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穿牡合剂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穿牡合剂对实验性兔乳腺增生病的乳腺组织及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 ,为穿牡合剂的临床运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雌二醇、黄体酮建立兔乳腺增生病模型 ,并使用穿牡合剂进行干预。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 ,穿牡合剂使兔乳腺小叶腺泡数、细胞增生层数减少 ,使乳腺导管扩张程度减轻。结论 :穿牡合剂具有抑制由雌二醇、黄体酮致乳腺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乳腺增生Ⅰ号对实验性兔乳腺增生病的乳腺组织及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雌二醇、黄体酮建立兔乳腺增生病模型后使用乳腺增生Ⅰ号进行干预。同时将乳腺增生Ⅰ号运用于临床治疗168例乳腺增生病患者,并以乳康片作为对照,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钼靶X线片、近红外线扫描等方面的变化。结果:动物实验显示乳腺增生Ⅰ号能使兔乳腺小叶腺泡数、细胞增生层数减少。使乳腺导管扩张程度减轻;临床研究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7%。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体征以及钼靶X线片、近红外线扫描等方面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乳腺增生Ⅰ号具有调整内分泌、抑制腺体增生、改善乳腺血运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乳腺1号合剂对大鼠实验性乳腺增生的治疗作用。方法:10周龄雌性大鼠用苯甲酸雌二醇、黄体酮造模,灌胃给予乳腺1号合剂2.5、5、10g(生药)/kg治疗后检查血清雌、孕激素水平,测定第2、3对乳头高度及直径,并取乳腺进行病理切片镜下评定乳腺增生程度。结果:乳腺1号合剂中、高剂量明显抑制雌二醇 黄体酮所致乳腺增生大鼠的乳头高度及直径的增加,抑制造模所致的血清垂体促乳素、雌二醇含量的增加以及孕酮含量的降低,并明显降低镜下观乳腺增生程度。结论:乳腺1号合剂对大鼠实验性乳腺增生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乳腺增生Ⅰ号对实验性兔乳腺增生病的乳腺组织及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雌二醇、黄体酮建立兔乳腺增生病模型后使用乳腺增生Ⅰ号进行干预.同时将乳腺增生Ⅰ号运用于临床治疗168例乳腺增生病患者,并以乳康片作为对照,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钼靶X线片、近红外线扫描等方面的变化.结果:动物实验显示乳腺增生Ⅰ号能使兔乳腺小叶腺泡数、细胞增生层数减少,使乳腺导管扩张程度减轻;临床研究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7%.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体征以及钼靶X线片、近红外线扫描等方面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乳腺增生Ⅰ号具有调整内分泌、抑制腺体增生、改善乳腺血运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止痛消结丸对乳腺增生病大鼠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理.方法:以雌、孕激素联合建立大鼠乳腺增生模型,观察止痛消结丸对模型大鼠雌二醇、黄体酮的作用及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结果:止痛消结丸组大鼠血清中雌二醇含量明显下降,黄体酮含量明显升高,小鼠痛阈值显著提高.结论:止痛消结丸可通过调节乳腺增生病大鼠的性激素水平和提高小鼠痛阈值,从而达到治疗和逆转乳腺增生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经皮给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动物实验研究思路。方法:通过对乳腺增生病的中药经皮给药治疗实验研究的动物选择,动物造模方法,实验动物的给药途经与方法进行文献研究,阐述了经皮给药对乳腺增生病动物模型的作用机理。结果:中药经皮给药对乳腺增生病动物模型作用的实验研究,造模多选用大白鼠、家兔、豚鼠等,方法主要有雌二醇法、雌二醇配合少量黄体酮法、己烯雌酚法及病证结合造模法等。结论:通过乳腺增生病动物模型经皮给药途径进行实验,能够更好的研究中药经皮给药治疗乳腺增生病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通乳散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病模型大鼠后血清P含量和乳腺组织PR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其疗效机理。方法:用苯甲酸雌二醇联合黄体酮腹腔注射诱导建立乳腺增生病大鼠模型,分别用通乳散癖汤高、中、低剂量和对照药乳癖消灌胃治疗。结果:模型组大鼠乳腺组织形成病理性增生。通乳散癖汤能明显改善大鼠乳腺组织的病理性增生,升高血清P含量,降低乳腺组织PR的表达。通乳散癖汤高剂量组疗效明显优于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和乳癖消组。结论:通乳散癖汤有明显的对乳腺增生病大鼠整体功能的调节作用和对增生乳腺局部的治疗作用,有预防乳腺增生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桂枝茯苓胶囊对大鼠乳腺增生病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蒋时红  刘旺根  杨丽萍  王蕾  王雪萍  王玎玎 《中成药》2004,26(12):1040-1042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等)对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病的治疗作用,探讨其新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本研究用肌注外源性苯甲酸雌二醇及黄体酮的方法复制大鼠乳腺增生模型,观察各组大鼠乳头形态学变化,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各组实验性大鼠模型血浆内雌二醇(E2)、黄体酮(Pt)的含量,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乳腺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变化.结果:桂枝茯苓胶囊治疗组大鼠的乳头红肿、乳腺增大和显微小叶、腺泡、导管增生均显著轻于模型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雌二醇、乳腺组织中ER和PR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血浆黄体酮含量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桂枝茯苓胶囊对大鼠乳腺增生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机理与改善血液流变、调节实验性大鼠性激素的血浓度及其受体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穿牡合剂治疗乳腺增生病16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萍  黎清婵  麦小琴 《新中医》2004,36(6):22-23
目的:观察穿牡合剂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68例口服穿牡合剂(由穿山甲、牡蛎、山楂、瓜蒌、王不留行、青皮、郁金、浙贝母、山慈菇、麦芽等组成),对照组60例口服乳康片。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钼靶X线片、近红外线扫描等方面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对照组为81%,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对降低垂体催乳素(PRL)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在钼靶X线片、近红外线扫描等方面有明显的改善。结论:穿牡合剂具有调整内分泌、抑制腺体增生、改善乳腺血运等作用。  相似文献   

10.
章建民  陈宇  杨明艳  郑纯威  王绪平  寿旦 《中医药学刊》2013,(10):2166-2168,I0002
目的:研究乳腺增生家兔的制备及评价消癖健乳巴布膏的药效。方法: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制备乳腺增生兔模型;游标卡尺测量乳头高度;酶标法测定血清雌二醇和孕酮的含量;组织病理学方法测乳腺小叶数、腺泡数、腺泡腔平均直径;血流变仪测定血液流变学。结果:乳腺增生兔模型各指标与空白组有显著差异,消癖健乳巴布膏能改善乳腺增生兔模型的部分指标。结论:乳腺增生兔模型制备方法可行,消癖健乳巴布膏对乳腺增生兔乳头高度、靶器官重量有明显作用,对血清雌激素、乳腺组织病理学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1.
乳核速消胶囊对大鼠乳腺增生病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乳核速消胶囊对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病的治疗作用,探讨其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用肌注外源性苯甲酸雌二醇及黄体酮的方法复制大鼠乳腺增生模型,观察各组大鼠乳腺组织变化,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生殖激素三项(E2,P,PRL),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乳腺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变化。结果乳核速消胶囊治疗组大鼠的乳腺增大和腺泡、导管增生均显著轻于模型组;血浆雌二醇、乳腺组织中ER和PR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血浆黄体酮含量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乳核速消胶囊对大鼠乳腺增生具有抑制作用,其机理与调节实验性大鼠性激素的血浓度及其受体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中药药膜加微波照射对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中药药膜、微波照射和药膜加微波照射对乳腺增生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苯甲酸雌二醇配合应用少量黄体酮肌肉注射,建立乳腺增生病大鼠模型。于造模后2周外敷药膜和微波照射,并于给药和照射前后测量大鼠第2对乳头直径,放免法测定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和催乳素(PRL)浓度,镜下观察乳腺增生的病理改变,计算乳腺增生率。结果 中药药膜能显著降低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程度,抑制乳腺增生,乳腺增生率分别为23.4%和20.9%,并可调节E2和P浓度,降低PRL水平,病理组织学结果提示中药药膜组和药膜加照射组可明显减轻乳腺增生。结论 中药药膜外敷和药膜外敷加微波照射能降低乳腺增生程度,具有一定的防治乳腺增生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复方美登木片对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病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肌肉注射雌二醇和黄体酮法造成大鼠乳腺增生模型。结果:复方美登木片0.58g/kg、1.16g/kg、2.33g/kg能够明显减小雌二醇加黄体酮所致乳腺增生大鼠的乳房直径、乳头高度,减轻乳腺重量;能够降低乳腺增生程度,明显减少乳腺小叶数、小叶内腺泡数、腔内分泌物;此外,对性激素水平有明显的影响,复方美登木片1.16g/kg、2.33g/kg能够显著降低大鼠血清雌二醇(E2)、催乳素(PRL)水平,提高孕酮(P)水平,其起效剂量及剂量范围分别为:0.58g/kg,0.58~2.33g/kg。结论:复方美登木片对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病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经方逍遥散对乳腺增生病大鼠的乳腺组织病理结构及雌孕激素的影响。方法:采用苯甲酸雌二醇先肌肉注射25d,再用黄体酮肌肉注射5d,建立乳腺增生病大鼠模型,然后分别用三苯氧胺和逍遥散治疗,给药同时继续肌注雌二醇30d。结果:逍遥散和三苯氧胺可改善乳腺增生病大鼠乳腺的组织形态学结构,缩小乳头大小和乳腺体积,减少乳腺小叶腺泡数、腺泡腔、分泌物,并可使血清孕酮(P)水平降低(P<0.05或P<0.01)。结论:逍遥散可能通过调节乳腺增生大鼠的性激素水平,改善增生乳腺的形态学变化而有效地对抗雌激素引起的大鼠乳腺增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乳宁外敷膏抑制和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效果。方法 选用健康雌性日本大耳白兔 30只 ,随机分成 6组 ,用己烯雌酚复制乳腺增生病模型。在制模过程中和制模成功后分别使用乳宁外敷膏和丙酸睾丸酮软膏外贴乳房部位 ,对照观察乳房外观形态、组织学形态和血浆中雌二醇的含量。结果 乳宁外敷膏能抑制兔乳腺增生 ,降低血浆中雌二醇含量。结论乳宁外敷膏对己烯雌酚所致的乳腺增生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可部分地使其恢复正常或减轻其增生程度 ,其作用效果大致与丙酸睾丸酮软膏相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通乳散癣汤治疗乳腺增生病模型大鼠后血清P含量和乳腺组织PR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其疗效机理.方法:用苯甲酸雌二醇联合黄体酮腹腔注射诱导建立乳腺增生病大鼠模型,分别用通乳散癖汤高、中、低剂量和对照药乳癣消灌胃治疗.结果:模型组大鼠乳腺组织形成病理性增生.通乳散癣汤能明显改善大鼠乳腺组织的病理性增生,升高血清P含量,降低乳腺组织PR的表达.通乳散癣汤高剂量组疗效明显优于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和乳癖消组.结论:通乳散癖汤有明显的对乳腺增生病大鼠整体功能的调节作用和对增生乳腺局部的治疗作用,有预防乳腺增生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肝郁气滞证乳腺增生大鼠血中激素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中医肝郁气滞证乳腺增生大鼠模型,同时观察其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利用慢性多种不可预知的应激刺激随机组合,同时给予雌性大鼠肌肉注射苯甲雌二醇和黄体酮造模。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静脉血中的雌二醇、孕酮、泌乳素、睾酮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结果:单纯注射苯甲雌二醇和黄体酮-乳腺增生组、单纯给予应激刺激-肝郁气滞组,既注射苯甲雌二醇和黄体酮又给予应激刺激-肝郁气滞证乳腺增生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中E2、PRL、ACTH水平明显升高;P、T含量明显降低。结论:利用慢性多种不可预知的应激随机组合,同时注射苯甲雌二醇和黄体酮造模,通过观测血中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较好地模拟中医肝郁气滞证乳腺增生病激素水平改变的表现,初步建立肝郁气滞证乳腺增生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小叶增生方外用对乳腺增生病模型大鼠乳腺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采用苯甲酸雌二醇序贯黄体酮肌肉注射建立乳腺增生病模型,模型建立后予外用中药贴敷第3对乳房,观察给药13 d后各组大鼠乳头直径及大鼠乳腺腺泡面积、导管内径的变化。结果:给药13 d后,给药组大鼠乳头直径缩小(P0.05),各组大鼠乳腺组织形态均恢复正常,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叶增生方外用能够促进乳腺增生病模型大鼠乳头直径缩小,但对乳腺病理形态未显示出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药经皮给药对乳腺增生病动物模型作用的研究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经皮给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动物实验研究思路.方法通过对乳腺增生病的中药经皮给药治疗实验研究的动物选择,动物造模方法,实验动物的给药途经与方法进行文献研究,阐述了经皮给药对乳腺增生病动物模型的作用机理.结果中药经皮给药对乳腺增生病动物模型作用的实验研究,造模多选用大白鼠、家兔、豚鼠等,方法主要有雌二醇法、雌二醇配合少量黄体酮法、己烯雌酚法及病证结合造模法等.结论通过乳腺增生病动物模型经皮给药途径进行实验,能够更好的研究中药经皮给药治疗乳腺增生病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0.
针刺对乳腺增生病模型小鼠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刘丽军  徐铮 《中国针灸》1997,17(5):297-298
本实验观察了针刺对乳腺增生病模型小鼠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雌二醇(E2)加针刺组乳腺增生病小鼠NK细胞活性明显提高,与E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针刺可提高乳腺增生病模型小鼠NK细胞活性,对预防乳腺增生病癌变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