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初中生社会支持、自我接纳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旨在为培养初中生积极应对生活压力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自我接纳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德州355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1)初中生自我接纳、社会支持和积极应对在是否是班干部维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1=0.037,P2=0.000,P3=0.001,P均<0.05);2)社会支持的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两个维度与自我接纳显著正相关(r1=0.314,r2=0.279),且这两个维度对自我接纳有一定的正向预测作用;3)社会支持的主观支持和利用度与积极应对方式显著正相关(r1=0.408,r2=0.341),并对其有一定的正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的客观支持与利用度与消极应对方式显著负相关(r1=0.114,r2=0.122),且利用度对消极应对方式有一定的负向预测作用;4)自我接纳的各维度与积极应对方式显著正相关(r1=0.107,r2=0.265),且对积极应对方式有正向预测作用;自我接纳中自我接纳这一维度与消极应对方式显著负相关(r=0.241),并对其有一定的负向预测作用。 【结论】 应鼓励初中生积极担任学生干部的工作,从而获得更高的自我接纳和社会支持水平,在面对生活压力时也能够更好地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留守儿童感戴与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探讨社会支持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感戴量表、网络游戏成瘾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498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 留守儿童网络游戏成瘾得分男童显著高于女童(t=9.64,P<0.001),留守儿童感戴(r1=-0.15)、社会支持(r2=-0.21)与网络游戏成瘾均显著负相关(P均<0.001),社会支持在留守儿童感戴与其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结论 感戴对留守儿童网络游戏成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这一作用是通过社会支持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行为问题与个性特征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从某监狱选取服刑人员(已服刑3年以上)未成年子女20名为实验组;另外采用最大限度配对法选取20人为对照组。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版)对两组学生进行测查。 【结果】 1)实验组受试除了心身障碍维度外,其他维度的平均秩次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神经质平均秩次大于对照组的,而掩饰性的平均秩次小于对照组的(P均<0.05)。2)实验组受试冲动多动行为问题与客观支持呈负相关,与支持利用度呈正相关(P<0.05);精神质维度与主观支持以及内外倾维度与客观支持分别呈负相关(P<0.05)。3)支持利用度对冲动多动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52,P=0.02);主观支持对精神质维度具有负向预测作用(β=0.48,P=0.03)。 【结论】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多种行为问题和个性不良因素明显,社会支持对其行为问题和个性特征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父母喂养行为与1~5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问卷、儿童饮食行为干预问卷(IMFeD)及自编父母喂养和营养行为问卷,调查广东省某市就诊于儿童保健门诊、儿童营养门诊的70名1~5岁具有饮食行为问题的儿童的社会人口学资料、饮食行为及喂养行为资料。 【结果】 喂养焦虑情绪(r=0.591)、不良喂养习惯(r=0.665)均与IMFeD总分呈正相关;喂养焦虑情绪(β=0.49)、不良喂养习惯(β=0.32)进入IMFeD总分的最终方程,是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喂养中情感交流(β=0.24)与前述两者一同进入了不良进食习惯得分的最终方程,是避免儿童不良进食习惯的保护因素。 【结论】 家庭不良喂养习惯、家长喂养焦虑情绪可能引发或增强儿童不良饮食行为问题,喂养时家长与儿童的情感交流能在一定程度上对避免和缓解儿童不良进食习惯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创伤经历对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以及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影响的调节作用,以期有效预防和干预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危险行为。方法 2016年3-5月采用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问卷(AHRBI)、儿童期创伤经历问卷简版(CTQ-SF)和父母教养方式评定量表(EMBU)对364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 1)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与儿童期创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12~0.31,P<0.05),与权威型父母教养方式呈显著负相关(r=-0.21~-0.48,P<0.01),与专制型和放任/忽略型父母教养方式呈显著正相关(r=0.12~0.36,P<0.05);2)儿童期创伤与权威型父母教养方式呈显著负相关(r=-0.11~-0.44,P<0.05),与专制型和放任/忽略型父母教养方式呈显著正相关(r=0.12~0.47,P<0.05);3)父母教养方式在儿童期创伤对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影响的调节效应显著,结构方程模型拟合良好(χ2/df=2.774~3.460,IFI=0.91~0.92,CFI=0.90~0.92,GFI=0.93~0.94,RMSEA=0.07~0.08)。结论 儿童期创伤是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的重要危险性因素,权威型父母教养方式在其间起积极调节作用,专制型和放任/忽略型父母教养方式起消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身材矮小儿童的自我意识及其父母养育方式,探讨其自我意识水平与正常儿童的差异,分析其父母养育方式与自我意识的关系。方法 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及父母养育方式问卷对107例身材矮小儿童进行调查,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107例正常儿童进行调查。结果 身材矮小儿童在行为、躯体外貌、幸福与满足及自我意识总分得分上均低于正常儿童。父母亲的温暖和理解均与矮小儿童的自我意识各因子及总分呈正相关;父亲惩罚及严厉与其行为(r=-0.512)、躯体外貌(r=-0.178)和合群(r=-0.321)呈负相关;父亲偏爱与其合群(r=-0.212)呈负相关,而与幸福满足(r=0.226)呈正相关;父亲拒绝与否认与其行为(r=-0.235)和智力学校(r=-0.196)呈负相关;父亲的过度保护与其躯体外貌(r=0.263)和幸福满足(r=0.196)呈正相关。母亲的过度干涉、保护与其躯体外貌(r=0.179)和幸福满足(r=0.234)呈正相关;母亲拒绝与否认与其行为(r=-0.369)、躯体外貌(r=-0.206)和焦虑(r=-0.239)因子及总分(r=-0.214)呈负相关;母亲的惩罚及严厉与其行为(r=-0.412)、躯体外貌(r=-0.261)、幸福满足(r=-0.253)及总分(r=-0.287)呈负相关;母亲偏爱与其智力与学校(r=0.224)呈正相关,与其焦虑(r=-0.236)呈负相关。结论 身材矮小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较正常同龄儿童低,且与其父母养育方式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北京市大兴区农村父母养育方式与2~4岁儿童的行为问题的发展变化。 【方法】 使用父母养育Q分类卡片和Achenbach的儿童行为调查表对大兴区109名儿童在2~3岁、3~4岁进行了纵向追踪调查分析。 【结果】 1)父母的养育方式4岁组较2岁组惩罚(t=15.680,P=0.000)、保护/担忧(t=2.665,P=0.009)和鼓励独立(t=4.402,P=0.000)均有所减少;2)儿童的外显行为问题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内隐行为问题稳定性相对较低;3)儿童的行为问题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互作用较强,儿童2岁时父母的拒绝能预测儿童4岁时的内隐行为(β=0.305),父母拒绝行为对同一时间段的外显行为问题有预测作用。 【结论】 父母的养育方式和儿童的行为问题均有较高稳定性,且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体重对于学龄前儿童身体素质的影响,减少低体重和超重发生,促进学龄前儿童的体质健康。方法 在上海市6所幼儿园中选取576名5~6岁的学龄前儿童,分为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和超体重组。体质测试项目包括身高、体重、坐位体前屈、10 m折返跑、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双脚连续跳和走平衡木,分析身体素质与体重的相关性。结果 随年龄增长,低体重组占同年龄段总人数比例呈现下降趋势;女童低体重组比例高于超体重组。三组间身体素质综合评分,表现为正常体重组>低体重组>超体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重组的体重指数(BMI)和其身体素质综合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364,r=0.344,P<0.05),超体重组的BMI和其身体素质综合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515,r=-0.498,P<0.01)。结论 不同体重组的学龄前儿童身体素质情况差异较大,提示体重对身体素质指标有影响,建议重视学龄前儿童低体重和超体重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孤独症患儿父母的依恋特征。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关系问卷及自制调查表对68例孤独症患儿父母及136名正常儿童的父母进行问卷调查,对照研究。 【结果】 两组父亲依恋类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574,P>0.05),两组母亲依恋类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294,P>0.05)。孤独症患儿父亲在依恋焦虑维度得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58,P>0.05),在依恋回避维度得分两组父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9,P>0.05);在依恋焦虑和回避维度得分两组母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焦虑=0.667;t回避=0.968,P>0.05)。 【结论】 孤独症患儿父母的依恋类型分布与正常儿童父母的依恋类型分布无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儿童青少年社交焦虑患者父母依恋水平与社交焦虑症状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尊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2017年10月—2018年7月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诊断标准的社交焦虑障碍患者120例,年龄范围均为9~16岁。采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父母和同伴依恋量表(IPPA)中的父母依恋量表和自尊量表(SES)对患者进行评定,并进行相关分析与中介效应分析。结果 1)社交焦虑水平与父子信任、父子沟通呈显著负相关(r=-0.21~-0.35,P<0.05),与母子依恋信任、母子沟通无显著相关;社交焦虑水平与父母疏远呈显著正相关(r=0.22~0.46,P<0.05),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r=-0.44~-0.56,P<0.001)。2)儿童青少年社交焦虑患者的母子依恋水平对社交焦虑无显著的预测作用,而父子依恋水平对社交焦虑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 =-0.64,P<0.001),自尊在父子依恋与社交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3.1%。结论 父子依恋水平与儿童青少年时期的社交焦虑障碍关系密切,自尊在父子依恋水平和社交焦虑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家庭养育环境因素对学龄前儿童气质和行为问题的影响,为临床有效指导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McDevitt SC教授编制《3~7岁儿童气质问卷》测查儿童气质,采用CBCL儿童行为量表调查儿童行为问题,采用自拟的家庭因素调查表了解其家庭养育环境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筛选儿童气质及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 【结果】 许多家庭养育环境因素对学龄前儿童气质类型和维度及行为问题的发生有重要影响。 【结论】 育儿者要重视营造良好的家庭养育环境,为学龄前儿童气质和行为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哈尔滨市3~5岁儿童忽视状况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关系,为预防儿童忽视的发生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哈市8所幼儿园1 148名儿童家长进行调查,采用“中国3~6岁城区儿童忽视状况调查问卷”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进行调查。 【结果】 哈尔滨市3~5岁城区儿童总忽视率为34.9%,总忽视度为33.7,与2002年全国的调查结果相比,总忽视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忽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童在忽视率和忽视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忽视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与母亲在采用保护担忧、鼓励成就的教养方式上存在差异性。父母教养方式中接受、鼓励独立、鼓励成就等与忽视各维度的忽视度呈显著负相关,拒绝与身体忽视度、情感忽视度等呈显著正相关,惩罚定向与医疗忽视度、安全忽视度呈正相关。父母教养方式中无忽视组家庭在接受、鼓励独立、惩罚定向、保护担忧及鼓励成就等五个维度的得分高于有忽视组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哈尔滨市3~5岁儿童忽视状况较全国严重,并且儿童忽视与家庭教养方式密切相关,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男童的行为问题、父母的应付方式及其相关性,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ADHD)儿童的综合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抽取ADHD男童30例和正常对照男童30例,由其父母分别填写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和父母应付方式问卷。 【结果】 ADHD组的分裂性、抑郁、交往不良、强迫、多动、攻击、违纪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ADHD组母亲幻想、退避和合理化的因子分高于对照组(P<0.05)。ADHD组父亲解决问题的因子分低于对照组(P<0.05)。行为总粗分与母亲解决因子呈负相关,母亲合理化因子呈正相关;与父亲解决因子分呈负相关,与父亲退避和合理化呈正相关。 【结论】 ADHD儿童的行为问题不容忽视,对ADHD儿童进行干预时需同时对父母进行指导,进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太原市3~6岁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状况,分析家庭环境对其发生的影响,为减少儿童行为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Conners行为量表(CBCL)和自制家庭环境问卷对1 143名3~6岁儿童的行为及其家庭环境进行评估,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父母关系、父母文化程度、教育方式、父母对子女期望、是否留守儿童、亲子互动和看电视时间等这7个因素影响儿童行为发育。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父母关系、亲子互动、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教育方式和留守儿童这5个家庭环境因素与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 3~6岁儿童行为问题不容忽视,要避免行为问题的发生,必须有效控制家庭环境中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上海市学龄前儿童反应性攻击和主动性攻击行为的发生情况,及其与家庭环境的关系。 【方法】 采用攻击行为-教师核查表(Teacher's Checklist)、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和一般情况问卷针对上海市10所幼儿园1 23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 【结果】 学龄前儿童反应性攻击均分为2.12±0.92,主动性攻击均分为1.39±0.68,前者显著高于后者,反应性攻击和主动性攻击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83(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男童、父亲文化程度低、母亲年龄小、家庭矛盾性高和成功性高是儿童反应性攻击行为的主要危险因素;男童、父亲文化程度低、母亲年龄小、家庭矛盾性高和看电视时间长是儿童主动性攻击行为的主要危险因素。 【结论】 学龄前儿童的反应性攻击性行为明显多于主动性攻击行为,二者具有显著相关性。男童两种类型的攻击行为均显著多于女童。家庭环境因素与学龄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密切相关,应根据儿童的攻击行为类型和相应的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北京市6~12岁儿童行为问题的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 【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对北京市城区236名6~12岁儿童的行为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并分析。 【结果】 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8.2%,分析显示父母文化程度、主要带养人学历、感染性疾病等因素对儿童行为发育有明显影响。 【结论】 家庭环境是影响儿童行为的重要因素,降低儿童不良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应注意改善不良的家庭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深圳市1~3岁幼儿早期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方法】 随机抽取深圳市各区幼托机构1 252名1~3岁幼儿,采用自拟社会人口学问卷及《中国城市婴幼儿社会性和情绪发展量表》 (CITSEA)进行调查。 【结果】 1)被试外显、内隐、失调行为及社会能力问题检出率分别为11.90%、7.4%、11.9%及8.8%。深圳市与国家14城市幼儿前期社会性发展问题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幼儿社会能力、强迫行为及注意力等随年龄增大而增强;3)女童除外显行为低于男童,内隐行为及社会能力发展均高于男童;且除失调行为外,男女童外显、内隐行为及社会能力问题偏离程度均存在性别差异;4)父母年龄、受教育程度及主要抚养人等因素与幼儿社会性发展有关。 【结论】 深圳市幼儿早期社会性发展有其独特性;父母良好的行为、抚养方式及亲子互动关系均为促进幼儿社会性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自身因素如性别、年龄、气质、自信和外在家庭环境因素对其行为问题的影响,为开展促进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预防儿童行为问题提供依据。 【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山东省4市城区3~6岁儿童464名,对儿童家庭基本情况、气质、自信水平,家庭养育环境量、行为问题进行调查和测评。 【结果】 儿童思维问题和违纪问题男童高于女童。儿童退缩、攻击行为随年龄增长而减少。不同家庭类型的儿童行为问题无差异。父母职业为行政事业人员的儿童行为问题明显低于其他人员的儿童。平易型儿童行为问题低于困难型、发动缓慢型儿童。家庭的社会适应、活动多样性、环境气氛等因素与儿童的退缩、社交问题、注意问题、攻击行为呈明显负相关;忽视干涉因素与焦虑抑郁、社交问题、注意问题、攻击行为呈明显正相关性;自我效能感、自我表现与儿童退缩行为仅有微弱相关性。 【结论】 学龄前期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受个体内在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外在家庭养育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9.
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养育方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比较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养育方式的差异。方法 采用岳冬梅修订的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对9-14岁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儿童进行测试。结果 独生子女家庭父母采用情感温暖的养育方式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组;独生男童的母亲采取片罚严厉和拒绝否认养育方式明显少于非独生男童组;而独生女童的父亲采用过度保护的养育方式也明显少于非独生女童组;另外,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亲更倾向于采用较好的养育方式来教养自己的子女。结论 独生子女家庭父母亲采用的养育方式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并且父母采用的养育方式对男女性别的儿童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