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了解芜湖市特殊人群弓形虫感染现状,探讨主要易感因素,为制订弓形虫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芜湖市孕妇、家庭养猫/犬者、畜产品加工人员、肿瘤病人、HIV/AIDS患者等5类人群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弓形虫特异抗体IgM 和IgG,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共调查3 378人,弓形虫阳性率为11.07%,其中IgM 阳性率为0.83%,IgG 阳性率为10.24%。60岁及以上年龄组感染率最高(14.13%),各年龄组感染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 2=17.327,P <0.05)。文化程度较高人群弓形虫感染率较低,不同文化程度人群间弓形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278,P <0.05)。孕妇、家庭养猫/犬者、畜产品加工人员、肿瘤病人、HIV/AIDS患者的感染率分别为9.65%、12.03%、12.75%、15.68%、7.06%,各人群间感染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625,P <0.05)。易感因素调查发现,弓形虫感染与经常吃火锅、烧烤、生熟砧板不分及不了解弓形虫防治知识等因素存在统计学关联。结论 芜湖市特殊人群弓形虫感染率较高,需有针对性地加强弓形虫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个人防护意识,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江苏省不同人群弓形虫感染及其相关流行因素,为制定弓形虫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集苏州、无锡、镇江、扬州4市的部分城乡居民静脉血,用ELISA检测抗弓形虫IgG,同时对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弓形虫病的相关流行因素。结果调查3978人,抗体阳性286例,阳性率为7.19%;男性感染率为8.60%,女性为6.62%,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人群弓形虫感染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不同职业人群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有动物接触史者弓形虫感染率为13.42%(42/313),显著高于无动物接触史者的感染率6.66%(244/3665)(χ2=19.75,P<0.01);不食生肉或蛋者及有良好卫生习惯的人弓形虫感染率相对较低;临床免疫功能低下者的感染率为11.96%,显著高于普通人群的6.97%(P<0.05)。结论江苏省人群弓形虫感染尚属普遍,开展弓形虫病防治非常必要。同时,要教育人们不要养猫、犬等宠物,不吃生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加强对临床免疫功能低下者的防护。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常州市高危人群弓形虫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后续制定有效弓形虫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2018年,选择常州市HIV/AIDS患者、肿瘤病人、孕妇及畜禽产品养殖加工人员等4类高危人群为调查对象,进行个案调查及弓形虫病防治知信行问卷调查,并对血清抗弓形虫特异性IgG、IgM抗体进行检测,比较抗体阳性率差异,对弓形虫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18年累计调查900人,其中HIV/AIDS患者150人,肿瘤病人、孕妇及畜禽产品养殖加工人员各250人。调查对象弓形虫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16.8%(151/900),女性知晓率显著高于男性([χ2] = 41.34,P < 0.05),知晓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χ2] = 147.78,P < 0.05);不同职业人群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92.26,P < 0.05),以干部职员知晓率最高(47.2%,34/72);知晓率随文化程度增高而上升([χ2] = 166.42,P < 0.05)。所有调查人群中,经常与猫/犬接触者占34.6%(311/900),家里养猫/犬者占40.4%(364/900),生食肉类者占0.9%(8/900),生熟砧板分开者占15.8%(142/900)。知晓弓形虫病防治知识人群中,经常接触猫/犬者占24.5%(37/151),显著低于不知晓者(36.6%,274/749;[χ2] = 8.11,P < 0.05);生熟砧板分开者占35.1%(53/151),显著高于不知晓者(11.9%,89/749;[χ2] = 50.97,P < 0.05)。调查对象血清抗弓形虫抗体总体检出率为11.0%(99/900),HIV/AIDS患者、畜禽产品养殖加工人员、孕妇及肿瘤病人血清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0%、13.9%、4.8%和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5.87,P < 0.05)。男性抗弓形虫抗体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χ2] = 8.88,P < 0.05);抗体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χ2] = 37.03,P < 0.05);不同职业人群抗体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2.09,P < 0.05),以农民检出率最高(17.3%,57/330);抗体检出率随文化程度增高而下降([χ2] = 25.07,P < 0.05)。结论 常州市高危人群弓形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肿瘤病人和畜禽产品养殖加工人员血清抗弓形虫IgG抗体检出率较高。应加强常州市高危人群弓形虫病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杭州市高危人群弓形虫感染和弓形虫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杭州市100例HIV/AIDS患者、100例恶性肿瘤患者、100例孕妇和10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抗弓形虫抗体,对全部调查对象进行弓形虫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HIV/AIDS、恶性肿瘤患者和孕妇血清抗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1%、30%和21%,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的5%(χ~2=14.68,13.96和7.56,P均0.01)。孕妇对弓形虫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整体较高,健康对照者对弓形虫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整体较低;调查对象对"你知道弓形虫感染的危害吗?"、"你知道生食或食用未煮熟的肉类会感染弓形虫吗?"和"你知道接触被污染的土壤会感染弓形虫吗?"等问题的知晓率较低。结论杭州市HIV/AIDS、恶性肿瘤患者和孕妇等高危人群弓形虫感染率较高,且对部分弓形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有必要加强对高危重点人群的弓形虫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有效预防和控制弓形虫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新疆察布查尔县居民弓形虫感染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弓形虫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察布查尔县多级随机抽取2个村和1个镇的510人,开展血清学检测和描述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本次实际调查510人,年龄10~ 83岁、平均44.5岁,男女性别比为1∶1.2;弓形虫总感染率19.41%,IgG抗体阳性率19.41%(99/510);IgM抗体阳性率1.18%(6/51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0.51,95%CI:0.284~ 0.916)、经济收入(1万元以下/年,OR=2.742,95%CI: 1.403~ 5.358)、吃不洁食物(OR=4.614,95%CI:1.951~10.911)、未听说过弓形虫病(OR=3.537,95%CI:1.592~7.858)是弓形虫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 察布查尔县家庭年经济收入低于1万元、60岁及以上人群弓形虫感染率较高;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宣传力度、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吃不洁食物,对预防弓形虫感染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常州市特殊人群弓形虫感染状况,探讨主要影响因素,为科学制定弓形虫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集常州市调查对象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弓形虫IgG、IgM抗体,并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 结果 共调查检测400人,弓形虫感染率为15.0%,其中,IgG抗体阳性率15.0%,IgM抗体阳性率0.8%。孕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肿瘤病人及畜禽产品养殖加工人员的感染率分别为11.0%、11.0%、24.0%和14.0%。感染率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尤以50岁以上组感染率最高(21.6%)。不同文化程度人群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43,P < 0.05),且感染率随文化程度增高而降低。孕妇弓形虫感染与怀孕次数及孕期无明显关联;畜禽产品养殖加工人员的感染率,随着工龄增加呈上升趋势。结论 常州市特殊人群的弓形虫感染率较高,需加强弓形虫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重视特殊人群的弓形虫感染监测。  相似文献   

7.
采用ELISA法检测1 839名鲁西南地区妇产科就诊育龄妇女静脉血中弓形虫IgM,被调查人群的弓形虫总感染率为3.10%,其中城镇育龄妇女感染率为1.66%,显著低于农村育龄妇女感染率的4.49%(P<0.05),且弓形虫感染率与宠物饲养以及动物屠宰加工销售等职业有关(P 均<0.05)。结果提示,应根据城乡不同地区制定相对应的弓形虫病防治措施,以控制弓形虫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了解河北省石家庄地区健康献血人群弓形虫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石家庄市1 630例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的无偿献血者为调查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弓形虫抗体。对比分析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居住地献血人群的弓形虫感染率。对弓形虫感染危险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 630例健康献血者中,共检出弓形虫抗体阳性126例,感染率为7.73%。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献血人群弓形虫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6、13.98、9.71、7.65,P均0.05);不同居住地献血人群弓形虫感染率无明显差异(χ~2=1.63,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弓形虫感染与饲养宠物、经常在外就餐、喜吃火锅或烧烤、生熟食共用砧板、无饭前洗手习惯等不良生活卫生习惯密切相关(χ~2=35.90、175.44、7.41、15.72、6.94,P均0.01)。结论河北石家庄地区健康献血人群有一定的弓形虫感染率。加强献血者弓形虫认知教育和感染监测是避免输血感染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 目的 掌握2005-2012年南昌市急性血吸虫病 (急血) 流行规律。 方法 方法 收集2005-2012年南昌市急血报表数 据, 采用描述性方法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结果 2005-2012年南昌市共发生急血52例,2005年发病率为3.46/10万, 2012年为0, 不同年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61.077, P < 0.01)。发病时间最早为5月, 最晚11月, 7月为高峰。男性43 例, 占82.69%, 女性9例, 占17.31%,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χ2 = 22.231, P < 0.01)。年龄分布高峰出现于6~15岁组和 30~40岁组。农民占65.38%, 学生占25.00%, 渔船民占3.85%, 不同职业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50.923, P < 0.01)。感染方式主要以生产性和娱乐性接触疫水为主, 分别占63.46%和26.92%, 不同感染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10.000, P< 0.05)。 结论 结论 南昌市急血重点人群为农民和学生, 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目的 了解青岛地区孕妇弓形虫感染情况。方法 方法 2011年6月-2013年7月, 对山东省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并自愿接受弓形虫检测及就诊的不孕症、 流产、 死胎等异常妊娠孕妇, 采用抗体捕获ELISA法进行弓形虫IgM、 IgG抗体以及弓形虫DNA检测。结果 结果 异常妊娠与正常孕妇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2.39%和6.2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10.60, P<0.05)。20~29岁与30岁以上人群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21.9, P<0.05)。家中饲养与未饲养宠物孕妇弓形虫感染率分别为26.63%和8.7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10.93, P<0.05)。无业人员阳性率最高, 为 10.94% (22/201), 农民3.98% (8/201) 次之, 其他为职工3.98% (8/201)、 工人3.48% (7/201)。结论 结论 青岛市异常妊娠孕妇的弓形虫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孕妇, 应加强孕妇的健康教育以降低弓形虫感染的风险, 对于特定年龄以及职业人群更要加强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无锡市重点人群弓形虫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无锡市城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肿瘤病人、孕妇、宠物饲养者4类人群为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并采血用ELISA法检测抗弓形虫Ig G、Ig M抗体。结果共调查404人,弓形虫抗体阳性38人,总阳性率为9.4%;其中Ig G阳性37人,占97.4%;Ig M阳性1人,占2.6%。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生食食物等不良饮食习惯和接触猫/狗是弓形虫感染的影响因素(OR=2.1、2.6和2.3,P均0.05)。宠物饲养者、HIV/AIDS和肿瘤病人比孕妇更易感染弓形虫(OR=1.5、8.1和2.8,P均0.05)。结论无锡市重点人群弓形虫感染率较高,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对免疫缺陷、有不良饮食习惯及宠物饲养者等人群的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常州市特殊人群弓形虫感染状况、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相关行为,为制定有效的弓形虫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常州市孕妇、肿瘤病人及畜禽养殖或产品加工人员等3类特殊人群为调查对象,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血清弓形虫IgG、IgM抗体,并进行弓形虫病防治知识与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2015年3月—5月,共调查检测300人,弓形虫感染率16.3%(49/300);弓形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17.3%(52/300)。弓形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组常接触猫/狗者占25.0%(13/52),低于不知晓组的50.8%(126/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1,P0.05);知晓组生熟砧板分开者占61.5%(32/52),高于不知晓组的9.3%(23/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43,P0.001)。弓形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与感染率之间呈负相关,知晓组弓形虫感染率5.8%(3/52),低于不知晓组的18.5%(46/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P0.05)。结论常州市特殊人群弓形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应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其卫生防护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江苏省无锡市孕妇弓形虫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孕妇弓形虫感染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2011-2014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3 014例孕妇进行抗弓形虫IgM和IgG抗体检测并追踪随访,观察其妊娠结局;采用问卷调查孕妇弓形虫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果 3 014例被调查的孕妇中,弓形虫抗体检测阳性215例,抗体阳性率为7.13%,其中IgM抗体阳性49例(占22.79%),IgG抗体阳性166例(占77.21%)。随访结果表明,215例感染弓形虫的孕妇中46例出现不良妊娠结局(占21.40%),其中35例IgM抗体阳性(76.09%),11例IgG抗体阳性(23.91%)。275例未感染弓形虫孕妇中,7例出现不良妊娠结局(占2.55%)。弓形虫感染和未感染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单因素分析显示,与动物密切接触、喜吃生肉、喜吃火锅或烧烤、品尝生肉馅等是孕妇感染弓形虫的重要危险因素(与未感染组比较,P < 0.01)。 结论 孕妇弓形虫感染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减少动物密切接触、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以及做好孕期弓形虫感染监测工作等是避免不良妊娠结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河北省隆化地区异常妊娠结局孕妇弓形虫感染状况。方法选择2013-1-2016-6隆化县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异常妊娠结局孕妇393例为调查对象,根据检测结果分为急性感染组、既往感染组和活动性感染组,正常对照组为无异常妊娠史的孕妇25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各组孕妇血清弓形虫IgM、IgG抗体。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各组孕妇进行弓形虫感染危险因素调查。结果异常妊娠结局孕妇弓形虫感染率为27.23%(107/393),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8.20%(21/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46,P0.01)。异常妊娠结局孕妇急性感染率为6.87%(27/393)、既往感染率为18.58%(73/393)、活动性感染率为2.54%(10/393),分别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17%(3/256)、7.03%(18/256)和0(0/2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43、17.15、7.90,P均0.01)。感染组中从事接触生肉的职业、饲养猫狗宠物、品尝生肉馅、菜板生熟不分、常吃涮锅或烧烤、经常在外就餐的比例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08、29.23、8.55、13.41、7.28、6.06,P均0.05)。结论本地区异常妊娠结局孕妇弓形虫感染率较高,避免与宠物密切接触、不食用未煮熟的肉类以及加强个人卫生防护等是避免弓形虫感染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河北省霸州地区不良妊娠史孕妇弓形虫感染状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妇产科接诊的不良妊娠史孕妇302例为调查对象(实验组),正常对照组为产前检查无异常妊娠史的孕妇197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孕妇血清弓形虫IgG(TOX-IgG)和IgM抗体(TOX-IgM)含量。同时,对2组孕妇进行弓形虫感染危险因素问卷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弓形虫抗体总阳性率为28.15%(85/302),对照组总阳性率为9.64%(19/1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76,P0.05)。其中实验组TOX-IgM阳性率为6.95%(21/302),TOX-IgG阳性率为18.54%(56/302),TOX-IgM和TOX-IgG同为阳性者占2.65%(8/302),均高于对照组的2.03%(4/197)、7.61%(15/197)和0(0/197)(χ~2值分别为6.07、11.67、3.76、P均0.05)。调查显示弓形虫感染孕妇中饲养宠物、菜板生熟不分、喜吃火锅或烧烤、吃生肉习惯、经常在外就餐等比例均明显高于未感染弓形虫的孕妇(χ~2值分别为22.57、3.96、5.87、7.40、4.86,P均0.05),提示上述不良生活或卫生习惯可能是孕妇感染弓形虫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弓形虫感染可导致不良妊娠的发生。避免与宠物密切接触、不吃未煮熟的肉类以及加强个人卫生防护等是避免育龄妇女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目的 了解孕妇感染弓形虫感染后的妊娠结局及其危险因素。 方法 方法 2010-2013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对在涿州市妇幼保健院行孕前检查的2 740例孕期妇女进行弓形虫IgM和IgG抗体检测并追踪随访, 观察其妊娠 结局; 采用问卷调查孕妇弓形虫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果 结果 2 740例被调查的孕期妇女中, 弓形虫抗体检测阳性195例, 抗体 阳性率为7.12%, 其中IgM抗体阳性44例 (占22.56%), IgG抗体阳性151例 (占77.44%)。随访结果表明, 195例感染弓形虫 的孕妇中41例出现不良妊娠结局 (占21.02%), 包括32例IgM抗体阳性孕妇 (占78.05%) 和9例IgG抗体阳性 (占21.95%); 未感染弓形虫孕妇6例出现不良妊娠结局 (占2.86%),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问卷调查表明, 与动物密切接 触、 喜吃生肉、 喜吃火锅或烧烤、 品尝生肉馅等是孕妇感染弓形虫的重要危险因素 (与未感染组比较, P <0.01)。 结论 结论 孕 妇感染弓形虫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是避免不良妊娠结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石家庄市大学生献血者弓形虫感染情况。 方法 2012年3-10月采集石家庄市4所大学大学生献血者和健康体检成人血清标本,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检测弓形虫感染情况。 结果 共检测石家庄市4所大学864 例大学生献血者和95例健康成人, 弓形虫IgG阳性率分别为5.1%和7.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男性和女性大学生献血者弓形虫IgG阳性率分别为5.0%和5.2%,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不同大学的大学生献血者弓形虫Ig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大学生献血人群中部分感染弓形虫, 有必要加强弓形虫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南京市特殊人群弓形虫感染情况,为特殊人群弓形虫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5年9-11月选取南京市HIV/AIDS病人、肿瘤患者、孕妇、畜禽养殖及畜产品加工人员等4类特殊人群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抗弓形虫特异性抗体。结果 南京市4类特殊人群弓形虫总感染率为10.2%,其中IgG抗体阳性率为10.2%,IgM抗体阳性率为0.5%。HIV/AIDS患者、畜禽养殖及畜产品加工人员、孕妇和肿瘤病人抗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2.2%、11.3%、4.0%和1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5.668,P = 0.130)。男性调查对象抗弓形虫抗体阳性率高于女性(15.3% vs. 5.8%;[χ2] = 10.213,P = 0.001),不同年龄组([χ2] = 9.501,P = 0.023)、不同文化程度([χ2] = 9.850,P = 0.043)和不同职业调查对象抗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8.983,P = 0.062)。结论 南京市特殊人群弓形虫感染率较高,后续工作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对特殊人群的健康教育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