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肥大细胞浸润是肾间质纤维化炎症过程的重要部分。肥大细胞所释放的多种炎症介质是其与炎症细胞相互作用的基础。肥大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肌成纤维细胞之间的联系提示存在一个非常有力的致纤维化环境。  相似文献   

2.
肥大细胞与肾纤维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大细胞是多种介质和细胞因子的产生细胞,它直接或间接参与机体的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近年的研究发现,肥大细胞与管纤维化也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肥大细胞增多症是指一组疾病,具有组织肥大细胞异常增生的特点,其中90%仅侵犯皮肤,其余则浸犯多种器官.临床表现不一,很少需要手术.肥大细胞浸润肝脏可能造成门脉高压.Capron等已报道4例全身性肥大细胞增多、脾肿大和静脉曲张出血.作者报道一例,男性,31岁,9年前有皮肤搔痒,骨髓活检证实为全身性肥大细胞增多症,给予色甘酸  相似文献   

4.
肥大细胞浸润是肾间质纤维化炎症过程的重要部分。肥大细胞所释放的多种炎症介质是其与炎症细胞相互作用的基础。肥大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肌成纤维细胞之间的联系提示存在一个非常有力的致纤维化环境。  相似文献   

5.
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又称为干细胞生长因子(stem cell growth factor,SCGF)、肥大细胞生长因子(mast cell growth factor,MGF)、steel(SL)factor和c—kit蛋白配体(c—kit ligand,KL),是1990年来发现的一种重要的造血生长因子。SCF主要由骨髓基质细胞(包括脂肪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产生。干细胞因子受体(SCFR)即C—kit,表达于多种干细胞和肥大细胞,SCF必须在C-kit存在时才能起生物学作用。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肥大细胞与多种肾脏疾病的肾纤维化相关。SCF对肥大细胞在组织中的募集和促进组织纤维化的病理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本文主要就SCF与肥大细胞的关系及在肾脏纤维化中所起作用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肥大细胞是一种多效应细胞,起源于骨髓多分化细胞,激活后脱颗粒释放多种炎症介质、细胞因子及蛋白酶,参与炎症反应及IgE依赖的组胺介导的高敏反应.现讨论心脏肥大细胞与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中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及梗死修复等病理过程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中枢肥大细胞是脑内重要的免疫细胞之一,其与小胶质细胞、神经元等中枢细胞一起参与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在神经系统疾病中起着双向调节作用。文章综述了生理状态下中枢肥大细胞在神经系统中参与调节神经发生及神经保护的可能机制及其异常激活后引起血脑屏障破坏、神经炎症、应激、神经病理性疼痛等病理过程,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肥大细胞参与介导炎症和免疫反应.通过实验诱导构建肥大细胞缺陷的腹主动脉瘤动物模型发现,肥大细胞通过几个不同机制参与腹主动脉瘤的发生.肥大细胞通过激活金属蛋白酶类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导致平滑肌细胞凋亡,释放金属蛋白溶解酶类进而导致腹主动脉瘤的形成.同时,活化的肥大细胞也可以促进新生血管的重建、炎症反应、动脉粥样硬化,这些也是腹主动脉瘤形成的标志.因此,我们设想肥大细胞稳定剂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组胺受体阻断剂一样,可能在腹主动脉瘤的治疗过程中有一定的功效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干细胞因子/干细胞因子受体通路(SCF/c-kit通路)在肥大细胞向前列腺癌细胞迁移,并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生长中的作用。方法:Transwell实验观察肥大细胞向前列腺癌细胞迁移的现象;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实验检测肥大细胞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q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肥大细胞ckit以及前列腺癌细胞SCF的mRNA及蛋白表达;使用c-kit中和抗体,观察肥大细胞向前列腺癌细胞迁移的变化以及前列腺癌细胞的增长变化。结果:前列腺癌细胞可以促进肥大细胞向其迁移,实验组肥大细胞迁移率为(10.167±0.833)%,对照组为(0.833±0.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随着加入的肥大细胞数量的增多而加快。实验组细胞c-kit、SCF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c-kit中和抗体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肥大细胞迁移率明显降低,同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明显减慢。结论:前列腺癌细胞可促进肥大细胞向其迁移,肥大细胞迁移至前列腺癌细胞后可促进其增殖,SCF/c-Kit通路在肥大细胞向前列腺癌细胞迁移并促进其增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采用c-kit抑制物可抑制肥大细胞向前列腺癌细胞迁移,并抑制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0.
增生性瘢痕中肥大细胞的种类及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揭示瘢痕增生与肥大细胞的关系是本研究的目的。取临床病人的增生性瘢痕和相邻或相近部位的正常皮肤作电镜切片和特殊染色的光镜切片。光镜发现:瘢痕中肥大细胞主要分布在各层血管周围及胶原纤维束之间,其数量比正常皮肤中的多(P<001);瘢痕中爱先蓝阳性肥大细胞的比值也比正常皮肤中的高(P<001);增生性瘢痕中存在一定数量(1124%±045%)的粘膜肥大细胞。电镜发现:增生性瘢痕中存在一定量的较不成熟的肥大细胞和脱颗粒的肥大细胞;部分肥大细胞与成纤维细胞有胞膜接触。增生性瘢痕与肥大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痔组织中肥大细胞的变化并探讨其在痔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混合痔行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切除标本100例,将突出的母痔组织作为病变组织,将相对正常的肛垫组织作为对照组。以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MCT)标记的肥大细胞,免疫组化SP法检测病变组织及对照组织MCT,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0表达。结果 MCT阳性的肥大细胞主要位于痔黏膜固有层腺体之间。IL-6和IL-10阳性区域主要位于腺体之间或血管旁组织。痔组织中肥大细胞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织中肥大细胞计数[(18±3.14)vs(6±1.53),P0.05]。痔组织IL-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织,而痔组织IL-1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织。肥大细胞计数与IL-6评分呈正相关(r=-0.31,P0.05),与IL-10呈负相关(r=0.28,P0.05)。结论痔组织中肥大细胞数目及释放的IL-6、IL-10显著增加,而IL-10水平显著降低,肥大细胞可能在痔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间质性膀胱炎(IC)黏膜组织中肥大细胞特征与盆腔症状评分(PUF)联合应用诊断IC的应用价值.方法 IC患者膀胱黏膜活检组织标本18例,12例正常膀胱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标本0.5%甲苯胺蓝染色,光镜下计数肥大细胞密度,连续10个视野取其均数;锇酸液固定,透射电镜下观察肥大细胞与脱颗粒肥大细胞的超微结构;比较2组标本肥大细胞浸润密度、脱颗粒肥大细胞构成比.统计学分析肥大细胞浸润密度、脱颗粒比率与PUF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IC组织标本中肥大细胞密度(28~76个/mm2)明显高于对照组(7~15个/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27,P<0.01);IC组织中75.3%的肥大细胞呈不同程度脱颗粒状态;IC患者PUF评分(17~3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36,P<0.01);PUF评分与肥大细胞浸润数量无线性关系(rs=-0.618,P=0.601).结果 肥大细胞浸润是IC组织特征性的病理表现;IC组织中肥大细胞浸润数量与PUF评分无线性相关关系.联合检测IC组织中肥大细胞浸润密度、肥大细胞激活脱颗粒状态与PUF评分可作为IC诊断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以类胰蛋白酶抗体与C3a受体抗体检测肾组织肥大细胞(MC)浸润的可行性。方法:以正常肾组织为对照(n=6),选择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IgA肾病(HBV-IgAN,n=6)和原发性IgA肾病(pIgAN,n=6)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以类胰蛋白酶抗体、C3a受体抗体检测肾组织肥大细胞浸润情况。结果:C3aR及类胰蛋白酶阳性肥大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胞浆着色,呈棕褐色颗粒,分布基本一致,但未完全重叠。正常肾组织MC在肾间质偶有浸润,肾小球内未见浸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BV-IgAN与pIgAN肾间质肥大细胞浸润显著增加,主要分布于肾小管周围间质区域,以纤维化区域多见。C3aR阳性的肥大细胞数目与类胰蛋白酶阳性肥大细胞数目显著正相关(r=0.975;P0.05)。但两种疾病之间肥大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类胰蛋白酶抗体及C3aR抗体两种免疫组化方法均适用于肾组织肥大细胞的检测。肾组织肥大细胞浸润在HBV-IgAN和pIgAN进展中的作用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4.
含血栓的曲张大隐静脉管壁肥大细胞的分布与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含血栓的曲张大隐静脉血管壁肥大细胞的浸润情况。方法:收集单纯曲张大隐静脉管壁标本11例为曲张组,含血栓的曲张大隐静脉管壁标本11例为血栓组,另设8例正常大隐静脉管壁标本为对照组,行甲苯胺蓝特殊染色,观察血管壁中肥大细胞浸润的分布与计数情况。结果:血栓组肥大细胞外膜明显增多,呈"聚集征",中膜、内膜呈散在增多;曲张组肥大细胞外膜、中膜、内膜少量散在分布。血栓组管壁肥大细胞总计数与曲张组、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曲张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血栓形成和慢性炎症可能是导致血管壁肥大细胞大量浸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肥大细胞在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中的分布,探讨肥大细胞增生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3月龄健康雌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去卵巢组(OVX组),卵巢去除后3个月,采集和分离血清样品测定血清雌二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收集股骨近端干骺端、胫骨近端干骺端组织样品进行常规组织切片制作和肥大细胞的甲苯胺蓝染色,并计数单位面积肥大细胞的数量。结果 OVX组大鼠血清雌二醇、OPG含量较Sham组显著降低(P0.01),血清ALP、RANKL含量较Sham组显著增高(P0.01);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肥大细胞主要分布于大鼠胫骨、股骨骨髓腔中,OVX大鼠胫骨、股骨骨髓腔肥大细胞数量较Sham组显著增多(P0.01)。结论 3月龄大鼠卵巢去除后3个月呈现骨质疏松症状,骨髓腔肥大细胞数量与骨质疏松呈正相关,可作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41例长期存活与短期转移肾癌间质中肥大细胞、淋巴细胞反应进行定量观察及相互关系研究。结果发现:长期存活肾癌交界区及中心区肥大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短期转移者(P<0.01),且交界区肥大细胞计数高于中心区。长期存活肾癌间质淋巴细胞反应程度也比短期转移者强(P<0.01)。其反应程序与肥大细胞计数有明显相关性。二者反应强者,患者生存期长、预后好。提示观察肾癌问质肥大细胞、淋巴细胞反应可为临床判断其恶性度及预后提供较为可靠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7.
肿瘤间质肥大细胞对肿瘤的生长和宿主预后的影响,国内外学者都有一些研究,以认是宿主对肿瘤的一种防御措施,但也有少数人认为肥大细胞的数量与肿瘤无关,为了探讨肥大细胞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之间的关系,我们以免疫组化ABC技术、用5-HT(5-羟色胺)按体作为肥大细胞的标志,  相似文献   

18.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反应性的增加,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和咳嗽等症状1.  相似文献   

19.
肥大细胞在身体广泛分布,近年发现在肾组织的炎症和纤维化部位常有大量肥大细胞浸润,且与其病变程度呈正相关,是预后的标志之一。肥大细胞激活后分泌大量炎性介质,其中最丰富的介质是一种四聚体的丝氨酸蛋白水解酶(类胰蛋白酶),占肥大细胞蛋白重量的25%左右。这种酶可能是通过蛋白水解酶激活受体2(PAR-2)发挥其效应的。  相似文献   

20.
热损伤直接作用于肥大细胞,激发其分泌组织胺。组织胺的分泌导致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加强和活性氧基团(ROS)的产生增加。研究旨在确定ROS是否参与了肥大细胞的脱颗粒和释放炎性产物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