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诱导痰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及其受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影响.方法 将36例哮喘患者按病情分为轻中度21例,规范吸入布地奈德治疗4周,行诱导痰,取其上清液,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痰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并与15例健康对照者比较.同时测定肺通气功能ls用力呼气容积(FEV1%预计值).结果 重度哮喘患者IL-17、IL-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轻中度组;轻中度组高于对照组(P均<0.01).吸入激素治疗后哮喘组IL-17、IL-8水平显著下降(P<0.01),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EV1显著增加(P<0.01).相关分析表明:哮喘患者IL-17、IL-8与FEV1均呈负相关.结论 IL-17、IL-8均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过程,吸入皮质激素可以下调哮喘患者诱导痰中IL-17、IL-8水平,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2.
张霞  徐艳  王玲  薛玉文  李玉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20):2020-2022
目的 探讨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及其受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IJISA)分别检测了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哮喘组)、稳定期COPD患者(COPD组)吸入激素前后和健康自愿者(对照组)血清中IL-8、IL-13水平,同时测定肺通气功能l s用力呼气容积(FEV 1%预计值).结果 哮喘组、COPD组IL-8、IL-13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哮喘组IL-8明显低于COPD组(P<0.05)、IL-13明显高于COPD组(P<0.05);治疗后哮喘组IL-8、IL-13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EV 1显著增加(P<0.01),而COPD IL-8、IL-13水平下降不明显(P0.05),FEV 1增加不显著(P0.05).相关分析表明:哮喘、COPD患者IL-8、IL-13与FEV 1均呈负相关.结论 IL-8、lL-13均参与了哮喘和COPD的发病过程,哮喘以IL-13起主要作用,而COPD以IL-8为主要炎症因子,吸入皮质激素可以下调哮喘患者外周血中IL-8、IL-13水平,改善肺功能,而对稳定期COPD患者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补肾方对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NS)中SOCS、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43例激素抵抗型N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与对照组(20例),所有患者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加服益气活血补肾方,3个月后,观察两组血清SOCS1、SOCS3、SOCS5、白细胞介素(IL)-6、IL-20。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明显升高,24 h尿蛋白、尿素氮、血肌酐、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均显著下降(P0. 05);对照组与治疗组SOCS3、SOCS5、IL-6均显著降低,IL-20显著升高(P0. 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 05)。结论 SOCS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可能在激素抵抗型NS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益气活血补肾方通过调控SOCS、炎性因子发挥其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4.
不同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细胞因子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在不同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中升高的触发机制。方法 :选择不同心肌病CHF患者 6 0例 (缺血性心肌病和扩张型心肌病各 30例 ) ,并选择 30例匹配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 ,放射免疫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 - α(TNF- α)、白细胞介素 - 1 (IL- 1 )、IL- 6和神经激素〔醛固酮 (AL D)、心钠素 (ANP)、肾素 (PRA)、血管紧张素 (AT )〕。结果 :TNF- α、IL- 1、IL- 6在 CHF患者中较正常人明显增高 (P <0 .0 0 1 )。不同心肌病CHF患者 ,在相同心功能分级时细胞因子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TNF- α的升高与 ANP水平以及 IL- 6的升高与AL D水平均呈正相关。结论 :细胞因子在 CHF中起重要作用 ;但与不同心肌病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急性期哮喘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IL-12、血清干细胞因子(SCF)水平的变化.方法 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68例急性期哮喘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4、IL-12、SCF的变化.另设健康对照组30例对比.结果 急性期哮喘患者血清IL-4、SCF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治疗后)和健康对照组,IL-12水平明显低于缓解期和健康对照组(P<0.05);缓解期血清IL4、IL-12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5;缓解期血清SCF水平仍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IL-4、IL-12、SCF参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整个过程,其检测有助于病情评估与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38 MAPK抑制剂SB239063对激素抵抗型哮喘患者肺泡巨噬细胞炎性因子的作用。方法选取急性发作的哮喘患者,分为激素抵抗型哮喘组(简称SR组)与激素敏感性哮喘组(简称SS组)。采用ELISA及RT-qPCR方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巨噬细胞的CCL11,IL-8及IL-13蛋白和mRNA水平。分析比较单独地塞米松刺激或联合SB239063及地塞米松刺激,对不同组肺泡灌洗液中巨噬细胞的CCL11、IL-8及IL-13水平的影响。结果经脂多糖诱导后,与SS组相比,SR组患者肺泡灌洗液中巨噬细胞CCL11、IL-8及IL-13水平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采用地塞米松处理后,SS组肺泡灌洗液中巨噬细胞的CCL11、IL-8及IL-13水平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SR组肺泡灌洗液中巨噬细胞CCL11、IL-8及IL-13水平与处理前相比无明显变化,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联合SB239063及地塞米松处理后,SR组CCL11、IL-8、IL-13水平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p38 MAPK抑制剂可降低SR哮喘患者的肺泡巨噬细胞炎性因子的表达,提高激素治疗的敏感性,为SR哮喘治疗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74例,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7例)和治疗组(37例)。对照组接受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施多索茶碱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清细胞因子、动脉血气及肺功能指标水平的差异。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5显著低于对照组,而IL-12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治疗组动脉血气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 2)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治疗组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此外,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多索茶碱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可有效改善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及动脉血气,纠正体内Th1/Th2失衡。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干扰素(INF)α-2b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病毒载量、外周血中Th1/Th2型细胞因子与肝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CHB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INFα-2b肌肉注射治疗,疗程均为48 w。比较两组治疗后HBV载量、Th1/Th2型细胞因子、肝功能指标、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BV载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及同组治疗前(P0. 05)。两组INF-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白细胞介素(IL)-4、IL-6、IL-10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0. 05)。观察组治疗后INF-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1),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总胆红素(TBiL)复常率、HBV-DNA转阴率、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INFα-2b联合恩替卡韦治疗CHB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外周血Th1型细胞因子水平,升高Th2型细胞因子水平,改善肝功能,且未增加患者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及患者嗜酸性粒细胞(EOS)、IL-8、IL-10的表达。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另选取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8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EOS、中性粒细胞、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水平,研究组治疗后对比治疗前、治疗后以及停药4个月后OS、IL-8、IL-10的表达以及咳嗽症状评分与ACT哮喘评价。结果研究组中性粒细胞个数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更多;研究组患者痰液中EOS、IL-8、IL-10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用药结束后痰液中EOS、IL-8、IL-10的水平显著降低,但在停药四个月后又明显升高,不过较治疗前依旧较低;研究组患者停药四个月后咳嗽症状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ACT哮喘评价也显著高于治疗前,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能有效降低患者EOS、IL-8、IL-10的水平,极大改善哮喘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白细胞介素(IL)-13 mRNA的表达和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分别检测34例发作期哮喘患者(其中14例激素敏感型和10例激素抵抗型分别口服泼尼松治疗1周)、18例缓解期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PBMCs IL-13 mRNA的表达.结果 52例哮喘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PBMCs IL-13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16.72±1.12和8.25±1.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作期和缓解期哮喘患者PBMCs IL-13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20.72±1.02和13.67±3.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4例发作期哮喘患者中,轻、中、重度患者PBMCs IL-13 mRNA表达量分别为16.35±2.38、19.12±2.16、23.57±2.43,相互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敏感型哮喘患者经泼尼松治疗1周后PBMCs IL-13 mRNA表达量(21.03±3.77)较治疗前(15.67±2.67)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抵抗或依赖型哮喘患者经泼尼松治疗1周前后PBMCs IL-13 mRNA 表达量分别为20.35±3.58和19.57±3.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MCs IL-13参与哮喘发生的病理过程,并调节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的作用,可作为判断哮喘患者病变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背景:肠道动力障碍是急性胰腺炎(AP)病情进展的重要环节,兴奋性与抑制性胃肠激素失衡可能是重度AP(SAP)患者出现肠道动力障碍的关键原因之一。目的:探讨AP患者血清促炎细胞因子与空腹胃肠激素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6年6月—2017年6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AP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轻度AP(MAP) 60例,SAP 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65例作为对照组。以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8和空腹5-羟色胺(5-HT)、胃动素(MTL)、胆囊收缩素(CCK)水平,分析促炎细胞因子与胃肠激素之间以及两者与AP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MAP组和SAP组血清TNF-α、IL-6、IL-8和5-HT水平高于对照组,MTL、CCK水平低于对照组,SAP组改变更为显著,与MAP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各促炎细胞因子与各胃肠激素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 0. 05),且两者均与AP严重程度相关(P 0. 05)。结论:胃肠激素5-HT、MTL、CCK与AP严重程度和血清促炎细胞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可能为AP的临床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维生素(Vit) D水平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UC患者121例(研究组),另选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72例(对照组)。分析两组血清VitD分布情况,比较两组血清VitD、白细胞介素(IL)-6、IL-10、IL-17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同时对比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老年UC患者血清各指标水平,分析老年UC患者血清VitD水平与IL-6、IL-10、IL-17、TNF-α水平及UC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VitD水平正常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清VitD不足和缺乏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研究组血清VitD和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IL-6、IL-17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老年UC活动期患者血清VitD和IL-10水平明显低于缓解期患者,而血清IL-6、IL-17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患者(P<0. 05);不同程度活动期老年UC患者血清VitD、IL-6、IL-10、IL-17及TNF-α水平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随着病情的加重,老年UC活动期患者血清VitD和IL-10水平明显降低,而血清中IL-6、IL-17和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 05)。老年UC患者血清VitD水平与IL-10呈正相关(P<0. 05),而与IL-6、IL-17、TNF-α和Mayo评分呈负相关(P<0. 05)。结论老年UC患者血清VitD水平异常降低,且不同类型及不同严重程度的老年UC患者血清中VitD水平表达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艾地苯醌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神经细胞因子、单胺类递质代谢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7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6例,艾地苯醌治疗)和对照组(36例,安慰剂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8 w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5-羟色胺(HT)、5-羟吲哚乙酸(HIAA)、去甲肾上腺素(NE)、白细胞介素(IL)-6、IL-23、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各检测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BDNF、N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5-HT、NE水平高于对照组,5-HIA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L-6、IL-23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地苯醌治疗可以增加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细胞因子含量,改善单胺类递质代谢,缓解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顺尔宁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及痰液的疾病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顺尔宁组和常规治疗组各90例,并纳入同时间健康志愿者90例作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给予抗炎、解痉、平喘等对症治疗,顺尔宁组在此基础上临睡前口服顺尔宁。分析支气管患者与对照组间血清及痰液中疾病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5(IL-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差异;比较治疗前后顺尔宁组和常规治疗组间血清及痰液中疾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差异。结果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及痰液中疾病相关因子IL-5、IL-8、TNF-α、ECP和TGF-β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6周后,顺尔宁组血清和痰液中疾病相关因子IL-5、IL-8、TNF-α、ECP和TGF-β1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顺尔宁能有效降低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及痰液中疾病相关细胞因子,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加味苏子降气汤对支气管哮喘模型大鼠细胞因子功能紊乱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加味苏子降气汤组和地塞米松组。采用卵清白蛋白致敏法建立哮喘大鼠模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IL)-4、干扰素(IFN)-γ的水平。结果哮喘模型组肺泡灌洗液中IL-4水平上升(P<0. 01);加味苏子降气组及地塞米松组肺泡灌洗液中IFN-γ水平上升(P<0. 05),IL-4下降(P<0. 05)。结论加味苏子降气汤可以改善哮喘患者体内细胞因子水平,调节细胞因子失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辅助性T细胞22(Th22细胞)及其细胞因子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肝癌组),同时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Th22细胞、白细胞介素-22(IL-22)水平,比较两组Th22、IL-22水平,分析不同病理特征患者Th22、IL-22水平差异,并分析Th22、IL-22两者线性相关性。结果肝癌组外周血Th22、IL-22分别为(7. 21±1. 41)%和(810. 45±104. 55) pg/m L,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肿瘤直径≥5 cm患者外周血Th22细胞和IL-22分别为(8. 01±1. 24)%和(840. 44±106. 41) pg/m L,明显高于肿瘤直径5 cm患者(P 0. 05);有HBV感染患者外周血Th22细胞为(7. 84±1. 51)%,明显高于无HBV感染患者(P 0. 05);外周血Th22细胞与IL-22呈正相关(r=0. 515,P=0. 000);外周血Th22细胞、IL-22与肿瘤直径呈正相关(r=0. 366、0. 351,P=0. 000、0. 000)。结论肝癌患者中Th22细胞及其细胞因子水平明显升高,与HBV感染、肿瘤直径有一定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术后功能锻炼对血清疼痛相关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7例。患者均行椎间盘手术治疗,对照组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功能锻炼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血清疼痛相关因子水平及生存质量量表(SF-36)评分,同时比较两组不同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8. 25%)明显高于对照组(87. 72%,χ2=4. 84,P=0. 03);两组术后1、7、14 d的VAS、MMP-3、TNF-α、IL-1β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研究组术后7 d的VAS、MMP-3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两组术后7、14 d的下腰痛评分均明显升高,其中研究组术后7、14 d的下腰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1);研究组社会功能、生理职能、总分等多个项目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微创术后功能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术后水肿高峰期疼痛,降低血清疼痛相关因子水平,且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碳酸司维拉姆及醋酸钙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20年6月福建省罗源县医院收治的58例行血液透析合并高磷血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9例。对照组使用醋酸钙0. 667~1. 334g/次,3次/d;研究组使用碳酸司维拉姆0. 8~1. 6g/次,3次/d,均维持治疗1年。观察2组患者血磷、血钙、甲状旁腺激素(i PTH)和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血磷、甲状旁腺激素、hsCRP水平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均0. 05);治疗后研究组血钙、IL-6、TNF-α水平均下降(P均0. 05);司维拉姆在降磷的同时可以减少高钙血症的发生。结论:碳酸司维拉姆、醋酸钙均能够有效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但碳酸司维拉姆疗效更明显;碳酸司维拉姆同时能降低IL-6、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疏风清热汤治疗急性咽炎患者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咽炎患者15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77例)。对照组患者选用西瓜霜润喉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选用疏风清热汤进行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9. 47%)显著高于对照组(75. 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的TNF-α、IL-1、IL-6水平均显著降低,IL-2水平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的TNF-α、IL-1、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疏风清热汤治疗急性咽炎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能显著降低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青春双歧杆菌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UC患者治疗前后及正常对照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6及IL-10的水平,并分别比较各组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UC患者血清TNF-α、IFN-γ、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IL-10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传统治疗组及双歧杆菌治疗组血清TNF-α、IFN-γ、IL-6水平较治疗前下降,而IL-10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两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青春双歧杆菌可以降低UC患者血清促炎因子TNF-α、IFN-γ及IL-6水平,还可升高抑炎因子IL-10水平,调节肠黏膜的细胞免疫功能,可用于UC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