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failure,CHF)是各种病因所致的心脏病的终末阶段。Packer在1988年首先提出了神经内分泌系统对CHF的作用,现在已经公认CHF的发生、发展是神经内分泌系统被过度激活,长期发展作用的结果。一些学者根据冠状动脉循环的神经内分泌体液调节机制,把麻醉学上常用的技术——高位硬膜外阻滞(thoracic epidural anesthesia,TEA)应用于心脏病的治疗,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本文就目前资料来探讨TEA在CHF治疗方面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心肌收缩和(或)舒张功能不全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CHF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高。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CHF的治疗模式也不断发生演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张用神经内分泌和心室重构综合调控模式,在这种综合调控模式的指导下,相继发现一些非常规治疗CHF的药物对CHF有效,为治疗CHF药物选择增加了新内容。常规用于降脂治疗的他汀类药物,经大量的临床试验证实,其可用于治疗CHF。有关他汀类药物的临床试验,证实可降低CHF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现在他汀类药物在CHF的治疗中有了一定的应用,其应用前景是可观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治疗中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现状,提高用药水平。方法 对一年来广东省医院心内科、心外科986例CHF病例作横断面调查,依据CHF治疗指南结合最新循证医学的证据对用药情况作客观评估。结果 美托洛尔、卡维地洛、比索洛尔分占1-3位,其他药物很少使用。结论 反映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在CHF药物治疗方面的新认识和新进展,但在心功能失代偿的住院病人中存在一定的滥用倾向。  相似文献   

4.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CHF)是心血管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老年患者占CHF总数的75%,其猝死发生率是普通人群5倍。口受体阻滞剂治疗CHF日益受到关注,我们观察了60岁以上的CHF患者,在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变化情况,旨在探讨β受体阻滞剂在老年CHF治疗中的作用、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5.
神经内分泌的长期过度激活在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拮抗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成为治疗CHF的重要内容,阻滞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治疗策略已经成为共识,推动了CHF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高血压、冠心病等常见心血管病发病率在上升,慢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的发病逐渐增多.20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人们对CHF的研究取得了更深入进展,对CHF发生发展机制的认识有了很大进步,使治疗决策也有很大进展.但是,CHF在临床诊断、预后和危险分层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困惑,给急诊治疗带来了困难.最近国外研究显示,CHF患者血浆中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明显增高,是CHF诊断和预后的重要指标[1~3].我们对BNP在CHF诊断与预后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新地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有很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在CHF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的激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RAS的作用主要通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来实现。阻断RAS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抑制AngⅠ向AngⅡ的转化,已证明可以减少CHF的病残率和死亡率。理论上,阻断AngⅡ1型(AT。)受体的药物AngⅡ受体阻滞剂(ARB)可以更完全的阻断RAS,从而发挥对CHF的治疗作用。近来大型临床研究不断完善ARB治疗CHF的证据,使ARB在CHF治疗中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将60例CHF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接受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吸氧、休息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临床随访观察2个月后测试两组的心率、心胸比率、左室射血分数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在减慢心率、缩小心胸比率、提高左室射血分数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CHF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可以更好地改善CHF病人的心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9.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综合征。尽管近年来在其治疗方面有不少的进步,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的问世及应用使其得到了很好的治疗。但CHF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仍然很高。已有研究报道,睡眠呼吸障碍的存在加重了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夜间缺氧及合并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对左心室功能产生负面影响。目前发现CHF患者广泛存在陈一施呼吸(CSR),主要发生在睡眠中非快速动眼期(NREM)的Ⅰ、Ⅱ期。近年研究证实CHF的病理生理与睡眠呼吸障碍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0.
秦天赐 《内科》2008,3(3):416-418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候群,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严重阶段,严重影响患者的寿命和生活质量。传统治疗主要是针对血流动力学异常。采用“强心、利尿、扩血管”方案,虽能改善症状,但未能降低病死率。近年来,β受体阻滞剂治疗CHF得到广泛应用,长期应用可明显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1]。现将其在CHF中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吕志伟  陈春华  江小荣 《内科》2009,4(5):771-773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疾病。预后非常严重,一般来说,CHF病人确诊后5年内的病死率为50%、10年内的病死率为90%。由于CHF传统的诊断依据主要是临床检查,而其临床表现的非特异性.使大多数病人在及时准确诊断和分析治疗结果方面均存在着许多困难。因此,医学界期盼着有一种血液学的、准确的检测指标出现。  相似文献   

12.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通气技术,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但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应用研究较少。我们观察重度充血性CHF患者在抗CHF基础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并与单纯抗CHF基础药物作对照,比较2组对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气分析、生活质量评分及临床症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为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也是心血管领域有待攻克的堡垒之一。随着对CHF病理生理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CHF的治疗从短期的纠正血流动力学治疗措施转为长期的修复性策略,目的是改变衰竭心脏的生物学性质〔1〕。近年来对CHF时炎症、神经-内分泌与细胞因子之间相互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入,拓宽了CHF治疗的视野。目前认为,分子生物学模式的治疗是延缓衰竭心脏快速恶化方法的关键,即阻断神经内分泌系统、阻断心室重塑〔2〕。neuregulin(NRG)是一种新型治疗CHF的药物,通过与心肌细胞表面的ErbB4受体…  相似文献   

14.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如何提高CHF病人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是临床上很重要的课题。近10年来,药物的治疗及有关认识有了长足的进展,其中对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CHF中的作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5.
心肾综合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慢性心力衰竭(CHF)患出现肾功能不全即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的问题,逐渐引起人们注意。广义上讲心肾综合征是指心脏和肾脏中一个器官对另一个器官的功能损害不能进行代偿,最终导致心脏和肾脏功能的共同损害。狭义的心肾综合征是特指CHF引起的进行性肾功能损害,并导致肾功能不全,通常认为是CHF发展到终末期的一种表现。心肾综合征发生率高、预后差,对其发生机理所知甚少,尚无有效治疗措施。本就近年来心肾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发病机理及治疗等研究进展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在慢性心力衰竭(CHF)进程中,细胞因子异常表达,并与持续激活的神经内分泌共同作用,促进了CHF的发生发展。细胞因子长期的慢性激活引起心肌重塑,加重心肌损伤和心功能恶化,后者又进一步激活神经激素-细胞因子系统,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如何阻断这一循环是CHF治疗的关键〔1〕。随着近年来对细胞因子与CHF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的深入,抗细胞因子治疗作为一种辅助免疫调节策略,为CHF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CHF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抗TNF-α的尝试是近几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1TNF-α与CHF19…  相似文献   

17.
脑型钠利尿肽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评价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前,临床上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尚无统一评价方法和标准。2004年8月~2006年12月,我们观察了CHF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脑型钠利尿肽(BNP)变化,旨在探,讨BNP对CHF疗效评价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收缩功能正常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的现代认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单纯“舒张衰竭”的 CHF 与心收缩力降低的 CHF 在病因、发生机理、治疗和预后方面有显著不同。本文综述有关“舒张衰竭”的 CHF 发生机理及其治疗的现代临床认识。  相似文献   

19.
<正>慢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大多数心血管病的最终归宿和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在临床上,随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的广泛应用,CHF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然而,有相当数量的患者药物治疗,仍不能阻止心力衰竭的进行性加重。老年是CHF高发人群,且药物治疗反应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20.
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ACEI、利尿剂、部分加用地戈辛),倍他乐克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倍他乐克。结果 倍他乐克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3.18%,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 倍他乐克治疗慢性CHF患者,疗效可靠,可作为CHF的常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