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楮头红保肝护肝活性部位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廖梅  张锦文  张勇慧 《医药导报》2010,29(5):571-572
目的研究楮头红保肝护肝活性部位。方法对楮头红乙醇提取物采用系统溶剂法进行萃取分离,分成4个极性部位,用小鼠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模型筛选楮头红保肝护肝活性部位。结果小鼠灌胃给予楮头红正丁醇部位可明显抑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均P<0.05),与阳性对照药水飞蓟素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正丁醇部位为楮头红保肝护肝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2.
作者从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甲醇提取物的活性部位分得13种黄酮和一种香豆精成分,其中arcapillin 为新发现的天然产物,eupatolitin,cacticin(即鼠李素-3-半乳糖甙),异鼠李素-3-葡萄糖甙和金丝桃甙(Hyperin)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其它已知成分是二甲基七叶树内酯(Dimethyl esculetin),茵陈新(Capillarisin),4′-甲基茵陈新,7-甲基茵陈新,中国蓟醇(Cirsilineol),蓟黄素(Cirsimaritin),异鼠李素(Isohamnetin),檞皮素和泻鼠李素(Rhamnocitrin)。并发现主要成分之一二甲基七叶树内酯的含量与植物保肝活性呈相似的周期变化。又据报道另一主要成分茵陈新在植物中亦有类似的周期变化,提示这两种成分可能与植物的保肝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取小蓟的有效部位并制备小蓟各提取物大鼠灌胃液。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法提取小蓟的有效部位,并采用吐温-80增溶、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助悬和食用油溶解等不同的方式制备小蓟各提取物大鼠灌胃液并进行稳定性观察。结果小蓟乙醇提取物的得率最大,采用色拉油溶解能较好地制备小蓟乙醚和乙酸乙酯提取物灌胃液:采用较高温度下CMC—Na助悬能较好地制备小蓟乙醇提取物灌胃液。结论系统溶剂法能较好地提取小蓟各有效部位,小蓟各提取物大鼠灌胃液制备方法可行,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4.
WU 2007030902 A2这是一种改良的口服固体药剂,由洋蓟Cynara scolymus L.干浸膏与保肝剂、利胆剂、胃肠道运动调节剂和(或)抗脂肪肝剂组成。在一快速制粒机的搅拌器内加入上述组分,使混合粉末均质化,然后加入辅助制粒溶液,再均质化,直至可以制粒,最后将湿颗粒干燥,即成。  相似文献   

5.
陈丽萍 《海峡药学》1997,9(1):97-98
大蓟(CirsiumjaponicumDC)别名鸡项草、大青青菜、马刺草小蓟(CirsiumsegetumBge.),均属菊科蓟属。大蓟、小蓟并列于《名医别录》,后世本草也多并列,由于两者形状、性味、功能基本相似,历代医家多有共用者。目前我市药材经营部门大、小蓟不分,统称为大小蓟,造成用药概念模糊。大蓟与小蓟虽很相似,但一般治疮或吐血多用大蓟,治肝炎多用小蓟。故应予以区别,兹简述如下。1.形状相似,高矮不同:陶弘景谓:“大蓟是虎蓟,小蓟是猫势,叶并多利,相似。“寇宗爽日:“大小蓟皆相似,花如警。但人蓟高三四尺,叶皱;小蓟高一尺许…  相似文献   

6.
水飞蓟(俗称水飞雉、乳蓟子、奶蓟、老鼠勒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水飞蓟的全草及种子,原产南欧、北非等地区,1972年我国从德国引进种植,成功后迅即在全国各地加以推广,并在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形成较大种植规模。由于水飞蓟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颇受国内外医药市场的青睐。[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空心莲子草保肝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近年来空心莲子草保肝活性的研究进展。方法:根据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加以综述。结果:空心莲子草对化学性肝损伤和免疫性肝损伤均有保护作用,并有一定的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结论:空心莲子草保肝活性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其保肝活性与有效成分的关系以及保肝作用机制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讨水飞蓟宾胶囊在结核病治疗中预防药物肝损害的价值。方法:我院2007年7月~2009年1月期间住院治疗112例肺结核患者,治疗组(47例)在采取抗结核方案基础上应用水飞蓟宾胶囊(70mg,口服,tid)护肝,对照组(65例)未应用水飞蓟宾胶囊,采取抗结核方案与治疗组相同,观察两组肝功能损害的情况。结果:抗结核治疗期间治疗组发生肝功异常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发生肝功能异常停用抗结核药物给予保肝治疗,肝功能恢复正常平均时间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结核病患者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应用水飞蓟宾胶囊可以降低肝损害的发生率,发生肝损害的程度也可减轻。  相似文献   

9.
抗炎保肝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CHB)不可忽视的辅助治疗手段,可应用于抗病毒治疗的各个阶段。且针对抗病毒禁忌、抗病毒原发无应答、治疗失败,甚至肝硬化失代偿和肝衰竭等,抗炎保肝仍为重要的治疗方案。本文综述各类抗炎保肝药物在CHB临床治疗中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结核患者规范使用保肝药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结核门诊2020年4月至2021年12月使用保肝药的处方6 112张,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试行)》中要求,结合处方信息、患者门诊病历及各项检验结果,查阅相关药品说明书、临床指南及专家共识等循证证据,对抽取保肝药处方的适应证、用法与用量、联合用药、用药禁忌证等进行适宜性、规范性专项点评。结果 处方不合理率为4.50%(275/6 112)。不合理类型主要为无高危因素预防性用药(104张,37.82%),无适应证用药(57张,20.73%),用法与用量不适宜(41张,14.91%),联用3类保肝药(34张,12.36%)等。结论 该院仍存在结核患者不合理使用保肝药现象。临床药师应加强对医师的用药宣教,重视保肝药的规范使用,同时持续改进其专项处方点评制度,促进临床合理、规范使用保肝药。  相似文献   

11.
水飞蓟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燕  吴超 《江苏医药》2000,26(6):445-446
水飞蓟素是从植物奶蓟种子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保肝作用,口服水飞蓟素对各类慢性肝病均有较好的疗效,是一种安全、稳定、有效的保肝药物。1998年6月~1999年6月,我们使用德国马博士大药厂生产的水飞蓟素(Legalon)治疗了32例慢性病毒性肝炎,并同期随机使用复方中药制剂肝勃宁作对照,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64例,其中男58例,女6例。年龄16~62(348±96)岁,病程1~16年,平均506年。临床诊断参照1995年全国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进行。按入选顺序以数目表随机分为水飞蓟素治疗组和肝勃宁对照…  相似文献   

12.
水飞蓟宾磷脂复合物治疗脂肪肝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也发生了显著改变.人群中脂肪性肝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部分患者甚至出现较明显的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因此寻求相关的有效治疗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水林佳是一种天然植物保肝药,是水飞蓟宾(silybin)与一定比例的磷脂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 lecithin)络合成的复合物.两者搭配提高了水飞蓟宾的生物利用度,显著增强了其抗脂质过氧化、稳定与修复受损细胞膜、促进肝细胞功能恢复等作用。为进一步验证其临床效果.我们于2004年12月至2006年6月。应用水飞蓟宾磷脂复合物(水林佳)治疗肝功能异常的脂肪肝患者29例.并以护肝宁治疗的25例肝功能异常的脂肪肝患者作对照.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胜红蓟为中南美洲地区的传统药,自从作为观赏物引种到国内后,大量繁殖。然而在国内很多地区被当做入侵物种将其视为杂草丢弃,是药用资源的浪费。从胜红蓟在国内外的药用考察、药理研究、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国内胜红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及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明确常见保肝药的分类及作用.方法 综合本领域最新科研资料,根据药理作用及临床疗效,对临床常见的保肝药物进行分类和作用的综述.结果 将常见保肝药分为:解毒类保肝药物、促肝细胞再生药物、促进能量代谢类药物、利胆类保肝药物和中草药及其提取物五大类.结论 保肝药具有肝脏保护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增强肝脏解毒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种数保肝药物联用对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肝功能改善效果差异,旨在为临床合理使用保肝药物提供支持。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7月—2019年7月DILI成年患者保肝药物使用情况。将患者按照联用≥3种(观察组A)、联用1~2种(对照组A)、联用2种(观察组B)和单用1种保肝药物(对照组B)进行分组。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基线肝脏生物化学检查值进行1 1倾向性评分匹配。用药1周后,分别比较各观察组和对照组间肝功能改善效果及保肝药物费用的差异。结果 纳入483例次DILI患者,中位年龄81(18,98)岁,联用1~5种保肝药物,其中45.8%联用≥3种,54.2%联用1~2种,30.4%联用2种,23.8%单用1种。用药1周后,各观察组和对照组间分别比较,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和总胆红素(TBIL)改变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A保肝药物费用为对照组A的2.5~3倍,观察组B保肝药物费用为对照组B的2倍,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联用≥3种保肝药物对肝功能短期...  相似文献   

16.
水飞蓟素高生物利用度制剂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介绍近年来国内外对高生物利用度水蓟素剂型的研究现状。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对水飞蓟素-环糊精包合物、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水飞蓟宾—葡甲胺盐、水乙蓟宾—邻苯二甲酸甲酯钠盐、水飞蓟宾—二偏琥珀酸酯钠盐、水飞蓟宾-研究脂酰胆碱复合物等进行综述。结果:各类制剂学方法均能显著提高水飞蓟素的生物利用度,其中水冰蓟素-磷脂酰胆碱复合物,不仅能大大提高水飞蓟素的生物利用度,提高疗效,而且还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近氧化等多种作用。结论:水飞蓟素磷脂复合物是一种理想的高效水飞蓟素制剂。  相似文献   

17.
王羽  谢经  乔小云 《医药导报》2014,33(1):113-115
摘要 目的 探讨肾移植手术后患者合并使用保肝药与环孢素(CsA)治疗窗浓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均相酶扩大免疫分析(Emit)法,对手术后常规服用CsA的56例肾移植患者进行血药浓度测定,按手术后是否合并使用保肝药及保肝药的种类进行分组统计和分析。结果肾移植受者手术后合并使用保肝药的比例为85.71%。除还原型谷胱甘肽外,使用保肝药和未使用保肝药两组间的CsA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保肝药不同种类之间比较CsA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移植手术后使用的大多数保肝药物会影响CsA的血浓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大蓟、小蓟中黄酮类成分进行提取并测定其含量。方法采用热回流法对黄酮类成分进行提取,采用分光光度法对黄酮类成分作含量测定。结果本方法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大蓟、小蓟中黄酮成份测定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5%、99.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以用作对大蓟、小蓟的质量分析和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保肝口服液对慢性乙肝患者血清TNF-α和IL-8含量的影响。方法 用保肝口服液治疗35例慢性乙肝患者,用药前后采取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到了血清TNF-α和IL-8浓度变化。结果 服用保肝口服液治疗慢性乙肝患者三个疗程,患者血清TNF-α和IL-8浓度显著降低(P<0.01)。结论 保肝口服液对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有改善作用,其保肝机理可能是降低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异常升高的TNF-α和IL-8,减少细胞因子对肝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20.
蓟属是重要的药用植物,具有凉血、止血、散瘀消肿的独特疗效,从中分离到的黄酮类、三萜、甾体、挥发油、长链炔醇与醛类等化学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尤其在抗病毒、抗肿瘤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