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评价某太阳能光电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化学毒物与噪声是该企业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化学毒物检测全部低于职业接触限值,噪声有1个点超过工作地点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值,噪声作业点合格率为80%。结论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措施基本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2.
康志东  郭强  路建超  屈蒙 《职业与健康》2012,28(12):1451-1453
目的对某锌冶炼厂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提出防护建议和管理措施。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及检测,结合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标准及规范进行评价。结果项目选址、生产工艺、设备布局、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与辅助用室等方面均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煤尘、铅烟、铅尘、镉、锌、CO、CO2、SO2、硫酸、氨、氮氧化物、噪声、工频电磁场等。除个别作业点超标外,绝大多数作业点检测结果符合国家标准。结论该项目自动化程度较高,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和生产管理措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新建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确保其正式投产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法律和标准,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方法 根据职业卫生学调查和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按规范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该新建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化学毒物、噪声和高温等,其主要化学毒物有铅烟、铅尘、硫酸等,各作业点、巡检点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基本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结论 该项目属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职业卫生防护基本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某采石车间职业病危害分布情况及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方法 2017年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防治评估等方法对该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经现场调查,采石车间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噪声和矽尘为主,噪声8 h等效A声级检测结果范围为82.6~84.2 dB(A),其噪声作业点检测合格率为100%,矽尘作业点检测合格率为66.7%,超标作业点集中在皮带运输工位,职业健康检查未发现职业禁忌证和疑似职业病,采石车间职业病危害防治评级为B级。结论采石车间职业病危害防治情况总体良好,但在具体细节方面仍需改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某新建加速度表生产线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种类和控制效果,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方法对该加速度表生产线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对其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结合相应的职业卫生工程防护设施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总体布局、生产工艺等均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具备完善的防护措施和管理措施;粉尘、化学性有毒气体和噪声是该生产线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所有作业点粉尘和化学性有毒气体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噪声作业点合格率91.03%。结论该生产线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符合职业卫生相关要求,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措施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6.
王秦  俞晓明 《职业与健康》2013,(22):2958-2960,2963
目的识别、分析和评价某重工企业生产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控制效果,为企业提出进一步控制职业病危害的措施。方法采用职业卫生调查和现场检测等方法,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进行综合性分析评价。结果该项目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在总体布局、生产工艺设备、防护设施和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基本符合相关要求,但电焊等尘毒作业点多,不固定,分布广,不易采取防护措施。锰及其无机化合物、一氧化碳、苯、电焊尘等粉尘、紫外辐射和噪声有不同程度的超标。结论该企业必须进一步加强职业病危害的防护控制,建议改进生产工艺,增加电焊、涂装、打磨等关键控制点防护设施,同时加强劳动者的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干冰(CO_2)膨胀烟丝生产线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确定作业场所中有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并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措施及职业卫生管理进行评估,为进一步提高卫生防护设施控制效果及完善职业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和风险分类等方法,结合职业健康检查,对新建项目工作场所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提出关键控制措施。结果项目的平面布局、设备布局、建筑物卫生学均符合要求;同时该企业有较完善的职业病防护措施、警示标识设置得当;建立了较完善的健康监护档案,但个体防护用品选用存在不足。现场检测结果表明,CO_2、烟草尘、噪声作业点合格率为100%。结论该项目存在烟草尘、噪声和二氧化碳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各项指标和防护措施基本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较好,属于职业病危害风险一般的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某甲烷氯化物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为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采用定量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的选址与总体布局、生产设备布局、职业病防护措施、个人防护用品、辅助用室和职业卫生管理等符合国家有关法规;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噪声、有毒化学物质等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噪声为62~76dB(A),符合国家卫生限值;化学物质共9种,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结论该项目属于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的建设项目,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某化工公司碳四综合利用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提出补充措施,使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强)度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 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检查表分析法等方法,对试运行期间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水平、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效果以及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进行评价。 结果 该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矽尘、甲醇、丁烯、液化石油气、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噪声、高温等。各检测点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结论 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类别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基本有效,但在相关措施和管理上还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某荧光灯厂一期工程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确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结果该厂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氧化铝粉尘及电焊烟尘),化学毒物(汞、一氧化碳、丁酮、环己酮、丙酮、二氧化硫、锰、二氧化氮、氨)和物理因素(噪声、高温、振动)。现场检测结果表明,各检测岗位噪声强度在50.6~89.1 dB(A)之间,超标率为20%,工作场所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结论该建设项目属职业病危害严重建设项目,汞和噪声超标作业点是该项目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识别宝鸡市某真空断路器生产企业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有害因素,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效果,提出合理可行的防护对策,以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法、检查表法、职业卫生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项目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个体防护用品、应急救援措施、辅助用室等均符合国家标准、规范要求。在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X射线是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的关键点,共设113个监测点,108个点合格,合格率为95.58%。其他职业病危害有生产性噪声、粉尘和工频电场等,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结论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X射线,其次为生产性噪声和粉尘、工频电场等。其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比较齐全,且可靠有效。因此,在确保各类职业病护设施有效运行、并采取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补充措施前提下,该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可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2.
俞太念 《职业与健康》2012,28(18):2238-2240
目的为卫生行政部门对某工程压路机新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竣工验收提供依据,以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检查表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的厂址选择、总平面布置及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职业卫生管理等基本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要求,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电焊烟尘、砂轮磨尘、其他粉尘),甲苯、二甲苯、异丙醇、乙酸丁酯、铅尘、铬酸盐、过氧化氢、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锰及其无机化合物、臭氧、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噪声、紫外辐射、工频电场等。结论该项目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基本有效,符合我国相关卫生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宋红广  杜丽萍 《职业与健康》2012,28(11):1336-1341
目的识别、评价、控制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为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与建设项目类似的工程进行类比调查,采用类比法、经验法及检查表法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的选址与总体布局、生产设备布局、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卫生辅助用室设置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该项目生产过程中存在和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甲苯等漆料组成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紫外线、噪声、高频电场等。类比检测结果显示,噪声有5个点超标,合格率为78.3%,粉尘和化学毒物均符合要求。结论拟建设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是可以预防的,从职业卫生角度分析该项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识别、评价、控制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为卫生行政部门审批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依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检测采样规范》(GBZ159-2004),采用现场调查、现场检测、检查表、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的选址、总体布局、生产设备布局、职业病防护措施、个人使用的防护设施、职业卫生管理、辅助用室等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该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化学毒物、粉尘、噪声、高温、工频电场等。结论该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某原油管道工程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该项目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非甲烷总烃、溶剂汽油、苯、甲苯、二甲苯、硫化氢、氨、噪声、微波辐射和工频电场等,维检修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电焊烟尘、砂轮磨尘、锰及其化合物、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臭氧、噪声、紫外辐射等,检测结果除泄压罐区非甲烷总烃浓度及电焊烟尘定点检测结果超标外,其余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该项目在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建筑卫生学、辅助用室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方面基本符合职业卫生的要求,在应急救援和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的设置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结论该建设项目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控制效果基本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  相似文献   

16.
刘川  朱锡生 《职业与健康》2012,28(15):1801-1805
目的通过对某可发性聚苯乙烯(EPS)生产企业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了解其职业病危害现况,以提出合理的职业病防治措施。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检测检验、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该EPS生产企业的选址与总体布局、生产设备布局、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卫生辅助设置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规定;该EPS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粉尘、毒物、噪声、工频电场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中生产性粉尘、噪声、工频电场作业场所相关职业病危害因素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戊烷有部分作业场所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结论该EPS生产企业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可行、有效,但部分场所仍需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某海上气田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识别、分析某海上气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探讨其预防与控制对策。方法对现场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该海上气田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粉尘、化学毒物、噪声、高温、工频电场、微波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中噪声和高温是该建设项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结论该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的防治应从职业病危害控制点入手,严防跑、冒、滴、漏,尤其要重视对噪声和高温的防护。  相似文献   

18.
高源  蒋娣  李志春 《职业与健康》2012,28(15):1853-1856
目的对某啤酒厂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法、检查表法、检测检验法和职业健康检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该项目的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辅助用室、个人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和应急救援等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噪声、高温、谷物粉尘、硅藻土粉尘、氨、二氧化碳、硫化氢、氢氧化钠、过氧化氢、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次氯酸钠(氯气)、盐酸等,其中淀粉投料操作位粉尘的CSTEL为24.5 mg/m3,超过超限倍数规定,包装车间的洗瓶、灌装、装酒压盖、贴标、装箱和满箱检测等岗位的LEX,8 h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结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基本有效,建设单位应对淀粉投料岗位和包装车间的防护设施进行改造,同时加强个人防护和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的健康监护,如按该评价的建议进行改进,该项目可通过竣工验收。  相似文献   

19.
刘丽芬  张海  王致  邓颖聪  陈菊艳 《职业与健康》2010,26(13):1525-1527
目的对某二甲醚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职业卫生调查法、职业卫生检测法、检查表分析法和职业健康检查法相结合。结果该建设项目化学毒物、噪声、高温、粉尘、工频电场、紫外线辐射等浓(强)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有关要求。结论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良好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