了口服维生素B12(vitaminB12)100μg新型片剂(商品名:Eligen B12),以载体专利制剂技术开发用于改善人体对维生素B12的吸收及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3.
HCBP12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多抗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结合蛋白12(HCVCore binding protein,HCBP12)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埃希菌中进行表达、纯化HCBP12融合蛋白并制备兔抗HCBP12多克隆抗体。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以提取的HepG2细胞mRNA为模板,扩增获得HCBP12基因片段,插入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HCBP12,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以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获得HCBP12融合蛋白的可诱导性表达,并通过SDS-PAGE电泳、Western Blot免疫印迹分析和证实融合蛋白表达的特异性。利用Ni+亲和柱对表达蛋白进行纯化及柱上复性。纯化蛋白免疫新西兰兔,获得抗HCBP12多克隆抗体。以纯化HCBP12为抗原,利用Western blot和ELISA法对多克隆抗体进行特异性和效价检测。结果:HCBP12融合蛋白表达成功。SDS-PAGE分析表明其为包涵体表达。成功获得了融合蛋白纯品及兔抗HCBP12多克隆抗体。ELISA法表明多克隆抗体效价〉1512000,Western blot检测证明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良好。结论:成功表达、纯化HCBP12融合蛋白,并获得高特异性、高效价兔抗HCBP12多克隆抗体,为研究HCBP12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丙肝的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工具。  相似文献   

14.
槲皮素对H_2O_2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效果与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槲皮素(quercetin)对PC12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降低H2O2损伤PC12的效果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通过MTT比色法检测槲皮素对PC12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用H2O2诱导PC12细胞建立氧化损伤模型,通过MTT和LDH比色法以及TUNEL法检测分析槲皮素保护PC12细胞免受H2O2损伤的效果;对比分析槲皮素保护组和对照组PC12细胞内ROS水平和MDA的含量检测抗氧化的效果;比较分析SOD、CAT、GSH-PX活性初步探讨槲皮素的抗氧化机制。结果检测浓度范围内槲皮素对PC12细胞没有毒性;通过提高细胞内SOD、CAT和GSH-PX活性,槲皮素能够降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减少MDA的产生,保护H2O2对PC12细胞的氧化损伤。结论槲皮素对PC12细胞没有毒性,能够通过减弱H2O2产生的活性氧保护PC12细胞。  相似文献   

15.
微囊化小鼠白介素12基因工程细胞的长效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通过微囊化能否获取长效抗肿瘤的小鼠白介素 12 (mIL 12 )基因工程细胞。方法 构建pcDNA3.1/mIL 12重组表达质粒 ,然后稳定转染CHO细胞 ,采用海藻酸钠微囊制作技术 ,将mIL 12基因修饰的CHO细胞包裹。观察微囊化mIL 12基因工程细胞的mIL 12释放 ,并将微囊化细胞植入荷瘤小鼠体内 ,测定小鼠的抗肿瘤免疫功能及抑瘤效应。结果 微囊化mIL 12基因工程细胞产生的mIL 12蛋白可自由透过微囊膜。植入荷瘤小鼠体内2 1d后 ,微囊化mIL 12基因工程细胞治疗组血清中mIL 12 ,mIL 2及mIFN γ水平分别为 (5 49± 5 3) ,(180± 2 9)和 (10 0 8± 15 6 )ng·L- 1,而mIL 4 ,mIL 10水平则显著降低。脾脏细胞毒T淋巴细胞 (CTL)活性及自然杀伤细胞 (NK)活性均显著增高 ,肿瘤生长受到显著性抑制 ,荷瘤小鼠的存活期明显延长。结论微囊化mIL 12基因工程细胞在体内可持续、稳定地释放mIL 12 ,能激发机体产生持久而强大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对实验小鼠产生明显的抗肿瘤效应并延长其生存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VB12缺乏的预防、治疗及其医疗保健作用;方法:查阅资料对VB12缺乏的症状、因素、预防及医疗保健作用,作一初步总结;结果:VB12的缺乏可造成许多疾病,对人类健康和疾病有很大影响;结论:VB12的缺乏可预防和治疗,而且VB12具有广泛的医疗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7.
癌抗原125测定在盆腔肿块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癌抗原12 5 (CA 12 5 )值对妇科盆腔肿块术前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1999年8月至2 0 0 3年12月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盆腔肿块患者的血清CA 12 5值。结果 卵巢恶性肿瘤血清CA 12 5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组,尤其是卵巢浆液性囊腺癌血清CA 12 5阳性率显著升高,且CA 12 5升高幅度大于其他恶性肿瘤,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 <0 . 0 1)。结论 血清CA 12 5测定对盆腔肿块的术前鉴别及诊断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天然产物T12抗真菌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从刺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分离的一种皂苷类化合物T12的抗真菌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T12体外MIC_(80)值;透射电镜观察T12对白色念珠菌超微结构的影响;薄层色谱法、气质联用色谱法分别研究T12对细胞膜麦角甾醇生物合成通路的影响。结果:T12具有强的抗真菌活性,对白色念珠菌的体卟MIC_(80)值为0.87μmol·L~(-1);透射电镜观察,可见T12作用后,细胞膜多处破裂,细胞壁未见明显改变;T12对细抱膜麦角甾醇生物合成通路有明显影响。结论:结构新型、具有强抗菌活性的T12,通过影响白色念珠菌细胞膜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发挥抗真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HBsAg携带者及正常人血清和PBMC培养上清液中IL-12水平及其意义。方法:应用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从肝素化外周血中分离PBMC,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及PBMC培养上清液IL-12水平。结果:(1)血清IL-12:急性乙型肝炎血清IL-12阳性率30%,慢性乙型肝炎50%,HBsAg携带者10%,正常人为0。(2)PBMC培养上清液IL-12水平:急性乙型肝炎(121.09±97.43)pg/ml,慢性乙型肝炎(57.11±40.51)pg/ml,HBsAg携带者(25.4±15.86)pg/ml,正常人(38.35±33.86)pg/ml。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血清IL-12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人,急性及慢性乙型肝炎PBMC培养上清液IL-12水平显著高于HBsAg携带者,提示HBV感染者血清IL-12阳性率及PBMC培养上清液IL-12水平与肝脏炎症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20.
<正>甲钴胺(甲基维生素B12,mecobalamin)属于维生素B12(Vit B12)类,是Vit B12的衍生物,因在中央钴分子上结合了一个甲基基团,可参与物质的甲基转运及核酸、蛋白质和脂质的代谢,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