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1.男,26岁.包皮出现丘疹3个月,无明显自觉症状,于2004年6月3日来我院就诊.皮肤科检查:包皮散在粟粒大红色丘疹,表面有光泽(图1).患者否认有非婚性生活史.取皮损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示,真皮内可见多数扩张的汗腺导管(图2),组织病理学改变符合汗管瘤.诊断为汗管瘤.  相似文献   

2.
外阴部汗管瘤伴粟丘疹1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报告1例外阴汗管瘤伴粟丘疹。患者女,36岁,外阴部出现丘疹伴瘙痒3年余。PCR检查人乳头瘤病毒、苍白螺旋体均阴性,组织病理检查示汗管瘤伴粟丘疹。治疗行微波点状烧灼,1月后皮损痊愈。  相似文献   

3.
报告1例少见部位的发疹型汗管瘤。患者女,23岁,四肢出现粟粒到米粒大小的丘疹两年,无自觉症状。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符合汗管瘤特征。  相似文献   

4.
诊断:肢端汗管瘤. 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未见明显异常,真皮浅中层可见较多逗号样或蝌蚪样导管结构和实性上皮细胞条索. 讨论临床上,汗管瘤主要分为4 型:局限型、发疹型、家族型和唐氏综合征相关型[1].其他少见的组织病理类型有软骨样汗管瘤、透明细胞汗管瘤和粟丘疹样汗管瘤.局限型汗管瘤最常见于眼睑,偶可见于女阴和阴茎,而局限于肢端者很少见.1977年Hughes 和Apisarnthanarax[2]报告1 例31 岁女性患者,其双手指伸侧出现多发群集或融合的丘疹,组织病理检查符合汗管瘤,故将其命名为肢端汗管瘤(acral syringoma).  相似文献   

5.
阴茎汗管瘤     
报告1例阴茎汗管瘤。患者男,25岁。阴茎部散在丘疹1年余,无自觉症状。皮肤科检查:阴茎散在数个直径2~4 mm肤色及淡褐色丘疹,部分融合成斑块。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内可见多数呈逗号或蝌蚪状导管。诊断:汗管瘤。  相似文献   

6.
报告1例少见部位的发疹型汗管瘤.患者女,23岁,四肢出现粟粒到米粒大小的丘疹两年,无自觉症状.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符合汗管瘤特征.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22岁。双腋下褐色丘疹融合成斑块3年余,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示:真皮内见囊性管腔及嗜碱性细胞条索,部分呈蝌蚪样改变,管壁为双层上皮,管内见嗜伊红无定形物质。诊断:斑块状汗管瘤。  相似文献   

8.
具有粟丘疹样表现的汗管瘤3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具有粟丘疹样表现的汗管瘤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 分析 3 1例粟丘疹样表现的汗管瘤的临床和组织病理表现。结果 粟丘疹样损害通常位于汗管瘤的丘疹顶端或表面 ,白色、淡黄色、黄色 ,较硬 ,直径 0 .5 2mm ,单个汗管瘤丘疹表面含 12枚。皮损组织病理示 :真皮上中部见多数汗腺导管样结构及实性细胞团块 ,在紧接表皮下方可见一较大的囊腔 ,囊壁由 2 3层扁平细胞组成 ,囊腔内有成层的嗜伊红性角质样物质。结论 粟丘疹样表现的汗管瘤是汗管瘤的一种亚型。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 45岁。四肢皱褶部位多发性褐红色小丘疹 5年,依靠组织病理学的特异性表现确诊为发疹性汗管瘤。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汗管瘤的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图像特征,为临床汗管瘤的诊断提供一种无创的、快速的检测方法。方法收集临床表现典型的眼睑型汗管瘤患者,对皮损进行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分析其图像特征,并与汗管瘤的组织病理学表现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真皮浅、中层扫描可见大小不等圆形、类圆形高折光物质,高折光物质周围有1~2层明暗相间的结构环绕。图像特征与汗管瘤组织病理表现能很好地对应。结论反射式共聚显微镜检查能反映出汗管瘤患者病变皮损的微解剖结构,能为汗管瘤的诊断提供有力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报告1例泛发性发疹性透明细胞汗管瘤.患者女,47岁.眶周及外阴出现肤色丘疹近30年,渐累及面部、上肢及躯干10余年.皮肤科检查见面部、颈部、躯干、上肢及外阴布有褐色及肤色米粒至黄豆大丘疹.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见多个囊性扩张的导管,多由透明细胞组成.诊断:透明细胞汗管瘤.  相似文献   

12.
报告1例外阴肛周汗管瘤。患者女,35岁。因肛周、外阴褐色丘疹伴瘙痒3年余就诊。皮肤科检查:双侧大阴唇、阴阜及肛周密集分布肤色至黄褐色扁平小丘疹。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不规则增生,真皮浅层可见多数由嗜碱性上皮细胞聚集成圆形或卵圆形细胞团及管腔结构,腔管壁周围由两层立方形细胞组成,腔内有无定型嗜伊红物质。结合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改变诊断为汗管瘤。  相似文献   

13.
<正>汗管瘤是一种向末端汗管分化的良性肿瘤,可能与内分泌或遗传等因素有关,皮损为单发或多发性肤色或棕褐色丘疹。粟丘疹样汗管瘤是汗管瘤的一种特殊亚型,临床上较少见,现将我科诊治的1例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患儿女,11岁。因双下眼睑及颈部多发性白色丘疹3年,于2014年7月28日就诊于我科。3年前无明显诱因患儿颈部出现多个肤色丘疹,无自觉症状,未诊治。此后,丘疹逐渐增多,并累及双下眼睑。曾多次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汗管瘤",试用二氧化碳激光  相似文献   

14.
汗管瘤与粟丘疹临床均常见 ,但两者伴发少见 ,至目前国内文献报告汗管瘤伴粟丘疹仅有 10余例 ,现将我们见到的 1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 ,女 ,13岁 ,因胸腹部长皮疹痒 2年来诊 ,2年前发现胸腹部较多粟粒大皮疹 ,微痒 ,出汗时较明显 ,后逐渐增多 ,未经治疗。患者既往健康 ,无其它病史。家族中其祖父、父亲有汗管瘤病史。查体 患者女性 ,发育正常 ,一般情况好 ,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 :颈部、胸腹部可见广泛散在粟粒大小丘疹 ,部分丘疹黄白色 ,触之较坚实 ,用针挑刺 ,有角质样物排出 (图 1) ,眼周、背部、双上肢均有少量累及 ,皮…  相似文献   

15.
播散性带状疱疹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73岁。因右侧臀部、外阴部出现簇集性水疱伴疼痛7d、全身泛发水痘样皮损伴瘙痒3d,于2005年9月15日来我院就诊。发病前1d曾有发热及上呼吸道感染,并过度疲劳。就诊前7d右侧臀部、外阴部出现簇集性红色丘疹,随即变为水疱.自觉有轻微刺痛。4d后全身皮肤泛发丘疹、水疱,自觉疼痛、瘙痒.伴全身乏力、食欲下降。患者有糖尿病史20年。体格检查:各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右侧臀部、外阴部、阴囊(图1)、包皮见簇集性粟粒至绿豆大水疱,基底鲜红,边界清楚,包皮渗出、糜烂,沿腰骶神经走向呈带状分布。全身皮肤广泛散在绿豆大丘疹、水疱.水疱周围有红晕(图2)。[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8岁。因双耳廓白色丘疹半年于2010年8月10日来我科就诊。半年前,患儿双耳廓无诱因出现多个粉刺样皮疹及小丘疹,无自觉症状,皮疹逐渐增多。未行特殊处理。既往史有“冻疮”病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双耳廓、耳轮皮肤见暗红斑,局部有轻度浸润,其上见散在或群集白色丘疹、质硬,期间混杂有少数黑头粉刺样丘疹(图1、2)。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内见二个囊肿,囊壁由数层鳞状上皮组成,囊内含板层状角质,周围可见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图3)。  相似文献   

17.
女阴汗管瘤1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报告1例26岁女阴汗管瘤患者,双侧大阴唇可见绿豆大结节,丘疹,部分融合,会阴部针尖大丘疹,伴有瘙痒,皮损受月经周期影响,组织病理发迹示典型汗管瘤。  相似文献   

18.
汗管瘤常发生于上下眼睑及脸颊部,泛发性汗管瘤临床上较少见.有报道孕激素和汗管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1,2)我们遇到1例妊娠后出现泛发性汗管瘤患者,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女,33岁.因眼睑、腋下、腹部、外阴丘疹6年就诊于我院皮肤科门诊.患者11年前眼睑处出现数个米粒大丘疹,不痛不痒,未在意.  相似文献   

19.
临床资料患者,女,55岁。因面部皮色丘疹8年,增多3年就诊。8年前无明显诱因于面颊部发生数个米粒大丘疹,质地软,无自觉症状,未治疗。近3年来,皮疹逐渐增多,夏重冬轻,汗多时皮损更加明显。既往体健,无类似家族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各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眼周、面颊、口唇周围散在粟粒至绿豆大淡蓝色、肤色丘疹,半透明,质软。表面光滑,境界清楚,无鳞屑(图1、2)。面部皮损组织病理:表皮无明显异常,真皮浅层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中下部可见异常扩张的汗管,呈囊腔结构,囊壁有两层立方细胞构成,未见顶浆分泌,可见与结构正常的汗腺导管相连(图3、4)。根据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小汗腺汗囊瘤。建议激光治疗,考虑本病为良性病变,患者未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0.
汗管瘤是一种汗腺的良性肿瘤,皮损需与很多丘疹性疾病相鉴别。本文报告2例女性患者,组织病理符合发疹型汗管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