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附5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垂体腺瘤病人的内镜手术经验,在内镜控制下,直接经鼻蝶切除垂体腺瘤。结果术中颈内动脉损伤1例,第三脑室内出血1例,术后发生暂时性尿崩症12例,脑脊液鼻漏1例。术后随访3个月,MRI显示垂体瘤全部切除39例,次全切或大部切除13例。6例激素水平增高的病人,术后激素水平下降至正常:术前39例视力下降和视野缺损者,术后均改善。无死亡。结论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是一种能有效切除垂体瘤的微侵袭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与显微镜经鼻切除功能性垂体瘤术后激素改善的差异性。方法收集并分析2009年3月~2013年1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58例功能性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58例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显微镜下单鼻孔经鼻蝶手术组34例;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组24例。每组患者根据不同激素功能类型分为泌乳素(PRL)腺瘤、生长激素(GH)腺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腺瘤。所有患者术后随访皆行垂体激素检测化验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显微镜组34例,术后激素恢复正常15例(44.1%),下降术前激素水平50%13例(38.2%),无变化6例(17.4%);内镜组共24例,术后恢复正常17例(70.8%),下降术前激素水平50%2例(8.3%),无变化5例(21%)。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检验,P0.05)。结论神经内镜经蝶手术切除功能性垂体腺瘤能显著改善垂体激素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优于显微镜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手术切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手术切除的98例患者,其病理结果均为垂体腺瘤。手术前后分别行内分泌学检查,术后随访3个月,复查垂体MRI。结果肿瘤全切除率78.6%(77例),次全切除率16.3%(16例),部分切除率5.1%(5例)。术后视力、视野较术前明显改善者18例,激素水平较术前下降或完全恢复至正常者35例;发生脑脊液漏6例,其中4例经腰大池置管后治愈,另外2例行脑脊液鼻漏修补手术治愈,暂时性尿崩5例,高热及电解质紊乱2例,无死亡病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5 d。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式,术后并发症少,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下切除垂体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治疗的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其中无功能性腺瘤44例,泌乳素腺瘤32例,生长激素腺瘤8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3例,促性腺激素腺瘤6例,多分泌性腺瘤5例。结果肿瘤全切除62例,次全切除23例,部分切除13例。平均手术时间115 min,平均术后住院时间5.7 d。术后第1天复查垂体激素水平,提示激素水平恢复正常37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3例,经对症处理后恢复。无再次手术与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个月,视力、视野障碍好转40例,头痛、头晕缓解51例,月经恢复正常20例。结论经鼻蝶神经内镜治疗垂体肿瘤,能够全程直视下切除肿瘤,肿瘤切除率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缩短住院时间,具有较好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同期联合眶上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大型垂体腺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采用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同期联合眶上外侧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5例大型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病理显示生长激素腺瘤2例、无功能腺瘤3例。术后未出现颅内感染、脑脊液漏。1例失访;其余4例肿瘤均切除完全,术后3~6月复查MRI未及复发,激素水平均恢复正常,无需药物替代治疗。结论 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同期联合眶上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大型垂体腺瘤的优势明显,肿瘤全切除率高,创伤较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术后复发应对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172例,次全切除31例,大部分切除13例,术后随访3个月~2a。结论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了解术后复发因素并采取相应对策,在神经内镜辅助下显微手术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切除垂体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治疗和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由同一术者完成的61例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资料,并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41例,次全切除20例。24例侵袭海绵窦中,肿瘤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12例。平均手术时间70min。术后视力下降均有所改善;38例功能性垂体腺瘤中.激素水平下降33例;头痛缓解22例。并发症情况:暂时性尿崩症6例,低钠血症6例,脑脊液漏6例,颅内感染1例,垂体功能降低3例,术区血肿1例,蝶窦炎症3例;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或改善。结论内镜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术前周密的手术计划和风险评估,了解垂体瘤生长特点,及术后严密观察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切除术和显微镜切除术对垂体瘤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8月~2018年4月期间71例垂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患者行经鼻蝶神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31例行显微镜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术后通过影像学和内分泌检查评价手术切除率,观察术后患者激素水平变化和视觉恢复情况,统计两组术式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内镜手术组中38例(95%)患者肿瘤被完全切除,2例(5%)患者肿瘤次全切除,显微镜组中23 (74. 19%)例患者肿瘤完全切除,8例(25. 81%)患者肿瘤次全切除,内镜组肿瘤全切率相比于显微镜组较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患者泌乳素(PRL)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内镜组相较于显微镜组降低显著,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生长激素(GH)水平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 0. 05)。术后1周患者加权视野指数(VFI)较术前升高,视野平均缺损(MD)、模式标准差(PSD)降低,内镜组视觉改善效果优于显微镜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内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于显微镜组较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相比于传统显微镜切除术,经鼻蝶神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能够达到较高全切率,在改善多项激素水平和视觉障碍方面有明显优势,同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值得作为主流手术方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的神经内镜联合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手术技巧、术后处理和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01-2017-12经改良的神经内镜联合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的64例垂体腺瘤患者,先显微镜代替神经内镜常规内镜下操作方法打开蝶窦,暴露肿瘤组织,后置入神经内镜切除肿瘤组织。分析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肿瘤切除率、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结果术后64例患者头痛、视力视野障碍、激素水平异常等临床症状较术前均得到改善;61例患者肿瘤SimposonⅠ级切除,3例Ⅱ级切除,肿瘤全切率95.31%;手术时间(65.35±15.65)min,术中出血量(45±5.6)mL,均较以往单纯显微镜下、单纯神经内镜下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出现脑脊液鼻漏2例,嗅觉暂时障碍1例,短暂尿崩4例,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10.93%,给予腰大池置管引流、鼻腔冲洗、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后术后并发症均消失,随访3~6个月未出现肿瘤复发、迟发型脑脊液鼻漏、激素水平异常等并发症。结论改良神经内镜联合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临床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神经导航引导联合神经内镜经鼻蝶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01—2022-01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住院的100例垂体腺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0,神经导航引导联合神经内镜经鼻蝶切除垂体腺瘤手术)与对照组(n=50,神经内镜经鼻蝶切除垂体腺瘤手术治疗),均术后跟踪随访观察半年。比较2组患者手术有效性指标、内分泌激素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之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肿瘤全切率为98.00%,视力改善率为92.00%,均高于对照组的86.00%、78.00%;肿瘤复发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8.00%;治疗后内分泌激素hGH、ACTH、PR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SH水平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导航引导联合神经内镜经鼻蝶切除垂体腺瘤能够提高肿瘤全切与视力改善率,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肿瘤复发率,改善内分泌激素水平,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均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辅助下内镜经蝶窦入路切除复杂垂体腺瘤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神经导航辅助下内镜经鼻蝶窦入路行肿瘤切除术的23例复杂垂体腺瘤患者,术后进行激素水平、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随访。结果术后经病理证实均为垂体腺瘤,16例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次全切除的患者术后均给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2例患者分别在随访12个月和14个月时出现肿瘤复发,再次给予内镜经鼻蝶手术治疗,术后继续随访,未见复发。全部病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随访时间5~20个月。结论对于复杂垂体腺瘤的患者,将神经导航与内镜相结合,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可提高经蝶窦入路的手术安全性及切除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无功能性垂体腺瘤(NFPAs)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NFPAs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肿瘤.评估术后肿瘤切除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内分泌检查结果、有无并发症、肿瘤复发率.结果 肿瘤全切43例(95.6%),次全切1例(2.2%),部分切除1例(2.2...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下与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05—2015-05我院收治的垂体腺瘤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在神经内镜、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同时采用内分泌放射免疫超微量法分析2组生长激素(HGH)、催乳素(PR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并记录肿瘤有效切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50.28±2.21)mL、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少(P0.05);2组术后HGH、PRL、ACTH水平均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肿瘤有效切除率97.2%,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8.3%vs 5.6%)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术对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较显微镜好,可有效降低患者内分泌激素水平,且肿瘤有效切除率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大腺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的80例垂体大腺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全切除68 例,次全切除9 例,大部切除3例。术后死亡1例。所有术前伴有视力下降及视野缺损症状均有所改善。术后出现短暂性尿崩症23例,低钠血症3例,暂时性嗅觉丧失15例,无重要血管神经损伤、脑脊液漏、迟发鼻出血及颅内感染。术后随访0.5~5年,均无复发;3例嗅觉永久丧失。结论 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大腺瘤创伤小,肿瘤全切除率高;完善的术前准备及规范的术中操作是提高手术疗效和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海绵窦间隙在侵袭海绵窦垂体腺瘤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15例侵袭海绵窦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基于颈内动脉的自然走形,把海绵窦分为上、下、后、外侧间隙,术中对不同间隙内肿瘤采用不同切除方法。结果 肿瘤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4例。术后发生脑脊液鼻漏1例,尿崩6例,垂体功能减退危象1例,眼球外展障碍1例,动眼神经麻痹1例。15例术后随访3~36个月;11例肿瘤全切除中,10例无复发,1例无功能垂体腺瘤复发并动态观察;4例次全切除中,2例无进展;2例术后6个月内行伽玛刀治疗。结论 神经内镜下经鼻入路手术切除侵袭海绵窦垂体腺瘤的效果良好,基于颈内动脉的自然走形的海绵窦间隙划分方法为侵袭海绵窦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6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显微切除术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63例行经鼻蝶垂体腺瘤显微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适应症、术前病人管理、手术经验技巧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进行总结及分析。结果本组63例患者均行经鼻蝶垂体腺瘤显微切除术,无死亡病人;肿瘤全切54例,大部分切除8例。1例侵袭性垂体瘤患者术后两年复发。手术全切率85.7%(54/63),92.7%(38/41)视力下降病人视力得到改善,内分泌症状改善者达88.0%(44/50)。结论经鼻蝶显微切除垂体腺瘤具有适应证广、创伤小、手术全切率高、垂体功能保留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回顾总结2008-03~2011-03 94例内镜辅助下的显微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式的优缺点和克服其弊端的方法.结果 94例垂体腺瘤肿瘤全切除74例(78.7%),次全切除18例(19.1%),部分切除2例(2.1%).结论 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技术简便、安全和有效.在经鼻蝶人路过程及鞍区肿瘤切除方面具有优势,可提高肿瘤全切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鼻蝶神经内镜与显微镜切除垂体腺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81例经鼻蝶切除的垂体腺瘤病例资料,其中显微镜下切除86例,神经内镜下切除95例。结果显微镜组肿瘤全切率73.3%,神经内镜组全切率77.9%,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对于侵犯海绵窦的侵袭性肿瘤,神经内镜组全切率略高。两组病人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经鼻蝶神经内镜与显微镜切除垂体腺瘤均可获满意疗效,神经内镜下切除更具优势,有更好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结果 36例中,肿瘤全切除32例,次全切除4例。12例术后出现一过性尿崩,5例出现轻度脑脊液鼻漏,经对症处理后好转。18例视力下降者中,术后16例恢复正常,2例好转。结论 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简便、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技巧并观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治疗垂体腺瘤的病例资料,采用双人三手和固定臂操作或双人四手操作,总结手术技巧,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肿瘤全切除37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2例。16例功能性垂体腺瘤激素水平恢复正常10例,临床缓解6例。术后出现尿崩症11例,脑脊液鼻漏4例,蝶窦炎2例,嗅觉障碍2例,无颅内感染及死亡病例,随访6~12个月,治愈33例(78.6%),好转9例(21.4%)。结论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暴露较好,对正常垂体及垂体柄骚扰小,初学者坚持双手操作可以加快学习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