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急性胰腺炎以腹痛为主要表现,主要以热结胃肠、邪实热盛之腑实证为主,临床上常用大承气汤等治疗该病,我们认为急性胰腺炎既有阳明腑实的表现又符合内痈的表现,用大承气汤加薏苡仁败酱草治疗急性胰腺炎不仅兼顾阳明腑实的病机而且兼顾内痈的病机,符合临床实际。  相似文献   

2.
倪宗珈教授运用寒下法经验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下法是通过泻下通便攻逐邪实积滞,用于治疗里实热证,属下法之一。临床上常采用大、小承气汤为主化裁运用,上两方虽组方简单,却具有攻下实热、荡除燥结之功,主治阳明腑实证。导师在继承古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运用寒下法来治疗不全性肠梗阻、重症胰腺炎、顽固性荨麻疹、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等疾患,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导师应用寒下法的经验介绍如下,望同道斧正。1辨证应抓住燥热内结、腑气不通大、小承气汤为苦寒峻泻之剂,用于治疗阳明腑实证,其病机的本质是正盛邪实。中医理论认为:胃为水谷之海,阳…  相似文献   

3.
急性胰腺炎初期,正气充盛,邪气亢奋,正邪交争剧烈,从六经而论,可知其病在三阳。若病位尚浅,病情不甚重,胆火内郁,肝失疏泄,治选小柴胡汤为主方,疏肝清胆,和解少阳,以截断病邪向里传变;若病传至阳明,病位入里,阳明热结,腑气不通,治选大承气汤为主方,峻下热结,釜底抽薪,以防热重竭阴,出现危症;若少阳、阳明同病,病位旁及二经,肝胆火郁,阳明腑实并存,治选柴芩承气汤或大柴胡汤为主方,疏肝利胆,攻下通腑,以防病邪深重,波及范围扩大,避免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危症。  相似文献   

4.
脑出血术后发热多为急性起病,虚实夹杂而以标实为主,临床常见阳明热结肠道腑实之证。急则泻热通腑以治其标,通过"釜底抽薪",腑气得通,邪去热退。泻热通腑法在脑出血术后发热中的运用,体现了中医"以下治上""脑病治肠"的辨证论治思路,其中"脑-肠轴"学说为通腑泻热法治疗中风等脑病的作用机制做出进一步的科学说明。  相似文献   

5.
贾晶晶  陈战 《中国中医急症》2022,(1):161-162,169
笔者临床中发现,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期多在本虚的基础上,以实邪为主,主要致病因素为热毒、瘀血、水饮.在治疗上应注意腑气的不通,可从肠论治,通过通腑泄浊的方法给邪以出路,强调"通"法在治疗心衰急症方面的重要性,方药首推己椒苈黄丸合小承气汤加减.  相似文献   

6.
通过临床文献研究,总结出急性胰腺炎证候演变存在规律性,初期多为气滞邪壅,进展期多为肝胆湿热、热结腑实,恢复期多为瘀留伤正证、肝脾不和,因此符合中医传统理念辨证论治的个体化优化治疗方案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7.
通腑泻浊属中医"下法",笔者在治疗以邪实为主的内科急症时,适时运用通腑泄浊法,攻邪救危屡获捷效,兹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田玉美老中医系湖北中医学院教授,业医五十余年,学验俱富,现将田老治疗急性胰腺炎认证用药的理论和经验介绍如下。l$机认识急性胰腺炎的常见症状为突发性腹部疼痛,痛甚时连及两胁,恶心呕吐,高热,黄疽,其中以胃院疼痛为主症。病位主要是在脾胃肝胆。其发病多因饮食不节,虫扰,受寒,情志不遂等,使脾胃失调,肝胆失疏,气机郁滞而成。本病大都见于素体阳旺热盛者,嗜酒者尤多见。因此初病即可显现正盛邪实之阳热实证,具有起病急骤,疼痛剧烈,变化迅速,病热凶险等特点。并且容易导致实热蕴结于中焦,阻滞肝胆,热甚变为毒,耗血…  相似文献   

9.
蔡炳勤教授分期论治重症急性胰腺炎,提出早期以“通腑泄热逐水”法减轻腹内压,配合引流,给邪以出路;全身感染期从气分、血分、邪伏膜原三步论治;恢复期以扶持正气,托毒外出为法,从而总结出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分期论治,突出重点,综合治疗的新的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0.
张仲景对阳明腑实腹痛的诊治是系统的、有层次性的,按照腹痛的不同部位、不同性质及其不同的本证及兼证、变证,在通腑导滞的基础上治疗方药各有化裁。梳理阳明腑实腹痛诊治的层次性,讨论腹痛诊治理论的层次性对急性胰腺炎不同阶段、不同表现诊疗的指导意义,并提出"通腑导滞、中病即止"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新观念,即通腑导滞不应仅局限于"得快利即止",而应涵盖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
代谢毒素的产生和潴留是慢性肾衰竭的显著特点。改善代谢毒素产生的内环境,减少代谢毒素生成并增加其排泄,是阻止慢性肾衰竭进展的重要环节。中医学理论认为,慢性肾衰竭的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以脾肾亏虚为本,以水湿、湿热、瘀血、浊毒等邪实为标,久病则湿、瘀、毒蕴结。邪实既是慢性肾衰竭的病理产物,又诱导疾病进展。《温热逢源》言“盖脏病无出路,必借道于腑,乃能外出”,六腑可为邪实之出路,故六腑通则邪实输泻有余。通腑泄浊法以邪实为标靶,是慢性肾衰竭在扶正固本之外的治标之法。狭义的通腑泄浊法功同下法,临床应用范围较局限,应进一步阐释其内涵,拓展其应用范围以适应临床需要。广义的通腑泄浊法当重恢复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的生理特性,给予邪实以出路,并“攻邪已病”。根据邪实的特性因势利导,使之排出体外,邪去则正安,主要包括通达气机、通利小便、通畅肠腑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中药为主治疗急性胰腺炎6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子坪  龚建华 《陕西中医》1996,17(5):193-193
采用自拟通腑汤(胡黄连、元胡、大黄、芒硝、柴胡、木香、公英等药)治疗急性胰腺炎69例,总有效率100%。提示本法具有泻热解毒、疏通腑气、排出毒邪之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开窍通腑化浊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了缺血性中风的发病规律,认为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基本病机是上实,即邪气实。风、火、痰、瘀等浊邪合而为患,闭塞脑窍,而致中风。提出开窍通腑化浊治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采用开窍通腑化浊法具有醒脑开窍、通利浊邪、标本兼治、邪去正安之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中医证候特点及其证候分布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集10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相关因素对证候分布的影响。结果急性胰腺炎的中医证型分布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肝胆湿热证、腑实热结证、肝郁气滞证、瘀毒互结证和内闭外脱证,肝胆湿热证、腑实热结证、肝郁气滞证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余2个证型(P均0.05)。肝郁气滞证和瘀毒互结证在春夏季节分布较多,肝胆湿热证在夏秋季节分布较多,腑实热结证在秋冬季节分布较多。肝郁气滞证在饮食不当、胆管疾病和原因不明病因中分布较多,肝胆湿热证在胆管疾病和饮食不当病因中分布较多。腑实热结证、瘀毒互结证、内闭外脱证的重症发生率较高,肝郁气滞证的重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腑实热结证、瘀毒互结证、内闭外脱证(P均0.05),肝胆湿热证的重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瘀毒互结证和内闭外脱证(P均0.05)。结论肝胆湿热证、腑实热结证和肝郁气滞证是急性胰腺炎最主要的3个证型,急性胰腺炎的证候分布与发病季节、病因和临床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15.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上腹胃脘近心窝处发生的疼痛。关于疼痛的病机有两种,即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然腑病多实,胃痛多以实证为主,临床多以通法为治则。吾师周慎治疗胃痛通常从四个方面人手,即从病因之来源、胃腑之特性、病邪之所得以及脏腑之相关进行分析,综合辨证,遣方用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商宪敏教授认为慢性肾衰竭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正虚常以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肾阴阳两虚为主,邪实常以痰湿中阻、水湿泛滥、浊毒蒙窍为主。治疗时应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标本兼顾,以补虚扶正、化痰祛湿、活血化瘀、通腑降浊为主要治法,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清胰汤内外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中药清胰汤治疗急性胰腺炎1例,并加大黄灌肠,配合西药抗炎对症处理。结果:治疗后,患者腹痛、腹胀、发热、呕吐等症状及相关体征消失,血常规血小板、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细胞降至正常。结论:内服中药胰清汤与外用结合可增强通腑清泄作用,迅速排出湿热之邪,使腑气得以通畅,气机恢复正常,诸病得以解除。  相似文献   

18.
介绍周永明教授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经验。周师认为急性白血病的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即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正虚主要是气阴亏虚,邪实主要是痰湿瘀毒,本虚标实出现在急性白血病的各个阶段,或以本虚为主,或以标实为主,治疗时应注重标本缓急,祛邪不伤正、扶正不恋邪,并倡导分期论治,化疗前期以祛邪为主,佐以扶正,为化疗创造条件;化疗期当健脾和胃、助运化湿,意在增效减毒;化疗间歇期主张健脾益肾、益气养血,兼以清解邪毒。  相似文献   

19.
胃肠功能障碍是临床危重病症,是胃肠功能衰竭的前奏,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对预后的影响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危重病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提示病情加重预后不良,探讨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胃肠功能障碍病变主要在脾、胃、肠三脏腑,初起以腑实为主,治之过久不愈,或治不得法,转为虚实并见,以虚为主,脾气大伤,则胃肠功能障碍严重,终以脾虚腑实,脉络瘀阻为中心环节。脾虚腑实、中焦不和成为胃肠功能障碍的主要机制。根据上述之机理采用益气通下法应用于临床,通过补益脾气,通腑泻下,调和中焦,使脾胃之升清降浊功能得以恢复,气血运行正常,病邪得以祛除。  相似文献   

20.
流行性出血热(下简称出血热)的死亡病例目前仍以少尿期为多.在少尿期出现“阳明大实,土克水”者,更易危及患者生命.此刻攻下及时、得法,往往可以使患者病情转危为安.少尿期患者,以有腑实者重,无腑实者轻(不属攻下范围,本文不予讨论).腑实者之所以称重或危重,主要是腑实患者,热毒炽盛,毒邪不能出,水邪不能泻,以致阴津大伤,毒和水邪攻急,因而坏证迭出,危及患者生命.故云:抢救少尿期危重型腑实患者,当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