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目的 分析2012-2014年四川省疟疾流行特点, 为本省消除疟疾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方法 资料来自中国疾 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分析四川省疟疾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 结果 2012-2014年四川省共输入疟疾病例690例, 其中恶性疟376例 (54.49%)、 间日疟290例 (42.03%)、 三日疟4例 (0.58%)、 卵形疟13例 (1.88%)、 混合感染7例 (1.01%)、 死亡5例。境外感染671例, 占全部输入病例的97.25%, 其中非洲输入517 例, 东南亚输入138例。全年均有病例报告, 其中5月和6月共报告病例185例, 占26.81%。病例分布于20个市 (州), 广 安和成都病例较多, 分别报告137例和105例, 2市病例数占全省病例总数的35.07%。结论 结论 四川省境外输入性疟疾病 例逐年增多, 应全面加强境外输入性疟疾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目的 分析2005-2014年江苏省疟疾疫情及流行特征, 为制订和调整全省疟疾消除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 方 法 法 收集2005-2014年江苏省疟疾疫情数据资料, 对疟疾发病情况、 感染来源以及病例的时间、 地区和人群分布进行分 析。结果 结果 2005-2014年, 江苏省共报告疟疾病例5 069例, 其中间日疟3 422例 (67.51%)、 恶性疟1 497例 (29.53%)、 未 分型150例 (2.96%); 本地感染疟疾病例2 139例 (42.20%)、 国内输入病例1 131例 (22.31%)、 境外输入病例1 799例 (35.49%); 男性病例3 809例, 女性1 260例, 男女性别比为3.02 ∶1。病例年龄以25~60岁为主, 占67.15%; 职业以农民和 民工为主, 分别占40.26%和23.63%。60.58%的病例分布于徐州、 宿迁、 淮安、 苏州市和南通市。2005-2009年病例以间 日疟为主, 自2010年起以恶性疟为主, 且主要为境外输入性感染, 从2012年起无本地感染病例。结论 结论 江苏省本地感染 疟疾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初步实现消除疟疾目标。但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仍较多, 且感染呈多样性, 是目前的防控重 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08-2014年南通市疟疾疫情以及消除疟疾工作进展情况,为调整疟疾防治措施、指导消除疟疾工 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4年南通市疟疾疫情资料及消除疟疾工作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 析。结果2008-2014年南通市累计报告疟疾305例,平均年发病率为0.57/10万。305例疟疾病例中,本地间日疟病例 26 例(8.52%),输入性病例279 例(91.48%);男性占90.49%(276/305),年龄以青壮年为主,20~59 岁占91.48%(279/ 305);全年均有病例发生,无明显季节性;输入性病例主要集中在海安县、海门市和通州区,分别为80、71例和41例,占全 市输入性病例总数的68.82%(192/279)。自2011年起全市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报告,启东市、如东县、崇川区、开发区和 港闸区已通过江苏省消除疟疾考核。结论2008-2014年南通市疟疾病例以输入性病例为主,本地疟疾病例数大幅下 降,2011-2014年已连续4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报告;全市所辖9个县(市、区)中已有5个通过消除疟疾考核。今后应 进一步加强输入性疟疾防治,继续推进全市消除疟疾工作。  相似文献   

4.
对温州市2007-2014年疟疾病例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2007-2014年,温州市共报告疟疾258例,其中间日疟148例,恶性疟106例,卵形疟4例;死亡2例。2007-2009年,疟疾病例以间日疟(86.0%)为主,存在本地原发病例。2010-2014年,恶性疟的比例逐年增加。98.8%为非洲和国内其他省输入性病例。258例疟疾病例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0~49岁,男女性别比例为3.16∶1。职业以工人和商业服务人员为主。温州市疟疾疫情相对稳定,针对输入性病例应加强流动人员管理和宣传,寻求多部门联防联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 目的 分析泰州市海陵区输入性疟疾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 为制定相应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方法 收集 2010-2015年海陵区境外输入性疟疾网络直报数据、 个案调查表及疫点处置报告资料, 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类统计。 结 结 果 果 2010-2015年海陵区共报告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46例, 其中恶性疟40例 (占86.96%), 卵形疟4例 (占8.70%), 三日 疟1例 (占2.17%), 间日疟、 恶性疟混合感染1例 (占2.17%)。病例发病时间无季节性趋势。所有病例均为从非洲高疟区 回国的人员, 有明确的流行区生活史。患者发病到确诊的间隔时间平均为2 d, 8例在24 h内确诊, 46例病例全部治愈。 结论 结论 泰州市海陵区近5年来报告的疟疾病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 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是当前疟疾消除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目的 分析2012-2014年云南省边境地区20个县输入性疟疾疫情特征, 为云南省消除疟疾策略的调整提供依 据。方法 方法 收集2012-2014年云南省边境地区20个县的疟疾疫情资料,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 分析。结果 结果 2012-2014年云南省边境地区20个县共报告疟疾病例1 558例, 其中输入性疟疾病例占85.75% (1 336/ 1 558), 本地感染病例占14.25% (222/1 558)。2012、 2013年和2014年输入病例分别占当年报告病例总数的80.00% (544/ 680)、 89.10% (425/477) 和91.52% (367/401)。报告的1 336例输入性疟疾病例以间日疟为主, 共1 045例, 占78.22%; 恶性 疟284例, 占21.26%; 三日疟3例、 混合感染3例、 未分型1例; 报告死亡病例2例。感染来源地以缅甸为主 (1 277例), 占 输入性病例总数的95.58%。发病人群主要为出国务工的20~40岁男性青壮年 (802例, 占60.03%), 以4-6月发病最多 (679例, 占50.82%)。输入性病例主要分布在腾冲 (459例)、 瑞丽 (366例)、 盈江 (191例) 和芒市 (78例)。结论 结论 云南省 边境地区输入性疟疾疫情较为严重, 因此, 在消除疟疾及消除后阶段, 需建立并维持良好的监测体系, 确保能及时快速地 对输入性疟疾疫情进行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实施传染病网络直报以来孝感市疟疾疫情,为我市疟疾消除和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xcel 2003和SPSS17.0软件对孝感市2004—2014年疟疾疫情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孝感市2004—2014累计报告疟疾病例84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58/10万,2005年发病率3.35/10万最高,2012年发病率0.12/10万最低。其中间日疟742例,疟疾未分型66例,恶性疟36例,本地感染病例802例,输入性病例42例,前几年以本地间日疟为主,近几年以输入性恶性疟为主。本地疟疾病例在5—9月份呈明显发病高峰,孝昌、安陆、孝南、大悟报告病例较多,发病人群20岁以上成年人为主,占报告病例总数的85.31%,农民为主,男性多于女性(1.52:1)。输入性疟疾无明显的季节性分布,孝南、安陆、大悟报告病例较多,20岁以上病例占97.62%,90.42%为非洲务工归国人员,青壮年男性居多。结论孝感市本地感染疟疾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输入性疟疾疫情呈上升趋势,做好输入性疟疾疫情监测将是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目的 掌握2010-2014年常州市疟疾疫情, 为制订和调整适合该市的疟疾消除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方法 收集2010-2014年常州市网络报告疟疾疫情和专报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对该5年的疟疾疫情及病例诊治情况进行 统计分析。结果 结果 2010-2014年常州市共报告疟疾病例132例, 较2005-2009年的182例下降了27.47%。132例疟疾病 例除2例为本地病例外, 其余130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132例疟疾病例中, 4例为临床诊断病例, 128例为实验室确诊 病例; 128例确诊病例中, 恶性疟97例、 间日疟14例、 卵形疟13例、 三日疟4例。132例疟疾病例分布于5个市 (区), 其中 金坛市56例、 溧阳市51例、 天宁区19例、 武进区3例、 新北区3例; 从发病到就诊中位时间为2 d, 从就诊到确诊中位时间 为1 d, 92.42% (122/132) 的确诊单位为县级疾控机构、 县级医疗机构和市级医疗机构。2011-2014年常州市未发现本地 感染疟疾病例。结论 结论 2012-2014年常州市连续3年实现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 初步实现消除疟疾目标, 但境外输入性 疟疾病例仍较多, 且感染虫种呈多样性。境外输入性疟疾仍是常州市疟疾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输入性疟疾病例流行病学特征,评估传播风险,探讨防控策略。方法 收集2014年广西网络直报系统疟疾疫情数据以及所辖14个地市的疟疾疫情年报表,对输入性疟疾病例个案的流行病学信息进行分析。 结果 2014年广西共报告疟疾病例184例,较2013年(1 251例)减少了85.29%,发病率为0.35/10万,均为国外输入性病例。四种疟疾病例均有发现,恶性疟病例最多,占49.46%;卵形疟次之,占32.07%。病例分布于区内11个地市中的32个县(区),其中上林县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65.76%。病例以男性为主,占98.37%;20~49岁青壮年占87.50%。病例来自非洲的14个国家和东南亚的2个国家;非洲输入病例占病例总数的86.41%,其中加纳输入病例占病例总数的48.37%;东南亚输入病例占病例总数的13.59%。病例在国外所从事职业主要为淘金,占86.96%。全年均有发病,无明显季节性。病例报告机构以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为主,间日疟、卵形疟病例回国?发病时间较长。结论 非洲、东南亚是广西输入性疟疾病例的主要来源国,出国务工返乡人员可能存在休眠子所致的疟疾复发风险,需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目的 掌握徐州市疟疾发病情况和趋势, 为制定疟疾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方法 收集2010-2013年徐州 市网络报告疟疾病例信息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结果 2010-2013年徐州市共报告疟疾109例, 其中间日 疟44例, 占40.37%; 恶性疟62例, 占56.88%; 三日疟2例, 占1.83%; 卵形疟1例, 占0.92%; 恶性疟、 三日疟、 卵形疟均为 境外输入。93例为实验室确诊病例, 占85.32%, 16例为临床诊断病例, 占14.68%。全年均有发病, 无明显季节性。流动 人口血检阳性率为0.276%, 明显高于本地人口的0.005% (χ2 =868.23, P<0.01)。结论 结论 徐州市疟疾疫情处于稳定下降 期, 本地感染病例明显下降, 境外输入性恶性疟病例逐年上升, 须加强流动人口和发热病人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目的 分析2014年山东省疟疾疫情现状及流行特征, 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 方 法 法 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 收集2014年山东省疟疾疫情资料及疟疾病例个案调查资 料, 采用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 对疟疾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及病例诊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结果 2014年山东省共报告 疟疾病例150例, 较2014年的131例上升14.50%。除1例为云南省输入外, 其他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 感染来源地区主 要为非洲(142例, 占95.30%)。150例病例均为实验室确诊病例, 其中恶性疟121例 (80.67%)、 间日疟16例 (10.67%)、 卵 形疟9例 (6.00%)、 三日疟4例 (2.67%)。病例主要分布在泰安 (40例, 占26.67%)、 烟台 (17例, 占11.33%)、 威海 (13例, 占 8.67%)、 济宁 (11例, 占7.33%) 和菏泽 (11例, 占7.33%) 5市。结论 结论 山东省已连续3年无本地感染病例报告, 但境外输 入性病例报告数呈上升趋势, 且感染虫种呈多样性。境外输入性疟疾是当前该省疟疾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目的 分析2013年湖北省疟疾疫情, 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方法 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信息报 告管理系统获取询2013年湖北省网络报告疟疾病例资料,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结果 2013年湖北省 共报告疟疾病例129例, 发病率0.02/万, 均为输入性病例, 其中恶性疟86例、 间日疟32例、 卵形7例, 三日疟4例。病例报 告较多的市依次为武汉市76例、 宜昌市10例、 襄阳市7例, 黄石市6例, 4市的病例数占全省病例总数的76.74%。2013年 各月份均有疟疾病例分布, 无明显季节特征。病例报告以男性为主 (占99.22%), 主要为20~49岁的青壮年, 职业以工 人、 农民、 干部职员和民工为主。129例疟疾病例感染地主要为非洲和亚洲, 分别为111例 (占86.5%) 和17例 (占 13.18%)。 结论 结论 2013年湖北省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 但输入性病例数有所上升, 今后需继续加强多部门间的合作防 控, 同时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掌握江苏省2015年疟疾疫情及流行特征,为如期实现本省的消除疟疾目标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5年全省网络报告疟疾疫情和专报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年江苏省共报告疟疾405例,较2014年(355例)上升14.08%。均为境外输入病例,5例(1.23%)来自东南亚,400例(98.77%)来自25个非洲国家或地区。全省13个市均有输入性疟疾病例报告,其中泰州市、连云港、南通市、淮安市和扬州市报告病例数占全省总数的68.64%(278/405)。省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对405份样本进行复核,发现恶性疟299例、间日疟13例、三日疟18例、卵形疟71例、混合感染4例。结论 江苏省已连续4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但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仍呈上升趋势,且输入性间日疟病例较2014年明显增加。加强境外输入性疟疾监测,提高各级医疗机构相关人员对疟疾的诊断和治疗能力、提升疾控机构专业人员病原复核、疫点调查和处置能力是本省疟疾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011年广东省疟疾流行特点,为本省消除疟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资料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1年广东省网络报告疟疾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2011年广东省共报告疟疾96例,其中间日疟40例,输入性恶性疟36例,未分型2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092/10万,死亡2例。全省17个市的34个县(市、区)报告疟疾病例,主要分布在深圳和广州,共报告57例,占全省病例的59.38%。全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其中5-11月73例,占全年病例的76. 04%。男女性别比为5.86∶1。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20~50岁,年龄最小1岁,最大65岁。发病以工人、商业服务人员、农民、家务及待业为主,共68例,占病例总数的70.83%。2011年广东省128例疟疾病例(96例本省籍和32例外省籍)主要输入来源为非洲和亚洲,分别为77例和30例,占总发病数的60.16%和23.44%。输入病例最多的为尼日利亚36例,其次为安哥拉19例,再次为缅甸11例。结论 2011年广东省疟疾疫情相对稳定;但输入性恶性疟增加,应加强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010-2014年启动消除疟疾行动以来萧山区疟疾流行特征,评价消除疟疾工作效果,为制定适合本区实际的疟疾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以及疟疾疫情个案调查表,收集2010-2014年萧山区疟疾疫情数据资料,用Excel 2003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0-2014年萧山区共监测报告疟疾病例25例,年报告发病率在(0.09 ~ 0.38)/10万之间。监测报告病例均为实验室确诊病例,其中间日疟占48.00%(12例),恶性疟占52.00%(13例),无死亡病例发生。患者以青壮年为主,主要为境外务工或经商人员;国内省外输入性病例8例,境外输入性病例17例,分别占32.00%和68.00%,无本地感染病例报告。 结论 萧山区疟疾发病率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感染来源已从省外感染和境外感染结合为主转向境外感染。今后需加强境外输入性疟疾疫情的监测和处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目的 了解2012-2014年河南省境外输入性疟疾流行特征, 为该省境外输入性疟疾防控工作提出合理建议。 方法 方法 收集2012-2014年河南省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相关资料, 对疟疾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结果 2012- 2014年河南省共有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569例, 其中恶性疟445例、 间日疟48例、 卵形疟61例、 三日疟14例、 混合感染1 例, 均为实验室确诊病例。病例主要分布在洛阳市、 郑州市、 濮阳市、 新乡市、 安阳市、 许昌市和南阳市, 占病例总数的 68.54%; 25 ~ 50岁青壮年男性病例占病例总数的82.43%; 职业以农民、 工人和民工为主, 分别占病例总数的43.59%、 21.79%和13.36%; 3年来发病数较多的时间均为春节和5、 6月份。所有病例中, 534例来自非洲国家 (占93.85%), 35例 来自东南亚国家 (占6.15%)。从发病到确诊平均天数为6.22 d, 中位数为4 d。569例病例中, 确诊单位为各级疾病预防 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分别有290例和279例, 占50.97%和49.03%。结论 结论 近年来河南省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明显增 多, 应加大对基层医务人员的相关宣传和培训力度, 及时发现并规范治疗疟疾病例, 避免继发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005-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疟疾流行特征,为进一步调整和制订该市消除疟疾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5-2015年河池市11个市、县、区疟疾疫情资料,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和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05-2015年河池市共报告疟疾病例160例,年均发病率为0.36/10万,其中本地感染病例占6.25%(10/160),输入性疟疾病例占93.75%(150/160)。4种疟原虫均有发现,以间日疟为主,占51.87%(83/160);恶性疟次之,占34.38%(55/160);三日疟和卵形疟分别占5.00%(8/160)、1.25%(2/160);未分型报告12例,占7.50%。11年间疟疾发病率先降后升,2009年后再无本地疟疾病例报告;2010年报告1例输入性恶性疟死亡病例;2013年和2015年各出现1例恶性疟重症病例;2014年出现1例胎传新生儿间日疟重症病例。全部病例分布于10个市、县、区,以青壮年男性为主,以挖矿职业为主;疟疾发病主要集中在4-8月份;感染自非洲和东南亚者占60.00%(96/160),自国内其他省者占33.75%(54/160)。患者发病到确诊治疗时间中位数为5 d,不同年份疟疾病例的发病至诊断治疗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 = 33.40,P < 0.05)。结论 河池市疟疾疫情仍面临很多挑战,消除疟疾各项工作仍需加强;加强流动人口的疟疾监测管理是巩固疟疾防治成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