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甘肃省农村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甘肃省农村地区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现状及变化趋势,为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评价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2006年8-11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甘肃省安定区、岷县、宁县、肃州区4县(区)农村地区7岁以下儿童进行体格发育状况调查,包括身高(长)、体重、坐高(顶臀长)、胸围、头围5项指标,按年龄及性别分为22个组,共计9390名.结果 2006年甘肃省农村地区7岁以下不同年龄组儿童的身高、体重男性均大于女性;2006年与1985年相比身高、体重有明显的增长,且随年龄增长,增幅逐渐增大;部分年龄组儿童生长发育水平低于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儿童生长发育标准.结论 甘肃省农村地区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水平较加年前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解目前本地区1~12儿童维生素D缺乏状况,本研究检测幼儿(1~3岁)、学龄前期儿童(~6岁)及学龄期儿童(~12岁)血清总25-羟维生素D(即血清25-羟维生素D2+25-羟维生素D3)水平,为儿童合理补充维生素D,预防维生素D缺乏提供依据。1临床资料2011年11月至2014年4月,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门诊进行健康检查的1~12岁儿童1 699例。根据年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中国儿童体质指数(BMI)与性发育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3~<18岁的208 179名健康儿童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指标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计算BMI值,并评估第二性征发育情况。根据年龄将3~18岁儿童分为3~<6岁、6~<10岁、10~<...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我国20个城市2~<7岁儿童血清维生素A和维生素D水平。方法横断面研究, 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中国20个城市中共招募2 924名2~<7岁健康儿童, 按年龄分为2~<3岁、3~<5岁和5~<7岁组。对入组儿童进行人口经济学特征及相关健康知识问卷调查, 测定儿童体重和身高,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儿童血清维生素A、D水平。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维生素A、D缺乏和不足的影响因素。结果 2 924名儿童年龄4.33(3.42, 5.17)岁, 男1 726名(59.03%)、女1 198名(40.97%)。总体儿童维生素A、D缺乏率分别为2.19%(64/2 924)和3.52%(103/2 924), 不足率分别为29.27%(856/2 924)和22.20%(649/2 924)。10.50%(307/2 924)的儿童维生素A、D均不充足。3~<5岁和5~<7岁组儿童维生素A(χ2=7.91、8.06, 均P=0.005)、维生素D(χ2=71.35、115.10, 均P<0.001)...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山东省3岁以下儿童维生素D补充剂的应用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2011年1月来预防接种门诊进行计划免疫与健康保健的儿童945人,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选择家长愿意配合者903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儿童抚养人进行维生素D补充剂应用情况的调查.结果 山东省婴幼儿维生素D补充剂的应用率为79.6%(719/903例),开始添加时间与停用时间分别是生后30.0(30.0)d、9.0(7.0)个月,应用剂量为60.0 ~700.0 IU·d-1,出生1周内、≥1~2周与>2 ~4周开始添加维生素D补充剂的儿童分别占1.9%(12/639例)、3.1%(20/639例)与54.0%(345/639例);76.2%(369/484例)的婴儿1岁以内停用维生素D补充剂,≥1~2岁停用者占17.4%(84/484例),>2 ~3岁停用者占6.4% (31/484例);不同地区、年龄、喂养方式、居住环境、出生体质量、父母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收入水平的婴幼儿,维生素D补充剂应用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喂养方式、出生体质量、家庭收入水平和母亲文化程度等是影响维生素D补充剂应用的因素(OR =0.745、1.482、0.614、0.658、1.913,Pa<0.05).结论 维生素D补充剂在山东省婴幼儿中应用普遍,但不规范,不符合近年来国内外维生素D补充剂应用指南的要求.年龄、出生体质量、喂养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维生素D补充剂的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中国7岁以下儿童的生长标准值。方法横断面研究基于2015年儿童生长发育国家调查数据,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于2015年6—11月在北京、哈尔滨、西安、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福州、昆明9个城市调查7岁以下健康儿童83 628名。采用统一的测量工具按照统一的测量方法获得儿童体重、身长(身高)和头围的测量值。采用基于偏度、位置和变异的曲线平滑方法建立7岁以下男、女童年龄的体重、年龄的身长(身高)、年龄的头围、身长(身高)的体重、年龄的体质指数的生长曲线模型。将新建立的生长标准各指标的标准差单位曲线与2009年参照标准进行比较。结果制订出7岁以下男、女童年龄的体重、年龄的身长(身高)、年龄的头围、身长(身高)的体重、年龄的体质指数的百分位数(P3、P10、P25、P50、P75、P90、P97)和标准差单位(-3、-2、-1、0、+1、+2、+3)标准值。与2009年参照标准相比, 体重在P50上差值为-0.1~0.4 kg, 身长(身高)在P50上差值为0.1~1.3 cm, 头围在P50上差值为-0.2~0.2 cm, 身长(身高)的体重在P50上差值为-0.2~0.5 ...  相似文献   

7.
儿童血钙、磷、碱性磷酸酶在儿童维生素D 缺乏性佝偻病中的诊断价值各家报导不一,而且差别颇大。一九八七年五月我们对一个自然村三岁以下儿童进行了普查,报告如下:一、普查对象与方法选择一个经济条件较好,未经过佝偻病防治的自然村三岁以下儿童为普查对象,经  相似文献   

8.
900841 儿童贫血及其防洽——28374名儿童调查分析/汪珩…∥云南医药。-1989,10(6)。-345~348 1987年云南省选定两市八县,对14岁以下儿童28374人进行儿童素质,包括贫血情况调查。结果:①总发病率为29.2%,其中轻度贫血25.6%,中度3.5%,重度0.1%。城市儿童患病率为10.4%,县以下农村为34.5%,明显高于城市(P<0.01)。山区患病率高达53.0~74.8%。②6~11月龄发病率最高,全省60.6%,城市36.3%,农村66.5%。1天~3岁患病率47.8%,3~7岁为32.3%,7~14岁18.5%,<7岁与>7岁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体质量、肥胖程度、体质量指数(BMI)、血脂的关系,以及他们在肥胖儿童中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 以2011年7月至2013年2月在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儿童营养门诊就诊的儿童为研究对象,共244例.调查所有受试者每日服用维生素D情况,测量身高、体质量、BMI及25-(OH)D3水平和微量元素,其中38例3岁以上肥胖儿童测定脂代谢水平.结果 1.肥胖儿童的血清25-(OH)D3水平为(68.31 ±23.06) nmol/L,其中36个月龄以上组肥胖儿童最低,为(55.03±15.18) nmol/L.2.肥胖组和超重组儿童血清25-(OH) D3水平远低于正常体质量组儿童水平(F=4.739,P<0.05).3.重度肥胖儿童25-(OH) D3水平显著低于轻、中度肥胖儿童(F=9.711,P<0.05).4.儿童体质量、身高/体质量百分比及BMI与25-(OH) D3水平呈负相关(r=-0.365、-0.237、-0.175,P均<0.001).5.3岁以上肥胖儿童体质量、三酰甘油水平与25-(OH) D3均呈负相关(r=-0.476、-0.324,P均<0.05).结论 血清25-(OH)D3水平降低与肥胖有关.其原因可能是肥胖者脂肪组织增多,维生素D滞留在脂肪细胞中,导致血清维生素D水平减低.肥胖儿童体内维生素D的消耗高于正常儿童,需要补充更多的维生素D才能达到正常25-(OH)D3水平.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7岁以下儿童营养性贫血患病率仍在30~50%,尤以3岁以下患病率最高,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儿童的体格及智能发育。由于我县是全国妇幼卫生示范县之一,有必要掌握本县7岁以下儿童贫血发生情况,以便防治。本文对1147例小儿进行血红蛋白值测定及对患病率分析,化验方法全部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贫血诊断标准以WHO 公布6月至6岁小儿血红蛋白值<11g/dl为依据。一、对象和方法1.时间:1986年5月26日至6月3日。2.对象:从无锡县随机抽样四个乡中六个村及无锡县机关幼儿园中2个月至7岁以下儿童1147例。其中男598例,女547例。3.用722型光册分光光度计(上海第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甘肃省农村地区7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甘肃省4个市县农村地区7岁以下9 390名儿童,进行营养状况调查;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儿童营养不良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在9 390名儿童中,体重低下检出率为3.60%(338例),生长迟缓为10.56%(992例),5岁以下儿童消瘦检出率为2.49%(196/7 868);性别、年龄、出生体重、生活方式、父母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等是营养不良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甘肃省农村地区7岁以下儿童的营养不良问题值得重视;要通过发展经济增加家庭年收入以及加强营养教育、提高父母亲文化水平、改善儿童生活方式等综合措施有效降低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12):950-953]  相似文献   

12.
十省农村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协作组于1985年4~10月在我国十省、自治区(北片:吉林、山西、甘肃、新疆,南片:江苏,江西、湖南、广西、贵州、四川)对初生至7岁的农村与城市正常儿童进行了以体格发育形态指标为主的调查研究,并以询问法调查了婴儿的喂养情况,现将农村的31719名和城市的31668名1~12个月婴儿的喂养情况进行分析,并作一些群体之间的比较。  相似文献   

13.
<正>据调查,普通人群中有30%~80%的人存在维生素D缺乏,儿童更是维生素D缺乏的高发人群。儿童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如佝偻病、呼吸道反复感染、扩张性心肌病等,因此,预防儿童维生素D缺乏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检查我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儿童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了解沈阳地区儿童维生素D缺乏情况,为预防儿童维生素D缺乏提供依据。1临床资料2011年11月—2012年10月在沈阳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门  相似文献   

14.
儿童维生素A缺乏防治对策研讨会 2 0 0 0年 10月 9日在北京召开。卫生部基层卫生妇幼司刘克玲副司长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叶雷博士为开幕式致辞并讲了话。卫生部基层卫生妇幼司儿童处宋兰芹处长主持了会议。维生素A缺乏对儿童健康有重要的影响 ,即使是亚临床状况也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力 ,从而增加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 ,在贫困地区提倡预防儿童维生素A缺乏会对降低急性呼吸道感染和胃肠道疾病引起的死亡率有一定的影响 ,而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提倡儿童维生素A缺乏会对提高生命质量有积极的作用。“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及 90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 ,将消除维生素A缺乏症作为 2 0 0 0年战略目标之一。因此 ,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支持下 ,卫生部委托首都儿科研究所 ,对全国 14个省、市、自治区的 86 6 9人进行维生素A缺乏情况调查 ,并在西北 5个省份的“强化基层妇幼卫生与初级卫生保健”项目的 40个县和西藏的 7个地州开展了 3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普服活动 ,取得了一些经验。在本次会议上 ,首都儿科研究所林良明教授做了“2 0 0 0年中国儿童维生素A缺乏情况”的报告 ;海伦开勒基金会Martin博士做了“在中国进行维生素A...  相似文献   

15.
1996年对成都市学龄儿童1041名进行了维生素A营养状况调查,结果报道如下。对象和方法一、对象成都市区和郊区11所小学随机选择无肝肾、心肺、皮肤疾病和传染性疾病、近期无补充维生素A史的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1041名,男524名,女517名,年龄7~12岁。二、方法取空腹静脉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5月份苏州地区部分学龄前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为儿童摄入及补充维生素D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5月选取苏州城区及郊区来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体检的学龄前儿童852名为研究对象, 年龄3~7岁, 其中男454名、 女398名。分为3~4岁、 >4~5岁、 >5~6岁和>6~7岁4组。测定身高和体重, 以体重指数(BMI)评价儿童体型分为超重与非超重组, 肥胖与非肥胖组。采用ELISA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清25(OH)D水平。结果 3~4岁血清25(OH)D高于>4~5岁、 >5~6岁、 >6~7岁3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依次为110.43、 216.54和198.18, P均<0.05); >4~5岁血清25(OH)D高于>5~6岁、>6~7岁两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06.11和87.75, P均<0.05)。361例(42.37%)存在血清25(OH)D缺乏, 344例(40.38%)存在血清25(OH)D不足。不同性别间血清25(OH)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1.23, P>0.05)。超重与非超重儿童血清 25(OH)D 分布分别为 53.97(45.27~66.45) nmol/L和52.64 (42.85~63.80) nmol/L; 而肥胖与非肥胖儿童分别为55.24(47.29~66.56) nmol/L和 52.71(43.11~63.92) nmol/L,组间血清25(OH)D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7.10和6.73,P均<0.05)。血清25 (OH)D与 BMI 呈正相关 (r = 0.11,P<0.05)。结论 所调查苏州地区部分学龄前儿童血清 25(OH)D 总体不足。儿童血清25(OH)D与BMI呈正相关。应加强血清25(OH)D监测,并采取科学措施加强学龄前儿童维生素D摄入及补充。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我国8省(自治区、直辖市)6~11岁儿童出生体重与儿童期血压升高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系统随机整群抽样方法,2010年9至11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我国8省为抽样框,抽取18920名6—11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测量其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血压值以Korotkoff音开始(K1)出现时为收缩压,Korotkoff音消失(K5)为舒张压。血压升高定义为收缩压或舒张压大于等于同年龄、同性别和身高者血压的第95百分位数。通过父母自填问卷获得儿童出生体重和高血压家族史等信息。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低、正常和高出生体重三组儿童身体测量指标和血压水平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逐步法分析出生体重、目前体重指数对儿童期血压升高的影响。结果6~8岁和9~11岁组男童可见身高、体重、腰围、体重指数、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随出生体重分组的升高呈上升趋势,仅6—8岁组男童的腰围在不同出生体重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2),其余各指标在不同出生体重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8岁和9~11岁组女童可见身高、体重、腰围、体重指数和舒张压水平随m生体重分组的升高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收缩压在不同出生体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9)。在调整年龄、高血压患病家族史后,与正常出生体重儿童相比,高出生体重男童和女童发生儿童期血压升高相对风险OR值分别为1.23(1.06—1.43)和0.89(0.71~1.10);增加调整儿童当前体重指数后,与正常出生体重儿童相比,高出生体重男童和女童发生儿童期血压升高的OR值分别为1.06(0.90~1.24)和0.73(0.58~0.91)。低出生体重组与正常儿童相比,发生儿童期血压升高的相对风险无统计学意义。6—11岁男童和女童当前体重指数每增加1个单位,发生血压升高的相对风险分别为1.16和1.20倍。结论6-11岁儿童血压升高与其当前体重指数密切相关,而与出生体重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近12年学龄期儿童近视进展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进行验光的5~12岁儿童4569人次纳入研究,排除有高度近视家族史者及眼部疾病者。有1次或多次复查记录的儿童进入近视进展程度统计。所有儿童采用麻痹剂散瞳后规范验光。结果:2000~2011年间儿童的平均屈光度为-2.0 ±1.7 D;年平均屈光进展度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5,P>0.05)。近视儿童平均年龄由2000年的10.1岁降至2011年的8.9岁(P<0.05)。2000~2011年间儿童平均进展屈光度为-0.6±0.7 D/年,其中5~8岁阶段屈光进展度数呈减慢趋势(P<0.05),而9~11岁期间近视进展加速,其中10、11岁组与7、8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基线近视度数与近视进展呈正相关。结论:近12年间学龄期儿童的平均近视进展程度无明显变化,但儿童近视发生的平均年龄下降。近视度数较高的儿童尤其是10岁以上的近视儿童是预防高度近视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9.
我院儿科自1992年起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辅助治疗5岁以下哮喘急性发作儿童31例,同时监测红细胞SOD活性及血清MDA含量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1992年11月至1996年12月共收治5岁以下哮喘急性发作儿童61例,入院前均未经维生素C及其它治疗者。诊断按1987年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支气管哮喘的诊  相似文献   

20.
儿童保健     
8830568 1985年河南省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的调查研究/河南省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协作组//临床医学.-1987,7(6).-379~383调查了河南省二市五县18,831名儿童,城市9365人,农村9466人。测量儿童的体重、身长(身高)、坐高、胸围、头围、上臂围六项指标的正常值,为制定该省城市、农村七岁以下儿童的发育标准提供了依据。并用询问法调查了父母亲职业,文化程度,儿童动作发育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