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通过对我院1989年5~10月期间,按随机分配原则放置3种不同类型的宫内节育器(IUD)共299例进行比较分析,其中TCU220100例,药铜165100例,γ型IUD99例。结果示3种IUD均达到理想的避孕效果,5a存放率分别为87.91%,87.88%和78.4%。药铜165IUD脱落率高于TCU220、γ型IUD,而γ型IUD经期延长多于药铜165。提示3种不同类型IUD各具优劣,作为更理想有效的IUD尚需进一步探讨改进。  相似文献   

2.
目的 讨论带铜T型节育器(TCU200IUD)、金属节育器(金属IUD)、活性金属节育器(活性金属IUD)、球带铜T型节育器(球头TCU220IUD)等4种IUD的不良反应。方法 共收集1313例,其中TCU200IUD454例、金属IUD356例、活性金属IUD289例,球头TCU220IUD214例,采用长期随访,对放置四种IUD所致的宫颈炎、子宫出血、腹痛、带器妊娠及脱环等不良反应进行对照分  相似文献   

3.
TCu380A和带铜宫型节育器与TCu220C的临床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顺序随机分配法观察了300例农村经产妇放置TCu380A和带铜宫型节育器(UCDCu330IUD)的避孕效果,副反应和可接受性,并与目前较为理想的TCu220C作对照,使用24个月,随访率为100%,结果表明,TCu380A和UCDCu300IUD累积妊娠率分别为1.0%和2.0%,对照组(TCu220C)为1.0%,脱落率顺序为2.0%,0.0%和1.0%,因症取出率依次为2.0%,3.0%  相似文献   

4.
采用顺序随机分配法观察了300例农村经产妇放置TCu380A和带铜宫型节育器(UCDCu300IUD)的避孕效果、副反应和可接受性,并与目前较为理想的TCu220C作对照.使用24个月,随访率为100%.结果表明:TCu380A和UCDCu300IUD累积妊娠率分别为1.0%和2.0%,对照组(TCu220C)为1.0%;脱落率顺序为2.0%、0.0%和1.0%;因症取出率依次为2.0%、3.0%及1.0%;继续存放率分别为95.0%、95.0%和97.0%,上述各组间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证实三种IUD均符合WHO标准,易于农村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按随机分配原则对比了TCu380A,TCu220三球头,MLCu375SL和含药宫铜4种宫内节育器在苏州育龄妇女200名使用效果。结果:含药宫铜IUD续用率明显高于其他3种,且5年中未有因出血或疼痛而终止3年末的副反应发生率以含药宫铜IUD最低;5年末续用的各型IUD则未见明显副反应。  相似文献   

6.
宫内节育器 (IUD)在降低生育率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放置IUD引起的不良反应 ,尤其是较高的带器妊娠率、脱环率及子宫出血率仍给不少妇女带来痛苦。我院于 1994年 1月~1998年 1月 ,放置IUD共 1313例 ,采用了 4种IUD ,现就IUD的不良反应监测结果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1313例已婚育龄妇女 ,年龄 2 0~45岁。有 1孩后置器 90 8例 ,2孩后置器 40 5例。置器前均无阴道炎及月经紊乱史。IUD类型 :带铜T型节育器(TCU 2 0 0 ) 4 5 4例 ,金属IUD 35 6例 ,活性金属IUD 2 89例 ,球带铜T型IUD(球头TCU 2 2 0 ) 2 14…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对142人的子宫内膜进行厌氧菌。需氧菌培养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置宫内节育器(IUD)致出血组细菌感染率为10.5%(厌氧菌为8.8%,需氧菌为1.7%),显著高于未置IUD正常组0%的感染率,P<0.05;并是置IUD正常组的3.6倍。置IUD出血组厌氧菌单独的感染率也明显高于置IUD正常组,未置IUD正常组和未置IUD出血组。在置IUD出血组内,置IUD≤12个月者细菌感染率为26.3%,而置IUD>12个月者仅为2.6%.两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并且,带“T”型IUD者细菌感染率是带“O”型的6倍。  相似文献   

8.
BIU-87敏感细胞和BIU-87/ADM细胞用环包素和柔红霉素处理后,采用3-(4,5)-双甲基-20噻唑-(2,5)-二苯基溴化四氮唑蓝(MTT)法评价细胞毒作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内DNR聚集量。结果发现,CsA能显著性增加DNR对BIU-87/ADM的细胞毒作用,逆转倍数为7.1倍,而对BIU-87敏感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增加不明显;CsA与DNR共同孵育2.5h后能显著增加BIU-87/  相似文献   

9.
对心脏二维超声(2SE)基础上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所诊断的89例室间缺损(VSD)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2DE或/和CDFI对VSD的定性诊断;共主要畸形符合率100%,完全符合率84.3%,CDFI的敏感性95.5%,假阴性4.5%,对VSD缺损部分分型的诊断符合率93.3%,对缺损孔径的判断误差≤0.5cm者占87.1%,因此认为CDFI诊断VSD准确可靠,并可指导确定手术方  相似文献   

10.
潘明康  冯红兵  肖萍 《广西医学》2000,22(6):1196-1198
目的: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用国产尿激酶(天普洛欣)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时不同剂量特别是个体化大剂量给药的疗效及出血副作用,并探讨大于3万TI/kg(最高300万IU)使用的安全性。方法:将入选发病12h内个别24h万的162例患者随机分3组:A组即低剂量组(50万IU)32例,B组即中剂量组(150万IU)38例,C组即个体化大剂量组(〉3万IU/kg,最大300万IU)92例,在30min内静脉给药。结果:冠脉再通率为:A组37.5%(12/32),B组55.3%(21/38),C组81.5%(75/92);住院病死率:A组12.5%(4/32),B组10.5%(4/38),C组5.4%(5/92);说明C组疗效明显高于A、B两组(P〈0.05),住院病死率A组与B组相似,C组低于A和B组,但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1.
新型固定式宫内节育器对月经血量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观察放置新型固定式宫内节育器(Fix-Cu300IUD)后经血量的变化,选用TCu220C节育器作对照,采用随机比较及自身对照的方法。接收合格对象200例(各100例),使用12个月随访率为97.5%。结果显示:两种IUD置器前平均经血量分别为49.01ml和54.0ml,置器后1、3、6、12个月平均经血量分别为81.6ml、84.1ml、77.0ml、75.1ml和107ml、101m  相似文献   

12.
连续观察他巴唑治疗18-24个月的15例Graves’病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期TSI,TG汲CD8的变化,并以32例正常人作对照。发现治疗前TSI阳性率73.3%,TGI阳性率40%,CD3,CD8较对照明显下降,CD4/CD8比例明显升高(P〈0.005);同一批病人治疗6周后,血清激素水平恢复正常,而TSI,TGI阳性率未见改变,CD3,CD8,CD4/CD8值未见明显改变;治疗24个月以后,  相似文献   

13.
观察放置3种不同类型宫内节育器(IUD)妇女置器前、后子宫内膜超微结构及宫腔冲洗液前列腺素(PGs)含量、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AI)活性以及凝血因子Ⅷ相关抗原(vWF)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①FICu-IUD对子宫内膜损伤较FCu-IUD及TCu220C明显减轻。②置入FCu-IUD和TCu220后1、3、6个月,6-keto-PGF1α/TXB2比值显著高于  相似文献   

14.
宫内节育器致子宫异常出血与宫内细菌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对142人的子宫内膜进行厌氧菌。需氧菌培养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置宫内节育器(IUD)致出血组细菌感染率为10.5%(厌氧菌为8.8%,需氧菌为1.7%),显著高于未置IUD正常组0%的感染率,P〈0.05;并是置IUD正常组的3.6倍。置IUD出血组厌氧菌单独的感染率也明显高于置IUD正常组,未置IUD正常组和未置IUD出血组。在置IUD出血组内,置IUD≤12个月者细菌感染率为26.3%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300例健康育龄妇女放置母体乐宫内节育器(MLCu375)的随访情况。并与放置金属环的育龄妇女相比较,结果表明:MLCu375IUD5年续用率73.3%,对照组为58.6%(P〈0.05),发生阴道出血率分别为7%和22.3%(P〈0.05);妊娠率分别为1.3%和4.7%(P〈0.05);脱落率依次为3.6%和10%(P〈0.05)。综上所述,证实MLCu375IUD为一种值得推广的宫内节育器。  相似文献   

16.
陶慧  徐杰 《苏州医学院学报》2000,20(9):866-866,870
应用单抗及流式细胞仪间接荧光法检测73例初治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免疫分型。其中T淋巴细胞型(T-ALL)26例(35.6%),B淋巴细胞型(B-ALL)43例(58.9%),T/B混合型(T/B-ALL)4例(5.5%)。髓系抗原My^+及CD^+34表达率分别为21.9%及65.75%。My^+ ALL中CD^+34表达率为87.5%,显著高于My^- ALL(59.65%)(P〈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人膀胱癌细胞株耐药机制,应用阿霉素(ADM)、足叶乙甙(VP-16)低浓度持续递增法,在体外持续培养10个月,逐步诱导人膀胱癌细胞系BIU-87,获得具有多重抗药性的BIU-87/A、BIU-87/V细胞。通过检测抗癌药物50%抑制率剂量,BIU-87/A、BIU-87/V细胞分别对ADM、VP-16的耐药程度较亲本细胞提高57.42倍、5.44倍。两种耐药株显示了相似的耐药谱,均对ADM、VP-16、长春新碱和阿糖胞苷等药物产生耐药性,且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耐药性增强,但对丝裂霉素C、噻替哌和顺铂仍保持敏感性。结果表明BIU-87/A、BIU-87/V细胞具有多重抗药性(MDR)表型,为不同药物诱导人膀胱移行细胞癌MDR机制和筛选抗药性逆转剂提供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18.
66例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6个月后结果表,症状明显改善,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HBeAg阴转率57.58%,抗HBe阳性率53.03%,HBV-DNA由87.8%降至62.19%,外周血T淋巴细胞CD5、CD4、CD4/CD8、NK细胞分别自治疗前60.68%、34.25%、1.09、5.3%上升至76.67%、46.65%、1.53、9.8%。CD8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椎基动脉供血不足(VBI)脑干功能与经颅多普勒(TCD)的相关性。方法 对68例临床诊断VBI的患者及30例非VBI患者进行BR、BAEP和TCD检测。结果 VBI组脑干功能损害84.6%,TCD异常率为83.1%,χ^2检验差异不显著;非VBI组脑干功能损害8.3%,TCD异率为46.6%,χ^2检验差异显著。VBI组脑干功能损害及TCD异常者为98/136,皆正常者为24/136,两  相似文献   

20.
范书琴 《中原医刊》1999,26(10):12-13
对200名前来放置宫内节育器(IUD)育龄妇女随机放置含铜Multiolad(Mlcu250)IUD和不锈钢含铜圆形IUD各100例,临床观察,一年随访率为97.5%,结果表明:Mlcu250和不锈钢含铜圆形IUD的脱落率为1.0/百人(下同)14.0,妊娠率为2.0,2.0,因出血和疼痛出率2.0,3.0,继续存放率为95.0,81.0,Mlcu250IUD脱落率明显低于不锈钢含铜圆形IUD,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