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鼠类自发性多原发肿瘤少见,作者常规剖检Wistar系实验空白对照组大鼠370只,发现有自发性肿瘤鼠31只(肿瘤发病率为8.38%),其中多原发肿瘤者2只,均为雌性。特报告如下: 1.A鼠,18月龄,体重320g. 大体解剖:在16月龄时发现右后肢内侧皮下包块,椭圆形,活动度大,与周围组织无粘连,2个月后明显消瘦,被毛松乱,右后肢瘫痪,肌张力消失。将动物处死后,剖检右后肢内侧的肿瘤,见肿块有完整包膜,大小4 cm×3 cm×2.5 cm,重25g,切面灰白色,其间有不同方向排列的白色条纹。腹腔检查时又发现腹腔内有一肿块,前与回肠、后与脊柱相连,分离肿块,发现其起源肠系膜,腹腔  相似文献   

2.
作者的实验动物室饲养着40只白色雌性小鼠,品系不明,皆小于九月龄。在半年时间中发现9只小鼠的乳腺肿块,其中有2只为孕鼠。发现乳腺肿块后遂即牺牲剖验,并取肿块组织做常规固定、石腊包埋、切片并做伊红苏木素染色。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例 1,男 ,4 2岁。因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伴低热、盗汗 ,人乏月余 ,CT检查提示右上肺癌入院。临床以肺癌行右上肺叶切除术。病理检查 :切除之右上肺叶 15cm× 10cm× 5cm ,其上部见一实性肿块 5cm× 4cm× 3.5cm ,呈暗红色 ,切面灰白色、质地硬 ,与周围肺组织境界清楚。镜检 :瘤组织由大量增生的纤维细胞、血管及肺泡上皮成份构成 ,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部分呈透明变性 ,并见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弥漫性浸润及一些含铁血黄素沉着。病理诊断 :右上肺炎性假瘤。例 2 ,男 ,5 0岁。体检时无意中发现左下肺有一肿块 ,CT检查报告…  相似文献   

4.
乌司他丁在梗阻性黄疸中抗感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 (UTI)在梗阻性黄疸鼠模型中感染的防治作用 .方法 :将 80只SD大白鼠随机分为A(对照 )组、B(治疗 )组、C(预防 )组及D(假手术 )组 ,前 3组均作胆总管结扎 ,切断 ,复制梗阻性黄疸模型 .对照组和假手术组不用药 ,治疗组于术后第 1日、预防组于手术前 1d开始均经ipUTI4 0 0 0 0IU·kg·d-1,不用药组用等量生理盐水代替UTI进行ip .1wk后处死大鼠 ,观察腹腔大体情况 ,从下腔静脉取血做血常规测定及细菌培养 ,并取部分肝组织作病理切片 .结果 :血常规示 :WBCA组 (19 4± 2 4 )× 10 9·L-1,B组(14 9± 2 3 )× 10 9·L-1,C组 (11 0± 2 7)× 10 9·L-1,D组(9 2± 1 8)× 10 9·L-1,4组间差异显著 (P <0 0 1) .细菌培养结果四组间亦差异显著 (P <0 0 1) .光镜下示 :A组、B组和C组结果示不同程度的鼠肝血窦扩张 ,胆管细胞增生伴炎性细胞浸润 ,肝细胞浊肿 .A组最为明显 ,肝小叶结构破坏伴肝细胞片状坏死 .3组肝脏肿大瘀胆 ,胆总管近端扩张明显 ,充满胆汁 .结论 :UTI对梗阻性黄疸大鼠炎症有明显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5.
Zhang H  Xue ZG  Jiang H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4):1708-1713
目的比较异氟醚和异丙酚后处理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肺泡毛细血管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共96只,体重250~350g。静脉注射内毒素(LPS,4mg/kg)或等量生理盐水(NS)后2h,分别给予戊巴比妥钠(C,20mg·kg-1·h-1),异氟醚(I,0.55%)或异丙酚(P,10mg/kg静脉注射,40mg·kg-1·h-1维持),分为NSC、NSI、NSP、LPSC、LPSI、LPSP共6组,每组16只。机械通气2h,每小时记录血压、血气分析,实验结束后每组8只大鼠行肺泡灌洗测定肺通透指数,测量肺组织湿干比,观察肺组织病理和电镜改变;另8只大鼠按同样方法实验,到观察时点前30min,静脉注射伊文思蓝(30mg/kg),实验结束后测定肺组织伊文思蓝含量。结果NS各组和LPS各组在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血气分析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组肺组织湿干比亦未见差异;肺通透指数和肺组织伊文思蓝含量在LPSC组(8.1×10-3±2.4×10-3,吸光度0.628±0.082)比NSC组(3.3×10-3±2.2×10-3,吸光度0.479±0.154)高(P<0.05),LPSP组(9.1×10-3±2.2×10-3,吸光度0.664±0.028)比LPSI组(5.5×10-3±2.0×10-3,吸光度0.517±0.048)高(P<0.05)。肺组织光镜观察显示LPS各组比NS各组的肺部炎性损伤严重,尤其在LPSP组损伤最为严重。电镜结果提示LPSP组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已裂开。结论与异丙酚相比,异氟醚保护了内毒素血症大鼠的肺泡毛细血管屏障功能,降低了肺组织通透性。  相似文献   

6.
1患者 ,女 ,5 3岁 ,回族。 10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左颌下有一包块 ,约蚕豆大小 ,无压痛及红肿 ,当时无咳嗽及咽充血等 ,随时间推移 ,包块逐渐长大 ,尤以近 1年为明显 ,并伴有口水多 ,说话声音不清 ,嘴角偏向左侧 ,伸舌偏向左侧。彩超示 :包块性质不明确。临床诊断 :左颌下包块。手术所见 :肿块位于腮腺下方 ,约 6 .0cm× 5 .0cm× 5 .0cm ,质硬 ,组织致密 ,边界不清 ,与周围组织严重粘连 ,部分颈外动静脉在瘤体中闭锁 ,血动丰富 ,口底见有侵犯 ,无法完整切除 ,取部分送病检。病理检查 :(1)大体 :灰褐色组组织一块 ,体积 4.0cm× 2 .5…  相似文献   

7.
自1975年3月-1985年4月我院共收治卵巢克鲁根勃氏瘤7例.年龄在24-52岁之间.症状以下腹部发现肿块为主.肿块最大为20×16×12cm,最小为6×5×3.5cm.实质性6例,实性伴囊性1例;形状如肾形3例,椭圆形1例,不规则形3例;表面呈光滑2例,凹凸不平或呈结节状5例.6例  相似文献   

8.
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在大鼠移植肺内的表达,并探讨其与移植肺纤维化的关系.方法: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大鼠移植肺内的表达,并探讨其与移植肺纤维化的关系.方法:取20只Wister大鼠作为供体,20只SD大鼠作为受体,进行原位左肺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组(AR)大鼠于术后1周处死,慢性排斥反应组(CR)大鼠于术后6周处死,均取其移植肺作标本,取正常Wister大鼠肺标本作对照组(NH),每组10只.测取并计算肺组织的湿/干重比值(W/T);采用HE及Van Gie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并进行纤维化的半定量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TGF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肺的W/T比值逐步减小(AR vs.NH:3.48±0.47 vs.4.67±0.51,P<0.05;CR vs.AR:2.85±0.52 vs.3.48±0.47,P<0.05);移植肺组织显示: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间质纤维化、肺泡结构破坏、阻塞性肺炎、肺实变,CR组较AR组更明显;纤维化评分,AR组明显高于NH组(0.98±0.47 vs.0.00±0.00),CR组(2.35±0.52)明显高于AR组,(均P<0.01).CTGF在移植肺组织中有明显表达,且CR组较AR组更高(P<0.01),而正常肺无表达.结论:CTGF表达与移植肺纤维化密切相关,且参与了移植肺纤维化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9.
肝内嵌合Sertoli细胞对肝组织中Fas/FasL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大鼠肝内嵌合Sertoli细胞对肝组织中Fas/FasL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 .方法 :将雄性SD大鼠的睾丸Sertoli细胞以不同浓度 (1× 10 5·mL-1、1× 10 6·mL-1,1×10 7·mL-1,1× 10 8·mL-1)和培养 4 8h的上清液 ,经门静脉向每只雌性SD大鼠肝内注入 1mL .2wk后取肝组织 ,应用半定量RT PCR(QRT PCR)的方法检测各组肝组织中Fas/FasLmRNA相对含量 ,与正常肝组织比较 .结果 :正常、上清液组及 1× 10 5·mL-1,1× 10 6·mL-1,1× 10 7·mL-1,1× 10 8·mL-1浓度组肝组织中FasmRNA表达相对量分别为 :0 .77±0 .0 5 ,0 .78± 0 .0 4 ,0 .78± 0 .0 4 ,0 .78± 0 .0 4 ,0 .81± 0 .0 3,0 .80± 0 .0 4 ,FasLmRNA表达相对量分别为 :0 .18± 0 .0 4 ,0 .2 0± 0 .0 4、0 .2 4± 0 .0 4 ,0 .2 4± 0 .0 4 ,0 .4 3± 0 .0 4 ,0 .4 3± 0 .0 4 .各组间Fas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 ;FasLmRNA相对含量 ,正常、上清液组与 1× 10 5·mL-1和 1× 10 6·mL-1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与 1× 10 7·mL-1和 1× 10 8·mL-1组比较相差非常显著 (P <0 .0 1) .结论 :Sertoli细胞经门静脉肝内注入 ,可在肝内嵌合并能有效提高FasL表达  相似文献   

10.
<正> 患者男性,62岁,右耳下肿块一年余,逐渐长大,无其他不适,既往身体其他部位未曾做过手术。检查:肿块位于右耳下部,大小约5×3.5×2.5厘米,实性、活动,与皮肤不粘连,系统检查其他部位没有发现另外肿块。以腮腺恶性肿瘤进行手术。术中发现肿瘤和周围组织粘连较紧,不易分离。切除右腮腺及其周围淋巴结。病理检查:不整形组织二块,大者6.5×4.5×1.5厘米。小者3.5×2.0×0.5厘米。大者系肿瘤组织,表面粗糙,切面实质性,黑褐色和暗红色,质软均匀,边缘残留一些分叶状灰粉色腮腺组织,(图见封二)与肿瘤之间分界不清,无包膜分隔。小者分离后可见淋  相似文献   

11.
乳腺组织异位至乳线外部位罕见。我们遇一例位背部胸10到腰1区,且伴发该区之椎骨缺损,兹报告如下:患者女性,16岁,生后发现腰背部肿块,无痛,随年龄增长肿块渐大。近1~2年来较前增长快。查体:肿块10×10×3cm,呈半球状突起,表面肤色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 ,5 7岁 ,因反复咳嗽、吐痰、痰中带血伴胸痛 2年余 ,加重 1月于2 0 0 0年 9月 2 1日入院 ,患者发病以来无发热及消瘦 ,体检 ,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听诊左上肺呼吸音减弱 ,可闻及少量痰鸣音 ,余未见明显异常。CT检查发现左上肺有— 4 .5CMX4 .5CM的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影 ,肿块边界清楚 ,呈浅分叶状 ,肿块内可见散在斑点状高密度影 ,手术切除左—卜肺叶及肿瘤。病理检查 :左上肺及肿瘤一枚 ,大体观察 ,脏层胸膜下可见大小 4 .5CM× 4 .5CM× 4 .3CM表面光滑质坚硬的球形肿物 ,肿瘤包膜完整 ,切面观察肿瘤与正常肺组织界…  相似文献   

13.
<正> 颗粒细胞瘤好发于头颈部,1/3发生了舌,亦可发生在乳腺、膀胱等各系统器官和组织。发生于阴茎者罕见,国内尚未见报道。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37岁,自述阴茎根部无痛性肿块4月,勃起后无疼痛,无排尿困难。体检:阴茎发育正常,在阴茎根部腹侧与阴襄紧贴有3.5×3×1cm 之包块,表面结节状,质硬,较固定,界限不清。临床诊断为阴茎血管肉瘤。术中见阴茎海绵体及睾丸无侵犯。病检:灰白色不规则肿块3×2×1cm,皮面突凹凸不平,未见包膜。切面灰白、浅黄略呈分叶状。镜下癌组织表面皮肤呈瘤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舒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PD模型组和肺舒胶囊治疗组各10只,取各组大鼠肺组织作MMP-2免疫组化染色,进行图像分析.结果:模型组大鼠肺组织MMP-2的光密度值较对照组增大(P<0.05);而治疗组大鼠肺组织MMP-2的光密度值较模型组减小(P<0.05).结论:肺舒胶囊可降低COPD大鼠肺组织中MMP-2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56岁,因左上腹肿块3个月伴纳差、消瘦2个月、腹泻1个月入院。患者3月来出现左上腹隐痛,用手揉按腹部发现左上腹有小枣大肿块,肿块逐渐增大,患者童年时期患过疟疾。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肝、肾无异常,左肋缘下扪及8cm×6cm×3cm肿块。血红蛋白125gL,白血球14.4×10~9/L,血小板66×10~9/L。大体标本:脾肿物8cm×7cm×4cm,中等硬度,无包膜,切面灰白灰  相似文献   

16.
创伤弧菌感染致多器官损伤的超微结构观察及致病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电镜观察创伤弧菌 (Vibriovulnificus ,Vv)所致多器官损伤的超微结构改变情况 ,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临床组 6例 ,取自临床Vv感染的皮肤、肌肉的活检组织 ;实验组 12只昆明小鼠 ,在腹腔、肌肉、皮下 (各 4只 )接种Vv菌液 0 .2ml/只 (约 4.3 4× 10 6 CFU) ;对照组 4只昆明小鼠 ,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0 .2ml/只。分别取血液、皮肤、肌肉、心肌、肺、肝、肾等组织进行电镜观察。结果 :电镜下见皮肤、肌肉、心肌、肺、肝、肾等组织的部分实质细胞内和间质中可见Vv生长 ;血液内见大量Vv菌体 ;部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基膜断裂溶解 ,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损伤明显。结论 :Vv引发的原发性败血症以及多器官实质细胞及间质超微结构损伤 ,致使多器官功能障碍甚或衰竭 ,是导致机体快速死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我科从1976年以来共诊治腮腺腺淋巴瘤7例,去年治疗的3例均为多灶性肿瘤,其中1例并系双侧发病。例1:男,65岁,广东籍,病案号143966。1983年6月入院。主诉无意中发现右耳垂下拇指头大肿块一月余,无自觉不适症状,无功能障碍。检查见右下颌后凹内有一直径约3.5cm的椭圆形肿块,表面皮肤正常,无面瘫征象;触诊肿块边缘模糊,似呈分叶状,无触痛,活动度小。临床印象:腮腺肿瘤。8天后在全麻下施行手术。“S”形切口,从腮腺咬肌筋膜浅面翻起皮瓣后,见腮腺组织轻度水肿,解剖面神经切除腮腺浅叶,发现肿瘤位于面神经诸分支的深面:紧贴下颌升枝后缘有一个2×2×2.5cm暗红色囊性肿物,其后方有4个花生仁大的暗红色小圆形肿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33岁。发现右胸部肿块2月余,无明显症状。查体:右侧胸壁第十肋弓处可扪及10×8×3cm~3质硬,边界清楚、固定、无波动、无触痛、光滑无结节的肿块。X线示:右胸第十后肋骨骨质呈膨大性改变,长约15cm,膨大区内密度不均. 1990年8月全麻下,取右后外侧切口,暴露第十肋,见肋骨畸形生长,骨质疏松,变脆,病变累及第十肋全部,肿块约10×6×3cm~3大小,周围组织及胸膜组织肥厚,切除全部第十肋骨及部分胸膜。病理报告:肋骨巨细胞瘤Ⅲ级。术后10天痊愈出院。随访一年未复发。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47岁,慢性咳嗽10余年,痰量不多,胸片示左上肺浸润性病灶,近2、3年来咳嗽加剧,X 线检查发现左肺尖有一5×5cm 大小的肿块阴影。手术见左胸顶部有一6×7cm 大小的肺外肿瘤,表面光滑,分叶状,实质性。病理检查:圆形肿瘤组织7×7×6cm。部分有包膜,分叶状。切面灰黄色,部分出血坏死呈棕褐  相似文献   

20.
腺性膀胱炎     
患者男性,尿频尿痛伴终末血尿6年,近2年来排尿不畅,于今年3月作造影检查,发现膀胱内有结石,直径为5cm左右。手术中除膀胱内有结石外,右侧壁有带蒂肿块一只,左侧壁近输尿管开口旁也有带蒂肿瘤一只。粘膜水肿充血。病理检查:带蒂肿块2只,大者2.5×2.5×1cm,分叶状;小者1×1cm,表面光滑。切面呈灰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